26歲的宋女士是個孕26周的孕婦,因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等來醫院就診,當時血壓達180/120mmHg,考慮患者妊娠高血壓症候群並發子癇的可能,病情危重,送入搶救室搶救。
兩天後,宋女士血壓等指標較之前有所控制,但還是不穩定,孕婦與胎兒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各科專家組織了會診,一致認為患者入院已超過48小時,病情仍未能控制,繼續妊娠,孕婦與胎兒的生命無法保障,最好是立即終止妊娠。
第三天,宋女士被送入手術室,一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結束,宋女士轉危為安。
一、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發生在妊娠20周以後,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浮腫,嚴重時出現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至今仍是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二、分型
1.妊娠引起高血壓
懷孕前血壓是正常的,但懷孕後測量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稱為妊娠高血壓疾病。如果懷孕後期出現的高血壓,沒有合併蛋白尿,產後3個月可恢復正常。
2.慢性高血壓
懷孕前就已經有高血壓,但有些平時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當高血壓女性得知自己懷孕後,建議帶藥到醫院諮詢,醫師來調整不傷害胎兒的藥物。因為高血壓藥物屬於長期作用,必須吃一段時間才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只要在發現懷孕後立即調整即可。
3.子癇前症或子癇症
懷孕20周以後血壓上升,尿蛋白出現,是子癇前症最明顯表現,身體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全身性水腫、視力模糊,這都是子癇前症。
子癇是除了以上表現外,還會因為高血壓讓孕婦在生產時大腦因不正常放電而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痙攣或者抽搐,嚴重會造成孕婦或胎兒死亡。
4.慢性高血壓引起子癇前症
懷孕前20周的孕婦檢查並無蛋白尿,但後來發現有蛋白尿,此類型是由於慢性高血壓引發的子癇前症,症狀更加嚴重,病程發展較快。
三、高風險人群
1.初診血壓高者
原本血壓稍高的育齡婦女要提高警惕,即使在正常範圍,當血壓達130-139mmHg時,就是高風險。
2.首次懷孕
有2%孕婦患有妊高症,初次懷孕者居多。
3.體重60公斤以上
體重越高越容易患上妊高症,尤其是體重超過60公斤時,風險會隨之增加。
4.懷有雙胞胎者
如果懷有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孕婦身體負擔會特別大,風險也高。
5.長期患病
有甲狀腺、慢性腎炎等方面疾病或者糖尿病等長期病的患者,懷孕會大大增加身體負擔,導致妊娠高血壓。
四、危害
1.胎盤血流減少
如果胎盤沒有足夠血流,寶寶獲得的氧氣和營養減少,可能導致生長緩慢、低出生體重或早產。
2.胎盤早剝
先兆子癇會增加分娩前胎盤與子宮壁分離風險,會導致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3.胎兒宮內生長受限
高血壓可導致寶寶生長緩慢。
4.孕婦身體器官受傷
沒能及時控制的高血壓可以導致大腦、心臟、肺、腎、肝和其他器官受傷,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5.早產
需要提前分娩以防止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導致生命危險。
6.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曾患有先兆子癇不止一次,或者懷孕期間患有高血壓早產,未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更高。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