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趴】孩子利是錢最in 用法

2021-12-30 廣佛頭條



  孩子的過年利是錢該如何花?家長該如何引導?遇到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怎麼辦?潮爸潮媽們需要見招拆招。要想知道孩子利是錢哪些用法最in?跟著小編來吧。

每一筆利是錢都要記帳

親子導師:黃薇

主要課程:少兒財商培訓

孩子年齡:8歲

  黃薇的兒子朗朗今年8歲,今年收到的利是錢有1000多元。爸爸是做少兒財商培訓的,所以,對兒子的財商教育也是從小開始,到現在兩父子間已經有了默契。

  對於收到的每一筆利是,爸爸都會要求朗朗記帳,如大舅父20元,三姨媽20元。由於春節期間,朗朗有時也會用利是錢即興買些玩具。所以,朗朗每天還會做一個收入支出表。

  過了正月十五,一般長輩們就不再發利是了。這時,朗朗需要做一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比如,之前,他參加爸爸的財商冬令營,爸爸只出一部分錢,剩下的朗朗當時沒有錢,就先欠著,分期還款,每月30元。

  對於收到的利是錢,朗朗一般分三部分處理。30%存銀行定期,30%放入自己的「夢想存錢罐」,用於實現自己的目標,可以是短期目標,也可以是長期目標。今年朗朗的目標是買一部小米手機。春節前,他已經讓爸爸把這部手機的圖片列印出來,貼在「夢想存錢罐」上面。還有40%的利是錢,朗朗會作為平時的零用錢。

  不過,朗朗平時每月有35元的零花錢,所以,財務上不算緊張。另外,爸爸會鼓勵朗朗賺錢,如整理好家裡的紙皮盒賣給廢品站。朗朗每賺1元零花錢,爸爸還會額外獎勵1元。

導師觀點:

利是錢不是家庭間的交換

  黃薇表示,利是錢是其他家長給孩子的錢,家長不應收回來。自己派利是,派出去的是愛心,不是自己孩子與別人孩子的交換。利是錢是孩子的,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如何支配。

  黃薇還認為,家長需要灌輸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金錢只是一種實現目標的工具,如手機一樣,人生的目標才是最重要的,目標不應是賺錢,而是對自己有深遠意義的事情。


兒子現從事金融行業,與從小支配利是錢有關

親子導師:霍鈺坪

主要課程:少兒家庭教育

孩子年齡:成人

  霍鈺坪是廣東省少先隊輔導員培訓中心的講師,也是佛山市婦聯下屬家庭教育講師團的講師。他的兒子子棟現在已經參加工作,大學時讀的是金融,現在從事的是基金工作。霍鈺坪認為,子棟的金錢觀和理財習慣,與自小如何支配利是錢有密切關係。

  從子棟小學一年級開始,媽媽就帶子棟到銀行開立一個自己的帳戶。雖然當時子棟連銀行櫃檯都夠不著,但媽媽要求他自己開戶時自己填單,自己籤名,算是理財的啟蒙。

  當時存的是活期存款。之後,當子棟想買什麼東西,父母會和他一起商量,子棟出多少錢,父母出多少錢。到了子棟16歲的時候,他的錢就歸自己完全支配了。

  當活期存款存到幾千元的時候,由於子棟爸爸開公司,父母建議子棟可以把錢購買爸爸公司債,年利息6%~8%,爸爸每月支付子棟利息。於是,子棟有了第二本銀行存摺。

導師觀點:

界限不清打擊孩子獨立

  霍鈺坪表示,很多家長跟孩子說,是因為父母派了利是,孩子才有利是,所以孩子的利是錢應上交給父母。霍鈺坪認為,這種界限的不清楚,某種程度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打擊。利是錢不是交換,家長應尊重孩子獨立的個體地位,並從小進行培養。

  霍鈺坪提到,家長還應該告訴孩子,每封利是都是祝福,裡面多少錢與給利是的長輩的家庭習慣有關,不要太過關注錢的多少。

  另外,霍鈺坪還認為,現在社會上「把錢放在銀行會貶值」的說法有點過了頭,人還是應該有點積蓄,所以,從小給孩子開個獨立的銀行帳戶,有利於日後不要成為「月光族」。



按孩子駕馭金錢能力,按比例提取利是作零用

親子導師:冼穎怡

主要課程:父母個人成長

孩子年齡:10歲

  冼穎怡的兒子小鵬今年10歲,上小學四年級。一年級之前,小鵬的利是錢都是由媽媽存在銀行裡面。從二年級開始,小鵬的利是錢會提取一定比例用於日常零用,供小鵬自己支配。這個比例每年遞增10%。

  開始時,媽媽與小鵬約法三章,規定這些零用錢使用的大原則。之後,這些零用錢,媽媽也不是一次性給小鵬處理。開始時是每周給一次。當觀察到兒子沒有亂花錢之後,媽媽再兩周給一次。媽媽計劃逐步調整給錢的間隔,再到一個月、兩個月……直到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錢。

  到目前為止,小鵬都沒有亂花過錢。她還會通過給別人畫一些圖畫來賺點小外快。去年聖誕節還用100元給父母買了禮物,請外公外婆喝早茶,也用零花錢進行了一些募捐活動。

導師觀點:

按年齡個性培養方向,進行個性化引導

  冼穎怡認為,對於利是錢的看法,關鍵是看孩子當前的年齡、之前的做法、父母對孩子的培養方向、孩子的個性與內在需求等。如何進行個性化的引導,應該都有不同的考慮。

  冼穎怡表示,利是錢雖然是孩子的,但未到18歲,孩子都沒有完全的使用權,管理權在父母身上,父母需要培養孩子學會使用。當然,孩子的需求也不應太過壓制,不然,正當需求如不被滿足,就會變成渴望。她曾見過一些孩子,當有了零用錢之後,就買一大堆垃圾食品。

文、圖/霍澤凱

編輯/霍澤凱

出品/《廣州日報.佛山新聞》全媒體


相關焦點

  • 萌娃趴地上大哭,爸媽抱手淡定旁觀,網友:你這都是我們玩剩下的
    你以為90後還是孩子?不!第一批90後已經三十而立!不少人都當上爸媽了!要說90後父母是怎麼育兒的?最近,一則萌娃和90後父母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12月19日四川成都,有網友拍下了下面一幕,一個孩子臉朝地、賴在地上哭……孩子的父母去哪兒了?只見鏡頭往旁邊移動,孩子的父母就站在一邊冷眼看著,仿佛在說:「撒嬌耍賴?我們等著。」
  • 萌娃非要買玩具,趴地上「裝死」,爸爸淡定玩手機:堅持就是勝利
    導讀:萌娃非要買玩具,趴地上「裝死」,爸爸淡定玩手機:堅持就是勝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萌娃非要買玩具,趴地上「裝死」,爸爸淡定玩手機:堅持就是勝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四川一萌娃趴上哭,90後父母在一旁冷靜「圍觀」,路人忍不住笑
    四川一萌娃趴上哭,90後父母在一旁冷靜「圍觀」,路人忍不住笑十二月十九日,四川成都市成華區,一個小男孩趴在街道上放聲大哭。於是孩子的父母就站在旁邊看著孩子,讓孩子怎麼哭,也不說一聲,靜靜地看著孩子哭。孩子今年10歲了,他脾氣多種多樣,我最討厭的就是一動不動地哭,只要稍微不順心就哭,想要什麼禮物也是哭,總而言之,他撒嬌的方式就是哭,為了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用「哭」的方式威脅我們這對老夫婦。心裡話一句,看著特別煩。
  • 育兒嫂為逗萌娃開心趴地上玩捉迷藏,寶媽看到這一幕後淚目了
    視頻中,育兒嫂正在跟小寶寶玩遊戲,為逗萌娃開心她竟不惜隨時趴地上。
  • 逗完利是 教孩子用好利是錢也是技術活
    但對於孩子們來說,由於年齡小,孩子的理財觀念薄弱,這個利是錢往往都是由家長代為管理的,利是只是一種過年的形式。曾有人總結過十大經典謊言,排名首位的便是家長說「利是錢我先幫你存著」。但其實,家長不如通過讓孩子自己管理利是錢,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這樣,既能防止寶貝盲目亂花,又能使儲蓄成為良好的習慣,學會理財。
  • 孩子趴地上大哭,爸媽抱手淡定旁觀…這屆父母「變了」?
    孩子趴地上大哭,爸媽抱手淡定旁觀…這屆父母「變了」?最近,一則萌娃和90後父母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把大家逗樂的同時,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12月19日四川成都,有網友拍下了下面一幕,一個孩子臉朝地、賴在地上哭……孩子的父母去哪兒了?
  • 萌娃遇上運動!場面一度「失控」......
    攀巖、平衡木、蹦床、趣味遊戲……豐富有趣的現場內容讓萌娃們度過了快樂且充實的一天。上午10點,A組萌娃(7歲以上)體驗的是特色攀巖課程。經過熱身運動後,孩子們穿上攀巖裝備,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教練的悉心指導下,萌娃們靈巧地從一個支點攀跳到另一個支點,在陡峭的「巖壁」上攀爬,儼然一個個小勇士。
  • 萌娃打疫苗時認錯爸爸,不斷「求抱抱」,爺爺奶奶哭笑不得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很大程度依賴於父母。當孩子感到恐懼時,他們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懷抱。而此時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的話,孩子會誤認為他人是父母並投其懷抱,想來也是心酸。,萌娃甚至還想掙脫爺爺懷抱伸手去抱他,眼裡寫滿了急切和渴望。
  • 「芝士小餛飩」回應,3個月大寶寶被訓練趴睡,機構聲明沒有責任
    ,引起網上一片軒然大波,首先我們來捋順一下事情經過,一位寶媽在網上上傳了一段孩子訓練趴睡的視頻,視頻中寶寶被訓練趴睡,因為姿勢不舒服在反覆掙扎,但是寶媽卻不以為然,還一再強調孩子訓練趴睡這件事。1:07秒開始,孩子因平時的訓練哭著翻身了,形成了趴睡的姿勢,這時候寶媽很著急,怕孩子憋到,但是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 「爸爸去哪兒」萌娃已長大,這個孩子最搶眼
    在和諧的家庭氛圍裡長大的孩子,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有安全感,更加懂得如何去愛自己、愛別人,和他人友好相處。我們現在都知道一個人長得漂亮不漂亮,不僅僅只是和其五官有關,更和自身氣質有關。所以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漂亮,一定要培養孩子從容淡定的性格,加強孩子的涵養。
  • 合肥萬達樂園萌娃挑戰賽清涼啟幕
    7月15日至8月28日,合肥萬達主題樂園萌娃挑戰賽歡樂起航,為暑期全家出遊打造前所未有的歡樂聚集地,讓你與寶貝來一場夏日大狂歡! 清涼玩項目,溼身趣味多   炎熱夏季,最受歡迎的無疑是各大親子戲水項目,放心,合肥萬達樂園絕對能滿足你!
  • 妙用利是錢 灌輸理財觀念,養成儲蓄習慣
    但對於家長們來說,孩子始終是孩子,如何處理好這筆錢,家長們都頗花心思,既考慮讓孩子學會使用自主權,也考慮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不過,幾乎95%以上的家庭,家長擔心孩子亂花,所以他們仍是孩子利是錢的第一決策人或者參與決策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給相應的話事權家住番禺的趙媽媽表示,女兒每年都有幾千塊的紅包錢。
  • 拆「利是」前,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好利是錢?(附對策)
    還有幾天就到元宵節了除了吃湯圓、賞花燈等傳統節目外廣東的小夥伴終於能做一件最期待的事——
  • 年輕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不扶也不哄: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
    有些爸媽比較心疼孩子,孩子一哭就去哄,尤其是喜歡用給予物質的方式來哄。比如說「不哭不哭,媽媽給你買玩具好不好」。物質性的哄,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停止哭泣,但這其實是爸媽忽視了孩子的真正需求。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沒有安全感。
  • 年輕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不扶也不哄: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
    物質性的哄,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停止哭泣,但這其實是爸媽忽視了孩子的真正需求。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沒有安全感。孩子會以為,我只要哭就能夠得到關注,安慰,甚至是獎勵。慢慢地,孩子會習慣通過哭來達到目的,可能變得更愛哭了。被哄大的孩子,會格外尋求外界的關注,也喜歡用哭來要求別人妥協,這對於個人成長非常不利。一哭就罵?NO!
  • 南粵少年說 | 「利是錢」你打算怎麼花
    我將謹記習爺爺教誨,拿到利是錢後,第一件事是買《口袋神探》《恐龍尋寶記》等課外書,享受看書的樂趣,豐富增長課外知識。第二件事是報名參加各類培訓班,學習唱歌、口才、書法,讓自己學會更多本領,做一名多才多藝的少先隊員。我還想把利是錢捐給「廣東紅領巾基金」,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買學習文具和資料,讓他們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學習成長。
  • 太原:學費四萬一的尊成公學,孩子午休只能趴課桌
    轉眼到了8月29日開學報導,班主任在班裡又重申了關於午休的問題,表示給每個孩子贈送了一個午休抱枕用來解決孩子趴課桌難受的實際情況。雖然學校有所讓步,但家長們依然不能接受讓孩子趴課桌午休的現狀。 於是,家長們都提出希望學校整改,多次向學校反映都沒有收到效果,家長們想見校長也見不到。
  • 五萌娃攜手傅首爾,坐鎮費雪會玩的媽媽招聘大會
    據了解,這是首次用孩子招聘媽媽的形式,引發媽媽們的對玩的思考和參與。對此來自美泰中國成長團隊的市場副總裁王筱清表示,在以玩為天職的孩子看來,媽媽只分兩種——會玩的媽和不會玩的媽,此次招聘大會的初衷,便是希望媽媽們都能把自己當做孩子世界裡最會玩的玩伴,與孩子一起探索成長。
  • 聽聞利是錢數我們廣東人最小氣,不服來評!
    我們廣東人發利是錢,從來都是積小成多,而且從不充大頭鬼。網上居然有不少朋友說我們廣東人發利是錢最小氣!我是地地道道的廣東人,我是不服這說法的!這樣說的朋友,估計是不太了解實情!過年的利是,我們廣東人都是講意頭,而不在乎數額。
  • 萌娃躺沙發姿勢有技術,小短腿太萌了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即使在家裡也能把自己折騰一番,可謂各種小動作不斷。雖然孩子的有些小動作奇奇怪怪的令人摸不著頭腦,但是因為有小胖手或小短腿等體型優勢,所以不管做什麼,他們總時刻帶著一種呆萌感。渾身使勁也不嫌累前陣子,在網上看到一則關於萌娃的視頻,視頻的文案和標籤是,結合下來看確確實實讓我們發現了萌娃們躺沙發的共性。視頻推文獲得了網友們2萬多點讚和上千轉發評論,評論也皆是分享自家萌娃的同款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