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邵逸夫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陳定偉正在追看熱播劇《裝臺》。劇中,民工大雀兒因缺血性心臟病引發猝死的情節,讓他聯想到自己最近接診的一位病患老高(化名)。
比起不幸的大雀兒,老高不僅逃過心血管病的追擊,又躲過了胃癌的侵襲,最後重啟新生活。這份「幸運」背後帶來許多健康警示。
一頓能吃一隻蹄髈
心臟裡沒有一根好血管
這部「連續劇」要從今年9月份說起。
老高是從事採購工作的,平時食不定時。他最愛肥膩的紅燒肉,一次可以吃下一整隻蹄髈,而且幾乎不碰果蔬,飲食結構十分單一。疫情原因,他的訂單量下降了不少,從2月份開始,他就待在家中胡吃海喝,體重也增加了不少。
9月份的一天,他突然感覺胸悶得透不過氣,到醫院心內科做了冠脈造影后,讓醫生嚇了一跳。「50歲的年紀,心臟血管類似80歲,基本上找不出一根好的血管。」邵逸夫醫院心內科醫生告訴老高,他的左、右冠狀動脈的主要分支都有接近70-90%的狹窄,情況極其危險,必須馬上手術。醫生分兩次,給老高的心臟血管裡放進了3枚支架,關鍵時刻打通了血管。
事實上,十多年前,老高在出車時就出現過類似的胸痛,當時還差一點暈厥過去。但事後,因為工作繁忙,他也沒顧得上去醫院檢查,乾脆就把這事拋在腦後。「這次,幸好來得及時,放完支架,休養休養應該就沒事了吧。」正當老高和家人都認為萬事大吉,意外又再次發生了。
便血數日查出癌症
整個胃都被拿掉了
今年11月份,回到家中休養的老高持續黑便,期間還多次頭暈、胸痛。到醫院做血常規後發現,血色素最低僅為6.9克,已屬重度貧血。出血點在哪裡?
「暗紅色的便血很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這段時間,患者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等抗凝藥物,這些藥物本身就會對胃黏膜產生較大的刺激。」經消化內科醫生建議,老高做了胃鏡檢查。在食管胃交界的近賁門位置,醫生發現了一個潰瘍,病理診斷為賁門低分化腺癌伴部分印戒細胞癌。這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症,進展快,並且容易引起淋巴結轉移。「剛剛在心臟裡放了支架,又查出胃癌,老天怎麼這麼不公平啊!」老高的妻子幾近崩潰。
時間不等人,心內科、消化內科、腫瘤內科等多科醫師共同討論後認為,在監護嚴密及搶救藥物備齊的前提下,儘快手術是當下更適合的選擇。在醫院多學科團隊的通力合作下,老高的腹腔鏡胃癌根治手術順利完成。術後病理報告顯示,所有清掃的淋巴結均為陰性。在重症監護室待了3天後,老高順利回到了普通病房。
「大難不死,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身體,也要和身邊的朋友灌輸健康的理念,不要讓他們重蹈覆轍。」老高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