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國際攝影研討會麗水召開 超媒體時代的機遇、挑戰和對策

2020-12-17 人民網

11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麗水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二屆國際攝影研討會 2017麗水攝影節 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的重頭戲之一——國際攝影研討會在麗水舉行。研討會以搭建一個開放共享、交流互鑑的國際性學術平臺為宗旨,邀請到來自美國、英國、瑞士、德國、澳大利亞、古巴、立陶宛等國的攝影教育家、攝影文化研究學者、攝影雜誌創始人、策展人、攝影家和博物館館長等,就各自的影像研究和實踐項目,以「超媒體時代的影像」為主題展開交流,開闊學術視野、拓寬學術思路。

中國攝協主席李舸和麗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葛學斌分别致辭。中國攝協駐會副主席鄭更生、顧問索久林,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田宇源等出席研討會,中國攝協副秘書長彭文玲主持研討會。

李舸在致辭說,在座的各位來自五湖四海,既有老相識,也有新朋友,大家相聚麗水,就共同關注的攝影話題進行學術交流和探討,希望通過這種交流互鑑,激發新觀點,拓展新視野,有效推動中國攝影理論與國際進一步接軌,構建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高度國際化的攝影理論體系,共同為世界攝影學術的發展和進步做出努力。這是一個影像本體語言探究的平臺,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圍繞 「超媒體時代的影像」 的主題,以獨到觀察與見解、感悟與實踐,暢談自己的觀點。

葛學斌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大會既是世界攝影界的盛宴,也是麗水更進一步走向世界的契機,不僅為麗水近距離學習世界最前沿的攝影藝術理論提供難得機遇,也為加強麗水與世界攝影界之間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平臺。多年來,中國攝協、各大新聞媒體關注麗水、宣傳麗水,為世界更好地了解麗水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希望大家今後一如既往地看好麗水、關注麗水,支持麗水發展,期待各位專家暢所欲言、分享觀點、貢獻智慧,為發展和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攝影文化藝術提供智力支持。

觀點的碰撞、智慧的火花、未來的希望,幽默的表述、嚴謹的學術、超前的眼光,每一位與會嘉賓的發言,都是對國際攝影研討會這一開放共享、交流互鑑平臺的認可和助力,也是為中國攝影發展提供有力的學術和理論支撐。

浙江傳媒學院攝影專業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哲學博士研究生,復旦大學博士後陳常燊以《「觀看的語法」之變革——虛擬實境(VR)與增強現實(AR)背後的影像哲學》為題,將超媒體時代的VR和AR技術作為出發點,對應哲學上「虛實關係」,探討攝影構建「觀看語法」的技術突破和哲學意義。

澳大利亞西雪梨大學中國?澳大利亞藝術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影像學》雜誌編輯大衛?科比認為,攝影是三維壓縮並用二維固定了四維的藝術。攝影擁有「時間」這一要素,可以組合四維空間。攝影更接近生活,攝影人在抓住時間和時機的前提下,可將數據、列印之類模擬性技術創造成為藝術。

英國創意藝術大學攝影系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英國新彩色紀實攝影代表人物安娜?福克斯帶來了10位英國攝影師與10個浙江傳媒學院學生對話交流展,她介紹了自己對新彩色紀實攝影和攝影教學方面的研究,認為攝影是既傳統又數位化的科學的藝術。她還呼籲更多地關注女性攝影師在攝影方面的貢獻。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總幹事林濤認為,超媒體時代給影像傳播和版權保護帶來了變化,傳播手段的方便快捷,沒有地域和時空限制,為版權保護也提出了新問題新挑戰。利用相機數據的影像功能是攝影師著作權維權的重要手段,提高版權意識很重要。

瑞士愛麗舍博物館館長、愛麗舍博物館官方雜誌主編、策展人塔吉亞娜?弗蘭克以《在微信時代的歷史博物館》為題展開討論。她認為,在數字時代,照片和視頻不僅是可以無限複製的,也是可以共享的。博物館終將是一個社會化的機構,通過數字影像在線傳播與公眾分享館藏。

美國羅德島社區學院助理教授、弗拉納根校區主任艾米?吉斯用一些圖片案例,針對網絡上可分享的海量圖像,並且還在不斷擴大空間和邊界的現實,提出攝影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即這種圖像呈爆炸性增長的現實背後有何意義,我們為什麼要記錄這個世界?她認為,攝影師要更多關注自己的心靈體驗,關注攝影作為媒介的獨特功能,從如何用影像看世界,到用什麼工具來表現,進而會產生更深入的思考:圖片是一種語言,誰來定義這種語言?攝影在人工智慧發展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新的技術、新的探索不是忽視傳統和現實,而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當今的社會現實。

美國攝影師、出版商、《鏡頭》(Lenswork)雜誌創辦人、主編布魯克斯?詹森從出版人的角度就「數字變革下攝影發生的變化」進行闡述。《鏡頭》雜誌從1993年創刊時出紙質版,到1998年出版PDF數字版,2005年推出集合了視頻、音頻、位置信息、超連結等信息的全新電子版,再到CD版、DVD版、IPAD版和付費下載……在不斷的靈活變化中,他也意識到無論是紙質媒介還是電子化媒介,受眾不會分化,而是會有重合的地方。他指出,攝影師更要意識到,內容和媒介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內容可以由不同的多樣化媒介來傳達,不再是單一一種,圖片有了更多的呈現可能性,但什麼才是最合適的媒介?一是要看面向的群體和受眾是誰,如何與他們產生互動;二是要考慮自己打算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做一個攝影項目。他強調,現在是最好的時代,攝影師的靈活性和對拍攝項目的深思熟慮是最重要的。

德國《圖片》雜誌創始人西蒙?卡爾斯泰特以《流動的影像》為題,介紹了《DER GREIF》雜誌和他做過的幾個展覽項目,探究網絡空間對現實空間如何產生回應,怎麼把依附於現實和虛擬空間的圖像進行合併等問題。他指出,圖像有時候會是一種正確的引導,但有時候也會誤導受眾。特別是在當下,數位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圖像的真與假越來越難以區別,攝影已經失去了描繪真相和部分現實的職責。這就需要人們培養新的觀察和實踐方法,懂得怎麼追蹤數字和圖像痕跡,還要了解創作者的背景和創作意圖。

來自美國紐約的「90後」裝置、攝影、電視和表演藝術家卡利?庫蘭,通過播放自己的一些實驗性行為藝術和影像作品,提出攝影和記憶、空間的關係:超媒體時代圖像中到底缺少些什麼?圖像在這個時代到底有什麼作用?她進而從影像來源於光的角度,更進一步發問:光裡面到底有什麼?空間中存在的暗示和界限又是什麼?能否從影像中看出沒有什麼?

澳大利亞攝影家、攝影教育者賴渭和中國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理事長林再生,分別從攝影史的梳理角度和個人30多年的攝影從業經歷,講述影像發展進程中所帶來的啟示。談到當下的影像發展,他們均認為,無論何時,影像都離不開記錄功能,離不開攝影師運用自己的觀念和看法去表達。

古巴攝影協會理事長、攝影家尼爾森?拉米雷斯提出,攝影是藝術和科學的聯姻,因此大家希望攝影能夠像科學一般具有準確性和客觀性,另一方面希望攝影也要具備藝術的審美性,美麗還要令人著迷。他拋出了攝影是什麼,什麼是新現實,它和超媒體有什麼關係,在網際網路的攝影時代我們面臨的巨大的困境是什麼等問題並一一闡述。他認為攝影在慢慢地融合,「超媒體時代的攝影就像鑽石的切面一樣,其實有很多的面孔, VR、視頻、行為攝影、裝置攝影等各類科技手段和當代藝術手法就是『超媒體鑽石』的各種側面。」超媒體時代攝影所創造的關係也有很多的面孔,最吸引他的是在虛擬實境的環境下來製作圖像,他稱作新現實下的新攝影。

德國攝影師、教授克裡斯?邵爾茨曾就讀於知名的包浩斯設計學院,他梳理了近代德國新客觀主義和新視野的先驅及代表作品。他說,包浩斯的創立者沃爾特?格羅佩斯熱衷於統一世界的居民,他希望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權利,想要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人類新世界。包浩斯的成員也都把自己看作是社會新模式的開拓者和引領者,這種社會模式是把技術作為未來的一種萬能的指導方針。攝影未來要去向何方?這個問題實際上自從攝影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現在來說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格羅佩斯是想展示一種擴展視野的可能,在他的開明願景和社會變革的過程當中,攝影實際上可以更富有表現力地來展現這個世界,這也有助於讓我們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在澳大利亞設計與攝影媒體專業講師,「逆向思維」攝影工作室創始人恩裡克?斯科特看來,照片無處不在,經久不衰,照片是一個精準的鐘擺。作為一種社會反映方式,攝影已經被用來作為日常生活當中所發生的事情的見證,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願意用相機來回應他們的日常生活,並且迅速分享所產生的一些圖像。攝影技術受機械和電子手段的控制,膠片攝影的媒介主要被認為是一個物理和科學的過程,現在完全數位化的攝影媒介擁有電子控制的視覺方法來捕捉圖像,雖然媒介經歷了一個轉折點,我們可以把它說成媒介的死亡,但在媒介的模擬領域,攝影正在進入一次重生。他認為,我們沒有與圖像疏遠,我們成了圖像的一個完整的、可以衡量的部分。作為知覺經驗的行為反映,在沒有自動化活動卻產生自動化結果的情況下變成一場革命。拍攝的過程很像時間,你雖然看不見它,但它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時間是一張效能展示,我們是誰的照片的話,我們的知覺經驗就嵌入到了我們被迫嵌入的未知事物當中,這不是尋找一個圖像,它是在圖像內移動。照片並不是拍攝而成的,它只是成為我們的另外一個自我。

立陶宛職業攝影師、策展人、帕蘭加攝影中心負責人阿達斯?森卓斯卡斯分別釋義了若干個概念:攝影,是通過相機獲得的、在屏幕上顯示的可見的影像;多媒體,是指在計算機和用戶之間創建的,通過文字、聲音、影像、動畫、視頻和圖形數據進行交互的信息技術;超媒體,是通過將超文本和多媒體相結合來組織信息的一種方式。多媒體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應用種類非常繁多,包括視覺設計、二維和三維動畫、動態影像、交互式設計、特效遊戲設計、三維建模,還有人機互動設計等。他對「超媒體時代的影像」表示了困惑和擔憂:「超媒體時代的開發者和消費者正在失去個性和多樣性,像孵化機裡的小雞一樣,變的千篇一律,完全沒有個性」。

德國獨立策展人、教育家拉爾斯?威魯邁特介紹了他在英國、美國、德國、瑞士所策劃的攝影項目,並分享他的論文成果《攝影的形成與消解,關於永久加速、超級連結無所不在的網絡狀態下的攝影及其制度的重聚合和重組合》,進而生發關於圖像的反思:不一定要生成更多的影像,也可以使用一些曾經的影像。他思考的是,在現在這樣一個時代,影像到底是什麼含義。

索久林在總結髮言中指出,在麗水舉辦第二屆國際攝影研討會,把世界各地的攝影人集中在中國浙江麗水,必將對全球超媒體時代下的影像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舉辦此次研討會,全世界都可以溝通超媒體環境下的想法和信息,讓各國攝影相互啟發,借鑑經驗,增進超媒體發展的信心,達成超媒體時代的共識。

索久林表示,在超媒體時代,攝影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要轉變觀念,變消極應對為積極推進;要堅守情操,向消費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糧;要提高品位,創作質量較高的影像作品;要交流合作,共創超媒體影像的輝煌時代。(方妍 李晶晶 唐瑜)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
    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12-19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工業信息安全應急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  12月11日,以「全球工信新威脅,守望相助迎挑戰」為主題的第二屆工業信息安全應急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發布「中國工業信息安全應急服務力量調研報告」,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專家學者等百餘人出席會議, 與會嘉賓圍繞安全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展開交流和討論。
  • 第二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首次發布會
    展覽時間:2016年11月20日- 12月19日展覽地點: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集美嘉庚藝術中心、集美市民中心「第二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首場新聞發布會時間:2016年7月5日下午18:00-19:30地點:阿爾勒攝影節行政中心與會者:  *薩姆·斯道茲(Sam Stourdzé
  • 第五屆傳媒實踐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分論壇 「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
    11月27日—30日,第五屆傳媒實踐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暨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實驗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杭州舉行。本次研討會的分論壇「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研討會」於11月29日上午召開,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相關院校的負責人圍繞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影視人才培養、影視攝影與製作教育變革、產教融合路徑等問題展開討論,從而為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建設探索適應新時代的路徑。
  • 第九屆中國法律英語教學與測試國際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報告現場中國甘肅網10月22日訊(校園記者 藺海豔 馬芳乾 崔靖 本網記者 彭曉皎)10月19日,由中國法律英語教學與測試研究會主辦,甘肅政法大學承辦,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語言與法律研究》期刊等單位協辦的第九屆中國法律英語教學與測試國際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 華僑學院成立十周年暨 第五屆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麗水論壇開幕
    12月12日上午,第五屆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麗水論壇開幕式在浙江省麗水學院圖書館九樓報告廳舉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0餘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齊聚一堂。他指出,本次會議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特殊背景下召開,以「後疫情時代華僑華人的生存與發展」主題,共同探討華裔如何在疫情中尋求發展,後疫情時代海外華人如何走出困境和謀求發展出路,具有鮮明的新時代特徵和重要的現實意義。他希望,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共同為華僑華人研究貢獻智慧和力量,並繼續關注麗水學院和華僑學院的發展。
  • 第五屆傳媒實踐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在浙傳舉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日前,在浙江傳媒學院,以「凌雲壯智見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傳媒實踐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暨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實驗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舉行。來自全國130多所高校、15家企業等傳媒產學研創各界40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就傳媒實踐創新人才培養和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兩個領域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眼下,傳媒實踐創新人才培養取得了很大實效,但也面臨著傳媒「新文科」實踐教學如何落筆、如何實現「雲端一體」等諸多機遇與挑戰。
  • 第五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暨全球變化生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五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暨全球變化生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月26日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會議由國際動物學會、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中國全國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合主辦。會議主題為:全球變化的生物學效應。當前,地球所面臨全球變暖與人類活動雙重挑戰。了解和認識全球變化給我們地球所帶來的後果與影響變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 凌雲壯智見未來 第五屆傳媒實踐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在浙傳盛大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楊聖瓊)近日,以「凌雲壯智見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傳媒實踐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暨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實驗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浙江傳媒學院舉行。本屆年會由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指導,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實驗教學專業委員會、浙江傳媒學院電視編輯與導播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辦,該校全媒體實驗創新中心、電視藝術學院等單位聯合承辦。
  • 第六屆大陸架和國際海底區域制度科學與法律問題國際研討會召開
    第六屆大陸架和國際海底區域制度科學與法律問題國際研討會召開5月30日,由國家海洋局、中國大洋協會、中國工程院和浙江省海洋科學院聯合支持,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主辦的第六屆大陸架和國際海底區域制度科學與法律問題國際研討會,在浙江烏鎮召開。
  • 智慧教育研究院·第二屆智慧課堂與教學融合創新研討會順利召開
    7月29日,由江西金太陽智慧教育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智慧課堂與教學融合創新研討會」在江西南昌金太陽城順利召開。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來自江西、安徽、雲南、四川、河南、河北等地區的領導和老師。唐校長的精彩報告讓我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智慧課堂的實踐與創新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路!
  • 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開創「精神絲綢之路」的新紀元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10月18-19日,我校建校七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開創「精神絲綢之路」的新紀元——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會議主題為開創「精神絲綢之路」的新紀元。與會學者圍繞「對話發展」、「教育發展」、「和平主義」、「人文主義」、「文化主義」五個議題,在18日下午展開小組討論。19日上午,在第二單元小組討論之後,大會在崇鋈樓學思堂舉辦閉幕式。閉幕式由我校池田大作·香峰子研究中心主任拜根興教授主持,創價大學副校長寺內宏友教授,我校副校長蕭正洪分别致辭。最後,蕭正洪宣布本次學術研討會閉幕。
  • 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舉行 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外文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主辦,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來自政府、駐華使館、高校、私營部門等12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近百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嘉賓圍繞會議主題,探討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縮小數字鴻溝,讓貧困人群從數字創新中受益,加速抗疫合作和減貧知識分享和交流。
  • 全面厲行「麗水之幹」 勇當「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暨答好「龍泉發展六問」研討會召開  龍朱新聞網訊(記者  崔建霞  袁俊龍  楊震山)9月21日—22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暨答好「龍泉發展六問」研討會召開。
  • 誠意邀請,共享攝影盛事!第二屆「國際攝影頒獎盛典」
    第二屆「國際攝影頒獎盛典」★ 前言 ★「國際攝影頒獎盛典」是由國際攝影協會發起的一個面向全球攝影界的頒獎盛事,是對那些為攝影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成績顯著的個人及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的一個平臺。屆時將邀請聯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的官員、國內外攝影機構的負責人、攝影名家、商界領袖、媒體嘉賓等出席盛會。這是一次宣傳和推廣中華攝影文化的好機會,也是國內外攝影人交流、學習的盛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主席楊元惺出席首屆盛典並致辭首屆盛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楊元惺、馮凱文、古江(美國)、鄧大端、駱飛.
  • 第二屆國際高等教育研討會在浙大召開
    (海寧國際校區)它們僅「一步之遙」在3月4日剛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國際高等教育研討會上頗具特色的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新大樓和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新大樓正式啟用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可持續發展、新醫療和新農業等在內的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國際化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時代潮流,教育資源的跨境流動共享成為新常態;能適應未來的人才需要具備理解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理解和尊重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的能力,這也為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模式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實施全球開放發展戰略,學校將為多學科交叉的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為共同遠景的實現提供最大程度的制度和資源保障
  • 山西省委常委會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 樓陽生...
    原標題:省委常委會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 11月28日,省委常委會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省委書記樓陽生主持會議,就進一步深化學習、貫徹落實提出要求。 會上,常委同志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交流學習心得,暢談認識體會,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具體貫徹落實建議。大家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最新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 「第八屆世界一流大學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2019年10月15至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八屆世界一流大學國際研討會(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Class Universities,WCU-8)」在上海召開。
  • 2020世界職業教育大會(第二屆)中德職業教育國際產教融合在青召開
    11月17日下午,「2020世界職業教育大會(第二屆)中德職業教育國際產教融合研討會暨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中方理事會第二次理事會議(以下簡稱「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在西南財經大學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 通訊員 劉世強 白中英)由《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和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四川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協辦的「新思想·新目標·新徵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11月29日在西南財經大學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