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隻小小小小鳥,也是史上最輕巧仿生無人機

2020-12-13 睿智創藝

來自法國MetaFly遙控機械蜂鳥降落臺灣。現今無人機技術越發純熟,各式飛行器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但其中最困難的技術莫過於以模擬昆蟲或鳥類的飛行結構製成的遙控無人機。

來自法國的研發團隊歷經60年改良第三代「MetaFly遙控機械蜂鳥」正是史上最輕巧的仿生無人機。

高彈性纖維製成,輕巧防撞耐摔。

MetaFly最大的秘密在於材質,頭、腳、雙翼皆採用碳纖維、液晶高分子以及opp保護膜,如此一來不僅讓整體重量減輕至不到10克,更因使用高彈性纖維讓身更耐撞,就算是新手飛行時不幸失手碰撞,也不必擔心讓這看似脆弱的蜂鳥因而受傷。

採仿生學原理,模擬鳥類飛行振翅升空。少了螺旋槳的MetaFly取而代之的是一雙栩栩如生的翅膀,與一般常見的多軸飛行器原理不同,MetaFly利用仿生學拆解鳥類飛行模式,透過上下振動翅膀產生氣流升空飛行,飛行時彷彿一隻活生生的鳥類在天空盤旋。

專利變速尾翼,室內外皆可飛行。與其他撲翼機不同,MetaFly具有控制速度的功能,尾翼的五段式調節功能,能夠控制飛行速度,當尾翼與身體平行時,整體阻力變小,最高時速可達18公裡,適合在室外競速飛行;反之,當尾翼越高,速度減緩能夠於室內安全飛行且更能精準操控。

直覺式遙控器,飛行新手簡單好上手。由法國研發團隊打造的第三代MetaFly飛行器,捨捨棄了第二代的app操作模式,改為以直覺式的雙頻搖杆遙控器操控,就算沒有任何操作經驗也能輕鬆上手。遙控器上還配備了MetaFly充電座,將機體插入快充12分種即可充飽電力持續航行。

相關焦點

  • 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只為一個溫暖的懷抱——《我是一隻小小鳥》
    1987年,趙傳加入滾石公司正式展開他的音樂生涯路程,以《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一炮而紅,1990年,由音樂教父李宗盛為趙傳量身打造的這首《我是一隻小小鳥》,唱出了渴望自由的願望,誠懇而具有人文關懷的歌詞,配上趙傳高亢、沙啞的嗓音,讓他贏得了許多歌迷的青睞。
  • 黑科技,碳纖維材質小鳥,僅重9.5克
    這又被真鳥追求了!!猜,哪一隻是MetaBird?它不止是一架「仿生」無人機!MetaBird仿生鳥通過拍打翅膀來飛行,而不是大多數無人機常用的直升機式設計,這種真實感很棒!還能逗貓遛狗逗娃,給你一種駕馭一隻真鳥在空中穿梭的非凡飛行體驗!MetaBird仿生鳥10年前就開始了重構設計,發明靈感來自於「自然」,旨在模糊自然有機體和機械無人機之間的界限。從堅實和安全的角度進化,通過生物模擬的方法創造出了最接近鳥類的無人機!
  •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內附20.53G 高清BBC種子)
    薊馬是觀鳥界的達人。這一路上走著看著,終於發現植物園的鳥數量眾多,大山雀、棕背伯勞、北紅尾鴝、燕雀、黃雀、灰樹鵲、白頭鵯、黑鵯、白鶺鴒、鵲鴝、珠頸斑鳩、鸊鷉……都是我們當天親眼目睹的鳥類。(在無窮無盡的大自然面前,那種淺薄無知的感覺會讓更加謙卑。不要說鳥與名字的對應,這裡關鳥名的許多漢字我都是第一次見到。)
  • 李宗盛為趙傳量身打造的《我是一隻小小鳥》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嗎?
    跟大家分享一首經典老歌《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是樂壇傳奇歌手趙傳發行的第三張個人專輯,由音樂教父李宗盛老師量身打造。《我是一隻小小鳥》,對於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來說,老是老了一些,其實這首歌小時候就聽,那時候單純覺得旋律很好,還想怎麼能把自己比喻成小鳥?感覺好可笑。直到參加了工作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那只可笑的小小鳥。
  • 霸王龍的咬合力竟然輸給了一隻小小小小鳥!
    但是,就是這樣一種成年後體長12米,重達9噸、在6000多萬年前一直居於食物鏈頂端的巨大生物,它們的咬合力竟然比不過一隻體長僅有10幾釐米、體重30多克的大嘴地雀!大嘴地雀,體長15-16釐米,體重27-39克。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特有物種。
  • 「我是一隻小小鳥,卻怎麼也飛不高」,一隻小鳥能不能飛得再高?
    臺灣著名歌手趙傳,在90年代初推出了一隻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李宗盛作詞、作曲),歌曲推出後愛到廣泛的歡迎和喜愛,也成為趙傳的代表作品之一,在2010年12月12日「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榮獲「30年30歌」「華語金曲獎」。
  • 無人機?機器魚?智能仿生?北大這個實驗室有點6!
    實驗室的創立是對之前十幾年科研成果的一種繼承,也是再出發的一個新起點。在實驗室創立之前, 工學院的相關老師在機器人研究方面已經有了長期的積累,陸續成功研製了機器海豚、機器鯉魚、機器海龜、水陸兩棲機器人等。
  • 西工大學子「仿生太陽能集群無人機」斬獲重磅科技競賽獎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2018級研究生邸偉承,以「仿生太陽能集群無人機」成果,獲評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成為陝西省唯一獲獎項個人。攻克仿生飛翼布局氣動和操控的困難長久以來,生態保護領域缺乏綜合成本低的數據採集手段,同時需要減少巡查風險和人力需求。
  • 搖滾歌手趙傳經典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排第一,你聽過嗎
    趙傳01《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李宗盛為趙傳創作的歌曲,一經發布受到了追捧,這首最初是李宗盛講訴自己的一生的心路歷程,然而因為趙傳的演唱這首歌反而作為了勵志歌曲,趙傳從小因為相貌的問題非常的自卑,從小不被關注,其實在趙傳演唱的時候更多的是發洩自己的內心的情緒,歌詞中的「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 2018《跨界歌王》首期收視率 吳秀波演唱《我是一隻小小鳥》
    當日實時收視率兩次登頂52城和35城第一,吳秀波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將節目推向高潮。《跨界歌王》以及幾位跨界明星和嘉賓都陸續登上微博熱搜榜,其中波叔演唱的《我是一隻小小鳥》和徐靜蕾李亞鵬的回憶殺的熱度在熱搜榜和各大網絡平臺持續走高。陳學冬的土味拉票和劉愷威低音炮嗓音也都強勢登陸各大熱搜。
  • 羅琦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喜劇之王》張全蛋卻說出夢想真諦
    看著《我是歌手》,羅琦翻唱了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本已平靜無波的心剎那間又起漣漪,或許是無奈,也或許是不甘,聽著「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心中五味雜陳。水慢慢熱起來,它只覺得有些許的不適,但它不舍這舒適的環境,等到它突然發現已不能在裡面生存的時候,卻再也沒有了跳出去的能力。我們的夢想似乎就像這隻溫水中的青蛙,痴迷於舒適生活的我們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幹勁,得過且過,奮鬥也變得不再重要,我們高唱著青春易逝,再不享受就老了,卻慢慢的發現我們真的老了,但卻除了還活著,毫無意義!
  • 最怕在某個年紀,突然聽懂一首歌—我是一隻小小鳥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李宗盛的另外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看到這句話後,我突然就淚目了,多麼真實的一句話,都說人這一輩子,除了父母,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當父母真的都離開你的時候,是不是真的會感覺,自此,便無依無靠了呢?自此,便沒有一心一意不求回報對你好的人了呢?
  • 我是一隻小鳥(張睿銳)
    我是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生活在一片廣闊的森林裡,每天都呼吸新鮮空氣,過得快樂又幸福。  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來站在枝頭,嘰嘰喳喳的呼叫我的夥伴,「大家快起來,我們要出去找食物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嘻嘻。」我們成群結隊的去尋找食物,去嬉戲玩耍,你追我趕好熱鬧,我們也會撿一些樹枝來加固我們的小窩,在春暖花開的春季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 我要聽一隻小小小小鳥
    其實這也是因為奶媽這個角色在遊戲裡面... [詳情]
  • 用水彩畫一隻美麗的小鳥
    今天,我們用水彩來畫一隻非常漂亮的小鳥,繪畫的步驟很簡單,零基礎朋友也能學得會~塊拿起畫筆一起來繪畫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只可愛又美麗的小鳥是如何繪畫的吧~準備繪畫工具:水彩顏料、毛筆、畫紙、鉛筆、橡皮擦、清水、調色盤等等第一步,畫底稿圖用鉛筆在畫紙上輕輕地勾畫出小鳥的大致輪廓。
  • 我是一隻想飛的小小鳥!
    之後,《我是一隻小小鳥》更是道出了眾多普人的心聲,"想要飛,卻飛也飛不高……未來會怎樣,究竟有誰會知道?"滄桑的詞語,幽怨的意境,想突破樊籠的渴望,對單薄力量的恐懼和世態炎涼的無奈。當然,更多的還是為實現理想的吶喊。「當我嘗盡人情冷暖,當你決定為了你的理想燃燒,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個重要?」
  • 仿生科技:昆蟲無人機9月上市
    上周,一位法國發明家為一隻名為MetaFly的昆蟲式無人機投入資金。在本文發表時,已有超過1,850人承諾將超過187,500美元的無人機推向市場。與使用螺旋槳產生升力的傳統商用無人機不同,它像蜜蜂一樣,MetaFly猛烈地拍打它的翅膀,在吃水和升力之間產生差異——飛行動物使用的高效飛行機制。由於這種機制,無人機重量輕且易於操作,儘管有時在飛行中有點不穩定。「MetaFly的目的是讓你發現和體驗這種獨特的飛行方式,」MetaFly的發明者說。
  • 假如我是一隻小鳥作文
    假如我是一隻小鳥,我會高興得蹦起來。假如我是一隻小鳥,我要飛向藍天,在天空中快樂地歌唱,站在白白的雲朵上,注視著天空中任何一片景物,俯視著大地上正在長跑的人們、青青的草地、用磚頭修成的平頂房和藍藍的大海;仰望著紅紅的太陽、金色的星星、明亮的月亮,我還要站在飛機的上面,感受著天上涼爽的風,呼吸著天空中新鮮的空氣,在白雲旁快樂地穿行,和其它小鳥做朋友,玩遊戲,我還要幫農民伯伯捉害蟲
  • 另起爐灶——超脫仿生範疇的軍事仿生技術
    【解讀軍事仿生技術⑤】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階段,人類其實對於「為什麼造武器要模仿動物」這件事毫無頭緒。即便是已經開始鑄造鐵質刀劍和防具,猛獸的面部形象也總是能和它們的其它特徵一起,出現在武器的裝飾部分上,只因為當時的人類堅信,這能帶來力量。
  • 國產仿生鯊魚機器人亮相 可用於水下偵察追蹤
    此次展會上,幾十家國內外廠商帶來了海、陸、空、天多種軍用、民用裝備參展,不少展品也是首次亮相,吸引了大量目光。在室內展區一款仿生機器鯊魚就十分奪人眼球。這具仿生機器鯊魚的大小與真正的鯊魚相當,放在一個巨大的水缸內進行展示。據悉,這是一款以鯊魚為原型的高航速、大載荷、低噪音的遠洋仿生樹下機器人平臺。能夠執行監測、追蹤、搜尋、偵察等多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