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近日針對「旁聽生」龍某起訴北京大學學生一事,北京大學官方表示堅決依法維護學校及師生合法權益,學校已著手依法追究龍某法律責任。
在此事引發關注的同時,不少人也好奇:到大學當旁聽生要什麼條件?校方如何進行管理?大學校園中的旁聽生有何權利和義務?
根據媒體公報報導,不少高校對旁聽生有專門的規定辦法。比如上海交通大學在其《2015-2016學年春季學期研究生課程旁聽辦理通知》中規定,收費標準為820元/學分,僅接受與交大有合作研究關係的科研所(或高校)研究生以及以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人員的課程旁聽申請。旁聽研究生必須辦理旁聽證。
北京大學此前也公布過旁聽管理辦法,旁聽生需辦理旁聽證,並按學分繳納旁聽費用,同時辦證要有單位介紹信,無業人員不辦理。
中華女子學院2014年9月發布了《研究生課程旁聽生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旁聽生「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或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需辦理旁聽手續並繳納旁聽費,持旁聽證聽課。之後參加課程學習和課程考核,考核通過,取得該門課程學分。旁聽期滿,由學校發給學業證明。已取得的課程學分學校給予認可。
更多的學校不存在「旁聽生」之說,因為很多課堂是開放式的,即使是校外人士也可以上課。此前復旦大學校內刊物《復旦研究生》就曾推出「蹭課地圖」, 詳細列出了包括本科、研究生在內的25門公共課,受到校外蹭課人士的歡迎。
【聲音】
專家:對旁聽生管理應有相應規定
一名曾在北大旁聽10年的旁聽生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旁聽對北大兼收並蓄和學術自由傳統校風的繼承和發揚有好處。很多老師和學生對旁聽生不僅不反感,反而對他們的求學熱情表示肯定。
事實上,據媒體報導,過去20年間,有500多名北大保安通過旁聽學習,有的考取大專或本科學歷,有的甚至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有的畢業後當上了大學老師。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旁聽生制度值得肯定,是大學在向社會輻射資源。他同時建議,在管理方面也有相應的規定,出問題時也有章可循。這樣可保證校園安全和秩序,削減大家對旁聽生的擔憂,讓在校生沒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