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網-什麼人可以到大學旁聽?高校對旁聽生都有哪些「要求」?|...

2020-12-15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近日針對「旁聽生」龍某起訴北京大學學生一事,北京大學官方表示堅決依法維護學校及師生合法權益,學校已著手依法追究龍某法律責任。

  在此事引發關注的同時,不少人也好奇:到大學當旁聽生要什麼條件?校方如何進行管理?大學校園中的旁聽生有何權利和義務?

  根據媒體公報報導,不少高校對旁聽生有專門的規定辦法。比如上海交通大學在其《2015-2016學年春季學期研究生課程旁聽辦理通知》中規定,收費標準為820元/學分,僅接受與交大有合作研究關係的科研所(或高校)研究生以及以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人員的課程旁聽申請。旁聽研究生必須辦理旁聽證。

  北京大學此前也公布過旁聽管理辦法,旁聽生需辦理旁聽證,並按學分繳納旁聽費用,同時辦證要有單位介紹信,無業人員不辦理。

  中華女子學院2014年9月發布了《研究生課程旁聽生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旁聽生「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或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需辦理旁聽手續並繳納旁聽費,持旁聽證聽課。之後參加課程學習和課程考核,考核通過,取得該門課程學分。旁聽期滿,由學校發給學業證明。已取得的課程學分學校給予認可。

  更多的學校不存在「旁聽生」之說,因為很多課堂是開放式的,即使是校外人士也可以上課。此前復旦大學校內刊物《復旦研究生》就曾推出「蹭課地圖」, 詳細列出了包括本科、研究生在內的25門公共課,受到校外蹭課人士的歡迎。

  【聲音】

  專家:對旁聽生管理應有相應規定

  一名曾在北大旁聽10年的旁聽生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旁聽對北大兼收並蓄和學術自由傳統校風的繼承和發揚有好處。很多老師和學生對旁聽生不僅不反感,反而對他們的求學熱情表示肯定。

  事實上,據媒體報導,過去20年間,有500多名北大保安通過旁聽學習,有的考取大專或本科學歷,有的甚至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有的畢業後當上了大學老師。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旁聽生制度值得肯定,是大學在向社會輻射資源。他同時建議,在管理方面也有相應的規定,出問題時也有章可循。這樣可保證校園安全和秩序,削減大家對旁聽生的擔憂,讓在校生沒有顧慮。

相關焦點

  • 從北大「旁聽貓」說到北大旁聽生
    這群學生有多少人?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他們有的是散兵遊勇,到北大參觀一下,偶爾聽一二次講座或課程,參觀一下校園就走了;有的是準備考研的,他們大學畢業後,就在北大周邊租上三五百元的一個床位,在北大聽相關的專業課,或者參加各種考研班;有的是落榜高中生,考不上大學,報考了北京高校的相關課程的自考,在北大旁聽相關專業課與講座的,既幫助了考試,也開闊了眼界;有的是在社會上從事文學寫作、學術研究的,遇到了瓶頸,就到北大來充電,與師生切磋交流與尋找機會的
  • 大學精神:從旁聽生到公開課
    魏英傑 杭州編輯讀到報上重提北大旁聽生的故事,不由得感慨萬分。這一群被稱作「邊緣人」的旁聽生,有的年過六旬,有的在北大、清華等大學旁聽十來年,有的為求得精神自由,生活落魄,貧無立錐之地。這是大學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撐起了高校人文精神的小半邊天。
  • 北大拒絕社會人員旁聽 高校旁聽制度待完善(圖)
    這位負責人稱這不是剛性措施,不絕對禁止校外人員到北大旁聽。但實際上,不少旁聽人員確實望而卻步。  對這一現象,民眾有著怎樣的看法?《國際先驅導報》聯合某網站進行了調查。調查中,面對「你認為大學是否應該有條件地開放課堂?」的問題,有81.74%的人選擇「應該」。西安柳女士認為:「來旁聽的人,學習積極性甚至比大學生都高,只是因為機緣巧合沒能成為課堂正式一員。
  • 北大"閉門羹"反思:中國高校期待完善旁聽制度
    調查中,面對「你認為大學是否應該有條件地開放課堂?」的問題,有81.74%的人選擇「應該」。西安柳女士認為:「來旁聽的人,學習積極性甚至比大學生都高,只是因為機緣巧合沒能成為課堂正式一員。有條件開放課堂,既可以合理調配學校資源,又給了好學者一個機會,何樂而不為?」  12.64%的被調查者選擇了「不應該」。深圳賈先生說:「這幾年大學擴招嚴重,學校各方面資源已經緊張。
  • 善待旁聽生是大學的光榮
    梁:最近,北京大學教務部公布了旁聽管理辦法,提高了旁聽的門檻。主要的意思是,今後旁聽北大課程,一是要辦旁聽證;二是按學分收費,一門課二百元;三是辦證要有單位介紹信,無業人員不辦理。北大已經從11月5日起抽查證件。此舉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畢:各個大學不同。有的大學歷來不接納旁聽生。
  • 日本留學旁聽生申請制度有哪些?
    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日本旁聽生也就是研究生,有哪些申請制度需要我們注意。首先要跟大家說明的是,以下涉及到的這些方式主要針對的是日本研究生也就是旁聽生申請過程中所面臨的不同申請制度。在旁聽生申請的過程中,因為每個大學採取的制度不同,所以申請的方式,乃至對於申請成功率的預估都會變得很重要,所以對於要申請旁聽生的學生而言,在做好標化考試成績準備的同時,需要了解到自己目標院校的申請制度,做到不打無準備戰役。
  • 北大有群旁聽生
    這群學生有多少人?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他們有的是散兵遊勇,到北大參觀一下,偶爾聽一二次講座或課程,參觀一下校園就走了;有的是準備考研的,他們大學畢業後,就在北大周邊租上三五百元的一個床位,在北大聽相關的專業課,或者參加各種考研班的;有的是落榜的高中生,考不上大學,報考了北京高校的相關課程的自考,在北大旁聽相關專業課與講座的,既幫助了考試,也開闊了眼界;有的是在社會上從事文學寫作、學術研究的,遇到了瓶頸,就到北大來充電,與師生切磋交流與尋找機會的
  • 北大「拒絕」社會人員 旁聽與完善的旁聽制度
    這位負責人稱這不是剛性措施,不絕對禁止校外人員到北大旁聽。但實際上,不少旁聽人員確實望而卻步。  對這一現象,民眾有著怎樣的看法?《國際先驅導報》聯合新浪網進行了調查。調查中,面對「你認為大學是否應該有條件地開放課堂?」的問題,有81.74%的人選擇「應該」。西安柳女士認為:「來旁聽的人,學習積極性甚至比大學生都高,只是因為機緣巧合沒能成為課堂正式一員。
  • 旁聽生、偷聽生與大學的門檻
    報導特寫了一個叫常俊曙的旁聽生,每到年節,他通過寫賀詞的方式,以期引來更多人的關注與認同。今年所撰的元宵節賀詞貼在紅三樓的正門之上:「白衣裹體,豐腴有致而受享萬家;肚含甘蜜,斂聚芳香而奪人鼻目。才不外露,方顯內涵;貌不驚人,卻致眾愛……已臨辛卯元夕,餘致君以賀,盼君忘憂。」  喜慶背後,有一種莫名的孤獨,令人想起九十多年前的一個北大旁聽生,名叫毛澤東。
  • 北大旁聽生佔據教室一半座位 解讀"北大邊緣人"
    自從蔡元培倡導「思想自由、兼收並蓄」,要求「各學系有缺額時,均得收旁聽生」,老北大便成為歐美之外最吸引熱血青年遊學之聖地。     馮友蘭讀書時親眼目睹:「學校四門大開,上課鈴一響,誰願意來聽課都可以到教室門口要一份講義,進去坐下就聽。發講義的人,也不管你是誰,只要向他要,他就發,發完為止。
  • 一大學教授帶腦癱旁聽生7年多
    蘭州大學有這樣一個神奇組合:一位是擁有16年從教經驗的教授,一位是因先天身體條件無法動手寫字,卻憑驚人毅力與對數學熱愛走上「博士」之路的旁聽生。  3月31日,新京報記者從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證實,這位教授名叫徐守軍,41歲,任教於蘭大數學與統計學院;而這位特殊的學生,是患有腦癱的謝炎廷,27歲。
  • 寧波諾丁漢大學推旁聽生計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吳文博 蘇鈞天「旁聽生計劃」歷史圖片當我們討論「可持續飲食」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什麼是食物裡程?晚餐選擇吃牛肉為什麼會比選擇吃雞肉造成更多的碳排放呢?這些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來源於寧波諾丁漢大學副校長、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學教授May Tan-Mullins近日帶來的一場關於糧食安全的公開講座,這也是第五期「旁聽生計劃」的首場講座。記者了解到,日前,寧波諾丁漢大學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旁聽生計劃」再度重磅起航。
  • 蘭州大學的神奇組合:數學教授帶課腦癱旁聽生7年多
    蘭州大學教授徐守軍助腦癱旁聽生謝炎廷讀到「博士」。圖為徐守軍(左)與謝炎廷(右)在研究課程。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蘭州大學有這樣一個神奇組合:一位是擁有16年從教經驗的教授,一位是因先天身體條件無法動手寫字,卻憑驚人毅力與對數學熱愛走上「博士」之路的旁聽生。
  • 來者不拒去者不追 名校旁聽生佔據教室一半座位
    「老死不相往來」,是不是旁聽生就更無人關心。「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學期,上課常常在一起,比如說十幾個人,其中哪些是選課的,哪些是旁聽的,不知道;哪些是本校的,哪些不是,也不知道。這模模糊糊,有時必須水落石出,就會近於笑談。比如劉半農先生開古聲律學的課,每次上課有十幾個人,到期考才知道選課的只有我一個人。」
  • 蘭州大學一數學教授帶課腦癱旁聽生7年多 助其「讀博」
    來源:新京報蘭州大學教授徐守軍助腦癱旁聽生謝炎廷讀到「博士」。圖為徐守軍(左)與謝炎廷(右)在研究課程。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蘭州大學有這樣一個神奇組合:一位是擁有16年從教經驗的教授,一位是因先天身體條件無法動手寫字,卻憑驚人毅力與對數學熱愛走上「博士」之路的旁聽生。
  • 大不了,你還可以做個旁聽生!
    加上我先生畢業於國內TOP2大學之一。對於「名校」,重點,211,985可以享受到的各種資源和福利,我們還是深有體會的,尤其是那些優秀的同學,校友會隨便聊個天就能抓出幾個狀元。可是我雖然就讀於「著名」的高中,由於種種先天及後天因素,高考並沒有如願進入理想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是我的母校。你聽過嗎?
  • 北大旁聽生可能在濫用訴訟權|荔枝時評
    但隨後,龍某某以未名BBS上相關信息侵害其權益、北京大學負有連帶責任為由,以北京大學為被告,向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之後在海澱法院主持下雙方形成《民事調解書》,了結此案。有網友稱北大不但把他拉出了黑名單,還賠了錢,給了他北大網關。
  • 這個旁聽生讓北大賠了1.5萬,還起訴在校生,來龍去脈到底是啥
    去年有媒體報導,因「學生們在北大未名BBS上留言對我威脅、誹謗,導致我的生活、學習受到嚴重影響」,北京大學「旁聽生」龍江豪遂將北大告上法庭。後經過法庭調解,龍江豪與北大和解,北大將龍江豪拉出了禁止進入北大的黑名單,為其開通了校園的網關,並對其進行了賠償。而龍江豪所指的「誹謗」,是北大學生稱其曾在課堂上威脅和騷擾,且不止一次。按理說,法庭的調解結果為此事畫上了句號。
  • 蘭州大學腦癱旁聽生:數學世界裡的追光者
    圖片來自蘭州大學新聞網「愛就那麼多,我不想分出去」謝炎廷的家緊挨著蘭州大學城關校區,這是為了方便旁聽,母親劉小鳳賣掉了以前的舊房,專門在學校旁邊買的小房子。從家到學校,不到一公裡的路程,別人走十幾分鐘,謝炎廷得提前50分鐘出門。
  • 北大蹭課者將被要求辦旁聽證 規定拒絕無業人員
    社會閒散人員沒資格「旁聽」  作為具體負責辦理旁聽證的部門,昨日記者採訪到北京大學教務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旁聽證並不是隨時都可以辦理的,只有每個學期第一周才能到教務處辦理。據悉,聽課證根據學生所聽課程學分進行收費,每學分200元,不過每個學生只能選擇兩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