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利用年假時間出去旅行散心,治癒自己,為接下來半年的生活積蓄力量。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計劃,這讓我一度陷入極度無望當中。於是開始了一個人的宅居生活。身邊很多朋友問我,「你這段時間為什麼不在老家和家人一起住呢,這麼長時間不能出門,一個人在家不孤單麼?」將近三個月的宅居生活,身邊只有一隻貓陪伴,我不僅沒有一日感到孤單,而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與幸福。
去年一年我的情緒都處在谷底中,甚至一度抑鬱想要以結束生命的方式來擺脫痛苦,沒想到一場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衝擊,卻帶給了我生活的力量。想要分享給每個處在情緒漩渦中的人們:關注自己的內心,積極面對情緒,你很快就會從黑暗中走出,陽光很快會替代陰霾充滿內心。
1、順從身體規律,充分休息
對於情緒低落的人來說,身體越疲憊,內心的消極情緒就會越多,於是就愈發沒有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早睡早起、午休,覺得累了就適當休息,困了就儘量去睡,不要硬撐,不要逞強,更不要夜晚已經很困還放不下手機。保證好睡眠,身體輕鬆是克服所有壞情緒的基礎和關鍵。
2、每天保持適量運動
運動產生多巴胺,能讓人心情愉悅。為自己定下一個健身目標和時間,減肥、減脂、練腹肌、翹臀,或者練瑜伽、改善體態,提高免疫力,每天保持一定量,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時間靈活調整,開心鍛鍊。即使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但從心理上會覺得自己更健康、更美麗、更帥氣了,也因此更加有信心去面對生活。
3、找到情緒的源頭,正視並接受它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有太多讓自己情緒低落的事情時,我們不願意再去回想,再去觸碰這些只會讓自己更難過。但想要克服情緒,必須有勇氣還原過去的自己,不要害怕難過,走出心裡的安全區。看清真實的自己,連同那些非常細微的感覺都納入自己的理解當中,尋找情緒產生的根源,不為自己找藉口,更不要憤怒、自責,從內心接納、包容真實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邁出第一步。
如何看清自己?與貼心朋友深談,與自己深談。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並不是每天都寫,而是需要時利用日記與自己交談,記錄自己的感受,縷清自己的想法,幫助自己做出選擇。日記本一直是我的好夥伴,最親密的朋友。
4、及時調整情緒,不放任自己陷入其中
很多長期陷入情緒漩渦的人,並不是走不出,而是不願意走出,是無意識的在享受痛苦。心理學有個詞叫做「強迫性重複」,長期以來,這份痛苦體驗在腦海裡重複了很多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人都有固有意識,相比於走出去,待在原地會覺得更加舒適安全。所以選擇封閉自己,沉浸在哀傷中無法自拔。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缺乏改變的勇氣。脫離熟悉的生活經驗需要決心和勇敢,即便可能只是很小的改變。但只要一點小小的成功就可以激勵自己繼續往前走,便可以逐漸發展建構自己新的適應能力,這就意味著你已經不在這個漩渦內部,而是逐漸走出到邊緣了。
5、忘記過往,抓住今天
人們總是一邊抱著對美好的嚮往,一邊固步自封的沉浸過去,卻唯獨沒有珍惜當下的時間。總是羨慕著別人,又幻想著自己的樣子。拋棄這種自我欺騙,拒絕拖延。
6、細化時間,制定計劃,靈活調整
先從拿起手裡的筆開始,把計劃寫下來。例如我在這段宅居的日子裡,順應自己的內心去做每一件我喜歡的事情。我喜歡曬太陽,便把小書桌搬到了陽臺、飄窗,給自己安排了時間,讀書、畫畫、寫文章,做飯、練琴、運動,靈活調整計劃,這幾天覺得畫畫手累了,減少畫畫時間多看書,練琴有點疲倦了,暫時停下來做些其他事情,靈活調整,才能促使自己更好的堅持下去。
7、順其自然,不給自己太大壓力
心理學中說明,人的感受變化有它的規律,過於集中關注擺脫情緒,反而會使情緒加強,起到反作用。如果成天到晚總想著要好起來,無異於給自己增加更多的負擔。不強求改變,不壓抑排斥它,接受它的同時,不斷努力尋找積極健康的情緒體驗。相信不必很長時間,你就可以走出黑暗,看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