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成功幫助孩子走出抑鬱的含淚總結

2020-08-28 春暖心開

近年來抑鬱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心理性疾病。抑鬱者不僅容易記住悲傷體驗,而且控制不住自己一個接一個的抑鬱想法。由於現在的社會生活環境普遍充滿了焦慮和壓力,使得孩子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上也出現了各種焦慮和壓力。


據《每日郵報》消息: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症狀,其中4%為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症抑鬱。他們正在經歷飲食失調、自我傷害、恐慌症發作,嚴重的時候甚至考慮自殺。


有這樣一位從小活潑可愛,不太愛寫作業的13歲女孩。成績不算是很差,爸媽也並不在意女孩的成績。在2019年大年初一的時候,媽媽發現女孩一點兒作業也沒有做,當下就非常生氣,說等到開學後讓女孩自己去和老師解釋,為什麼不完成作業。看到媽媽非常生氣後,女生滿眼淚花,哭著和媽媽說到:「媽媽,我覺得做人好累,沒有一點意義。」媽媽聽到後,一臉震驚,小小的年紀竟說出這樣的話語。但是她沒有立馬否定和回絕女孩,而是輕輕的說道:「如果你覺得累,那就休息一下吧......」


自從這位媽媽聽到女兒的話語之後,她一直都在為女兒擔憂。因為她曾經聽說過現在的很多孩子很多都出現了抑鬱、焦慮,甚至於自殺的傾向。為了幫助孩子能夠重新變得陽光活潑起來。在2019年11月的時候,她帶著13歲的女兒去做了抑鬱症檢測,結果顯示:中重度抑鬱。她聽到後,臉上顯露出既慌張又冷靜的神情。她慌張的是,自己的孩子竟然也得了抑鬱症,她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而冷靜的是,孩子接下來的路,她必須陪孩子走,以此來彌補對孩子以前缺失的陪伴和關注。


她於是帶著孩子請ICC心理的羅正則老師指導,羅老師在經過一番諮詢和診斷之後,建議父母要多帶動孩子做運動,並且要多去做孩子喜歡的事情。她在經過了一系列的準備之後,她決定放下工作,全身心陪伴孩子,幫助孩子走出抑鬱症的陰影(KFVX:YiyangHealth)。


剛開始的孩子情緒經常不穩定,身體也不想動,喜歡躺在床上休息,她就陪伴孩子睡覺。在她一邊陪伴孩子的同時,一邊學習心理學知識,學習關於抑鬱症的知識。通過不斷的學習,她逐漸接納了孩子抑鬱症的事實。她每天都帶孩子做喜歡的運動,孩子也慢慢的由被動的運動到主動的運動,直到願意堅持去運動。孩子喜歡音樂,她就陪孩子一起聽音樂。在飲食上,她每天都用心的為孩子做喜歡的素食。當孩子焦躁不安時,她就沉默面對,不去跟孩子起衝突。她還刻意去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


通過8個月的陪伴,她發現自己開始懂孩子了。她看到了孩子的改變:想去做很多事情,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孩子現在變得很開心,很快樂。

從上面這位13歲女孩的案例中,女孩能夠走出抑鬱的陰影,開始變得開心快樂,媽媽功不可沒。


首先她通過學習心理和抑鬱症知識。在學習和了解了抑鬱症後,她不再害怕和恐懼了,開始變得有信心。她明白了孩子為什麼得了抑鬱症,她知道如何去幫助孩子。


其中她發現運動會增加大腦的神經可塑性,釋放出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神經化學物質,它有助於提升人的情緒。她每天帶著孩子做運動,孩子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其次,她發現抑鬱症患者的康復關鍵在於家人的接納和認可,她也就逐漸了接納孩子的事實和現狀。


在孩子恢復的過程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的陪伴,無論是運動、學習,還是接納,都有父母的陪伴。陪伴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KFVX:YiyangHealth)。


點擊左下角,查看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一位成功幫助孩子走出抑鬱症的媽媽的感悟
    ,尤其在孩子負能量不可理喻時。孩子在沒有約束,沒有壓力,完全依靠自己的狀態下,很快就看清了方向,走出迷茫,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之前的那個迷茫,逆反,墮落,不可理喻的孩子徹底消失! 看見孩子每天有計劃,按步驟的聽課,學習,鍛鍊,生活,嘻嘻哈哈,蹦蹦跳跳的樣子,特別欣慰,這才是我的兒子!
  • 23歲媽媽靠送外賣走出抑鬱:那些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現在怎樣了
    如果採訪許多當媽的人,問她們,有什麼事能把一名為母則剛的新手媽媽逼瘋,答案絕對是:產後的抑鬱和低落情緒。帶娃過程中,來自外界充滿不理解的聲音與壓力。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
  • 23歲媽媽靠送外賣走出抑鬱:產後抑鬱不可怕,五條建議遠離它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她患上嚴重產後抑鬱,也曾想過死亡。這位媽媽為了「自救」,她開始送外賣,和外界的接觸、加上每天暫離孩子的幾個小時,趙鑫鑫終於慢慢走出抑鬱。在她送外賣的時間裡,孩子就交給公公帶。
  • 27歲的全職媽媽產後抑鬱,靠這個走出抑鬱
    導語:在好幾年前看過高中班主任發在朋友圈的一張漫畫,上面畫著的是一家三口,媽媽左手拿米右手提菜,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爸爸右手撐著傘,左手插在口袋裡。漫畫的題目是《我的好爸爸》。形象地描述出了當代婚姻中的情形,媽媽做再多都是應該的,不然就不是個好媽媽,而爸爸只要偶爾做點事就可以被人稱為好爸爸。
  • 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抑鬱,處理好校園人際關係的兩個重要方面
    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抑鬱,處理好校園人際關係的兩個重要方面文,王彥輝近年來,未成年人抑鬱的情況逐漸增多,作為家長來說也很擔憂。人們對抑鬱的研究雖然結論不一,但對未成年人的關心是一樣的。今天我就自己在實際心理疏導工作中遇到的未成年人抑鬱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校園人際關係問題做一點說明。
  • 心理學:靠跳舞走出抑鬱成網紅,揭秘背後的原理
    ,如果沒有任何打擾或者有打擾但能夠屏蔽和克服,也能成功入睡。靠編織走出抑鬱的人在上海有一位女士「彩虹媽媽「彩虹媽媽」是位九零後女士,生了孩子後沒有了生活重心,有了產後抑鬱。後來從編織生活小用品開始,把編織作品編到了大街的欄杆上、扶手上,受到人們的普遍好評。她就是在陷入喪失生活意義的困境之中,在編織中找到了自身價值,從而走出了困境和抑鬱。
  • 一位重度抑鬱孩子的媽媽自白:活成想讓孩子成為的樣子,就做對了
    對於一位重度抑鬱孩子的母親,這一年我就像行走的懸崖峭壁之上,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好在上天給了我足夠的勇氣和毅力……我鼓足了勇氣想和孩子談一談時,又被孩子乾脆地拒絕了,看來我無法給孩子提供幫助。但我告訴自己,一定還有解藥,畢竟孩子曾經是那麼懂事可愛努力!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十七)如何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
    我覺得這個很有必要分享給每一位家長,幫助孩子撥開烏雲見太陽生活告訴我們,要使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感到快樂。孩子的抑鬱情結肯定是不會令其快樂的,不僅如此,孩子的情緒還會給家庭籠罩上一層陰影。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撥開烏雲見太陽」呢?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呢?
  • 27歲的全職媽媽靠這個走出產後抑鬱
    導語:在好幾年前看過高中班主任發在朋友圈的一張漫畫,上面畫著的是一家三口,媽媽左手拿米右手提菜,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爸爸右手撐著傘,左手插在口袋裡。漫畫的題目是《我的好爸爸》。形象地描述出了當代婚姻中的情形,媽媽做再多都是應該的,不然就不是個好媽媽,而爸爸只要偶爾做點事就可以被人稱為好爸爸。
  • 一位抑鬱孩子的媽媽淚述:我把目光從孩子轉到自己身上,全都變了
    有一種痛叫「媽媽的痛」,痛裡充滿對孩子至深的愛,當孩子被診斷出中度抑鬱,我的天塌了,就像是家裡放了易燃易爆品,小心翼翼,就怕稍有不慎,同時還要應對外界的異樣眼光,直到一個轉機,我把目光從孩子轉到自己身上,一切似乎都在變好……
  • 讓「愛」帶媽媽們走出產後抑鬱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任然楊女士(化名)經過艱辛的過程懷上了孩子,她很在意孩子的性別,在孕期22周時開始懷疑孩子的性別不是自己所期待的。她開始焦慮,持續性地擔憂孕育孩子對工作的影響,擔憂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越來越難以入眠,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精力不足、對自己不滿……這是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院產科醫生兼心理諮詢師卓玉英,曾診治的一個案例。
  • 奚夢瑤在包文婧幫助下走出抑鬱,曝婆婆五個孩子剖腹產,不坐月子
    《幸福三重奏3》包文婧來到奚夢瑤和何猷君節目中的家裡做客,兩人終於不用吃火鍋,因為包文婧做了一道菜,而且還幫助他們收拾房間,可惜包文婧的家政公司還是沒有成立。包文婧老公包貝爾和何猷君錄製過《爸爸去哪兒》所以成了好友,節目中包貝爾還做菜給何猷君吃,看來他們都成為好友,而且在節目中奚夢瑤爆料,輕微患有抑鬱,是和包文婧在微信聊天解開心結,走出抑鬱。
  • 產後抑鬱的媽媽們到底該怎麼走出困境?
    因為平常接觸到很多產後媽媽,在和他們聊天之餘,也感覺到了很多媽媽的產後的壓抑以及痛苦。其實在中國,很多人把「產後抑鬱症」看做是女人的矯情。但是有關臨床統計,產後3個月內發生精神障礙和精神病的患者比正常人群發病率高很多。
  • 二胎媽媽凌晨發朋友圈稱:熬不下去了,產後如何走出抑鬱的圈子?
    原來這位媽媽生完二胎一直沒有走出產後抑鬱的圈子,昨天因為一點小事和老公吵完架後睡不著,越想越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發了那條朋友圈,出了家門。好在只是虛驚一場。啥是產後抑鬱?很多媽媽產後要面對諸多的事情,帶孩子、做家務、睡眠不足等等,都會導致其情緒不穩定,一些媽媽表現不太明顯,處理得當就會很容易走出去,而另外一些媽媽處理不好,就可能引起產後抑鬱症。如何走出產後抑鬱的圈子?
  • 走出「產前焦慮產後抑鬱」的怪圈
    >走出「產前焦慮產後抑鬱」的怪圈2009-05-31 12:17:20出處:搖籃網作者:佚名  對於孕婦表現出的一些嗜好,朱嶸認為,那是人體自我調節焦慮情緒的方式———在做這些的時候,焦慮情緒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因此,準媽媽們不必對自己孕期內的嗜好太焦慮。「我曾遇到過一位孕婦,懷孕6個月的時候,她已經在購買嬰兒用品方面花掉了16萬元。不斷購物,是她緩解焦慮的方式。」
  • 一位抑鬱康復兩年的患者,經驗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下面是一位鬱友的經驗分享:停藥以來到現在,我已經工作2年了,這兩年我還是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怎麼說呢,從患上抑鬱症開始,那個時候的思想就開始停止進步了,完全被困在抑鬱裡面,所有的一些情緒都是負面的。要想走出了,除了讓自己走出抑鬱,還能把自己錯過的一切成長思想補上來。
  • 產後抑鬱——為什麼媽媽們想殺了孩子?
    在2015年,成都一位媽媽採用被子捂、用水淹的方式殺害了自己僅出生18天的兒子; 在2016年,湛江一位媽媽殺害了自己5個孩子,造成了4死1傷的慘劇。
  • 走出焦慮抑鬱,極其有效的方法
    ——杜·伽爾很多人之所以焦慮和抑鬱,主要原因是無法區分事實和想像。如果事實是一隻乖乖的貓咪,想像很容易誇大成一隻兇惡的老虎。舉個例子,考試的時候得了五十九分,很悲催吧。想像的結果是:我完了,沒有臉見人了,我這輩子真是失敗,對不起爸爸媽媽,對不起列祖列宗……想像,尤其是消極想像,變成一隻老虎,把自己撕成了碎片,咬死了自己。
  • 產後抑鬱,是每個新手媽媽都要面對的難關
    的情緒中,但好在情況沒有那麼嚴重,在她丈夫和家人的細心陪伴下,很快就走出了陰霾。但是,並不是所有媽媽都能像她這麼幸運。前段時間,一位年僅31歲的媽媽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周,抱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從13樓一躍而下,三人均告不治身亡。以前一直以為「有了孩子」應該是個闔家歡樂的事,但事實卻並沒有那麼樂觀。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產後抑鬱」的二三事。
  • 每一位媽媽,都不應該被產後抑鬱折磨
    ——來自一位患有產後抑鬱症的媽媽媽媽們在生產後,面對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在情緒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波動,這個階段的媽媽們很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產後抑鬱很常見產後抑鬱不僅僅發生在我們普通人身上,這道坎,連明星都避免不了!①情況輕些的如趙麗穎,剛生完孩子忍不住哭泣上了熱搜。②嚴重些的如秦海璐整天以淚洗面,導致眼球受損,只能去做了雙眼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