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兒保專家教您如何「吃」出一個健康寶寶

2020-12-22 騰訊網

新冠病毒肆虐,減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戴口罩、勤洗手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預防措施了,但自身的免疫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欺軟怕硬」的病毒最會「鑽」免疫力的空子,對於嬰幼兒(0-3歲)而言,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不僅可以促進他們的身體健康,還可以增強寶寶抵抗疾病的能力。今天,兒保專家就跟您聊一聊如何「吃」出一個健康的寶寶。

嬰幼兒時期,身體各個器官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大腦發育日趨完善。隨著年齡的增長,營養素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如果在這時候供給他們生長發育所需的足夠營養,幫助其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那麼便是為他們一生建立健康膳食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

依據中國營養學會針對7-24月齡嬰幼兒的餵養指南,兒保專家整理出了以下要點:

1.繼續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WHO建議嬰兒滿6月齡後仍需繼續母乳餵養,並逐漸添加輔食。輔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之外的食物。WHO推薦的理想輔食是富含能量、蛋白質以及微量營養素的食物,如蛋、奶、穀物類及適量的水果蔬菜等。添加輔食時應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的嬰幼兒,應選擇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有特殊需要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輔食的添加時間。另外,寶寶生病時,應暫停添加新食物。

輔食的攝入量應為:

7-12月齡:油應保持在0-10g;雞蛋15-50g,至少一個蛋黃;肉禽魚類25-75g;蔬菜、水果各25-100g;穀類20-75g。

13-24月齡:鹽0-1.5g;油應保持在5-15g;雞蛋25-50g;肉禽魚類50-75g;蔬菜、水果各50-150g;穀類50-100g。

2. 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過渡到多樣化膳食

隨著母乳量的減少,逐漸增加寶寶的輔食量。可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如米粉、蛋黃、瘦肉等,然後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輔食的能量密度應高於母乳,至少在80kcal/100g,同時可適量添加植物油。

輔食的質地應與嬰幼兒的年齡及發育相匹配:

7-9月齡:厚粥、泥糊狀食物,泥糊狀的家庭食物

10-12月齡:切碎或糊狀食物,嬰兒能拿起的食物

13-24月齡:家庭食物,必要時切碎或搗碎

3.順應餵養,鼓勵逐步自主進食

首先,培養嬰幼兒自主進食的習慣,起初應鼓勵並輔助其獨立進食,在進食時和寶寶進行交流,增加進食時的趣味,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其次,在寶寶進食時,允許抓食,可為寶寶準備合適的「手抓」食物,如香蕉、土豆條等,鼓勵寶寶自己拿著吃。第三,為寶寶準備專用的餐具,便於計算食物的攝入量。

此外,爸爸媽媽也要有一個良好的進食習慣,為寶寶樹立正確的進食榜樣。

4.輔食不加或少加鹽等調味品

寶寶的輔食應單獨製作,儘可能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1歲之內的寶寶輔食製作不需額外添加鹽。等到寶寶1歲後,再逐漸開始嘗試清淡口味的膳食,依據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不同年齡段攝入量添加食用鹽。另外,對於食物過敏的寶寶,添加輔食時應注意迴避過敏食物,並做好飲食筆記。

5.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

「病從口入」,作為家長,應替寶寶把好食材的關卡,務必要選擇安全、新鮮的食材。同時,在製作過程中應注意將生食材與熟食材分開處理,並保持操作臺乾淨、衛生。飯前督促寶寶洗手,進食過程中家長也要在旁看護,防止寶寶進食過程中發生意外,如食物卡喉或嗆住等。

6.定期測量體重和身長

營養狀況最直觀的指標就是嬰幼兒的體格生長指標,因此家長要定期檢測寶寶的身長、體重等指標,繪製生長曲線圖,並通過生長曲線圖進行對比,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

7.適量運動,規律作息

嬰兒可由父母輔助,做些舒展四肢的運動,幼兒可適當在家進行跑、跳等運動,以確保其攝入量和消耗量均衡。同時,保證嬰幼兒的作息規律,在該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睡覺,因為睡眠也會促進寶寶的生長。

最後,特附上各月齡兒童一日膳食安排,供家長參考~

7-9月齡嬰幼兒一日膳食安排

10-12月齡嬰幼兒一日膳食安排

13-24月齡嬰幼兒一日膳食安排

希望宅在家裡的爸爸媽媽都能夠餵出一個健康的寶寶~這樣才有足夠的免疫力去和疾病作鬥爭哦。

排版:明明

審核:小思

END

喜歡本篇內容請給我們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寶寶春季易感冒 兒保專家教您預防護理法(全文)
    春天氣溫變幻莫測,寶寶的健康時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你的寶寶愛生病嗎?怎麼樣預防春季寶寶感冒呢?感冒後要如何護理?如何用藥呢?是否一定要去醫院,一定要打吊針,一定要服用抗生素嗎?
  • 寶寶六個月兒保做了血常規檢查,附上重慶兒童身高體重標準
    今天帶著二寶去鴛鴦社區醫院打預防針了,疫情尚未結束,防護工作還是挺嚴格的,都需要提前在「小豆苗」上預約,預約成功後在約定時間段去,避免過多的接觸,加上接種後觀察的30分鐘,基本在一個小時之內都能離開的。
  •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寶寶如何吃出免疫力?乾貨全在這裡
    從去年12月份到現在7月份,半年多來,疫情還處於上升階段,短期內無法結束。新冠病毒期間,幼兒園停辦、學校停課、線下課外輔導暫停等等舉措,都證明了新冠病毒的嚴重性。在病毒司儀危害的情況下,如何提升寶寶的免疫力,成為每個寶媽都頭疼的問題。
  • 我院兒保科兩位醫生榮獲「全國最美兒保醫生」榮譽
    會議中,徐海青主任主持了「兒童保健門診管理與專科技術分論壇」,進行了題為「兒童保健學科建設與發展」、「兒童保健門診溝通技巧」的主題發言,分別圍繞兒童保健門診的管理構架、適宜技術和績效管理,以及兒童保健醫生如何進行高效醫患溝通等內容展開,如何將學科建設落實到兒保的實際工作中,為廣大兒童保健醫生提供了臨床實踐和科室管理的新思路,現場反響強烈。
  • 疫情防控期間,寶寶的疫苗怎麼辦?一篇搞清媽媽所有疑惑
    (第一版)》 醫生張思萊微博,首都兒研所保健科主任王琳就疫情期間疫苗接種的直播講座 如果我們是去社區醫院的兒保門診接種常規疫苗,那就要先看所在轄區的兒保門診開不開放。 兒保門診必須要根據指南對當地疫情情況進行分級評估,只有在相對安全的等級裡,兒保門診才會開放。
  • 為什麼要定期帶寶寶做兒保體檢?
    很多父母眼裡小朋友們整日活蹦亂跳覺得孩子體檢無非就是例行公事寧願給孩子花錢買吃的穿的也沒有意識要給孩子做一次體檢然而從很多幼兒園的體檢結果看,很多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齲齒、近視、肥胖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通過3歲前的兒保評估得知,並提前預防。
  • 如何應對傳說中恐怖的「Terrible 2」?|丫丫兩歲兒保小記
    上個周末帶著娃去廣州天愛兒科做了兩歲的兒保,說是兩歲,但其實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拖到了現在2歲四個月才做。關於兩歲以後的種種也可以完全寫一篇吐槽貼,以前聽到傳說中的Terrible2沒以為然,直到真的身臨其境才發現真的一歲一個坎。養個孩子實在是太難了!
  • 兒保做不做無所謂?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兒保做不做無所謂?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說起兒保,每個媽媽都不陌生,但是要問兒保具體有什麼用,為什麼要做兒保,估計很多媽媽回答不上來。每次帶著寶寶去醫院做兒保,見醫生只是簡單地給寶寶量量體重,測測身高和頭圍,全程不到5分鐘就完事了,似乎沒多大意義。有的媽媽甚至覺得,只要孩子能吃能睡,身體健康,去不去做兒保都無所謂,對孩子的影響不大。
  • 兒保專家開抖音教你!
    寶寶食慾不好,吃這麼少一點點咋辦? 寶寶太安靜,運動能否達到相應月齡的水平? 寶寶的牙還沒出齊,需要額外補鈣嗎? 寶寶兩天沒拉臭臭會不會憋壞了? 寶寶整日哭哭啼啼,鬧情緒呢還是不舒服呀? …… 疫情防控期間,面對寶寶們出現的這些狀況,要不要去醫院呢?現在不用糾結了。
  • 疫情期間寶寶如何提高免疫力
    現如今疫情雖然已經趨於平穩,但是部分地區又有波動之勢,所以現在還不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時。更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加強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 成年人可以通過增加戶外活動、均衡飲食、生活規律、調節情志等手段來增加自身免疫力,那麼三歲以下的寶寶在疫情期間該如何提高免疫力呢?
  • 專家教你如何為寶寶選奶瓶
    >專家教你如何為寶寶選奶瓶2008-06-10 09:13:07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如何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奶嘴、奶瓶,是每位年輕父母必須好好研究的課題。專家教你如何為寶寶選奶瓶   1.選購附加透氣孔、活片塞的奶瓶。
  • 兒保的正確打開方式,龍王鎮衛生院兒童健康包了解一下→
    專業的兒保不止於身高體重這些,而是深入到孩子的運動、語言、心理等多個層面的發育來全面了解孩子生長發育概況,同時為下一個生長發育階段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起到健康預警以及疾病治療時的輔助依據等作用。依據成都市兒童保健規範,龍王鎮衛生院特別制定了,專業兒童健康包!
  • 疫情期間,口渴馬如何保障寶寶在幼兒園健康喝水?
    疫情下我們建議寶寶在幼兒園能多喝水,寶寶多喝水有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起到降火的作用。同時身體內的水分滋潤還可以有效降低流行性病毒傳染的機率。中國包裝飲用水行業協會建議,在疫情期間,建議大家不要使用桶裝水。因為桶裝水經過灌裝、出廠、運輸和配送等多個環節,容易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 想要寶寶健康成長,一定不能忽視兒保檢查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和呵護兒童健康成長是寶媽寶爸們的責任,同時也是兒保工作者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兒保檢查也不容忽視。兒童保健屬於預防醫學範疇,專門研究各年齡期小兒的生長發育、營養保障、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利因素,以達到促進和保證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 春節帶娃健康細節大有講究 如何能讓寶寶作息更規律
    春節期間,儘量讓孩子保持作息規律。(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春節帶娃出行,你最擔心什麼?聚會一個接一個,孩子萬一積食怎麼辦?曬娃、逗娃……還有哪些健康小細節容易被家長忽略?1月29日,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名醫大講堂」微課特地邀請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吳婕翎主任醫師,為大家送上「寶寶健康過年攻略」。
  • 疫情期間如何護理新生兒寶寶呢?育兒醫生告訴你
    疫情期間如何照顧新生兒? 記得這幾點,尤其是最後一點。在疫情期間,注意新生兒的飲食,合理調節飲食,新生兒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寶媽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建議堅持給寶寶吃母乳,畢竟對於免疫力很差的寶寶來說,多吃一口母乳,就意味著多一點防護。
  • 寶寶疫情期間這樣吃,養胃又安心?
    畢竟買菜不方便,整天除了吃就是在家躺著,極容易造成三餐不規律,飲食沒營養的情況。大人還好,寶寶要是跟著這樣吃就可能遭罪了。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完善,一不小心就會病從口入,給腸胃造成傷害。為了寶寶的健康,哪怕在疫情期間,爸爸媽媽們也不要在寶寶的飲食上偷懶哦。
  • 疫情期間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減輕焦慮感?心理學專家來解答 | 用「心...
    疫情期間師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專家幫您解答: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學業和畢業焦慮?3位心理專家給出攻略::心理學教授給師生家長支招專家提醒戴好「心理口罩」疫情期間如何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專家給出7「心」建議:專家為你解答心理學教授為你講解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疫情當下如何向孩子解釋新冠肺炎?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防疫期間與家人有矛盾如何處理?
  • 疫情期間給哮喘寶寶一個重要的提醒
    疫情期間給哮喘寶寶一個重要的提醒 2020-04-11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疫情期間,特殊人群該如何健康飲食?
    編者按:吃作為生存必需,一直是頭等大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吃得好、吃得對才能更好提升免疫力,對抗病毒。那對於孕婦、兒童以及患有慢性病的特殊人群,又應該如何均衡飲食,注意營養攝入呢?  慢性病人群該怎麼吃?  第一,要按時吃藥。很多老年朋友,特別是已經得了慢性疾病的朋友,要加強對自己身體的監控,加強對自己身體的關注。疫情期間,應該按照醫囑,按時吃藥,保證藥量。  第二,越是在困難的時間越要保持生活的規律和穩定,一定要按時吃藥,按時吃飯、按時活動,這樣才能夠達到您的一個基本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