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不是普通「綠茶粉」,就像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2020-12-20 美食與理想不可辜負

柔嫩誘人,你是新鮮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豔

像是春天新鮮初放芽的綠,是暖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這句很美的詩句繪聲繪色,使人身如其境,與詩人一同目睹了煎茶時茶的色澤,煎茶時水滾沸的聲音,泡沫的顏色,給我一種很治癒美好的感覺

就仿佛我看到這些美好可愛的植物

(其實找不到上面那種情景的照片( ε ))

就拿它湊數吧

特殊之處何在

抹茶的製作過程可謂是繁雜繁瑣高標準嚴要求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不是簡單的的茶葉粉碎物,它的選種、栽培、殺青再到研磨道道工序,無一輕鬆,都是嚴格把控的,比綠茶粉特殊得多的多的多(*ω)(ω`*)

選種

綠茶粉多為雜交種,品質參差不齊。

抹茶為了品種純正,採取無性繁殖的方式。需選用胺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而咖啡因和茶多酚含量較低的茶葉。

栽培

首先在是採取的是無性繁殖來培育生產,且在最後一個月要給它遮陽,在四五月採摘最新鮮優質的茶葉。

殺青

綠茶粉蒸青炒青烘青都可,抹茶必須蒸青

平輸直送,蒸汽流動使其均勻快速受熱,高效快速、質量均衡,蒸青出來的抹茶營養水分色澤香味都得到了更好的保留(*∩ω∩)

研磨

綠茶粉烘乾後直接快速粉碎,而抹茶則複雜得多。

初次粉碎,過篩,去梗,再進行精細加工。

因為研磨損壞越快溫度越高,色味損耗越嚴重,所以要用磨速很慢的石磨先講茶葉研磨成茶末,再進行超微粉磨。

所以,嚴格篩選精細加工而成抹茶無論是在色澤還是口感還是營養都吊打綠茶粉。

100g抹茶中的營養遠比你知道的多多多得很!

它有著2000多年的悠長歷史,源於中國六朝晉代,最早叫做末茶。

在魏晉時期的古籍文獻中,已有關於末茶的記載,其中,「沫沉華浮,曄若春敷」便是對末茶衝泡後所呈現景象的生動描述。

從六朝到唐代,我國一直都有製作「碾茶」的習俗。

人們會先將茶葉蒸煮烘乾後製成茶餅,待飲茶時再將茶餅敲碎,取適量研磨成末後,以開水衝之,「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叫作「點茶」。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六之飲》中也有提及:「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

到了宋代,「點茶」文化更是到達了巔峰。

蘇東坡更是在在看高僧謙師表演點茶功夫時寫下了「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風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的美妙詩篇來抒發自己發自內心的感嘆~( ̄▽ ̄~)~

元代的農學家王禎,他在《農書》一書中介紹了茶葉的採摘應以「穀雨前者為佳」;繼而「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溼略揉之,入焙,勻布,火焙令幹,勿使焦」,且要「編竹為焙,裹箬覆之,以收火氣」,最後「入磨細碾」,直至末茶製作完成。

但是,恰是它的精細嚴謹的工序和各種講究,給它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甚至算是殺身之禍,它被朱元璋下令廢除。

明清之後,煎茶一統天下,抹茶銷聲匿跡。

而在日本,卻被與櫻花相撲等一起當作國粹。

所以,抹茶可謂牆內開花牆外香,甚至現在說起抹茶人們都以為是舶來品,其實不然。

有一說一,就製作工藝來說,日本的抹茶確實比中國現在市面上的抹茶的標準要高,淘寶上一搜,各種牌子的綠茶粉包裝上都寫著抹茶,質量良莠不齊,魚目混珠。

寫到這,正文部分,就結束了,不過給你們看看我用綠茶粉做的蛋糕

相關焦點

  • 做抹茶蛋糕一定要選擇純正的抹茶粉,綠茶磨的粉可不是抹茶粉
    怎麼選抹茶粉很多人認為,綠茶粉就是抹茶粉,或者說綠茶粉與抹茶粉的區別僅僅在於其研磨的粗細程度,其實不是這樣。只有碾茶經過研磨之後製成的細粉才能稱作抹茶粉,而且色澤越綠、顆粒越細、香氣越清,抹茶粉的檔次才越高。
  • 綠茶磨成粉就是抹茶?你對抹茶的誤會還真深啊!
    要說什麼東西即使有原諒色也招人喜歡,那不能不提抹茶。可你知道嗎,抹茶不是誕生於日本,而是誕生於中國的,而且抹茶也不是簡簡單單地把綠茶磨成粉就行。「覆蓋栽培」、碾茶和石磨碾磨,可以賦予並保留原料鮮葉獨特的翠綠色,還有那種不同於普通綠茶的天然甜味和海苔香,粉質也更細膩。
  • 抹茶是什麼茶,與普通綠茶粉有什麼區別?
    說起抹茶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市場上有很多相關產品,比如抹茶冰淇淋、抹茶糕點等,而且這些加了抹茶的食物往往能賣個好價錢。究其原因就是抹茶的製造成本比較高,也就是說,抹茶比較貴。也有人說,抹茶粉不就是綠茶粉嗎?把綠茶磨成粉,怎麼就提升了價格?
  • 抹茶到底是什麼?如果回答:「綠茶粉」?是很容易鬧笑話的
    我們平時所吃的很多食物都是抹茶味的,比如一些甜點,飲品之類的,這個顏色看起來非常的好看,而且味道有一種比較清香的感覺,其實很多人如果再去吃甜點或者是喝飲品的時候,都特別的喜歡這個抹茶的味道,那麼這個抹茶到底是什麼?如果回答:「綠茶粉」,是很容易鬧笑話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 了解日本的綠茶粉——抹茶
    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綠色粉末是髖關節世界性人士或健康意識嬉皮士最喜歡的東西,但其他人已經為自己喝了抹茶。雖然這種飲料只是西方人現在的飲食計劃中的一部分,但在日本,每臺自動售貨機都可以買到冷熱的抹茶茶,沒人會三思而後行。但是,抹茶不僅以茶的形式存在。
  • 抹茶不是日本人發明的,抹茶的起源和盛行原來是這樣!
    現今日本茶產業對於抹茶的製作更加精良,做的抹茶粉更加獨特的翠綠,以及與普通綠茶不同的天然甜味和海藻香氣,且粉末更細膩。 由於種植方法和加工方法的差異,抹茶粉比綠茶粉具有更少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因此抹茶粉沒有綠茶粉的苦味,並且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和胺基酸,以及優質的抹茶粉具有較強的香氣。 宇治抹茶 日本的宇治抹茶是比較具有名氣的,但宇治抹茶不是品牌,而是指在日本京都宇治生產的抹茶。
  • 我是抹茶,不要再叫我綠茶粉啦,雖然都是綠色,但是差別很大哦
    綠茶磨的粉只能叫綠茶粉。抹茶,是經過嚴格的種植篩選、複雜工藝加工及講究飲用方法的。真正的抹茶,可不是一磨了事。不僅工藝更為複雜,而且營養價值也遠超綠茶,價格至少是綠茶粉的30倍以上。如果您看到一個十塊錢的「抹茶蛋糕」,那很有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綠茶蛋糕哦。抹茶其實是將茶葉直接食用,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能更多地被人體吸收,而現在的只喝茶湯不吃茶葉的飲用方式,有效成分吸收率基本在35%左右。
  • 網友: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對此,網友們的觀點似乎並不一致,除了多數人表示支持以外,還有個別網友表示「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態度顯而易見,並不贊成農村中小學教師教齡滿30年自然晉升高級職稱!其實,持反對態度的網友也有他們的考慮——高級教師職稱是對教師專業能力、專業素養的一個綜合認定!
  • 關於抹茶——抹茶和綠茶,你真的分得清嗎?
    中國抹茶是以無公害優質鮮葉為原料,經石磨碾磨成的色香味俱佳的天然可食超細蒸青綠茶粉末。它是一種最貼近自然的、雅俗共賞的和平飲料。搭配著細膩嫩滑的乳脂奶油,每一口都如沐春風。初入口香醇微苦,餘味清香,口感層次豐富。整個人醉倒在濃鬱的抹茶清香中。說到抹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抹茶就是研磨得更碎一點的綠茶。事實上,抹茶和綠茶根本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那麼,抹茶相比綠茶,到底有什麼不同?抹茶和所有茶葉一樣,來自茶花植物的葉子。
  • 抹茶消暑圖鑑 | 連這些都不知道,還敢說自己是抹茶控?
    (小編OS:都是被商業包裝洗腦的孩子們呀,操碎了心)其實宇治並不是一個公司,也不是一個品牌,而是一個特產抹茶的日本地區的名字。曾幾何時,小編也一度認為抹茶粉就是綠茶粉,其實不然,只有經過天然石磨碾磨成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粉末,才能被稱作真正的「抹茶」。
  • 什麼是抹茶,抹茶和綠茶粉有什麼區別,它的價格為什麼那麼貴?
    什麼是抹茶,抹茶和綠茶粉有什麼區別,它的價格為什麼那麼貴?很多女孩子對於抹茶都很熟悉,吃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抹茶美食,比如說抹茶千層蛋糕,抹茶冰淇淋,抹茶咖啡等。抹茶以清洗的口味,鮮綠的顏色,醇厚的口感俘獲了很多人的喜愛。那麼抹茶到底是什麼?它和綠茶粉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抹茶的價格這麼貴,而綠茶粉卻很便宜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抹茶最初源自隋唐時期,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從隋唐開始,鼎盛於宋朝,一直到明朝,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抹茶不論從製作工藝到品鑑都已經非常完善。
  • 全抹茶製作而成,綠茶香味在蛋糕之間飄散,在綠色的泛光之中誕生
    正值雙十一電商促銷,筆者正好購入了一份抹茶粉,一來利用抹茶粉可以用來衝泡早餐奶,另外也可以做糕點,由於筆者糕點製作的頻率較高,於是乎抹茶粉用來製作蛋糕也就順理成為了首選,至於用抹茶製作的蛋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其實要說的話總的就是抹茶的香味和綠茶獨有的青澀的口感是筆者鍾愛的一項,這次製作的蛋糕主要就是以這個主要用抹茶來作為主要角色
  • 介紹抹茶的9種吃法,因為它的保健功效遠勝綠茶
    同時具備美感、香氣、風味與營養,這就是抹茶令許多人著迷的緣故。如今,抹茶已不只是飲品,更成為冰品、甜點,甚至是保養品裡的重要原料。並且,歸功於抹茶遠勝一般綠茶粉的保健功效,讓西方人競相飲用。這個源自東方的古老茶種,正重新引領著時代的風潮。
  • 抹茶牛奶的家常做法,口感清香,營養豐富
    抹茶,對於我這個老太太來說是個新鮮玩意,因為,在我沒有玩美食之前(也就是四年前吧),我根本不知道這抹茶為何物。後來看人們做抹茶蛋糕,抹茶麵包等抹茶食品,我才知道了有抹茶這種東西的存在。上網查了一下,抹茶就是一種超微粒狀的,高緯度綠茶。
  • 鐵觀音竟然不是綠茶?大紅袍也不是紅茶?那它們是什麼茶?
    在中國聊茶就像在英國聊天氣,總不會錯。宋代點茶最喜歡用的建盞,兔毫紋的為上,圖裡的這個不是 拍攝:紫筍這其中所用的抹茶也不是普通的綠茶粉,而是在採摘前經過覆蓋遮陰處理,蒸汽殺青後不經揉捻直接乾燥,並用石磨研磨而成的極細茶粉。所以,抹茶道是一整套儀式和程序,抹茶則是所用到的茶粉,二者含義並不完全相同。
  • 抹茶有海苔味是不是買到假抹茶粉?
    近年來,抹茶憑藉清新的口感和顏值,與甜品的各種百搭,迅速流行起來並圈粉無數,抹茶也成為食品界新一代寵兒,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市場上不少抹茶其實是綠茶粉冒充的,不僅如此,為了保證口感和顏色,商家還添加香精和色素。消費者對抹茶不是很了解,很容易買到假抹茶。後臺就有小夥伴求助,自己買的抹茶粉有股海苔味!是不是買到假抹茶了!
  • 抹茶就是磨碎的綠茶嗎?當心!你吃到的有可能是假抹茶!
    自認抹茶控的你,歡天喜地去網紅抹茶店拔草,拍下小清新的抹茶甜點,在朋友圈坐收點讚的時候,不好意思,洋蔥君又要給你潑冷水了。你能吃得出抹茶跟綠茶的區別嗎?它們的味道十分相似,因此不少人都認為抹茶就是磨碎的綠茶,兩者是同一樣東西,只是說法不同。
  • 正宗的抹茶,為什麼有「海苔味」?
    抹茶是一種綠茶粉,但不是所有綠茶粉都能叫抹茶。 抹茶和普通綠茶粉最大的差異是,作為原料的茶葉在採摘前要經過遮蓋。
  • 為什麼牛奶綠茶組合稱為奶綠,牛奶和紅茶叫奶茶而不是奶紅呢?
    後來想了想,覺得問的其實也有道理,為什麼叫這個,而不是叫那個呢?難道是根據比例不同選擇前後的關係?又或者是就像給新生兒起名字那般,自己起的,怎樣都好? 其實在小約的印象中,奶綠僅僅是一種顏色,就是牛奶加上綠色的奶綠色,顏色雖沒有那般清新卻很是輕盈,讓人很是覺得放鬆。小約去過一些的心理診療室,裡面的空間也多是這種,些許的綠色加上白色,極輕的奶綠。
  • 抹茶粉不是綠茶粉,抹茶來自 「遮陰茶園」,我國抹茶的主要品牌
    抹茶綠茶粉抹茶沒落於明代: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一紙詔令,廢了團茶,興起葉茶。禁了大盞、茶餅、抹茶、等。從此實行茶葉的 「泡湯棄渣」 政策,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百姓都必須遵守。使得抹茶很快在中國消失沒落了,逐漸演變成了小壺泡散茶,一直發展成了今天的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