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街道開課 幫助老人操作智慧型手機

2020-12-23 合肥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下載皖事通,這節課就教大家如何在皖事通上掛號看病。」 12月19日下午,在合肥市西園街道,30多名老人齊聚劉麗康養驛站認真聽課,他們在上手機課。為了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在越來越智能的社會不「被隱形」,全國人大代表劉麗於8月份在西園街道開設「手機課堂」,教老人操作智慧型手機等服務。

19日下午,在手機課堂上,志願者黃鎮利用PPT一步步地教老人家實際操作,「打開我們下載過的皖事通,點開『我的』,點開頭像,就能登錄界面。」在黃鎮講解的時候,劉麗和幾位志願者也手把手地輔導。很多老人怕記不住,拿出紙筆,認真地記筆記。89歲的楊號興老人跟著一步步學習操作,也認真地記著筆記。他告訴記者,這是他來上的第十節課,「非常實用,現在去超市我可以手機支持了,做地鐵也會掃安康碼了。以前每次都是登記,但是經常記不住身份證號碼。」當天學習預約掛號看病,楊號興心情複雜,他曾在9月30日帶家人去看病,請別人幫忙預約那天的門診。「等到了醫院才知道,根本沒約上,可能是最後一步沒有確認。」老人家告訴記者,進醫院看病是誰都免不了的,尤其是老人,他學會了手機預約掛號,以後就方便多了,「也不用麻煩孩子了。」

30多位老人中,最遠的來自大興鎮,好幾位老人是坐了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趕來的,老人家大多是70歲至80歲。張曉健今年65歲,因為學習快,被大家推選為班長。他告訴記者,老人家特別歡迎手機課堂,自8月10日開課以來,每節課都坐滿了。「現在坐地鐵要掃安康碼,辦事要提前手機預約,進超市也是手機支付,不會智慧型手機都不敢出門,但是很多子女教父母的時候,其實並沒有耐心,而老人家好像也不太願意跟自家孩子學。」劉麗覺得老人不該因為「數位化」而被困在家裡。於是她發起手機課堂,自8月10日,每個周六下午授課,開課以來,已經教老人家學習下載皖事通、掃安康碼、定位、查地圖、拍照、手機支付、發紅包等等。「老人家學習願望非常強烈,誰都不願意和社會脫節。」

劉麗介紹,手機課堂會一直開下去,希望每一項功能都讓老人家學會。目前來看,老年人對手機的應用需求主要集中在醫院預約掛號、生活繳費、交通出行、掃安康碼等方面,這些技能與生活息息相關。如今手機課堂的學員越來越多,已陸續增加到50人。劉麗介紹,將再增加一個班,以後按進度分班教學。她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一起輔導授課。

(王潔 孫雨靜 董亞麗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文/攝)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下載皖事通,這節課就教大家如何在皖事通上掛號看病。」12月19日下午,在合肥市西園街道,30多名老人齊聚劉麗康養驛站認真聽課,他們在上手機課。為了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在越來越智能的社會不「被隱形」,全國人大代表劉麗於8月份在西園街道開設「手機課堂」,教老人操作智慧型手機等服務。​19日下午,在手機課堂上,志願者黃鎮利用PPT一步步地教老人家實際操作,「打開我們下載過的皖事通,點開『我的』,點開頭像,就能登錄界面。」在黃鎮講解的時候,劉麗和幾位志願者也手把手地輔導。很多老人怕記不住,拿出紙筆,認真地記筆記。89歲的楊號興老人跟著一步步學習操作,也認真地記著筆記。他告訴記者,這是他來上的第十節課,「非常實用,現在去超市我可以手機支持了,做地鐵也會掃安康碼了。以前每次都是登記,但是經常記不住身份證號碼。」當天學習預約掛號看病,楊號興心情複雜,他曾在9月30日帶家人去看病,請別人幫忙預約那天的門診。「等到了醫院才知道,根本沒約上,可能是最後一步沒有確認。」老人家告訴記者,進醫院看病是誰都免不了的,尤其是老人,他學會了手機預約掛號,以後就方便多了,「也不用麻煩孩子了。」30多位老人中,最遠的來自大興鎮,好幾位老人是坐了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趕來的,老人家大多是70歲至80歲。張曉健今年65歲,因為學習快,被大家推選為班長。他告訴記者,老人家特別歡迎手機課堂,自8月10日開課以來,每節課都坐滿了。「現在坐地鐵要掃安康碼,辦事要提前手機預約,進超市也是手機支付,不會智慧型手機都不敢出門,但是很多子女教父母的時候,其實並沒有耐心,而老人家好像也不太願意跟自家孩子學。」劉麗覺得老人不該因為「數位化」而被困在家裡。於是她發起手機課堂,自8月10日,每個周六下午授課,開課以來,已經教老人家學習下載皖事通、掃安康碼、定位、查地圖、拍照、手機支付、發紅包等等。「老人家學習願望非常強烈,誰都不願意和社會脫節。」劉麗介紹,手機課堂會一直開下去,希望每一項功能都讓老人家學會。目前來看,老年人對手機的應用需求主要集中在醫院預約掛號、生活繳費、交通出行、掃安康碼等方面,這些技能與生活息息相關。如今手機課堂的學員越來越多,已陸續增加到50人。劉麗介紹,將再增加一個班,以後按進度分班教學。她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一起輔導授課。(王潔孫雨靜董亞麗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汪漪文/攝) 

相關焦點

  • 成都一老年大學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針對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時遇到的共性問題,前不久,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程,專門教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幫助老年人學會網上購物、生活繳費、出示健康碼等,讓老年人也能融入智能時代。從用手機買菜開始老年人也要學習新東西「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時尚。」今年57歲的徐淑君,是肖家河街道的一員。在學校裡,她報了兩門課,其中一門就是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
  • 合肥「最美洗腳妹」為老人開設手機課堂 期待更多志願者加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 月19 日,89 歲的合肥老人楊號興與其他三十多位老人一起,在蜀山區西園街道光明社區的劉麗康養驛站,聽「最美洗腳妹」劉麗和同伴講解如何用手機登錄「皖事通」,如何預約掛號,「我已經來上了大約十節課,學了微信支付、地鐵乘車、安康碼,用處很大,真的很感謝她們
  • 合肥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 老人買火車票系統自動分配相「齡...
    合肥機場旅客服務部工作人員方媛介紹,針對一些自身不能獨立完成「安康碼」或「行程碼」填報的旅客,如不是很熟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等,機場工作人員會通過專用手機上的管理平臺等方式幫助填寫,確保人人有「碼」。據東航安徽分公司介紹,東航針對年長旅客乘機有完備服務流程。東航定義的年長旅客為乘機之日年滿 70 周歲乘坐航班的老人。
  • 安慶八旬老人報班學用智慧型手機
    12月10日,迎江區宜城路街道錢牌樓社區活動室內座無虛席,50餘名特殊「學生」正在認真上課,他們年過半百,戴著老花鏡,舉著智慧型手機,一邊仔細聽課,一邊模仿操作,時不時還會向授課老師提問:軟體如何下載?如何發朋友圈?如何共享位置……這場別開生面的培訓是錢牌樓社區開展的「老年人智慧型手機培訓班」,當日,培訓班正式開課。
  • 成都一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課,教老人網上購物、繳費
    針對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時遇到的共性問題,前不久,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程,專門教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幫助老年人學會網上購物、生活繳費、出示健康碼等,讓老年人也能融入智能時代。↑課堂上。「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時尚。」
  • 志願者進社區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原標題:志願者進社區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本報訊(記者 張源源)
  • 真如鎮街道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在智慧型手機高度普及的時代,一邊,年輕人捧著手機玩出各種花樣,另一邊,不少老年人卻在「二維碼」前屢屢面臨尷尬,常有與社會脫節的煩惱。為積極回應老年群體的關切,解決老年人智慧型手機不會用、用不好等難題,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免費教老人學習智慧型手機操作,一經推出就受到老年朋友歡迎,幾乎期期爆滿,熱度空前。
  • 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街道:街道社工一對一服務 老年人智慧型手機一樣...
    新來參加智慧型手機學習的羅阿姨迫切的問社工。12月15日下午,在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友鄰空間,轄區老年人智慧型手機學習活動開始啦,這是友鄰空間為老人們專門組織的智慧型手機學習活動。當前,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在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中,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但也給廣大老年人在生活中帶來了許多的不便和困擾。
  • 吉康街道多種形式為老人提供智能服務
    東北網綏化1月6日訊(宋傑莊義彬金林)慶安縣吉康街道黨工委針對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中的難題,通過網絡知識培訓、上門入戶輔導、組建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努力為老年人破解「數字鴻溝」,提高共享智能服務水平。  吉康街道有60歲以上的老人1800多名,其中有手機的佔93%,使用平板電腦的佔41%。
  • 沒有人該被時代的列車拋下I 貝殼無錫手機公益課堂開課啦
    幫助老人擁抱智能時代,擁有便捷幸福的老年生活。德佑保利中央公園店店東王長連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長者在使用手機中會存在諸多困惑,我們門店以人為本,希望通過這十節手機課堂,為社區長者排憂解難。」老年人數位化鴻溝據統計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2.54億,這其中網民卻只有6000萬左右,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成為他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障礙。
  • 手機預約掛號看病很智能 但是老人不會操作怎麼辦?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為了方便患者,醫院在預約掛號及支付方面也日趨智能化,而這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致使看病難上加難。10月15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醫院實地採訪發現,老人就診基本上均須孩子陪同,否則「寸步難行」。 不會刷碼進不了醫院 10月15日上午,在西安城南一家三甲醫院,門診人流如織,其中老年患者群體佔據相當的比例。由於防控疫情需要,必須要掃碼才能進醫院,因此,沒有智慧型手機及個人健康碼的老年人就無法進入。
  • 老人不會用手機很煩惱?別急,京溪街「手機應用」老人課堂開課啦...
    在智能數位化時代,手機成為方便溝通、預約、出行,尤其是健康碼使用的便捷工具!然而,對於社區老人而言,能靈活運用手機滿足各種日常生活需求的寥寥無幾。想學,苦於無人教;自學,不會上網,怕弄壞了。每天只能守著手機,等待遊子們的呼喚!
  • 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最近,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轄區內的1200多名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上了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們就會接到「警報」,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這個聰明的水錶引發了熱議,網友們表示,值得全國推廣。
  • 保定蓮池區:手機課堂進社區 老人樂享智能生活
    12月7日下午兩點半,蓮池區青東巷社區活動室裡一片濃厚的學習氛圍,50多名來自和平裡街道的中老年居民跟著保定社區教育學院老師和樂滿家俱樂部志願者一起上了一堂智慧型手機操作培訓課。超實用,手把手教老人玩轉微信記者在現場看到,偌大的活動室裡座無虛席,老人們脫去棉服、戴上花鏡,左手舉著手機,右手指尖戳戳點點,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往下操作,還時不時拿起筆在本子上記下步驟,學得認真起勁兒。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 「益起來」公益課堂幫大家解鎖新...
    12月14日下午,不少讀者致電晚報諮詢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堂的具體位置和上課時間。為此,本報積極對接廣武門派出所彭裔涵警務室、五泉街道、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廣武門街道新華巷社區、甘肅柏草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蘭州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推出「益起來」老年人學用智慧型手機公益課堂,為社區老年人群體就近提供智慧型手機教學服務,探索社區老年人群體發展需求。
  • 順義區雙豐街道為轄區610位老人免費配備「一鍵呼」智能手環
    日前,記者從順義區雙豐街道獲悉,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和街道對老年人的居家看護和健康關愛服務,該街道免費為轄區610位60歲以上獨居老年人和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安裝遠程服務系統,配備「一鍵呼」智能手環。據了解,當老人佩戴智能手環時,通過設備上的「一鍵呼」按鍵發起呼叫,家屬第一時間收到呼叫,建立語音通信,確保對現場情況做出準確判斷。同時,為監督和加強服務保障效果,社區、街道和上級管理機關也可以同步獲取居民呼救信息及工作人員出現現場提供服務的信息,以此充分提升老年人的安全係數,減少意外事件發生。
  • 玩轉智能生活!龍城新聯社區開展老人手機學習小組活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 鑫 通訊員 湯夢倩 廖高婷 許晶晶為幫助社區老人熟練掌握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方法,日前,龍城街道新聯社區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四點半課堂,開展了為期五節課的「玩轉智能生活」老年人手機學習小組活動
  • 「我們年齡大了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老年居民在社區學智慧型手機操作
    武漢晚報訊(記者覃柳瑋 通訊員胡貝貝)上課不僅能玩手機,老師還教你玩手機。9日下午,在青山區鋼花村街南苑社區,居民張鋼玲早早趕到社區「IQ一點通」教室,社區要舉行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智慧型手機教學。當天的課程,除了拍照、使用微信聊天等日常功能外,還特地安排了支付寶電子社保卡買藥的教程。打開支付寶,點擊「卡包」,再找到「證件」,添加證件。
  • 老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醫院如何應對?
    深入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各醫院均在利用信息技術服務患者,「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這一現象,在醫療服務場景中尤為普遍。面對這一問題,各醫院是怎麼做的?沒有健康碼,如何進醫院?當下,各地疫情時有反覆,防疫已成常態化。
  • 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的「燕山經驗」
    和其他「老工友」的志願工作不同的是,王俊濤還主動承擔了一項「特殊」的志願工作——教其他老人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現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手機也都智能化了。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跟其他人交流,都得用到手機,智慧型手機給大家帶來非常大的方便。」王俊濤說,「但是,我們老年人對智能設備了解得不多,甚至可能有一些牴觸情緒,覺得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