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養育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孩子說話晚的現象,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無形壓力下,孩子說話晚常常會讓家長感到異常的焦慮不安,擔心孩子長大以後語言能力會不會落後於同齡人。
家長們的擔心到底是對的還是多餘?這個就要經過全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從兒童心理學上來說,孩子越是說話晚,其內心就越是敏感,敏感到周圍稍有風吹草動孩子也能感知到。因此,父母平和的情緒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安慰。當父母在孩子面前暴露出內心的焦慮時,就必然在言語上有所體現,無形之中對孩子施加了令人難以排解的壓力,這樣反而更不利於孩子開口說話。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各方面的發育節奏都是不完全一樣的,語言的發展節奏就更不相同。
比如,寶寶在0~8個月的時候,一般會說一些簡單的類似「啊」「呀」的發音。這時候,是他們開始進入語言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接下來,在9~12個月,寶寶逐漸開始能發出更多的連續聲音,有的寶寶還能模仿大人說話,學習新的發音。
一年以後,也就是寶寶在12~16個月,基本上能開始慢慢學會吐字,當然最開始學會的一般都是稱呼最親密的人的疊詞,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等。
到了1歲半以後,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更為迅速了,可以模仿父母說話的最後一兩個字,甚至會學著說一些簡單的短語。等到24個月的時候,孩子進一步增強了對詞彙的理解能力,能隨之說出更多的詞彙、短語及簡單的句子等。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會晚於一般孩子的平均值呢?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可能受到了遺傳因素的影響,導致孩子先天聽力等方面出現了一些障礙。聽力方面障礙自然會阻隔了外部信息的輸入,比如聽不清爸爸媽媽說的話,這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雖然這種情況在現實中並不常見,但是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說話晚於正常孩子,還是要引起必要的注意。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聽力方面的障礙,就要及時到醫院做聽力方面的篩查,不能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二是孩子缺乏一個優質的語言發育環境。孩子說話晚,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影響之外,後天的環境也有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在不少人的想像中,孩子是在某一天突然學會說話的,其實不然,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厚積「的是孩子的「語言建倉期」,」薄發「的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
孩子在「語言建倉期」中,大部分工作都是在進行語言積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很少說話甚至於不說話,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就沒有在工作,實際上,他們每時每刻都在攝取語言信息,為將來的「語言爆發期」做好充分的儲備。由此可見,家長給孩子打造一個優質的語言環境有多重要!如果家長不重視這方面的工作,那麼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就會姍姍來遲。
顯而易見的是,父母給孩子的語言「倉庫」輸送得越多,孩子在未來的語言爆發就越猛烈,語言能力就越強。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給孩子做必要的「語言建倉」工作呢?以下這四件事越早做,對孩子的語言形成效果越理想。
1.不要過度養育
在孩子的「語言建倉期」,如果父母過度養育,就會造成孩子缺乏說話的機會。比如,孩子想說要喝牛奶,可是在他的「語言倉庫中」並沒有牛奶這個詞彙,他可能只是在嘴裡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如果我們能夠順著寶寶的意思,問寶寶:「寶寶,你是要喝牛奶嗎?」,讓孩子在實踐中嘗試和練習表達要喝牛奶的意思,哪怕剛開始聽不懂也沒有關係,這是一個正常成長過程。以後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孩子最後就知道要什麼開口去表達要「喝牛奶」的意思了。
如果父母看到孩子一張嘴,未等到孩子說出口,就急著把牛奶給遞了過去,結果是搶了本該孩子說話的機會,孩子最後也就無話可說了。可以說,父母的過度養育,也是造成孩子說話晚的一個重要原因。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不要過度養育,不剝奪孩子說話的機會,儘量多給孩子創設說話的機會。
2.在和孩子對話中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度
我們在和孩子的對話中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度,包括儘量少用代詞,多用名詞、形容詞以及情感類的詞彙。比如,像「寶貝,你吃點這個」「寶貝,你喝點那個」「寶貝,你把這個穿上「之類的都是指向不明的低質量語言,不利於孩子接收信息、學習詞彙的。我們可以把這些指向不明的代詞替換為」吃個蘋果「」喝點牛奶「」把衣服穿上「等,這樣更能準確表達意思,有利於孩子的語言學習。
3.日常多和孩子聊天說話
從孩子在「語言建倉期」的外資啊表現上來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說話,但其實孩子一直處在接受周邊詞彙信息的過程中。父母的任務就是不斷地往孩子的「語言倉庫」輸送「語言物資」。如果「倉庫」是空空如也,孩子將來也不可能往外輸出的。父母在日常多和孩子聊天說話,是一個很好的「輸送」語言的手段。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多說話,不要認為孩子聽不懂就不說。這是因為,孩子在當時可能還理解不了,但是聽得多了,孩子就會把詞彙和現實生活的自動連接起來,形成了必要的語境和語彙的力量,慢慢地孩子開口說話也就水到渠成了。
4.建立有效的早期閱讀啟蒙教育,給孩子適度的閱讀體驗
嬰兒在5~7個月就已經有聽力。因此,孩子的閱讀啟蒙教育,越早越好,早期閱讀啟蒙教育是一個幫助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好方法。這裡所說的閱讀啟蒙教育,並不單指讓孩子看繪本,還包括聽父母讀繪本,聽一些故事、童謠、兒歌等。隨著智能音箱的普及,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智能音箱對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促進作用,比如利用智能音箱為孩子播放一些優質音頻內容,為孩子大量輸送信息及詞彙,這樣也有利於孩子的「語言建倉」,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當孩子有了足夠多的詞彙儲備時,語言自然會爆發。
如果排除遺傳因素的影響,對孩子說話晚的現象,我們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保持足夠的耐心來呵護他們,而不是焦躁地催促孩子趕快開口說話,並按照上面所介紹的幾種方法來教孩子學說話,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孩子在語言能力方面很快就能追上同齡人。更重要的是,當父母做到了淡定從容,孩子才能真正實現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