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Sphere雲原生平臺推出 代碼已在GitHub開源

2020-12-17 WEB開發網

2020年1月10日,在青雲QingCloud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向大家展示了青雲QingCloud為了支持雲原生趨勢打造的,可以「開箱即用」的雲原生平臺——KubeSphere。

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

不得不「雲原生」的時代

雲原生是解決客戶在企業業務落地時適應數位化、網際網路化趨勢時,一個很落地的解決架構。前幾年,網際網路企業在做雲原生,之後潛移默化地影響傳統企業,現在很多傳統企業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可以說,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時代。

雲原生的優勢在於可以很好地構建容錯性好、易於管理、便於觀察的鬆耦合系統。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鬆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可預測的重大變更。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會做促銷活動,很多銀行、保險都在做數位化轉型,類似網際網路企業線上頻繁的活動。這一切都需要基礎設施做配合,包括企業的應用架構、業務實現,而雲原生技術正是輔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的。

在數位化轉型2.0時代,是為了應對業務模式非常頻繁的變化而產生的,從原來的雲模式變成雲原生的模式。Gartner報告稱「到2020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即將業務應用跑在像Kubernetes這樣的基礎設施裡。

此外,雲原生應用架構將在2-5年內達到「Plateau of Productivity」,即在企業所有的IT基礎設施都可以用雲原生闡釋和構建。在這一輪數位化轉型中,企業必然走向雲原生。

開箱即用的雲原生- KubeSphere

Kubernetes最開始是由谷歌開源的支撐雲原生的基礎設施平臺。它源於谷歌內部的一套基礎設施borg,裡面耦合了很多谷歌自己的業務邏輯。谷歌把它的共性拆出來,開源成Kubernetes。谷歌把它貢獻給CNCF基金會,現在很多國際、國內的企業都在致力於推進Kubernetes的演進、迭代,包括我們熟知的微軟、IBM,包括青雲都是這個社區主要的貢獻者。

目前不管是物理機還是雲平臺,只要用戶的業務構建於Kubernetes、以容器化的方式交付,就可以跑在不同的平臺之上。這意味著你沒有被任何服務商鎖定,你的業務可以很好的跨基礎設施做應用遷移。但目前Kubernetes只提供了資源運行的最基礎平臺,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毛坯房」,沒有家具和家電,只能保證企業最基礎的應用,後續的使用會變得非常複雜。過高的學習使用成本,正在阻滯著Kubernetes的企業應用普及。

注意到這些企業的需求,於是青雲QingCloud打造了雲原生專業平臺—— KubeSphere,並且將代碼在GitHub上開源。

KubeSphere的設計開發理念在於「平臺歸平臺,應用歸應用」。通過青雲專業的產品體驗優化,讓Kubernetes實現「開箱即用」。

社區用戶把KubeSphere稱為雲原生全家桶,因為KubeSphere提供了很多可選的功能組件,用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有選擇性的使用這些組件。簡單羅列了一下:

一、即點即用的DevOps,面向開發測試人員,覆蓋了開發測試全鏈條的發布。從提交代碼、構建應用、應用發布到測試環境、測試通過發布到準生態環境及生產環境,這一套流程在KubeSphere平臺上可通過可視化界面進行統一的管理。

二、靈活可選的微服務框架,現在Java系比較主流的SpringCloud、Dubbo;CNCF現在主推的Istio,Istio是由谷歌、IBM和Lyft三家公司主導的開源項目。不管是傳統微服務框架還是主流的雲原生微服務框架,在KubeSphere平臺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

三、應用跨平臺一鍵部署。這是得益於容器、Kubernetes的特性,天然地在KubeSphere產品裡支持。

此外,青雲把自身擅長的技術同時輸出到這個平臺,比如青雲有自己的SDN、SDS產品,包括QingCloud雲平臺,都可以跟KubeSphere很好的整合。這個整合併不是強綁定的關係,KubeSphere既可以安裝在青雲之上,也可以安裝在其他雲平臺、物理機或者VMware之上。如果你目前正在使用青雲其他產品,在KubeSphere上也有與之對接的接口,可以保證這些產品之間很好的整合。

目前,通過社區用戶和商業用戶的反饋,KubeSphere的監控功能可以滿足從資源視角、應用視角,運維應用的需求。另外,在合規方面,可以從產品控制層面滿足像銀行、保險公司部署安裝KubeSphere時在審計上的要求。

為什麼KubeSphere可以開箱即用?於爽用一個工具箱舉例進行了更形象的說明。

「大家對開箱即用的理解是不同的,左邊是一個很酷很漂亮的工具箱,如果你是物業人員,修水電、水管、電線,所有工具都可以在工具箱裡拿到。但其實工具箱裡的所有東西都是瑣碎的,你需要了解水電的細節,才能很好地修理它。工具箱不是打開後就能很好地使用,你需要具備基礎的使用知識。

在雲原生的勢頭之下,青雲希望KubeSphere可以開箱即用、運維友好,把所有後端的技術細節屏蔽掉,盡最大可能幫助用戶節省所有的學習成本,提升用戶的效率。

KubeSphere的產品目標是「聚焦業務應用」,所有的功能體驗都是圍繞應用設計的。因此,青雲在產品開發之前都會跟社區用戶、現有的企業用戶進行調研,他們現在的使用模式是怎樣的,期待的模式是怎樣的,匯聚並梳理所有的需求,提煉並最終展示在KubeSphere平臺上,形成很好的用戶體驗。

KubeSphere,是在Kubernetes之上構建的分布式作業系統,是用於數據中心的、可插拔的企業級多租戶容器平臺。為什麼說它是分布式作業系統?大家知道Linux內核是Linux作業系統最核心的軟體或者平臺,但是沒有人直接使用Linux內核,大家使用的是基於Linux內核開發的作業系統,比如紅帽等。Kubernetes是分布式作業系統內核,那麼KubeSphere就是面向終端用戶的分布式作業系統。它並不是給個人用戶用的,而是服務於企業,不管是中小企業還是大型企業組織。

KubeSphere的很多功能是可插拔的,因為企業的訴求是多種多樣的,用戶需要什麼,直接打開,就可以很好地在平臺上無縫的使用。在企業裡這個平臺肯定是多租戶的,因此需要有相應的租戶管理體系支撐這個平臺。

2020規劃和展望

當前KubeSphere已經加入CNCF社區,超級大的家族。只要是企業需要的功能,在這個生態裡都能找到解決方案。但是,即使你找到了解決方案,你的業務一定是碎片化的,企業需要一個平臺來整合,KubeSphere正是可以屏蔽碎片化的平臺。

2020年,青雲會更多的通過社區推進KubeSphere的發展。在線下的Meetup、線上GitHub開源社區,都在不斷收取社區反饋,用戶對哪個場景更關注,就會把這個產品的發展方向往這些領域傾斜。比如北京的Meetup上,青雲進行了需求收集,可以看到大家最關心的是多集群、項目管理等。

Kubernetes在向統治一切基礎設施的方向邁進,Kubernetes集群規模會越來越大,一個集群已經承載不了企業現有的業務,企業會擁有多個集群,分布式的管理這些業務。多集群管理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青雲會在KubeSphere 3.0版本中支持多集群。在3.0版本裡除了支持多集群外,KubeSphere也會傾向網絡租戶隔離、計量、GPU可觀察性,對接vGPU的功能。

在2020年2Q和3Q,青雲會在公有雲上交付更多圍繞容器、Kubernetes、雲原生的功能,會幫助用戶儘可能屏蔽所有後端的複雜性。2020年3Q時會發布KubeSphere 4.0版本,發布跟企業用戶關聯度很大的功能,比如計費。一般在大型企業裡都需要計費功能。在業務場景上,會在KubeSphere 4.0裡會提供AI模型市場,把青雲的AI算法、第三方AI算法,通過這個市場很好地提供給終端用戶。

軟體定義一切是大家的共識,但是軟體不再像以前通過傳統的二進位文件構建。更多的圍繞雲原生的技術標準一定是容器,交付物一定是容器化的。不管是物理機、虛擬機、雲平臺,軟體可以通過容器在不同的基礎設施裡運行。這些平臺、這些容器需要管理調度的工具一定是Kubernetes,這基本成為容器調度的事實標準。

相信這些傳統架構的份額會逐漸變小,大家未來會更多圍繞雲原生適應市場的變化、數位化轉型的變化,這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最後回應今天的主題,KubeSphere是開箱即用的雲原生平臺。

相關焦點

  • 平頭哥宣布開源MCU設計平臺 軟硬體全套開原始碼已在GitHub公布
    10月21日消息,烏鎮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平頭哥宣布開源其低功耗微控制晶片(MCU)設計平臺。平臺開原始碼包括基礎硬體代碼和配套軟體代碼兩部分,現已公布在GitHub開源社區。平臺面向AIoT時代的定製化晶片設計需求,目標群體包括晶片設計公司、IP供應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
  • 雲原生時代到來 KubeSphere容器平臺服務企業落地雲原生
    原標題:雲原生時代到來 KubeSphere容器平臺服務企業落地雲原生   「軟體定義是不可扭轉的趨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做資源
  • 開原始碼託管平臺GitHub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黑暗模式
    開原始碼託管平臺 GitHub 在本周宣布了一系列更新,不過最讓熬夜寫代碼的開發者們感到欣喜的,莫過於期待已久的黑暗模式。其它方面,GitHub 現允許企業直接向開發者提供援助和投資開源項目,自動合併查詢請求,以及有關公共存儲庫的討論和依賴性審查(Beta 測試階段)。
  • 開箱即用落地雲原生 KubeSphere深化企業數位化轉型
    其優勢是可以利於各組織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幫助工程師輕鬆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可預測的重大變更。而為這一轉變和升級提供生態和基礎的最好的平臺就是谷歌開源的Kubernetes。與Docker Swarm 和 Mesos相比,Kubernetes在鬆耦合系統、跨基礎設施、擴展簡單且標準化等方面獲得了更多企業和專業人士的認可。於爽也認為,Kubernetes將是未來所有的基礎設施的統治者。
  • 用JavaScript開發移動原生應用,Facebook正式開源React Native!
    在經過前一天Messenger應用平臺、Parse物聯網開發者工具等驚喜的轟炸,Facebook於今天凌晨在F8開發者大會上正式開源了React Native。不過目前,只有iOS版,Android版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這是最新的用JavaScript語言開發原生App的嘗試,其示例代碼相當簡潔,內置控制項也不少。
  • 多功能加速落地雲原生KubeSphere容器平臺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
    隨著數位化轉型進入2.0時代,眾所周知的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雲原生落地的事實標準,為企業應對業務模式非常頻繁的變化提供了極大便利,從原來的雲模式變成雲原生模式,可以實現雲原生應用快速開發、交付。
  • 真正實現開箱即用 KubeSphere容器平臺加速企業落地雲原生
    隨著數位化轉型進入2.0時代,眾所周知的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雲原生落地的事實標準,為企業應對業務模式非常頻繁的變化提供了極大便利,從原來的雲模式變成雲原生模式,可以實現雲原生應用快速開發、交付。根據Gartner的估計,2020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
  • 雲原生最好的時代 KubeSphere為企業落地雲原生提供容器支持
    (原標題:雲原生最好的時代 KubeSphere為企業落地雲原生提供容器支持)
  • GitHub最大更新:直接運行代碼;人工智慧涼了?年度報告揭示真相
    很簡單,以後你不光能在GitHub上存儲和搜索代碼,而且還能直接運行部分代碼。這個期待已久的更新獲得一致好評。詳情如何,下面我們會仔細說。再說一下年度報告。作為全球最大的男性交友和開源協作和軟體項目託管平臺之一,GitHub掌握了全球軟體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以及程式設計師們的日常大數據。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最熱的開源項目是:VS Code、React 和Tensorflow,最熱的程式語言是:JavaScript、java、Python。
  • 2020中國技術力量年度榜單揭曉,阿里雲引領雲原生發展浪潮
    2020年11月19日,由 InfoQ 主辦的"2020中國技術力量年度榜單盛典"隆重召開,正式揭曉"2020中國技術力量年度榜單",阿里雲奪得三項殊榮:阿里雲高級技術專家羅毅榮獲"十大開源傑出貢獻人物"、Open Application Model(OAM)榮登"十大開源新銳項目"、由阿里雲原生團隊支撐的完美日記電商業務案例獲評
  • GitHub官方代碼掃描工具上線,免費查找漏洞
    從現在開始,你在 GitHub 上傳的代碼可以免費使用 Bug 篩查程序了。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 以及早修復。去年 9 月,GitHub 收購代碼分析平臺企業 Semmle,宣布將在 GitHub 的開發者工作流程中引入代碼安全性流程。
  • 我們分析了GitHub上5.46 億條日誌,發現中國開源雖然貢獻大但還有...
    而活躍度最高的項目則是來自微軟的跨平臺代碼編輯器 Microsoft/vscode;此外微軟使用開源的方式來建設其 Azure 雲平臺的項目 MicrosoftDocs/azure-docs 排名第三,顯然微軟在開源上的努力獲得了程式設計師的認可。
  • GitHub 上的十一款熱門開源安全工具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
    作為廣為人知的Linus定律,當討論開源模式在安全方面的優勢時,開放代碼能夠提高項目漏洞檢測效率的理論也被IT專業人士們所普遍接受。現在,隨著GitHub等高人氣代碼共享站點的相繼湧現,整個開源行業開始越來越多地幫助其它企業保護自己的代碼與系統,並為其提供多種多樣的安全工具與框架,旨在完成惡意軟體分析、滲透測試、計算機取證以及其它同類任務。
  • 1月份Github上熱門Python開源項目!
    1月份GitHub上最熱門的Python開源項目排行已經出爐啦,一起來看看上榜詳情:1. fastapihttps://github.com/tiangolo/fastapiStar 9051FastAPI 是一個 Rails 庫用來快速查詢相互依存的數據集合併返回時候人類閱讀的
  • Visual Studio Code的真正開源替代品來了
    Eclipse 基金會於近期推出 Eclipse Theia 1.0 穩定版,號稱是Visual Studio Code的真正開源替代品。更重要的是,Theia原生支持Visual Studio Code擴展協議,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Theia上安裝和重用Visual Studio Code擴展。
  • 6月份Github上熱門的開源項目
    6月份GitHub上熱門的開源項目排行已經出爐啦,一起來看看上榜詳情吧!該存儲庫包含Corona-Warn-App 的原生Android實現。在本課程結束時,學生應該能夠自己開始編寫有用的 Python 程序,或者能夠理解和修改其同事編寫的 Python 代碼。3.
  • 雲原生大熱 KubeSphere容器平臺助推落地應用
    雲原生是近兩年一大熱詞,企業上雲,到企業雲上,雲原生成為關鍵。何為雲原生?2015年, Matt Stine提出雲原生(Cloud Native)概念。不得不雲原生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必走雲原生據Gartner報告, 2022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認為,在雲原生應用架構將在2-5年內達到「Plateau of Productivity」,即在企業所有的IT基礎設施都可以用雲原生闡釋和構建。
  • 查閱arXiv論文新神器,一行代碼比較版本差別,Github新開源!
    查閱arXiv論文新神器,一行代碼比較版本差別,Github新開源!Github上的一個比較預印本論文版本差別的工具也許能幫到你,而且只需一行代碼就能實現。使用教程運行這個工具你需要安裝PyPI包、以及帶有pdflatex和latexdiff的文本分布工具。
  • 華為雲開源項目KubeEdge和Volcano獲「中國優秀開源項目」獎
    12月17日,在中國開源雲聯盟舉辦的「第九屆雲計算標準和應用大會「上,華為雲開源的雲原生項目KubeEdge和Volcano榮獲「第二屆中國優秀開源項目」獎項,該獎項是對項目在實際價值、技術方面的肯定 ,也是對廣大項目參與者活躍度、貢獻度的認可。雲原生基金會首個智能邊緣計算項目——KubeEdge
  • KubeSphere容器平臺:降低企業學習門檻一步邁進雲原生
    K8s的到來標誌著雲原生進入加速普及時代,雲原生時代是雲計算發展的新階段,先不要問雲原生是什麼,先看雲原生能帶來什麼吧?雲原生有利於各組織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鬆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可預測的重大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