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網
時隔3個月,在「姊妹公司」億騰景昂走向科創板之後,億騰醫藥也敲響了港股市場的大門。
智通財經了解到,近日,億騰醫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摩根史坦利和瑞信作為公司的聯席上市保薦人。
雖為姊妹公司,但與億騰景昂主要涉及腫瘤業務不同,億騰醫藥的產品組合主要分為三種,即抗感染、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而這也符合近段時間,醫藥公司分拆不同資產在科創板與港股兩地上市的「基本套路」。
投資者初步研判醫藥公司的價值,重點在於看其所處賽道。從適應症來看,億騰醫藥主要專注於抗感染、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三大領域,而這三條賽道,賦予了億騰醫藥足夠的成長空間。
智通財經了解到,抗感染為中國第二大治療領域,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225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佔整個中國醫藥市場的13.8%;心血管疾病為中國第三大治療領域,2019年的市場規模為2120億元;而呼吸系統為其中增長最快的新興治療領域,2019年的市場規模為908億元,自201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0.3%。
可以看到,億騰所涉及的三條賽道,其市場規模合計超過5000億元。
以抗感染賽道為例,抗菌藥是中國抗感染藥物的最大類別,2019年其市場規模達1662億元,佔中國抗感染藥市場逾70%;頭孢菌素被認為是抗菌藥物市場最成熟的作用機制,按銷售額計,2019年佔據中國約48%的最大市場份額。而MRSA感染治療是抗菌藥物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2015年至201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逾10%。
面對千億的抗感染治療市場,億騰醫藥的產品線中擁有「穩可信」及「希刻勞」兩個持續貢獻收入的抗感染品牌。
以穩可信為例,據智通財經了解,穩可信即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是目前治療MRSA感染的金標準藥物,並且是當前國家醫保目錄中主要治療MRSA感染用藥中的唯一一線用藥。按2019年的銷售收入計算,穩可信佔國內銷售市場份額的21.9%。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尚無一款仿製藥通過一致性評價。
除了穩可信和希刻勞外,億騰醫藥在呼吸系統治療賽道還有一款上市藥物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幹混懸劑。這三款上市銷售的藥物支撐起了億騰醫藥主要的營收。除此之外,公司還有3款在研產品。
在三款核心藥物的銷售支撐下,億騰醫藥近年來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增長。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三年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7.86億元、14.78億元、18.74億元,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5.94億元。2019年淨利潤為1.72億元,相比2017年和2018年有較大提高。
不過億騰在優秀的業績下仍存在一定隱患。從公司產品管線不難看出,作為一家CSO公司,億騰旗下並無一款藥物源於其自研,均為國外授權引進並在國內代理銷售。
招股書顯示,億騰醫藥在2008年與GSK合作在中國推廣銷售西力欣針劑及西力欣片劑;2017年獲得禮來授予獨家權利,在中國推廣及銷售穩可信及希刻勞;2019年收購穩可信在中國及義大利的產品權及希刻勞在中國的產品權和蘇州的希克勞生產設施。除此之外,另外三款在研產品也均為授權引進產品。
在此CSO模式下,公司銷售費用大增。數據顯示,2017-2019年,億騰醫藥銷售費用分別達到4.32億元、4.44億元和3.82億元。相比之下,公司的研發費用直到今年上半年,也僅有2550萬元。「重營銷輕研發」特點明顯。
而在現金流方面,由於從2019年開始,公司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從上年的2.45億元驟增至4.30億元,並在今年上半年持續增至4.49億元,導致公司收現能力持續被削弱,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從2017年的1.53億元,變成2020年上半年的負4.46億元。
此外,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1.33億元。但其當期應付帳款及應付票據達到2.01億元,當期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達5.16億元。這一負債情況意味著公司回款能力若不能切實提高,現金流壓力或將成為影響公司短期內正常經營的隱患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球範圍內降價潮的開啟,眾多跨國藥企都不得不通過剝離核心資產,出售過期專利藥業務來削減成本壓力,聚焦核心業務優勢。
其次,全國集採的常態化,也促進了跨國藥企在華策略的調整。作為國家層面的帶量採購方案,其政策目標之一就是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把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拉下神壇。
而隨著跨國藥企專利懸崖的到來,未來原研藥的高收入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因此不少外企正在考慮新的商業模式,比如與中國本土公司經銷合作、外包或者徹底剝離。於是投資者不禁要問,集採之下,國內企業「接盤」是否划算,又要如何挖掘過期專利藥品的利潤空間?
另一方面,隨著今年行業「糾風」重點任務指向CSO,在「嚴厲打擊醫藥企業與合同營銷組織(CSO)企業串通,虛構費用套現以支付非法營銷費用的違法行為」的政策指導下,億騰醫藥又如何規避此類合規風險,或將成為公司上市後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