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順的大漢皇帝,最後皇位卻跑到了弟弟手裡
漢朝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一個朝代,首先它的建立者是平民出身,以普通沒有貴族身份的人起兵反抗當時的暴秦,最後與諸侯爭戰取得天下,這也是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次事件。而他所創立的這個漢朝,更是非常的了不得,直接成為了現在我們中國最為主體的民族稱號,可以說是流芳千世萬世了。
不過他的皇權繼承,卻一直有著不小的爭議,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個爭議也不能算是非常具有貶義的,只是由於歷史的介紹,相對來說比較模糊,我們才會產生了疑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漢朝的第二位皇帝死後,皇位為什麼會落到了他的弟弟手裡,而不是交給他的兒子。
大漢朝的第二位皇帝是開國之君的嫡長子,正是由於他有著嫡長子的身份,所以才能夠被封為太子,在皇帝死後繼任皇帝之位。而他個人也是歷史之中,並不是特別受人關照的皇帝,記載並不多。而且他自己也擁有著很多的后妃和子嗣,不過最後他的這些兒子,並沒有被當時的朝堂諸位大臣所認可,最後相反把皇位扔到了他的弟弟手裡。這也是讓大家比較疑惑的地方,咱們今天就好好的說一下。
在我們的印象裡,唐朝的老大一開始是劉邦,後來則好像就成了他的老婆管理國家,再往後便是有名的文帝和景帝,最後就成了最有名的漢武大帝。這雖然也沒有毛病,但在其中卻有一段說不清的歷史,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孝惠帝。
其實蕭惠帝才是大漢的第二任皇帝,而且他也有好多的兒子。他的這些兒子之中有兩個兒子先後在自己奶奶的扶持下成為了皇帝雖然他們兩個人成為皇帝的時間短,但也是得到了皇室還有大臣的認可的。而他們這兩位的皇位卻由於年齡小,他們並沒有多大的功勞建樹,所以被統一放到了他們的奶奶,也就是呂后身上。然而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們兩個人雖然在之前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到後來他們的主心骨也是他們的靠山呂后一死,大臣和皇室便迫不及待的將孝惠帝的兒子拉了下來。不過最後坐上皇位的不是惠帝的兒子,相反是他的另外一個並不受寵的弟弟劉恆。
其實這還是源於他們對於自己權利和利益的一種擔憂。首先呂后在自己丈夫死後,由於獨得大權,便把自己的呂家的兄弟全部封上了高位。他家男人自己在的時候曾經說,絕對不能讓任何一個不是老劉家的人當諸侯王,然而自家男人意思,呂后便開始瘋狂的照顧娘家,開始讓自己娘家的兄弟侄子們成為大漢朝有名的異姓王。而正是這種瘋狂為自己娘家著想的態度,讓跟著老劉家混的這些臣子還有諸侯王們,心裡都非常的有蹊蹺。他們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得不到保證,確實事實也這樣,為了讓自己的娘家人獲得更多的封地,他們便針對這些有功之臣,削減他們的封地。
不僅如此,呂后還針對相當一部分老劉家的諸侯王,並且不斷的測試,這也是讓當時的皇室子弟特別的擔憂擔心呂后,說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的小命給取走了。當時就有一個諸侯王是齊王,他就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縱容老呂家在老劉家的天下縱橫。因此一門心思的想要起兵,匡扶正義。可是當時在中央的這些皇室,還有大臣們卻不想他作為諸侯王成為大漢朝的皇帝。一方面他的父親雖然是劉邦的兒子,但並不是嫡子,而是與一位寡婦私生的,所以在名義上就覺得他不應該成為帝國的掌舵者。其次,這位諸侯王其實是一個非常英明的人,他不僅能為能武在自己的地盤上治理的國家,也特別的英明。而當時的朝廷中的這些大臣也擔心立了這樣一位英明之主,自己的日子會不好過,倒不如選一個好上手的,才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
正是出於這種想法,他們為了儘快的阻止住這位有權有兵的諸侯王進京,才趕緊立了一位看上去十分好欺負的劉邦兒子當皇帝,這就是劉恆。
而劉瑩的這幾個兒子呢,一方面他們是靠著呂后才有了當皇帝的實力,另外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小,怕長大之後會對他們這些大臣有誅殺之心。再者由於年齡太小,並不能夠主持國家大事,所以他們這些大臣才不認可他作為劉盈的子嗣繼承皇位,而是選擇一個看起來年齡比較大的,能夠處理國家基本政事的皇帝。因此他們找了一個藉口說他並不是先帝的子嗣,而是淫亂後宮找來的外家人,將他們全部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