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尺寸較往年版本增大。實習生林安迪南都記者馮宙鋒 攝
過完暑假回來,深圳的小夥伴們發現,今年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變得不一樣了!不僅身形變大了一號,裡面的編排也有所變化,最大不同是入學後先識字後學習拼音,課文篇目方面,只保留了原教材的部分課文,並新增《項鍊》、《烏鴉喝水》、《小蝸牛》等課文。多數老師對新版語文課本表示贊同,更有學校在教材改革之前就開始了「先識字後學拼音」的探索。
一年級新生
先學拼音有難度
據了解,全國使用的語文教材版本有10多種,其中人教版是被公認為最權威、使用範圍最廣的一個版本。這次修訂,最大的不同在於學習拼音和識字的先後順序。舊版教材目錄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版教材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
在採訪中,不少老師對一年級先識字後學拼音表示贊成。南山文理實驗學校教導主任齊勝男介紹,深圳很多幼兒園是不教拼音的,孩子剛上一年級,就要接觸這些從未學過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有難度,也打擊了學習熱情。原來的拼音教學,只有一個半月時間,對原來沒怎麼學習過拼音的孩子來說,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要認識、記憶、學會拼讀,孩子頭疼,家長更頭疼。有家長表示,因為拼音這道坎,自己當時陪孩子苦學了3個月。
龍崗區龍城小學語文教師伍星慧在教學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她認為,新版語文教材更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外界接觸到的幾乎都是圖形、漢字,沒有拼音。」
深圳早有學校
探索「先識字後學拼音」
有家長擔心,先識字後學拼音,孩子學起來會更難嗎?對於這個問題,齊勝男表示,深圳很早就有學校開展這樣的探索,並且效果非常好。她原來所在的南山實驗學校,在2000年就開展了「八歲能讀會寫」實驗,其核心就是兒童能識字、會閱讀。後來,齊勝男又將藉助信息技術,開展iPad教學。以語文學科為例,為了不讓學生在拼音教學中失去學習興趣,一年級學生入學後,先教漢字後學拼音。課堂上,孩子先聽老師講繪本故事,回家後可以繼續在學校雲平臺上和家長一起閱讀,通過閱讀、遊戲、活動的形式讓孩子多識字。
齊勝男說,兩個月後,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拼音學習,這時拼音教學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學會拼音後,一年級學生就可以在iP ad上進行寫作,學習效率比原來大大提高,孩子學習起來更快樂。
南都記者發現,深圳已有多所學校開展先識字後學拼音的探索,包括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後海小學、南山文理實驗學校、北師大南山附屬學校等,取得了不錯的實驗成效,也吸引了全國多地的教育同行來取經。
「拼音只是一門工具,目的還是識字,識字是為了更好地閱讀。」齊勝男表示,原來有些老師、家長對拼音、對語文教學的理解有誤,徒增了學生的負擔。孩子的識字不應該只在課本上,還有讀物。「有些孩子可能字還沒學會,但他知道這個故事講了什麼。通過故事識字,這樣不僅讓孩子更親近母語,也可以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伍星慧表示,教材修訂以後,老師的教學肯定也要作出調整。原來400字的識字量現在減到300個,拼音教學部分往後放,學生學起來更輕鬆些,老師也可以更充分地講解入學準備、適應的課程。
雖然普遍對新教材叫好,但也有老師表示,還要看是否真正落地。「教材先出來了,但教參、教學方法還是原來那一套,需要跟上新的變化。」
數學和英語教材不變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大變臉,那麼數學、英語有沒有變化?南都記者了解到,深圳的小學數學使用的是北師大版教材,目前已沿用十多年,英語則多是使用經教育部審定的上教版,也有少部分學校是自選教材。兩個學科的教材今年都沒有變化。
南山文理實驗學校數學科組長胡慶鴻介紹,從全國範圍來看,數學教材以蘇教版和人教版使用居多,這兩個版本比較接近,廣東不少地區使用的是北師大版。兩個版本的小學數學教材有截然不同的特點。人教版的小學數學,一個知識點通常在一個年級就可以學完,而北師大版則一個知識點會貫穿整個小學,由淺入深層層帶入。相對而言,北師大版的數學編版理念更前沿一些,倡導讓學生動手,在活動中學習,更貼近生活。
但胡慶鴻認為,北師大版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有些知識點比較簡單,學生也很好理解,但在內容編排時,要求創設一個適合的情境,再切入正題,顯得有些拖沓。不同的編排理念也給老師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習慣傳統教學的老師,面對新的教材,教法也需要轉變。
搶先睇
新增「和大人一起讀」內容
新版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在識字量上,由原來的400個減少到300個。新版教材第一單元學習的40個常用字,也相較於舊版第一單元有所減少。
在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有像《小兔子乖乖》這樣的兒歌,也有像《小松鼠找花生》這樣的趣味故事,欄目中還配有學生與父母、爺爺奶奶共讀的場景圖。此外,新版語文教材語文園地欄目還新增「書寫提示」,主要講解筆畫規則。有學校老師認為,新增的「書寫提示」欄目在當下社會的環境中很有必要。「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可能學生對書寫不那麼熟悉,所以就更加需要在書寫方面做一個強化。」
另外,新教材在課文篇目的選擇上也有一些轉變。《小小的船》《四季》《影子》等課文被保留,同時增加了《青蛙寫詩》《明天要遠足》等兒童詩,讀來朗朗上口。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