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小李老師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因為上課使用擴音器而被家長投訴,而且是上升到師德的層面。家長投訴認為老師上課使用擴音器是對學生不負責,是有違師德的行為。上課使用擴音器怎麼會和師德扯上關係呢?按照這位家長的說法,老師上課使用擴音器聲音太大,對孩子的耳膜有影響,老師只顧著自己輕鬆,而忽視學生健康,就是有違師德。
對此我只能慶幸自己是個男老師,平時說話的音量比較大,所以在上課的時候不需要使用擴音器,但是身邊還是有挺多老師上課的時候都在使用擴音器。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有的女老師平時說話聲音本來就不大,教室又比較空曠,不用擴音器的話很難保證所有的學生能清楚老師講課。
老師自己購買擴音器,並在上課的時候使用,不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聽清楚嗎?這應該是認真負責的表現呀,怎麼就有違師德了呢?當然,如果家長覺得擴音器聲音大,對孩子聽力會造成一定影響,完全可以跟老師溝通,讓老師適當調低音量,因為這樣的事去投訴,就不怕寒了老師的心嗎?
曾經看到過一份對老師的身體健康情況的調查報告,現在很多老師處於亞健康狀態,而且老師的平均壽命是遠遠低於平均值的。身邊同事的健康情況也應證了這一點,咽喉炎,頸椎病,呼吸道疾病困擾著很多老師,老師們戲稱:「身上沒點病,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從教多年」。他們在身體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能使用擴音器進行教學,本身就是對工作的負責。
就拿這次被投訴的小李老師來說,甲狀腺剛動過手術,一說話嗓子就疼,只能減少交談,降低說話的音量。但是課卻不能不上,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配了一個小蜜蜂的擴音器,誰想到竟然會因為這個被投訴。
老師們平時在一起交流的最多的是什麼?是現在自己越來越不會教書了,有老師開玩笑說:以前是老師教大家如何教育孩子,現在是大家教老師如何教育孩子。現在的家長素質提高了,對教育有了自己的想法,總是用質疑的眼光去看待老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總是希望老師能夠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來進行教育。
但是一個班家長那麼多,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要求,連組織個春遊尚且不能形成統一意見,更何況是教育理念?所謂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家長們也許學歷很高,見識很廣,但是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把握上未必有老師專業,畢竟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
現在家長的維權意識也很強,也知道從什麼渠道反映問題能夠得到重視,所以現在的短視頻平臺上才有那麼多的關於老師和學校教育的短視頻,所以才會出現因為上課佩戴了擴音器就投訴有違師德的現象。
教育是需要學校,老師,家長,社會配合才能完成的,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取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各自往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使勁用力,可能徒勞無功甚至適得其反。家長對老師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有疑問,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溝通,交流,探討,而不是曝光,投訴,吸引眼球,誇大其詞,博取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