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的優惠政策的出臺,農村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了,農民的生活條件逐漸被改善,這些都是農民們親眼所見,親身感受到的。所以,現在的農村不再是以前那個又髒又亂的農村了,而是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歡,越來越令人嚮往了。雖說現在農村的環境好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還是與許多令人們鬧心的事,也就是子孫後代的未來的問題。
在前幾年,也已經有一些農村家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和拼搏,最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逃出了農村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但這只是少部分人,還有大部分農村農民家庭,在逆襲的道路上走得並不順。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代」,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農民家庭,他們幾代人都在「苦苦掙扎」,眼看家裡後代已經到農三代、農四代了,可是農三代依然很貧窮。對於現在農三代為何還是很貧窮的問題,專家朋友也說了幾點原因。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原因你贊同嗎
一:農民對於後代教育的輕視
現在許多農村的舊房子和圍牆上,還留著用白底紅字寫著這樣的話「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也就是說,國家很早以前,就已經在提醒農民要重視孩子的教育,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但是,有的農民就根本不這麼想,就連現在還有很多的人,相信讀書無用論,想著讓孩子讀書的錢,還不如早點出來打工,還能更早適應社會環境。這種思想跟不上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城裡普通農村人工作越來越難找,工廠招聘要求越來越高,最後只能被淘汰。這也是導致農三代依然貧窮的原因之一。
二:農民自我滿足心理過於嚴重
不管在農村還是城裡,人們「趨得避害」的思想永遠都放在很重要地位,這也許是每個人的天性。殊不知,雖然農村人要面臨很大的壓力,其實城裡人也一樣需要面臨著更大的壓力,我們換個思維講,身上有壓力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有壓力人們才會有動力。可是現實中很多農村人,都太容易自我滿足,不願意去承擔更多的壓力。心想著一年能掙上幾萬塊錢,就滿足了,開始得瑟了,感覺已經是賺到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沒掙到錢回到農村,家裡有地也不至於會餓死。不像城裡人,沒有退路,只有努力去承擔更多的壓力才能在城裡立足。雖然幾代人都在努力,所以家裡也依然得不到大的改善。
三:農民的思想太過於局限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就知道,現在國家在農村的村村通工程(鄉村公路),許多農村道路也都硬化加寬了。但是修建公路都是需要佔地的,所以難免會佔到農民的地,但有的農民就不樂意了,覺得佔了自己一點點地吃了大虧一樣,死活不讓佔。再有的像現在的,農村啟動建設美麗鄉村計劃,這自然也離不開每個村民的參與,以前農村很多的一些柴火、農機具都到處亂放,很影響農村的整體形象,讓他們移動一下都不樂意。所以,這類農民的思想就太過於局限了,只在乎眼前利益,不考慮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因此,幾代為農,卻依舊貧窮。
其實在農村,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如果想要徹底的改變家庭現有的處境,全靠單人或一代人,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此,要改變世代貧窮的局面,就需要我們農民,多重視子女後代的教育、野心大一點,眼光放長遠一點。雖然,說起來輕鬆,但是真正要做到這幾點,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才行,不斷開放農民的思想才行。
其實,現在看看村子裡,也有不少農民家庭,還沒有農三代的時候就進城買房了發家了。再想想,雖說每個人的機遇會有所不一樣,但是也需要我們有一雙能抓住機遇的手,不然,即使再好的機遇放在你的面前,你又能否抓得住呢?因此,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靠的運氣,而是我們人的本身,所以,成功的人必然是具有了成功的要素的。
為此,農民朋友還是從自身原因去分析為什麼幾代過去了,還依舊處於貧窮的狀態吧。「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也並不是適用於所有農村家庭啊!你們覺得呢?
作者聲明:本文所用插圖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