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

2020-12-12 鬼谷子之大商之道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

歷代王侯將相也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難以打破的魔咒。

通過總結最近幾代人的經歷,也會發現這樣的規律:

第一代人可能都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通過辛勤的勞動積累財富,同時保持著節儉的習慣。

第二代人上了大學,在城裡有住處,在鄉村有田宅,穿著時髦,打扮時尚,懂得奮鬥。

第三代人大部分過著奢侈的生活,花錢如流水,假如不上進,只能坐吃山空,註定第四代人回歸第一代人的生活模式。

自古奮鬥出英雄,從來紈絝少偉男。清貧,常能激勵人去追求向上;過多的金錢,反而誘惑人走向墮落。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曾國藩沒有給子孫留下任何財產,但是家族八代中,沒有一個敗家子,三代之後,依然人才不斷。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曾國藩初為官時,就對家人說過:「絕不留銀錢與後人。」

後來身為湘軍統帥,他再次申明:「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且大玷家聲。」

曾氏家教嚴格,亦不留財產給子孫,讓子孫們覺得沒有父輩可以庇蔭和憑靠,一無可恃,才會真正自己去努力。

兩百多年來,曾氏後裔有成就的就多達20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人才輩出,餘慶綿綿。

關於一個家族的興旺,留錢是最沒用的,必須傳遞一種精神,而這種前輩們精神上的寶貴財富,才是最能夠保證後代一生的高貴和富有的。但世間許許多多痴心父母看不到這一層。

將財富留給自己的後代其實並不是最明智的決定。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應提醒家族的每一代人:「你是第一代!」家族的每一代人都得是第一代——創造財富的一代。

無論是哪一代,只要他們自認為是第一代,就會擁有同樣的創造能力。也只有當一個家族每一代都認為自己就是第一代時,才不會有富不過三代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富不過三代」說法怎麼來的,財富在古代社會為何很難代代延續
    然而除此之外,就再沒有其他原因「富不過三代」的原因了嗎?我們有必要找尋一下這富不得長久的另外真因。 「富不過三代」這一古語是從《孟子·離婁章句下》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衍生而來。但是,我們來看,孟子的這句經典語錄本意是:正人君子的美好品質,到了第五代子孫之時,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 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為何有的農三代依舊貧窮?
    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代」,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農民家庭,他們幾代人都在「苦苦掙扎」,眼看家裡後代已經到農三代、農四代了,可是農三代依然很貧窮。對於現在農三代為何還是很貧窮的問題,專家朋友也說了幾點原因。
  • 如何用英文表達「富不過三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如何用英文表達「富不過三代」 2012-11-20 17:23 來源:英語世界 作者: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富不過三代
  • 為什麼中國人總是「富不過三代」?
    中國人總說富不過三代是有道理的,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國人的財富,往往不是長子繼承制,而是子嗣均分。這樣一來就會大大削弱了原來父輩堆積的財富數額,例如,1000萬的資產平均分給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在平均分給三個孫子,這樣就相當於資產總額平均分好幾份,份數越多,那麼得到的就越少,我們知道原始資本的積累對於資本的擴張至關重要。
  • 「窮不過三輩,富不過三代」,這句俗語有什麼依據?真相直指人心
    自古以來,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可有時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好在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總結出了一句俗語,用來警醒我們,那就是:"富不過三代"。《孟子·離婁章句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 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他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一代掌門人約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他是全球公認的"石油大王",由他開創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壟斷了美國80%的石油市場。
  • 世界上存在絕對真理嗎
    世界上存在絕對真理嗎其實是存在的,就是宗教,當然,所謂的更新的科學推翻之前的科學,只不過是越來越接近這個事實而已。在最早的時候,佛說一碗水八萬四千蟲。人的身體不過是血肉濃痰蟲,當時的人看不看的到,現在你看是不是。還有機械時代過了之後,愛因斯坦是不是有量子力學,物隨心動。你看佛是不是也經常說心生則法生,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你看現在是不是。很多東西,人沒有意識到,但是一些宗教人士意識到了。
  • 誰說富不過三代?香港第三大家族的繼承人,用實力證明富過三代
    文:小布人家都說富不過三代,可是今天和大家說的這個家族已經富過三代,財富依舊不減,還和李嘉誠家族比肩。 守住一份事業比打下一片江山來說或許更難,在磨練中創業者逐漸的成長,但對於守業者來說的話,就缺少了這種歷練。
  • 「十三香」第三代掌門人玩豪車、買豪宅,網友:富不過三代?
    如今,隨著企業的不斷的發展,兩大巨頭之一的十三香已經傳到了第三代「掌門人」王太白的手裡。古言道: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作為標準的「富三代」,十三香落到了王太白手中,會不會因此而沒落呢?一、「富三代」王太白的商海沉浮這位「富三代」早期的名聲並不好。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年輕人,王太白並沒有保留爺爺以及父親身上簡樸的品質,早在英國留學的時候,身為學生的王太白便開上了最新款的奧迪A8,售價高達一百多萬。
  • 富不過三代,窮也不會窮三代
    神仙通常會在一個海上的小島顯現降臨,窮書生打包行李往這個小島,親自要問神仙他家三代窮困的原因。途中路過一個村莊,窮書生因飢餓而昏倒在一個富翁家門口。富翁很有愛心的將他帶入家中,騰出一間客房讓他住,叫僕人煮營養的食物給他吃。幾天後,書生恢復體力,富翁問他為何會昏倒。書生將家中自祖父到他這一代,沒有人做過壞事,也很善良,不知為何,會窮了三代。
  • 「富不過三代」如何破?|企業|管理|創新|競爭力_網易財經
    中國創業者們能否破掉「富不過三代」的咒語?我們採訪了世界頂級獵頭公司之一——億康先達(Egon Zehnder)香港辦事處負責人、曾為多家亞洲大型家族企業提供諮詢的朱紅霞。她就家族企業對接班人的選擇標準、選擇時機、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以及如何在財富之外實現理念和價值觀的傳承,分享了西方成功家族企業的經驗。以下是我們的訪談實錄。
  • 富不過三代?這個家族卻連富400年!就因為一句家訓!
    歷史長河悠悠流淌,盛衰不過一時之間。很多家族經歷一時富貴無人能及,然而往往過不了祖孫三代,就人去樓空。然而我國卻有這樣一個家族,經歷400年而不敗,直到現在依然聲明遠播。這個家族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氏家族。
  • 河北何家大院:大院仍在後人難尋,有錢人難逃「富不過三代」魔咒?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往事越千年,五百年商路漫漫,何家依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適度地聚財,奮發開拓創業,從默默無聞,偏居一隅的小商逐漸發展成為海內知名"非數十萬無不稱富"的豪商巨賈,創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商業奇蹟。
  • 「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指哪三種樹?種下真的會富三代?
    古人對風水的看重所謂的風水學說,是指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山水,觀察地形,以及觀察生活中的一系列事物,從中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氣運,也就是命運。而且風水學說的研究,不僅限於每個個體本身,同時關於一個家族,一個國家的命數也能夠通過風水得到,這也就讓人們對於風水學說更加的迷信。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做什麼事情,總是覺得通過看看風水能得到一個更為穩妥的答案,人們也更加傾向並且依賴於風水的研究。
  • 華裔「虎媽」:「我想打破亞裔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京華時報:有人反對你的這種教育方式嗎?  蔡美兒:在美國社會,按照中國人的方式教孩子,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衝突,這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  京華時報:你丈夫同意你這麼做麼?  蔡美兒:我在家裡並不佔優勢,我丈夫傑德就是一個有猶太血統的美國人,要求我不要太嚴。我和他籤協議讓他不要幹預我對孩子進行中國式教育,我問他,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
  • 保險+信託,竟是破解「富不過三代」魔咒的不二之選
    宗旨就是希望向佐、郭碧婷能夠靠自己,不喜歡他們完全依靠家庭,防止出現「富不過三代」的現象。不過不為大眾所知的是,保險也有一樣的功能。在大部分人的基本認知中,保險是一種保障。其實除此之外,保險還是一種財富傳承的工具。
  • 如何破解「富不過三代」?《易經》中早有答案,只需記住1句話
    為此後人不無感慨地概括為"富不過三代"!有一代創,二代守,三代耗,四代敗的說法。這個是為什麼呢?家族千年興旺與"富不過三代",差距就在家風。《易經》中千古經典名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道出了其中奧秘!
  • 古話說:富不過三代,這裡面有什麼人生哲理呢?
    以前,乃至現在,人們在表達一種祝福的時候,常常會用到金玉滿堂這句話,當然這是絕大多數人很縹的奢望,但是老子在這裡提出了一個疑問,就是即使你擁有這麼多的財富,你能夠守得住嗎?有句話說得好:」創業難,守業更難」同時還有另一句叫「富不過三代」,這個三代也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只是說沒有一個富貴之家會永遠傳下來的,總會在歷史的潮流中被慢慢地衝刷掉。
  • 京東金融遇見埃孚歐:打破「富不過三代」,你建立「法商思維」了嗎?
    京東金融遇見埃孚歐:打破「富不過三代」,你建立「法商思維」了嗎?    埃孚歐學院聯合創始人施莉珏律師認為,在企業家財富隔離和保全、海外資產布局和投融資過程中,建立「法商思維」是第一步。    選擇三:慈善     財富來源於社會,回饋社會,富人的慈善需求不可小覷。     選擇四:傳承     通過離岸信託、在岸信託、保險等工具的結合,完成財富隔離和傳承。     「CRS的法律籌劃」     CRS是什麼?     《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之多邊政府間協議》。
  • 數學不是真理,更不是絕對真理
    偶然翻最近一本雜誌,讀到了其中一篇文章,作者開篇聲稱:「數學被認為是絕對的客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