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
歷代王侯將相也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難以打破的魔咒。
通過總結最近幾代人的經歷,也會發現這樣的規律:
第一代人可能都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通過辛勤的勞動積累財富,同時保持著節儉的習慣。
第二代人上了大學,在城裡有住處,在鄉村有田宅,穿著時髦,打扮時尚,懂得奮鬥。
第三代人大部分過著奢侈的生活,花錢如流水,假如不上進,只能坐吃山空,註定第四代人回歸第一代人的生活模式。
自古奮鬥出英雄,從來紈絝少偉男。清貧,常能激勵人去追求向上;過多的金錢,反而誘惑人走向墮落。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曾國藩沒有給子孫留下任何財產,但是家族八代中,沒有一個敗家子,三代之後,依然人才不斷。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曾國藩初為官時,就對家人說過:「絕不留銀錢與後人。」
後來身為湘軍統帥,他再次申明:「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且大玷家聲。」
曾氏家教嚴格,亦不留財產給子孫,讓子孫們覺得沒有父輩可以庇蔭和憑靠,一無可恃,才會真正自己去努力。
兩百多年來,曾氏後裔有成就的就多達20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人才輩出,餘慶綿綿。
關於一個家族的興旺,留錢是最沒用的,必須傳遞一種精神,而這種前輩們精神上的寶貴財富,才是最能夠保證後代一生的高貴和富有的。但世間許許多多痴心父母看不到這一層。
將財富留給自己的後代其實並不是最明智的決定。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應提醒家族的每一代人:「你是第一代!」家族的每一代人都得是第一代——創造財富的一代。
無論是哪一代,只要他們自認為是第一代,就會擁有同樣的創造能力。也只有當一個家族每一代都認為自己就是第一代時,才不會有富不過三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