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女戰士穿絲襪、用駁殼槍衝鋒是真的嗎?老兵:別被電影騙了

2020-12-19 騰訊網

駁殼槍又稱盒子炮,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於1895年12月獲得了專利,但它在其他國家並不是非常受歡迎,因為駁殼槍當手槍的話,尺寸太大;如果用於衝鋒,又不容易控制槍口上跳。

不過駁殼槍在上世紀初,在我國卻是大行其道,有人曾估計過,在我國起碼曾有過40萬把以上的駁殼槍,包括仿造品。值得一提的是,14年抗戰期間,日本控制西方向我國出口軍火,但卻沒有禁止駁殼槍,這也是我國廣泛使用駁殼槍的原因之一。

據了解,軍閥馮玉祥曾用駁殼槍裝備過一個手槍旅,每人配備兩把駁殼槍和一把大刀;抗日時期,不少中國搶手甚至佩戴有兩把以上的駁殼槍,由於駁殼槍被我國槍手廣泛使用,我國戰士也想出了一個不僅能夠解決槍口上跳,還能將它轉化成全自動速射的方法。

但駁殼槍配上槍託的實際射程大概是在150米左右,遠不及理論射程上的1000米,如果用駁殼槍去對抗別人的衝鋒鎗或是步槍,就只會自己吃虧。

由於駁殼槍在我國抗戰歷史上大量存在,它也就出現在了抗日劇中,不過現在的許多影視劇,披著抗日或是歷史的外衣,但劇情與真實歷史完全不符,劇中許多場景較為浮誇,比如徒手撕鬼子、用駁殼槍衝鋒、女戰士穿絲襪等。

這類電視劇被稱作是「抗日神劇」,劇情發展不符合實際,也不能當成真實歷史看待,但抗日是我國史上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是血與淚譜寫出來的篇章,「抗日神劇」只為了收視率,顯然不能被觀眾所接受。

不過在抗戰時期,確實出現過女兵穿裙子的現象,這是受到了蘇聯女兵的影響,而東北抗聯的隊伍中有許多女兵,1942年,撤退到蘇聯境內的東北抗聯餘部在蘇聯遠東軍的支持下,整編為了一個教導旅,納入到了蘇聯編制,所穿軍服也是由蘇聯所配發的蘇式軍服,女戰士則身著筒裙,鞋子是長統靴。

但我軍部隊中,女兵軍服為裙子的情況並不普遍,首先我軍的物資較為匱乏,甚至得通過擊敗敵方,繳獲敵方裝備來解決武器問題,也就不可能出現專門的女式軍裝,因此女兵們都穿著和男兵一樣的軍服。

抗日戰爭時期,為保家衛國,我國許多女性也都走向了戰場,她們不僅只是做著後勤、護士等工作,也都上過前線,即使有導演拿出了抗戰時期女兵穿裙子的老照片,但也不可以偏概全。

至於絲襪,雖然很早就已經出現,但在當時那個年代,普通人家身穿絲襪並不常見,而絲襪一開始出現,僅在貴族、富人之間流通,因為價格昂貴,直到美國杜邦公司開始銷售尼龍絲襪,絲襪的價格能夠被普通人所接受,因此在歐美國家風靡一時,但戰場上出現絲襪,就是謬論了。

現如今,一條絲襪的價格並不昂貴,誰又能想到,在各方面都比較匱乏的年代,絲襪甚至可以與糧食、煤炭等相提並論,其製造原料尼龍也是屬於重要的戰略資源。

而我國第一套軍裙是50式女兵連衣裙,出現於建國後,很大程度上是借鑑了蘇軍服裝樣式,不過在1953年,軍裙一度被取消過,因為裙子不比長褲方便,但在1955年,我國又出現了55式軍服,然後在1974年,我國女兵恢復了無沿帽和裙服。

相關焦點

  • 抗戰時女兵穿絲襪、用駁殼槍衝鋒是真的嗎?老兵:別被抗日劇騙了
    這部劇黑完男八路軍又來黑女八路軍,讓女八路軍畫著精緻的彩妝,踩著小高跟上戰場,難道劇裡的女八路是嫌自己不夠招搖,生怕敵人注意不到她們嗎?  其實,《雷霆戰將》不是個例,還有很多抗日神劇也天雷滾滾,像什麼戰士們拿著駁殼槍衝鋒,女戰士穿絲襪打仗這樣腦殘的情節層出不窮,其實這些情節放在真正上過戰場的老兵眼裡,他們只會說一句話:「別被抗日劇騙了」。
  • 別再被電影騙了
    別再被電影騙了對於地雷可能我們可能現實中了解得比較少,但是卻在電影裡經常看到,只不過在導演和編劇的刻畫之下,有一定的虛構情節,這雖然說是很正常的行為,但卻很容易誤導其他人,這其中最為常見的一個鏡頭就是,每當主角或者是配角無意中踩到地雷的時候,要麼硬核的自己排掉,要麼死死的壓著防止它突然爆炸,為此就有軍迷非常的好奇,這樣的操作真的能夠保命嗎?
  • 87歲抗戰老兵:打松山不少弟兄眨眼就沒了(圖)
    我那時還不會用槍,但還是有兩顆手雷掛在胸前。」  「我們一路從湖南,經廣西、貴州等地,輾轉到達雲南。每天要走上30多公裡山路,到達雲南保山時,戰士們自己編的草鞋都不曉得穿爛了多少。草鞋都是用稻穀草和爛布條編的,3天就要穿壞。每次夜裡或者休整的時候,很多戰士都會多編兩雙鞋子作備用。」  「一批批衝鋒士兵,不怕死地往上衝。狡猾的鬼子,躲在碉堡裡掃射。
  • 99歲川軍老兵:抗戰神劇都是亂編 哪有那麼容易
    □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楊力攝影楊濤2015年8月14日,四川廣漢的一處農家中,99歲的馬定新看著電視裡播放的抗戰劇,嘆了口氣說:「抗戰哪有這麼容易,幾個人就輕易幹掉鬼子的一個聯隊?如果真的這樣,我們還用犧牲那麼多兄弟,艱難地抗戰8年嗎?」  隨著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有關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在熒幕上不斷上演。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血戰
    老兵檔案姓名:李聖言年齡:103歲原籍貫:四川簡陽經歷: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師839團2營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2020年12月1日離世。
  • 老兵告訴你答案,別再被電影騙了
    老兵告訴你答案,別再被電影騙了眾所周知,地雷是戰場上常見的一種武器,地雷雖然說沒有槍械彈藥這麼普及,但是卻能在戰場給士兵們不一樣的驚喜,它是攻樓拔寨的必備的利器。每當兩軍交戰進入僵持階段時,地雷便是士兵們首先想到的武器,地雷是極佳的防禦武器,是一種成本低廉,埋入地表下或布設於地面爆炸的武器,可以埋在敵人的進攻路線,等敵人不注意踩中時爆發出範圍性傷害,有效降低敵軍的戰鬥力。
  • 現實中人被子彈打中後,究竟能活多久?老兵: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此外,因為我國老百姓幾乎是沒機會接觸到任何槍械的,所以除軍事愛好者外,普通人對槍械相關的常識基本來自於電影電視劇,尤其是近些年來的抗日神劇。你以為,狙擊槍都是槍身捆成粽子嗎?你以為,抗日戰爭時解放軍會傻傻的密集衝鋒嗎?你以為,遭到炮擊時正確姿勢是就地臥倒嗎?真要信了這些,上了戰場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古藺抗戰老兵劉光明,一路走好!
    作者 | 饒偉2020年3月26日,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鎮抗戰老兵劉光明,因病醫治無效去逝,享年96歲。到魚化黑竹林天己經是黑黑的了,魚化鄉鳳馳村5社劉光明老兵兒子,騎摩託車己經在公路邊等了1個多小時,3.5來寬的村公路上車速也慢,經過ー個灣灣又ー個灣灣,翻過ー個坡坡又ー個坡坡,近ー小時後,我們到了老兵家裡,看見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坐滿ー屋人,門口壩壩放了2-3個洗臉盆,溫熱水裡是新新的毛巾,老兵家屬裝煙又倒茶,我們喝上濃濃的、香香的灌兒茶,就開始進入工作流程了,2個多小時才園滿完成。
  • 用小手槍的都可列入抗日神劇
    抗戰爆發以後戰場犧牲的第一位軍長,是衛立煌第14集團軍下轄的第9軍軍長郝夢齡中將,在忻口會戰中,為了督率所部獨立第5旅向日軍反擊,郝夢齡戴鋼盔持衝鋒鎗,帶著隨從人員冒險通過被敵人火力封鎖的一條小路,遭到日軍四挺機槍的交叉射擊,身中十幾彈當場陣亡,追晉陸軍二級上將。
  • 為什麼節目上的女主持大多喜歡光腳穿高跟鞋?搭配絲襪不好看嗎?
    為什麼節目上的女主持大多喜歡光腳穿高跟鞋?搭配絲襪不好看嗎?現在的綜藝節目越來越流行了,通過綜藝節目,我們能看到那些當紅明星私下裡的一面,同時也能更加地了解自己的偶像平常的性情和習慣。而一般的綜藝節目都會有女主持人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些女主持人在臺上的時候,都是光腳穿著高跟鞋的,這是為什麼呢?搭配絲襪不好看嗎?首先,我們都知道,絲襪是非常滑的。它有時候會出現反光的現象。而一般情況下,在綜藝節目中,為了讓前來參加的嘉賓們能在燈光下顯得更加白皙更加漂亮,燈光師會將舞檯燈光調得特別亮。
  • 百歲國民黨抗戰老兵安享晚年 感悟好日子得來不易
    馬義恆 攝    當劉宗閣講述到抗戰勝利,中國抗日軍受到民眾的歡迎,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他說:「現在的安穩日子得來不易,我珍惜剩下的每一天。」 馬義恆 攝    採訪中,劉宗閣不止一次地舉起右手,他說「經常情不自禁地就想再敬個軍禮」。
  • 聽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就說一刀往往劈不死對方,但對方一刺刀就能捅個對穿。可你不能讓戰士又帶步槍又扛長槍吧,一般開戰都是兩方對射的,而且武器彈藥不充足,不能做到人手一條槍一把刺刀,只能拿紅纓槍大刀片來湊,說到底還是因為那時候窮、落後。關於戰場上拼刺刀,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這是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早期的木柄手榴彈威力並不大,殺敵效果很可憐,還不如冷兵器,而且西北軍中20響也少得可憐,還是以半自動毛瑟為主,手槍隊的比例一個旅才一個連,這比例也構不成各個西北軍戰士都能靠遠程武器對付日軍的了,對付進攻陣地的鬼子,或者收官肉搏的時候不用大刀難道要用槍託掄和手槍去砸?所以,拼刺刀就顯得尤為重要。
  • 菏澤97歲老兵講述難忘抗戰經歷……
    今年已經97歲高齡的郝洪文曾先後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9月2日,這位老兵精神抖擻地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講述了激蕩的抗戰故事。子彈從頭頂嗖嗖飛過,十幾歲少年用身體護著情報9月2日下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郝洪文老人家中,見到了這位97歲高齡的老兵。
  • 穿絲襪和高跟鞋、抽雪茄、住別墅,《亮劍3》給觀眾一頓暴擊
    建國70年了,回首往昔,我們由衷感謝那些抗日先烈們,是他們讓我們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女孩子穿上了漂亮的絲襪和高跟鞋,有錢人也住上了別墅,抽著雪茄,喝著紅酒。其實,早在抗日時期,我們的抗日戰士就過上了這樣的日子,不過這出現在了一部電視劇中《亮劍3》——《雷霆戰將》。
  • 「這是最高的獎賞」——兩岸老兵樂見部分國民黨老兵將參加抗戰...
    原標題:「這是最高的獎賞」——兩岸老兵樂見部分國民黨老兵將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新華網北京/臺北6月24日電(記者李寒芳、何自力、李慧穎)「這是最高的獎賞,我聽到後非常感動、激動。」國民黨抗戰老兵李熹宗2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現實中的槍戰,這3樣東西根本擋不住子彈,老兵:別被抗日劇騙了
    對於每個普通人來說,遊戲裡大概是接觸槍最多的地方了,因此一般對於槍的了解,基本上也是來自遊戲,在現實中見到真實的槍,可就真的太少太少了,其根本目的就是因為槍實在是太危險,若是不加以管控,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 五名四川抗戰老兵飛赴北京 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
    當日,他們和川軍著名抗戰英烈的後人——李家鈺將軍之子李克林、饒國華將軍之女饒毓秀一同飛赴北京,參加9月3日的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鍾華難掩內心激動地說:「我們是代表當年300多萬四川抗日軍人去北京的,這是國家對我們的認可,我們當年是在為民族抗戰!我為參加過抗日戰爭自豪!我為偉大祖國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