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蔬菜認證鏈條追蹤:仿冒時有發生 證書花錢就能辦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濟南8月10日電 題:普通蔬菜花點錢貼牌價格就漲10倍?——健康蔬菜認證鏈條追蹤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邵琨、張志龍、王陽

  目前,在很多城市的大型超市中,除了普通散裝蔬菜,往往都有品牌蔬菜的銷售專區。與普通蔬菜大量堆放銷售不同,這些蔬菜多以2個洋蔥、3根黃瓜、4個辣椒等的小包裝為主,且貼有「無公害」「綠色」「有機」的標籤。

  貼牌蔬菜的價格比普通蔬菜價格高數倍,其中有機蔬菜的價格更高達10倍左右。但是,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蔬菜中的「貴族」有的名不符實,其實就是普通蔬菜,其中有機蔬菜的合格率甚至不到一成。

  健康蔬菜價格雖高,但農戶和企業利潤並不高

  7月30日,記者在濟南市山水大潤發超市看到,普通散裝西紅柿售價每斤1.99元,貼了「綠色」標籤的某品牌西紅柿每斤售價14.8元;散裝黃瓜每斤2.3元,帶著品牌和「綠色」標籤的每斤售價6.8元。而在電商平臺上,某品牌有機西紅柿網絡銷售價每斤25元,價格是普通西紅柿的10多倍。

  超市賣的綠色、有機蔬菜價格雖高,但菜農的收入並沒有增加多少。

  山東省青州市何官鎮戴樓村是蔬菜種植集中區,菜農劉冠軍曾給某品牌綠色蔬菜供過貨。他說,綠色蔬菜對農藥殘留標準、質量要求很高,每批都要抽檢。為滿足供貨要求,得做防蟲網、用生物農藥,花費時間增加很多。算下來,每畝黃瓜成本要增加500多元,產量卻低1000斤左右。

  經營高端蔬菜的企業也感到獲利不大。

  優渥有機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慈潤宇說,為經營有機蔬菜,公司對拿來的土地在前3年什麼都沒種,而是把豆粕埋下去,慢慢把地「養起來」,以達到有機的土壤標準要求。「從開始做有機蔬菜到現在已經6年了,每年都在虧損,我們作好了虧損8年的準備。」

  山東燎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愛紅說,以綠色黃瓜為例,為了讓菜農有積極性,公司收購價比市場價每斤高2毛錢,再加上分揀、貼牌、包膜、損耗等,每斤成本至少增加1元。此外,還有企業員工工資、物流運輸、超市導購員工資等費用。

  壽光菜農之家聯合社理事長朱在軍說,在超市這個環節,銷售成本一下子提高了。一些超市的進門抽成費高達20%,而且按品類收入場費,結算時間長達半個多月。

  「綠色蔬菜的銷量僅是普通蔬菜的十分之一左右。蔬菜賣不了就爛,按價格計算,回款率能超過70%就已經很好了。」李愛紅說。

  李愛紅說:「不用農藥、化肥,人力成本大大提高。真正的有機蔬菜,價格為普通蔬菜的數倍甚至10倍才能保本。」

  除了成本和市場問題,最讓綠色蔬菜經營者苦惱的,是這個高端蔬菜市場中魚龍混雜,假冒叢生。一些商家用普通菜仿冒綠色、有機菜,導致大量以次充好的產品進入市場,甚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一位綠色蔬菜經銷商說,有些生產普通蔬菜的公司並沒有進行認證,但也模仿綠色蔬菜的包裝,外觀非常相似。「我們賣多少錢他們也賣多少錢,消費者誤以為都是一樣的。」他說。

  山東鄒平縣君暉農場負責人崔大有經營有機農業8年,曾和濟南、淄博等地的知名酒店、飯店合作。「他們用了幾次有機菜,覺得確實好,但覺得成本高后邊就不用了,可繼續冒充我們的品牌。」崔大有說,他在外地也曾看到打著其企業旗號的蔬菜在銷售,但一看並非是他們生產的。

  仿冒時有發生,證書花錢就能辦

  據了解,無公害、綠色、有機三種蔬菜的標準不同。無公害是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不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綠色是從無公害向有機發展的一種過渡產品;有機的標準要求最高,不僅生產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等,還對土壤、水質等周邊種植環境有嚴格要求,被認為是純天然、無汙染、安全營養的食品,幾乎成為健康的代名詞。

  雖然價格較高,但是,隨著綠色消費理念的深入人心,高端健康蔬菜越來越受到百姓歡迎。

  根據農業部統計數據,自1990年啟動綠色食品工程以來,目前,全國綠色食品企業已超過1萬家,產品接近2.5萬個,基地面積近2億畝,部分產品已佔主要農產品總量的5%至8%。自2003年農業系統有機農產品認證啟動以來,全國認證企業接近1000家,產品接近4000個,且數量還在增加。

  那麼,貼著各種認證標籤的蔬菜是否貨真價實?

  多位從事蔬菜生產經營的企業負責人說,市場上真正達到有機標準的蔬菜,能有一成就不錯了。「證書代辦都商業化運作了,花錢就能辦。」一位企業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有機證書的認證機構有中綠華夏、五洲等多家。網上一些代理公司稱,可以代辦這些機構的證書,辦理周期為兩個月到半年不等。

  記者聯繫到一家代理公司。業務員稱,辦理中綠華夏的有機認證需2.6萬元,其他的1.8萬元。當被問到「用化肥、農藥會不會無法通過審核」時,這名業務人員稱,「檢查的時候現場不要有這些東西,產品檢測不出問題就可以了」。

  記者調查發現,產品檢測環節也有空隙可鑽。根據辦證流程,現場審核完後,檢查員會現場開具農殘、重金屬等項目檢測。然後再由被檢驗人自己把樣品郵寄到北京的一家實驗室檢測,繳納檢測費。

  業務員提醒說,因為是自行送檢,所以儘量挑選沒問題的產品郵寄到檢測中心,一般都能順利通過。中綠華夏的認證比較難通過,如果生產的蔬菜是比較頻繁使用農藥化肥的話,可以進行其他單位的認證。

  按照相關規定,有機蔬菜的種植基地周邊不能有垃圾場、化工廠等汙染源。但這名業務人員說,在村裡種植的一般都可以,距離多遠沒有明確要求,最低要求是「看不見」,其他的都可以操作。

  多名蔬菜生產商說,即使有了有機證書,產品也很難真正達到有機的品質。按照標準,用一次化肥農藥就不能稱為是有機。但是,技術人員不可能天天盯著合作社和農戶,檢驗人員也不可能一天24小時在大棚裡蹲守。「質量主要靠生產企業和農戶自律。」一位生產商說。

  提升綠色認證公信力,建立企業可追溯體系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快提升國內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將提升綠色食品品牌公信力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何解決普通蔬菜冒充綠色、有機等高端蔬菜銷售的現象?農業專家表示,認證機構設置門檻較低、認證行為缺乏監管等原因,導致一些認證機構不專業、不負責。認證審批後,限於人員和精力等原因,證後監督也不到位。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清傑說,目前,國內各種食品認證主要是基地認證而非產品認證,認證行業發育畸形。蔬菜的交易數量大、頻次多,而生產主體組織化程度不高,規模小,監管起來困難很大。

  專家提出以下建議:公開認證企業的信息,接受政府和公眾的監督;提高認證企業資質門檻,建立專業化隊伍;在認證過程中引入第三方監督。

  農業部總畜牧師馬愛國曾公開表示,要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質量抽檢納入各地例行監測、執法抽查、風險評估監測範圍。堅決打擊標誌侵權、假冒以及不規範用標等現象和行為。據悉,2016年,我國共取消了110個綠色食品產品的標誌使用權。

  朱在軍說:「企業要生產高品質農產品,就要建立生產、品牌維護、銷售全程可追溯的封閉體系。」

  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農經分團副團長劉同理建議,管理部門對生產基地應加強在線監控,減少貼牌假冒。此外,要加大蔬菜的檢測力度,並把結果向消費者公開。

  實際上,僅從外觀和口感方面,一般消費者很難區別蔬菜到底是普通還是綠色、有機的。李愛紅提醒,購買蔬菜時不要只看外觀包裝,還要仔細看標籤上的內容,一些賣高價但並沒有「綠色」「有機」標識的,肯定是仿冒的高端蔬菜。

相關焦點

  • 證書花錢就能辦 普通蔬菜花錢貼牌價漲10倍
    一些商家用普通菜仿冒綠色、有機菜,導致大量以次充好的產品進入市場,甚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位綠色蔬菜經銷商說,有些生產普通蔬菜的公司並沒有進行認證,但也模仿綠色蔬菜的包裝,外觀非常相似。「我們賣多少錢他們也賣多少錢,消費者誤以為都是一樣的。」他說。山東鄒平縣君暉農場負責人崔大有經營有機農業8年,曾和濟南、淄博等地的知名酒店、飯店合作。
  • 只交錢就能評職稱?你在網上查到的這些證書是假的!
    記者發現,依託網際網路,從「線上」到「線下」,製售各類證書的「生意」正做得火熱。免學歷 免考試:交錢就能評「高工」?根據這個多達一百多人的名單,在所謂的「學歷認證」窗口一一輸入這些人的姓名和證書編號,記者發現:名單上的人都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獲取」了「長治市委黨校」不同專業所謂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學歷。記者發現,該「學歷認證」甚至還設計了二維碼,可以通過手機掃描再次「驗真」。憑空捏造「官網」 伺服器藏匿境外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假網站目前已經頗具規模。
  • 交錢就能評職稱?你網上查到的這些證書是假的!
    揭秘背後黑手段 來源:央視網  畢業證、執業資格證、職稱證…,這些證書不僅是莘莘學子和各行業專業人士多年付出換來的收穫,更是國家人才培養和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證明。每年七月,不僅是高等院校的「畢業季」,還是各類職稱資質評審的「報名季」。記者發現,依託網際網路,從「線上」到「線下」,製售各類證書的「生意」正做得火熱。  免學歷 免考試:交錢就能評「高工」?
  • 假教師證製售鏈條曝光,境外伺服器仿冒百餘政府網站
    焦慮和壓力讓部分考生想走捷徑,「教師資格證可以花錢買嗎」的問題頻現社交網絡。近日,芥末堆調查發現存在一條教師資格證製售黑色產業鏈。產業鏈以假冒的區縣教育局網站為源頭,遍布全國各地的代理以「官網可查、保真」的幌子,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58同城及百姓網等信息平臺上大肆兜售。除教師資格證外,證件造假還涉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會計證書、普通話成績、執業藥師註冊信息等多類證書。
  • 高價「有機食品」造假追蹤
    「新華視點」記者近期深入山東、廣西等地,追蹤一些有機食品產業鏈發現,隨意標註「有機」、花錢購買認證、張貼假冒認證等現象屢見不鮮。一些售價不菲的有機食品,只是披著「有機」外衣的大路貨,亟待整治。但記者據此上「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查詢發現,證書截止日期顯示「2010-05-19」,證書狀態顯示「撤銷」。  在廣西,針對一些超市銷售的「有機雜糧」「兒童有機胡蘿蔔面」等食品,記者查詢其認證碼時,要麼顯示「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記錄」,要麼顯示已撤銷或已過期。
  • 網上可查學歷 為什麼還要百元辦認證?
    雖然國家對學歷認證有明確的收費標準,但許多基層認證機構存在高收費、亂收費現象,收費去向也從未向社會公布。認證費每份最低95元「馬上要評職稱,單位要求必須提供一張教育部學歷認證中心蓋章的『學歷認證報告』。」在天津市大中專就業指導中心辦事大廳,一位排隊等待認證的女士吐槽,「學校發的學歷證難道會是假的?為何要花95元來證明它是真的?
  • 花錢就能讀在職研究生,是真的嗎?
    一提到在職研究生,很多不明就裡的人都會發出質疑聲音,「說什麼在職研究生花錢就能上,學不到什麼真東西」「MBA更是有錢人花錢買學歷」「在職研究生就是上班族走捷徑,沒什麼用」......那麼,花錢就能讀在職研究生,是真的嗎?
  • 「有機食品」認證標誌質量達標任重道遠
    在濟南的一家超市內經銷的各種有機蔬菜(11月2日攝)。  新華社「新華視點」專欄10月31日播發《高價「有機食品」造假追蹤》一稿,反映一些地方隨意標註「有機」標誌、花錢購買「有機」認證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連日來,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針對「有機食品」質量認證等問題,採訪了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專家以及有關企業人士。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
  • 認證花錢就能買?近7成受訪者認為"有機食品"名不副實
    再者,對有機食品的監管主要依賴認證機構和行業自律,監管機制還不夠完善。69.9%受訪者期待認證機構在每個環節嚴格審查監督有機食品名不副實,68.5%的受訪者認為原因是認證機構沒有盡到監管責任,66.7%的受訪者認為認證機構「重認證、輕管理」,對有機食品疏於後期的跟蹤檢查,59.1%的受訪者認為是有機食品售價高,一些不法商家為了利潤弄虛作假,30.6%的受訪者認為這與有機食品生產難度大
  • 花錢出證,可惜這些CE證書都是假的
    伴隨著巨大的口罩出口量,涉及歐盟CE標誌準入的認證亂象也時有發生。在百度上搜索口罩出口CE認證等關鍵詞,留有手機號碼的諸多信息出現在搜索結果中。4月7日,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隨機撥打了其中一個電話,以口罩出口企業工作人員的身份與對方進行了簡單溝通,並與對方添加了微信好友。很快,記者收到了所謂的歐盟CE認證證書和美國FDA證書模板。
  • 「活體銷售」有機蔬菜 基地直供讓市民餐桌健康加分
    公司創始人侯小八一直從事「活體」有機蔬菜種植與研究,獲得《有機蔬菜種植大棚及種植方法》專利以及9項有機蔬菜種植相關發明專利,並創立「天機萃」高端有機蔬菜品牌。據愛娥品牌負責人宋祺介紹,「金山愛娥蔬菜」有機蔬菜實體專賣店銷售的各類活體蔬菜和鮮切菜,由於是基地直供,所以售價僅為超市有機蔬菜的一半左右,給廣大市民提供健康、實惠的選擇。
  • 網上查到的這些證書是假的
    記者發現,依託網際網路,從「線上」到「線下」,製售各類證書的「生意」正做得火熱。  免學歷 免考試:交錢就能評「高工」?根據這個多達一百多人的名單,在所謂的「學歷認證」窗口一一輸入這些人的姓名和證書編號,記者發現:名單上的人都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獲取」了「長治市委黨校」不同專業所謂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學歷。記者發現,該「學歷認證」甚至還設計了二維碼,可以通過手機掃描再次「驗真」。
  • 有機食品魚龍混雜 業界稱「只要有錢就能認證」
    然而,在眾多有機食品中,只有少部分有機食品的包裝上註明了認證證書編號,其他商品都是「一籤了之」,沒有證書編號。  那麼,有機食品是否物有所值?又是否真如某些銷售者說得那麼好?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記者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走訪發現,有機食品已經成為各大超市賣場的「座上賓」。從五穀雜糧到蔬菜瓜果,有機食品種類繁多,再加上不俗的包裝,自是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
  • 拿學歷還要上學信網花錢認證,奇葩證明被叫停!之前的錢哪去了?
    不少畢業生在求職時卻遇到一件怪事:除了提供畢業證,還要花錢在「學信網」上申請學歷認證報告,以證明畢業證的真實性。而除了求職以外,積分落戶、公務員考試、職稱評定、幹部提拔、考碩考博甚至辦理退休等,都有可能被要求提供這一報告。畢業證的真實性,不能自證卻只能他證,在「奇葩證明」頻現的當下,這一張需要繳納95至180元不等費用的學歷認證報告備受爭議。
  • 金牌月嫂的證書您可別全信!證書花錢就能買,家長需要火眼金睛
    給個視頻課件就算上課了育嬰師證、催乳師證、產後修復師證、小兒推拿師證……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格認證真的靠譜嗎?記者調查發現,月嫂資格買賣的貓兒膩在業內長期存在。在網上,搜索與育嬰師、催乳師、月嫂等有關的關鍵詞,均能發現大量中介發布的兜售證件的交易帖。「價格低」、「下證快」、「推薦就業」等成為高頻「廣告詞」。
  • 威馬榮獲"CN95健康座艙5A級認證證書"
    大會現場,威馬EX5憑藉高品質的綜合表現,榮獲「CN95健康座艙5A級認證證書」,成為業內首個獲此殊榮的純電動汽車。威馬EX5榮獲「CN95健康座艙5A級認證證書」    權威認可,威馬榮獲CN95健康座艙5A級認證    此次高峰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指導
  • 7000元辦個野雞證書?青島歐航教育:是職業技術認定證書
    2019年時,王先生通過青島歐航教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花了7000元辦了一張BIM戰略規劃師證,但該證件拿到手後,王先生卻發現這是一張沒啥用的「野雞證書」。對此,青島歐航教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告訴信網(0532-80889431),這是職業技術認定證書,有些成立久遠的公司認可此證,有些公司不認可。
  • 莆田查獲一批仿冒鞋服
    21時30分許,在荔城區勝利北街西庚小區路口處,執法人員發現兩輛疑似運送仿冒鞋的載貨車,經查驗,共發現仿冒名牌鞋40餘雙,執法人員當場依法予以查扣。22時許,記者在城廂區東園路華夏良子路段看到,交警正在疏導路面交通,現場查獲300餘雙仿冒名牌運動鞋,並抓獲9名違法行為人。
  • 凡事有理|培育「有機蔬菜」要多久?一年?一季?現在,只要一瞬間...
    培育「有機蔬菜」要多久?答案是:一瞬間……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培育「有機蔬菜」要多久?一年?一季?還是一個月?答案是:一瞬間……  為啥嘞?有機蔬菜一般被視作蔬菜中的「貴族」,生長全程不用化肥農藥,賣的價格也更貴。
  • 7000元辦個野雞證書?青島歐航教育:是職業技術認定證書
    隨著各行業證書的火熱,網上各種各樣的「花式辦證」也逐漸多了起來,讓很多人「亂花漸欲迷人眼」。花了高價辦下來的證件,最後沒啥用,也讓不少人追悔莫及,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王先生從事建築工程行業,一直想要多拿幾個證書,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工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