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指南要求6歲兒童會10以內加減 被指行不通

2020-12-15 搜狐網

  教育部最近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

  在目前「幼兒園小學化」被熱炒的時期,一個6歲的孩子,只要求會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行嗎?為此,記者特採訪了家長、幼兒園、小學等多方面人士,得出了一個初步結論:至少目前這個要求行不通。

  《指南》規定

  5月23日,教育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在「數學認知」這一項中,對「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係」做了如下界定:3~4歲,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並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4~5歲,能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5~6歲, 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這一「簡單的要求」,馬上就一石激起千層浪。

  記者探訪

  豈止「加減法」 有的幼兒園還上「小學銜接課」

  現行幼兒園教給孩子們的都是什麼?帶著疑問,記者昨日探訪了我市幾所幼兒園。

  昨日上午,在一所公辦園的一間教室裡,一位老師先是帶著孩子們跳舞,唱了幾首歌,然後大家一起玩「老鷹抓小雞」遊戲。之後,另外一位老師走進教室,帶著大家一起背誦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在另外一所號稱是「雙語」的民辦幼兒園裡,一位老師帶著一幫孩子,學寫鉛筆字。記者問老師:「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要學習寫字啊?」這位老師回答說:「上學的孩子連幾個簡單的字都不會寫,家長會有意見的。」

  學校的雙語怎麼教?老師說:「就是教孩子們學習英語中的日常用語唄!」

  記者了解到,在幼兒園小班和中班階段,孩子們大多還是以玩為主。但是到了大班,很多幼兒園都開始教起「小學銜接課程」,主要內容都是漢語拼音、計算、英語等課程。

  幼兒園園長:

  「我作為一所幼兒園的管理者,同時也是一位母親,對這個問題感受特別深。」武昌區新橋幼兒園園長秦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個管理者,誰都知道幼兒階段該學習什麼,也都知道教育部的相關政策。但是,家長有需求啊!如果你不教,他們會直接和幼兒園溝通。如溝通沒有反應,有的家長還會將孩子轉走。正是因為這樣,不少幼兒園,尤其是招生困難的民辦園都紛紛按照家長的意思,提前學習文化知識。」

  小學校長:

  就怕學成「夾生飯」

  「幼兒園小學化」,武昌實驗小學校長張基廣一直十分抵制。「首先,孩子們在幼兒園裡學了小學的知識,上小學一年級時還要再學一遍。結果,就造成了好像懂了,又沒有懂的『夾生飯』。」

  張基廣說,另外,提前學習了知識的孩子,在小學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有的孩子上小學之前就認識很多漢字,會背很多首唐詩。上了小學,就不願意再學,久而久之對其他知識也會厭煩。」

  第三點,由於幼兒園的孩子手骨還沒有發育好,如果過早學習寫字,會影響骨頭的生長發育。

  為什麼會造成「幼兒園小學化」,張基廣說,原因很多,首先是家長的「急功近利」導致。家長們為了自己面子,總是喜歡和別的孩子相互比較,過早地讓孩子學算術、背唐詩。為了他們的虛榮心,逼著幼兒園提前教文化知識;其次,現在的教育制度也有責任。「部分優質小學在招生的時候會有考核機制,導致幼兒園之間也有競爭。為了招生,幼兒園會暗中教授小學知識,讓自己園裡的孩子順利上優質小學。」

  湖北省教育協會秘書長譚細龍也將原因更多地「歸罪」於家長:「有的家長恨不得自己的孩子2歲就是博士,典型的拔苗助長!」

  譚細龍說,孩子對數字認識的最佳時期是在8、9歲,不是3到6歲。幼兒園的孩子,應該是在遊戲中感受世界。

  家長:

  不「小學化」就去培優

  昨日,記者在本地的一個家長群裡,集中採訪了20位家長。其中,只有一位家長覺得:「6歲只會10之內的加減法,可以接受。」其他的家長都表示接受不了。

  網友「雲彩紙上」說:「當同齡的孩子都會做算術、畫畫、背詩的時候,你的孩子只會玩,作為家長會怎麼想?再想遠一點,以後孩子上學了,什麼都不會,豈不是永遠落後於同齡人?如果一個6歲的孩子,只會做10之內的加減法,只能說明這孩子傻。」

  網友「小紅」說,如果所有的幼兒園都不教小學的知識,所有的孩子都不參與培優,可以接受。但這種假設只是理論化的。

  採訪中,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表示,他們都懂得「幼兒園小學化」的弊端,但真的「不小學化了」,他們也會自己把孩子送到培優機構學習。(記者 翁曉波 通訊員 劉國萍)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擬規定6歲兒童學會10以內加減即可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教育部發文遏制超前教育:6歲學10以內加減即可
    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教育部發布學前指南 6歲會10以內加減法即可
    晨報訊(記者王璐)為遏制超前教育,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提高廣大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防止和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教育部還特別強調,嚴禁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內容。《指南》從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 ...學習特點 綱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成都娃娃發育有「國標 4歲兒童會求助110 6歲能歸類整理
    成都試點幼兒園教學「國標」 4歲兒童會求助110   3歲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2米左右,4歲會用筷子吃飯,5歲能寫出自己的名字還能算10以內的加減法……依照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該指南被稱為幼兒園教學的「國標」,3到6歲的娃娃每一階段都有明確的成長目標。
  • 6歲前,要不要教孩子加減法?1個國家標準,絕不鼓勵刷題!
    2012年10月9日,由教育部正式公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中在科學類中明確規定了:5~6歲須掌握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加減法一直都是數學早教的重災區,一些家長認為加減法非常重要,但真的不會教,於是只好題海戰術。
  • 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 7歲孩子不會10以內加減:學好數學有技巧,此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不信你可以試試,把16顆MM豆平均分成兩行,第一行豆子之間的間距比較大,第二行間距較小,讓4歲左右的寶寶挑選他想要的巧克力豆,他會選哪一行?有人做過這個實驗,發現四、五歲的兒童幾乎都會選擇第一行。即使將第一行拿掉一顆(剩7顆),但由於間距較大,兒童依然會選擇第一行。
  • 7歲孩子不會10以內加減:學好數學有技巧,此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前兩天發了一條:「老師在班級群點名某家長,說你家小孩2年級還不會10以內的加減法,再不管你娃就廢了」的微頭條,引發讀者熱議。其中有個媽媽留言說:我家孩子小一,勉勉強強會一點加減,教到大人精神崩潰,就是學不會呀。你說這孩子是不是沒數學天賦?
  • 解鎖計算技能,10以內的加減是基礎
    1加減運算的基礎我覺得所有的運算基礎來源於10以內的加減。只要把10以內的加減搞通透了,大數的運算就很容易上手。不信?聽我一一道來。20以內的加減,一般運用「湊10法」做加法,「破10法」做減法,湊10和破10的本質不就是10以內的加法嘛。
  • 6歲孩子挑戰100以內加減法?堅持這4個方法,你家孩子也能行
    我家大寶4歲多的時候,數學啟蒙基本處於散養的狀態。識數、十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都是幼兒園老師教會的。可想而知,當我在書店看見小學的入學考試是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有多麼震驚。6歲的孩子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並不是我第一次聽到,身邊的確就有這樣的孩子
  • 幼小銜接10以內加減法今天學,明天就忘?聰明父母需要這樣教孩子
    最近家長抱怨,孩子已經學前班了,可是學的拼音、加減法今天會了,過了一個晚上就全忘了。不少家長反應這樣的情況,並且表示孩子課上的狀態也不錯,可是到了家中,一做練習就蒙圈,加法看成減法、減法看成加法怎麼說都說不明白。
  • 6歲孩子挑戰100以內加減法?堅持這4個方法,你家孩子也能行
    我家大寶4歲多的時候,數學啟蒙基本處於散養的狀態。、十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都是幼兒園老師教會的。可想而知,當我在書店看見小學的入學考試是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有多麼震驚。6歲的孩子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並不是我第一次聽到,身邊的確就有這樣的孩子。當時我還認為這樣教孩子著實是有點太早了。但現在看來的確是一種趨勢。
  • 積木育兒:自製10以內加減法神器,幼兒園一年級孩子必備
    總看到孩子掰著手指頭做十以內的加減法題,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一年級,依然沒有告別手指頭。家長開始到處找題讓孩子練習,培養計算能力。問題是,重複的練習容易讓小孩子產生牴觸情緒。《10以內加減法神器》玩法:第一種:數字分解當滑動框滑到10之後,孩子可以直觀看到,1對應9,8對應2,7對應3……以此類推,輕鬆掌握10以內的數字分解。
  • 孩子4歲半了,怎麼也學不會20以內的加減法,是他不夠聰明嗎?
    最近,小丸子媽媽正在教四歲半的小丸子學20以內的加減法,可怎麼教怎麼去掰手指,小丸子就是學不會。小丸子媽媽很抓狂:這麼簡單的加減法都學不會,興趣班裡能跟上其他小朋友嗎?上了小學能跟上老師的進度嗎?也很疑惑:是自己教的方法有問題呢?還是小丸子不夠聰明呢?
  • 大班數學教案:7以內的加減運算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數學教案:7以內的加減運算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加減,並進行7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 想要孩子6歲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別錯過
    一開始,十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家二寶學的還是很快的,可是加大難度到2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遇到問題了,這樣的加減法多一位孩子就完全糊塗了 3、借十法 這個方法把20以內的數字歸減為10以內減法,這對孩子們可是一個精闢的公式
  •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並在其官方網站下發通知要求貫徹落實。  指南具體內容如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目 錄  說 明1  一、健康3  (一)身心狀況3  (二)動作發展7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9  二、語言14  (一)傾聽與表達14  (二)閱讀與書寫準備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一(10以內加法)
    今天繼續「加減法啟蒙實戰」的理論梳理和經驗總結,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啟蒙經驗,求同存異,把最好的方法給孩子。給孩子進行加減法啟蒙,前提是孩子需要理解何為「加減法」,在「前期準備」篇中我已做了詳述,今天通過分解加法的計算過程來「真刀實槍」的演練如何進行加減法啟蒙。
  • 怎樣教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運算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之後的所有運算都是建立在20以內加減運算的基礎之上,20以內加減運算的熟練度將直接更複雜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在成年人來看,20以內的加減運算比較簡單,秒算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難度有點大 ,尤其是進退位加減法是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一直很難跨越的鴻溝,見過都到了四五年級得了還在掰手指計算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何來教授和輔導孩子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