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名與南京重名不少 「南京路」有幾十條

2020-12-24 搜狐網

  「南京有板橋、新莊,臺北縣也有板橋、新莊,臺北市仍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臺灣很多地方地名、路名都與南京城重合」,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李宗桂今日告訴記者。同時,臺灣擁有十幾條南京路,是全世界擁有「南京路」密度最高的地區。

  今天李宗桂率團在寧參加「兩岸攝影藝術作品交流展」時,被點名提問臺灣和南京的重合地名、路名,大呼「被考倒、要回去查一查」。

  記者查悉,臺北縣板橋與臺北市隔溪,清雍正年間初現漢人足跡,後移居人口漸巨而成「擺接堡」,是道光年間宗教、商業、文化中心。而南京板橋是六朝古都歷史最悠久的重鎮之一,因瀕臨長江航道、陸上要衝,早在千年前的南北朝、隋代、唐代就成為繁華庶地。民國時代此地被國民政府定為示範鎮。各國華僑曾於此興建了南京唯一的「華興村」。

  而南京路在臺灣有著最頻繁的「曝光率」——一九四九年後,臺北出現從大同區延伸至中山、松山、內湖區的十幾條南京路——幾乎島內每座城市都有分布。號稱臺北市「華爾街」的南京路最負盛名,流行商圈西門町景觀也與南京夫子廟、獅子橋步行街風貌近乎絕似。在西門町口,至今仍矗立著一家五十年歷史的「南京板鴨店」。

  李宗桂說,臺北縣每年接納二千萬各地遊客,伴隨本月底南京—臺北定期航班增至每天一班,兩岸人員往來、文化交流將會更頻繁。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臺灣青年看大陸:廈門有臺北路 臺灣也有南京路
    新華網福州11月15日電(劉豐)「我們發現廈門有條臺北路,在臺灣,也有很多道路以大陸的地名來命名,像南京路等。」在14日下午舉行的「兩岸交流30年」臺灣高校社團幹部體驗營結營儀式上,臺灣青年李天賜分享了在福建幾天的感受。  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
  • 盤點與外地重複的南京地名 下關在雲南是個鎮
    前段時間,「老南京」版介紹了湖北鍾祥也有一個莫愁湖。其實,南京地名和外地地名「撞車」的現象還有不少。最近,不少讀者致電「老南京」版,講述他們了解到的南京和外地地名「撞車」的現象。鎮江的「紫金山」早就沒了南京最有名的山名叫紫金山,最有名的河名叫秦淮河。你知道嗎?距離南京很近的鎮江和揚州也有紫金山和秦淮河。
  • 濰坊部分小區重名同音鬧出不少誤會,想改名還挺麻煩
    7月3日、4日,記者走訪發現,因小區重名同音導致市民、計程車司機出行「鬧烏龍」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少市民建議小區名稱應該規範化。對此,相關部門表示小區因重名改變名稱後應辦理變更登記,不動產權證上的信息也需更正。
  • 安徽:洋名、怪名、重名等不規範地名被列為整治重點
    省外揪出許多不規範地名近日,海南、廣東、山西、河北等地相繼開展了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了清理整治,不少地名登上「黑榜」,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
  • 臺灣中國國民黨官網仍有「熱河」「察哈爾」地名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範凌志】「西康」、「熱河」、「察哈爾」,這些在歷史課本上出現的大陸地名,目前仍在中國國民黨官方網站中存在,是不是感覺很有「戲劇性」?2日,《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在國民黨官網「申請線上入黨及回復原籍」頁面「出生地」一欄的選擇菜單中,所謂「中國35個行省」都赫然在列,而其中的臺灣地名只有三個:「臺灣」、「臺北市」、「臺中市」。
  • 老編點評|地名重名已成困擾,如何才能不把他鄉當故鄉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近日有網友反映「京瀋高鐵北京朝陽站和遼寧朝陽站直接重名」,容易造成混淆。也許是「朝陽」這個詞語寓意太過美好,有全國知名的北京「朝陽群眾」,還有東北地區的好幾個朝陽,如吉林長春朝陽區、遼寧朝陽市、朝陽市下面的朝陽縣……我國地名的重名現象由此可見一斑。
  • 進博會閉幕之日「閱讀」南京路,《義勇軍進行曲》當年在南京路首次公演
    ) 中國有很多條「南京路」,遠到西藏、新疆,東到臺灣,都有自己的「南京路」;但是最有名的南京路,當然還是在上海的那一條。 講老房子的書也有很多,但是《閱讀南京路》不一樣;她在這條路上找到33個故事,用這些故事,講出了時代之變。今天,2020年11月10日,是進博會閉幕的日子,各國爭奇鬥豔,都把自己最拿手的好東西拿到中國來賣;在這個日子《閱讀南京路》,看那條路上的風起雲湧臥虎藏龍,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吃、購在「十裡一條街」南京路
    南京南京路是一條長街,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全長5400米,其中從外灘到靜安寺的5000米納吉布繁華,所以向有十裡長街之稱,這「十裡一條街」,又以西藏路為界一分為二,西藏路以東的稱為南京東路,西藏路以西的,稱為南京西路;
  • 臺灣地名的大陸情結:懂中國地理就不怕迷路
    清代部分閩粵人民由於生活所迫遷徙臺灣,他們十分思念家鄉,其安土重遷之情,表現在其移民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冠以故鄉閩粵兩省各府所轄的地名,形成冠籍地名,如泉州厝、漳州厝、龍巖厝、福州厝、潮州裡、饒平厝等。  「臺灣有九個地方以泉州為名,其中五個都稱為泉州厝。」陳名實說,「臺北近郊有個風景名勝叫芝山巖,芝山這個名字就來源於福建漳州。
  • 「新華調查」南京下月完成對「大、洋、怪、重」地名清理整治 小區...
    「威尼斯水城」在浦口區,「楓丹白露」在秦淮區,建鄴區有「歐洲城凱旋麗都花園」、江寧區有「瑪斯蘭德」別墅、棲霞區有「伊麗雅特灣」……南京市6月發布《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要求7月起開展集中整治,9月中旬完成,意味著這些小區的洋名字很快將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 南京的十二生肖地名 以「羊」字開頭的羊地名有十個
    羊年快來了,在南京地名中可以找全十二生肖,其中的羊地名雖然不多,但是卻有「羊角尖」這樣有意思的地名。昨天,記者從南京市地名委員會了解到,南京以「羊」字開頭的地名有十個,其中南京人最熟悉的就是羊皮巷,而最有意思的要算「羊角尖」。同時,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從地名來看,南京人最喜歡的是龍,僅以龍為第一個字的地名就多達196個。
  • 北京時隔20年重啟地名普查:新地名力避怪名重名
    近日,本市啟動了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進一步摸清地名文化遺產。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委獲悉,未來北京命名新地名時,不會求大、求新、求怪,也會儘量避免重名。  記住俗名 地名也要查「血緣」  對外地遊客來說,很多頭一次聽說的北京地名,有些「土」和「俗」。
  • 上海另一條「南京路」,高樓大廈林立商場雲集,遊客卻不是很多
    我們國家有名的商業街還是很多的,像北京的王府街、重慶解放碑、香港銅鑼灣、上海南京路等,它們都是很有名的商業街,但在上面提到的商業街中,南京路是最特別的存在,在上海還有另外一條「南京路」,商業發達,高檔商場雲集,遊客卻不多,這是怎麼回事?南京路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建起的商業街。
  • 上海另一條「南京路」,商業發達,高檔商場雲集,遊客卻不怎麼來
    原來,我們通常所說的「南京路步行街」是「南京東路」,而上海的另一條「南京路」則是與「南京東路」相接的「南京西路」。別看「南京西路」與「南京東路」相接在一起,算是同一條路,但與「南京東路」上擠滿熙熙攘攘的遊客不一樣,「南京西路」顯得更加清靜。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臺灣地名溯源》冠故鄉地名 慰思鄉之情清代,部分閩粵人由於生活所迫遷徙臺灣,他們十分思念家鄉,其安土重遷之情,表現在其移民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冠以故鄉閩粵兩省各府所轄的地名,形成冠籍地名(地緣村),如泉州厝、漳州厝、龍巖厝、福州厝、潮州裡、饒平厝等。
  • 《閱讀南京路》:南京路的新記錄
    他說噢我聽說過的,這條馬路很有名,上面有很多的商店。但是他又很遺憾地說,可惜我從來沒有在上面走過。話音剛落紅,他爬上花壇,伸長了脖子,然後拿相機拍攝南京的夜景。我當時心裡就在想,這就是南京路的魅力! 今天時間非常有限,我就帶大家穿越一下,到1929年,李顯龍總理身長脖子看南京路的這個路口。
  • 上海另一條「南京路」,商業發達,高檔商場雲集,但遊客不怎麼來
    說起上海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相信很多來過上海旅遊的朋友應該都非常熟悉,因為「南京路步行街」毗鄰外灘,所以遊客特別多,是遊客來到上海旅遊必須打卡的地方,可是很多遊客卻不知道,上海其實還有另一條「南京路」。原來,我們通常所說的「南京路步行街」是「南京東路」,而上海的另一條「南京路」則是與「南京東路」相接的「南京西路」。
  • 南京路步行街的發展史
    ,許多國際政要人物都會在自己的訪華行程中加入一項安排——參觀南京路,當時居住在南京路周邊的市民常常能見到不少外國首腦向上海市民揮手致意的場景。宣傳畫《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南京東路商業經營方向和方式有了不少變化,由以批發和批零兼營為主,逐漸演變成以零售為主。
  • 上海另一條「南京路」,商業發達高檔商場雲集,遊客卻不愛來!
    說到上海有名的「南京路步行街」,來上海旅行的朋友應該很多都很了解。 「南京路步行街」毗鄰外灘,遊客特別多,是遊客來上海旅行需要打卡的地方,但很多遊客不知道。 上海還有一條「南京路」。原來,我們通常所說的「南京路步行路」是「南京東路」,上海的另一條「南京路」是與「南京東路」相接的「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和「南京東路」相連的是同一條路,但與「南京東路」上擠滿了熱鬧的遊客不同,「南京西路」看起來更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