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廣鐵路旁的一個小區
河南商報記者 唐韜/攝
河南商報記者 彎文奎
王苗苗
實習生 王訪賢
提到鐵路,你會想到什麼?是旅遊、求學、出差,是探親、給異地愛人驚喜,還是買不到車票、印象深刻的火車晚點……對於鐵路,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記憶,但對於在鐵路附近居住的市民來說,或許這樣的記憶尤其多,甚至還有不少故事曾經或者正在發生。
在河南商報發出「家住鐵路邊兒」的故事徵集後,不少市民紛紛打來熱線。他們中,有與鐵路做了三十多年鄰居的老住戶,也有初來乍到的新住戶,有已經搬離或者準備搬離鐵路附近的人,也有沒在鐵路附近居住,但卻與鐵路有著某種關係的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與鐵路曾經或正在發生的故事。
大豫陪看團第四季火熱徵集中,東西南北四條線,去哪由你決定。
點擊直接參與報名 西線 北線 東線 南線提 交
【故事】
心情不好時趁火車經過喊幾嗓子
白天驕陽似火,炙烤著大地,夜晚微風習習,吹散了熱浪。19歲的高中畢業生小志(化名)又來到了老地方,做著過去時常做的一件事。
12年前,小志跟隨父母搬進了位於鄭州市東風路與南陽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富田麗景花園小區。
小區旁邊的鐵路,讓他找到了一個自己的「小王國」。
父母經常加班,那時,小志就會跑到鐵路橋邊,迎著晚霞,遠遠地看著不時經過的火車。
在小志眼裡,火車帶來的噪音等影響遠不及火車為他帶來的慰藉多。「剛開始聽見火車聲音就睡不著,但時間長了就沒啥感覺了。」
考試沒考好、跟父母吵架、跟同學鬧彆扭時,小志都會來到這個「小王國」,趁火車經過時喊幾嗓子,他說那種感覺「特別棒」。
劉女士家所在的銀河小區位於桐柏北路與棉紡西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北面緊挨著火車道。
劉女士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近3年,火車路過的轟鳴聲早已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之前,劉女士在西流湖附近有套房子,每逢周末時會去住兩天,可每次回去她都睡不好覺。「晚上小區靜得可怕,我睡覺都得開著電視,不然睡不著。」長期在鐵路附近居住,劉女士早已習慣了聽著火車的鳴笛聲和火車與軌道的碰撞聲睡覺,突然間的安靜反而讓她不習慣了。
【統計】
與鐵路為鄰的小區鄭州有近百個
住在鐵路邊,人們正在或將繼續與鐵路發生故事。那麼,鄭州到底有多少與鐵路做鄰居的小區?對於鐵路穿城而過,市民又有何感受呢?為此,河南商報記者做了一次走訪調查。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鄭州市區內,與鐵路為鄰的小區可以分為全包圍和半包圍兩種,即被鐵路完全合圍的小區和鐵路從一側經過的小區,這些小區又包含現代小區和老舊小區兩類。
以錦藝·新時代小區為例,小區有43棟樓,根據人口普查時登記的數據,該小區常住人口為5000多人。屬於被鐵路半包圍的雅閣思達小區、富田麗景花園小區等,居住人口均在千人以上。
粗略估計,鄭州市區與鐵路做鄰居的小區有近百個,遍及金水區、二七區、管城區、中原區和惠濟區,包括鐵路家屬院和不少現代小區。
二七區:景苑小區、鑫苑景園、鑫苑國際城市花園等;
惠濟區:鐵道金橋花園、鄭北新公寓、鐵道楓景苑、鐵道金麗花園、華林都市花園等;
中原區:銀河小區、金地小區等;
管城區:錦藝·新時代、紫南花園、鐵道鳳凰花園、紫荊小區、隴海新村、紫苑小區等;
金水區:富田麗景花園小區、鄭州鐵路局公寓、康輝美家、玲瓏小區花園、中亨沙口路小區、金沙小區等;
鄭東新區:華啟·心悅府等。
【看法】
與鐵路做鄰居他們這樣說
鐵路與居民樓相鄰而建,市民無論是出行還是生活總會受到一些影響,有人會覺得吵,有人覺得無所謂,房價便宜就行,但也有人僅僅就是為了工作方便。倘若讓你與鐵路做鄰居,你會樂意嗎?
就這一問題,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隨機採訪,發現人們的生活層次越來越高,但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和生活壓力加重,對居住的周圍環境並沒有太在意。
「住在哪兒都無所謂,能保證基本條件就行。」家住中原區的李先生剛剛步入職場,目前全身心都在工作上,對於吃住並未太在意,「如果那小區離公司近,我也願意住那兒,吵不吵無所謂,真瞌睡再吵也能睡著。」末了,李先生笑了,「鐵路附近的房租也相應會低一點,這方面也挺好。」
家住經開區的郭先生則認為,鐵路周邊重要道路是否斷頭,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點。
【說法】
鐵路對城市的貢獻比較大有些布局可以優化調整
鐵路對鄭州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交通的便捷,也讓鄭州的位置顯得越來越突出。
然而,在方便的同時也會遇到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規劃布局,保障城市更宜居宜行。和郭先生一樣,在一些市民看來,如果能將東風路等一些因為鐵路導致的斷頭路打通,那麼在「火車拉來的城市」裡生活,將會更加順暢。
金水路和大學路交會處建起了高架橋,是為了給鐵路騰出空間。同樣對於東風路等地出現的斷頭路,在省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院院長王建國看來,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措施,「不用繞路,能節約大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