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新聞特寫:輪椅上的夢想 在運動中飛翔

2020-12-22 央視網
進入[新聞60分]>>
專題: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紀念

    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5.12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讓許多正處在花季的少男少女告別了健全人的生活,面對未來他們需要重建信心,人生也要重新規劃。去年底四川省殘聯面向因地震致殘的青少年舉行了殘疾運動員選拔活動,並在今年4月,成立了四川省的第一支輪椅網球隊,運動場上那些因地震殘缺的生命又重新煥發了活力和生機。

    這個正在接發球的小夥子叫龔桂林,他原來是漢旺鎮東汽中學高三學生,地震後一直不能接受殘疾的事實,情緒低落。殘聯挑選運動員的消息,讓酷愛運動的小龔眼前一亮,他報名經過選拔進入了輪椅網球隊。雖然才接觸網球兩個星期,但是在教練眼中小龔是一塊可塑之材。

    雙腿高位截肢的劉暢在這批運動員中受傷最重,訓練起來要比別人辛苦很多,但是在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燦爛的微笑。

    四川從沒有輪椅網球隊,有著美國職業網球教練頭銜的陳林創建了第一支輪椅網球隊,為此他重新考試獲得執教資格,並向世界各地同行搜集訓練方法。

    由15人組成的輪椅網球隊,才剛進行了兩周的專業訓練,儘管技巧還不夠嫻熟,輪椅運轉也不是很熟練,但是隊員們認真投入的態度、開心的笑容,感染著場外的每一個人。剛剛起步的他們都有個夢想,那就是在2012年代表四川、代表中國去參加帕運會。

責編:王旭

相關焦點

  • 王曉謙:在輪椅上重振旗鼓 用自己的夢想點亮更多人的夢想
    「希望之家」的成立,填補了呼和浩特市醫療康復外的一項空白,成為社會康復範疇中具有標誌性的項目之一。它的創建者便是坐在輪椅上的王曉謙。王曉謙說,雖然失去了行走能力,但有輪椅代步,沒有過不去的坎。看著父母的艱辛付出,昔日披堅執銳的鋼鐵戰士決心在輪椅上重振旗鼓。王曉謙從做家務開始,幫著母親照料家人。此外,王曉謙還決定走出去。據記者了解,中學時的王曉謙曾是田徑運動員,在部隊也是活躍分子,擁有著良好的體質和運動天分。
  • 特寫:苗疆攀巖運動進校園
    特寫:苗疆攀巖運動進校園 2020-07-01 0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舞蹈當翅膀,他是一隻從輪椅上起飛的「鴻雁」
    「2020北京榜樣」頒獎典禮上,身著民族服飾、坐在輪椅上的李輝張開雙臂,隨著《鴻雁》旋律舞動,陽光又自信,好似一隻逆風飛翔的鴻雁。《鴻雁》這首歌對於李輝有著特殊的意義。2012年9月的一天,李輝乘坐的摩託車發生側滑,他被甩出撞到隔離帶上的路燈杆,在醫院ICU待了十幾天。
  • 空中飛人的願望:飛翔是我的夢想
    空中飛人的願望:飛翔是我的夢想 2015年09月19日18:06 來源:世界體育用品博覽 他們來自法國、比利時、英國、俄羅斯、波蘭、韓國、美國……;他們來自河南、河北、安徽、山東……他們都對航空運動充滿熱愛
  • [視頻][新聞特寫]沙漠體育運動精彩無限
    CCTV.com消息(17點新聞):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別具特色的沙漠健身項目。    裁判員一聲令下,沙丘速降運動員坐著滑板,從一百多米高的沙山上呼嘯而下,伴隨著身邊滾滾的沙浪與尖叫聲,運動員們體驗到別樣的驚險和刺激。    江西運動員:我第一次看見沙漠 我覺得很激動 剛才滑的時候我沒管那麼多 就一直往下衝 再陡一些更好玩    上海運動員:刺激,有速度,在風上感覺很好。
  • 邵陽縣:閱讀·夢飛翔 為農村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邵陽縣羅城鄉積極推進「閱讀·夢飛翔」文化關懷項目,豐富農村學生的精神文化世界,為他們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在羅城鄉初級中學「閱讀·夢飛翔」圖書室,初一183班正在上閱讀大分享課,同學們每個人都準備了自己的小故事,在課堂上分享給大家聽,然後大家一起討論,去學習故事中帶給大家的人生哲理。
  • 夢想是孩子飛翔的翅膀,如何給孩子插上翅膀!
    鳥兒要想飛翔,必須要有一對翅膀。孩子要想飛翔,必須要有夢想。夢想就是孩子的翅膀,指引著、鼓舞著、激勵著孩子去奮鬥、去拼搏,去與天公試比高。 夢想是孩子飛翔的翅膀,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二人,便是在夢想的支撐下,首次實現了無動力飛機到動力飛機的成功轉化,首次完成了飛機的成功飛行,讓人類不再望「空」興嘆,終於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萊特兄弟的祖父是車輪製造商,經常的耳濡目染使得他們兄弟二人對製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視頻]輪椅鬥士張士柏的金牌人生(上)
    進入[華人世界]>>    CCTV.com消息(華人世界11月28日播):點擊看視頻<<<      張士柏:我從來沒有害怕過考試
  • 讓夢想長上「隱形的翅膀」自由飛翔
    有一種東西,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夢想。上帝沒有賜予我們翅膀,但賜予了我們會飛的心和能夠夢想的大腦,使我們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讓夢想飛翔。小時候,我就看見電視上的人在舞臺上翩翩起舞。
  • 2020年高考考場上「逆風飛翔」的少年們
    在這場千萬學子參與的戰鬥中,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展開自己隱形的翅膀,演繹著逆風飛翔的人生——姚俊鵬:「困難總能克服的」安徽蕪湖的姚俊鵬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幸運的是疾病並未影響他的智力。為了訓練肌體靈活性,姚俊鵬從小就堅持每天在操場上走圈。從幼兒園到讀高中以前,他幾乎從不午睡,堅持走步鍛鍊。
  • 坐著輪椅 也要「站」上三尺講臺
    如果說世間上確有平凡而偉大的工作那麼一定是教師這一職業在永州有這樣一位教師輪椅限制了他的身體卻無法阻礙他的夢想他10年如一日地堅守在教書育人第一線他就是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張瓊宇■張瓊宇名片但某一天,他突然覺醒,自己的餘生不能只躲在醫院裡和病床上,更應該回歸社會去創造價值。憑藉學識和努力,輪椅上的他「走」上永州職院的講臺。讓所有學生驚訝的是,「輪椅老師」每次都是最早進教室的人。「不管什麼天氣,只要上課,我都會提前20分鐘趕到教學樓。」因為擔心有什麼意外會耽誤給學生上課,這成了張瓊宇給自己定下的「鐵律」。
  • 輪椅上的「柚子哥」
    「這個視頻配上這首勵志歌曲作為背景音樂,我感覺更合適……」4月17日,安福縣橫龍鎮院塘村,在一眼望不到頭的柚子園裡,網友推著輪椅上的謝雲軍,和著明媚的春光,清新的花香,現場拍攝、製作並上傳抖音小視頻。誰曾想過,兩年前,謝雲軍還一度生活窘迫,也不願與人交往。
  • 全國助殘日:為殘疾人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為殘疾人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寫在第二十三次全國助殘日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黃小希)從諮詢到申請,從購買消毒池到照相辦證……在江蘇東臺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幫助下,一直在外打工為生的東臺市許河小街肢殘人胡啟雲開了一家熟食店。
  • 勵志語錄:夢想是引導我們飛翔的翅膀,插入夢想的翅膀讓自己飛翔
    人生中要走很多路,一條路是不可回頭的,那是放棄的路,一條路是不可拒絕的,是成長的路,有不可迷失的路,是信念的路,有不可停滯的路,是奮鬥的路,有不可忘記的路。回家的路;充滿自信地走在腳下的每一條路。夢想是引導我們飛翔的翅膀,插入夢想的翅膀讓自己飛翔。不管前方有多泥濘,多辛苦,我們都會為最初的希望勇敢地走下去。
  • 走近科學家|金展鵬:輪椅上飛翔的「中國金」
    他端坐在輪椅上,戴著一頂深藍色的帽子,著一身咖色的棉外套,腳穿一雙棉鞋,微笑著由學生推著過來。 他的相圖室就位於米塔爾大樓內。相圖室是人們對金院士及其學生們所建課題組的簡稱。金院士的秘書、蔡格梅教授介紹,金院士每天至少來辦公室工作3小時。上午10時30分到12時,下午4時30分到6時,在辦公樓裡能看到輪椅上他的身影。 相圖室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 陽光男孩楊仕強的漫畫夢:輪椅上追尋 逆境中綻放
    面對身體上的殘疾,他從沼澤中爬出來,畫漫畫、寫小說,堅持投稿。  他的作品從石沉大海到被人賞識,如今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漫畫團隊,堅持將自己喜歡的漫畫做成事業。他就是東營輪椅上漫畫家——楊仕強。
  • 楚慈杯2021第三屆飛翔童星廣東少兒春晚選拔賽新聞發布會舉行
    為響應黨和國家&34;的號召,楚慈杯2021第三屆《飛翔童星》廣東少兒春節聯歡晚會選拔賽秉承著對少兒藝術的熱愛與追求,緊跟藝術教育文化發展的腳步,以&34;為宗旨,來打造少兒藝術大賽。《飛翔童星》是集合線上線下、全球直播、設備升級、專業童星舞臺的頂級少兒賽事,點燃藝術夢想、傳承文化教育,打造一站式少兒服務平臺。
  • 岱山新聞網丨讓更多「特殊考生」逆風飛翔公平追夢
    近段時間,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陸續寄往全國各地,連續幾則關於殘疾考生圓夢大學的新聞,讓網友紛紛想到了這句改編自泰戈爾《飛鳥集》的詩句。遼寧「龐貝病」男生王唯佳被南開大學錄取,安徽盲人考生昂子喻考上中央民族大學,蕪湖腦癱少年姚俊鵬考上中國藥科大學,地震中失去右手的獨臂女孩李欣雨考上了華中師範大學,他們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激勵著無數人,而「逆風也能飛翔」的背後,是高等教育制度、思想觀念、社會進步的表現。「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期待,也是教育公平的應有之義。
  • 矣進宏:飛翔的感覺真美妙(我運動 我快樂)
    新華社記者 孟永民攝   核心閱讀   26歲的矣進宏身高1米78,身高、臂展都很平常,但他喜歡籃球,從小懷揣扣籃的夢想。通過持之以恆的刻苦訓練,他終於站上了中國男籃職業聯賽全明星周末的舞臺,闖進了扣籃大賽的決賽,並奪得了冠軍。
  • 江西重度殘疾少年:坐著輪椅去上學 夢想成為作家
    【同期】江西鷹潭小學生 李禹霖我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作家,我一定可以自食其力。【解說】眼前這個坐在輪椅上的男孩叫李禹霖,是江西省鷹潭市第九小學六年級學生。幼時他患上了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繼發性扭轉痙攣,導致重度殘疾,從那時起便開始了一段漫長的治療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