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64%,高光背後存運力瓶頸

2020-12-17 慢傳快訊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以來,中歐班列運輸量大漲,但是其存在的瓶頸也顯現出來。

《人民日報》12月14日報導,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中歐班列穩定暢通,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開行1,238列、運送1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4%、73%,綜合重箱率達98.8%。

中國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當前中歐班列運輸需求持續旺盛,但受口岸站疫情防控措施和境外惡劣天氣等影響,部分通道發生班列途中移動緩慢的情況。為此,鐵路部門積極採取加強源頭調控疏解、加快口岸擴能改造、加強國際協調合作等措施,科學調配口岸能力和運輸需求,不停運、不限裝,確保了中歐班列的穩定運行、安全暢通。鐵路部門將密切關注中歐班列運輸動態,及時調整運輸組織措施,確保中歐班列穩定開行。

據中國《證券時報》報導,自2011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中國境內開行城市已超過50個,快速成長為連接亞洲與歐洲的貨運大通道。過去,中西部地區商品通過海運進入歐洲市場需要40天以上,現在通過中歐班列只需要10天左右。不過,高光數據背後的運力問題也逐漸暴露。近期一份中國鐵路部門的調度命令顯示:因口岸嚴重積壓,自12月8日18時至12月13日18時,各站裝到二連浩特(境)、阿拉山口(境)出口的各類貨物,一律停裝。重點物資運輸需另行向國鐵集團提報。

實際上,上述貨物停裝的現象並非首次。據了解,自3月中下旬開始,中歐班列出入境口岸尤其是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就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行。而自6月下旬起,上述口岸出現嚴重的擁堵情況,在國鐵集團要求下,多個中歐班列公司削減了6月至7月的部分運力,確保口岸暢通。

快遞物流專家表示,「中歐班列從量上來講達到了一個歷史的高點,但是從區域不平衡上來看,波動還是比較大,一個是因為業務量瞬間加大,另外也是受疫情的影響,造成有些物資運輸速度跟不上的尷尬局面。近期歐洲疫情加劇,預計擁堵的問題還是要維持一段時間,口岸過境時間可能還會進一步加長。」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表示,2020年以來中歐班列再創歷史新高,但班列涉及的境外鐵路通道運輸能力明顯不足的問題突出,運輸通道出現擁堵,給口岸順暢辦理帶來很大壓力,造成貨物積壓。隨著主要口岸站場擴容改造,下一步國際聯運新通道試運,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但從長期看,中歐班列沿線國家需要進行鐵路改擴建設,增加與中方合作,不斷提高運輸效率,才能更多享受中歐班列開行所帶來的紅利,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全線爆單 高光背後凸顯運力瓶頸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運輸量暴漲,不再是跨境物流的「配角」。至11月初,中歐班列年開行量突破1萬列,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再創新紀錄。但與此同時,在國內貨櫃緊缺、物流循環速度下降的背景下,由於空海運力積壓到鐵路上,導致中歐班列負荷劇增,成為貨櫃運輸環節的新「堵點」,行業運力的瓶頸逐漸凸顯。
  • 11月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64%
    本報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日前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中歐班列穩定暢通,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開行1238列、運送1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4%、73%,綜合重箱率達98.8%。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當前中歐班列運輸需求持續旺盛,但受口岸站疫情防控措施和境外惡劣天氣等影響,部分通道發生班列途中移動緩慢的情況。為此,鐵路部門積極採取加強源頭調控疏解、加快口岸擴能改造、加強國際協調合作等措施,科學調配口岸能力和運輸需求,不停運、不限裝,確保了中歐班列的穩定運行、安全暢通。
  • 開行量年年增長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原標題:開行量年年增長,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十三五·中國印象(17))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
  • 開行量飆升88% 中歐班列(成都)到底做對了什麼?
    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今年春節剛過,中歐班列(成都)發布的一組數據就高調引發了外界關注:截至2月14日,中歐班列(成都)運送貨物11.7萬噸,開行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0%。3月3日,成都國際鐵路港對外發布數據稱,截至今年2月底,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8%,綜合運營指標持續保持全國領跑水平。
  • 2018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突破1100列
    中歐班列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日訊(記者 戴璐嶺)四川新聞網記者今日從成都市青白江區了解到,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成都國際班列共開行1875列,其中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已突破1100列,同比去年開行量增長71.1%;重櫃數28818,同比去年提升56.8%。
  • 物流又崩了,中歐班列停擺,中亞班列暫停運營!
    2020年疫情以來,中歐班列開行量增長迅速,部分口岸從下半年開始出現了較嚴重的擁堵情況,大量班列積壓在口岸無法準時出境。在鐵總的要求下,多個中歐班列公司削減了部分運力,以「緩堵保暢」。 今年有更多的城市開行中歐班列,加上疫情影響,部分海運、空運訂單轉移至鐵路,造成了上半年中歐班列的運力增長迅速,超過了口岸的換裝能力。 為確保中歐班列的暢通,部分中歐班列運營公司還收到通知,要求暫停中亞班列的運營,以全力解決歐洲方向的班列積壓問題。
  • 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導「現在中歐班列回程和去程基本上都是滿艙,12月艙位已很難訂上,要到明年1月才能有報價和艙位此前,國鐵集團曾在11月22日發布調度命令要求除中歐班列外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貨物一律停裝到11月25日。12月8日,國鐵集團又發布通知要求12月8日至13日各站裝到二連、阿拉山口出境的各類貨物一律停裝,如有重點物資需向國鐵集團提報。
  • 中歐班列搖號訂艙!82個艙位35家企業搶,疫情下「一帶一路」貿易...
    據他介紹,他參加的這個搖號訂艙活動是11月18日在義烏召開的第三屆中歐班列暨歐亞多式聯運峰會上舉辦的,該峰會由義烏、重慶、鄭州、西安、成都、長沙、合肥、烏魯木齊等11個發運量佔全國發運總量95%的主要班列運營平臺主辦。其中,在艙位預訂活動環節,對明年中歐班列艙位預訂進行了公開搖號。
  • 口岸擁堵停裝、缺箱缺艙、運力不足……中歐班列逆勢增長的基礎...
    疫情暴發,極大影響了空運和海運,卻給了中歐班列鐵路運輸難以複製的時運。大量的防疫、生產和生活物資轉移到鐵路上來。因此我們看到,在今年全球經濟受疫情極大影響的情況下,中歐班列至11月初已經開行超萬列(2019全年8225列);運送貨櫃92.7萬標箱(TEU),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
  • 中歐班列「長安號」前11個月開行3441列
    記者從西安國際港務區了解到,今年前11個月,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3441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運送貨物總重約264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8倍,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自2013年11月底開行以來,中歐班列「長安號」不斷提速、擴線,已經成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主要通道之一。
  •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來源:海外網一輛「義新歐」中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出發,駛往中亞五國。龔獻明攝(人民視覺)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
  • 中歐班列系列漫畫①:從中國開出的第一班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英文名稱CHINA RAILWAYExpress,縮寫CRexpress)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運行於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貨櫃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是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
  • 中歐班列「長安號」前11個月開行3441列 為去年同期的1.8倍
    新華社西安12月8日電(記者李華)記者從西安國際港務區了解到,今年前11個月,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3441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運送貨物總重約264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8倍,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 中歐班列穩定暢通,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11月份,中歐班列穩定暢通,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開行1238列,運送1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4%、73%,綜合重箱率達98.8%。隨著西方聖誕節即將到來,中歐班列運輸需求持續旺盛,但受口岸站疫情防控措施加強和境外惡劣天氣等影響,口岸出現交接能力下降,部分通道發生班列途中移動緩慢。
  • 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其中,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前11個月共開行3441列,運送貨物總重約264萬噸,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 中歐班列 月開行首破千列(新數據 新看點)
    5月31日9時35分,汽笛鳴響,X8031次中歐班列從黑龍江省大慶市臥裡屯火車站緩緩駛出。這趟滿載123輛沃爾沃小汽車的中歐班列,於6月1日抵達內蒙古滿洲裡鐵路口岸,經換車後奔向比利時。  「這趟車是我們今年開行的第十九趟奔向比利時根特市的中歐班列,已有2346輛小汽車運往當地。」
  • 【新聞觀察】航運、空運供不應求 中歐班列迎外運高峰
    央視網消息:受航運、空運供不應求以及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浙江義烏號稱中國外貿的風向標,截至12月4日,「義新歐」中歐班列今年共開行874列,共發運72140標箱,同比增長106.4%,目前還在滿負荷運行。
  • 中歐班列從這裡走出國門|中歐班列|列車|烏魯木齊
    中歐班列向西,一路駛向國門。3月27日11時,烏魯木齊西站調度大廳裡,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顯示大屏上,白線變紅線,一趟趟列車如同血液,在新疆最大的列車編組樞紐站裡歡快「流動」。「烏魯木齊西站目前每天編組中歐班列兩列以上,優先組織接發中歐班列15列左右。」總調度員範勇指揮著。
  • 中歐班列開出逆勢上揚曲線:前3月同比增長18%
    疫情當下,國際物流受阻,海運、空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中歐班列卻憑藉獨特優勢,開出一條逆勢上揚的曲線,承載起春天的希望。與此同時,中歐班列各站點還想方設法提升運力、創新服務,架起中歐之間的順暢通道。開行數量逆勢增長——一季度去程開行1049列,同比增長24%,全行業復工率接近100%當地時間4月14日,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迎來十多天前從武漢始發的中歐班列。
  • 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共開行三千一百六十七列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共開行三千一百六十七列新華社西安11月22日電 (記者姜辰蓉) 來自陝西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共開行3167列,是去年同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