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文:「一帶一路」將促實現中國夢與推進全球化共贏

2021-03-01 國際在線

由國際在線與國際關係學院潤賢學術沙龍共同舉辦的《「一帶一路」:全球治理與中國擔當》主題沙龍於10月10日在國際關係學院舉行。中國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應邀出席並作了主旨發言。

中國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正在發言(攝影:沈湜)

何偉文在談到為什麼要建設「一帶一路」時指出,「一帶一路」不是簡單的懷舊,也不是中國為了轉移過剩產能。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目標有二,一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二是為了推進包容性全球化,推動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實現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發展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

何偉文表示,「一帶一路」是習主席和黨中央在對中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間外部環境進行評估後,為確保儘可能長的發展機遇期和實現兩個一百年,特別是第二個一百年目標而提出的高瞻遠矚的偉大倡議。

當前世界自由貿易體制正面臨空前的碎片化趨勢和反全球化挑戰,而在五大經濟板塊中,亞洲的一體化程度最低,為了打通世界貿易的一體化亞歐通道,參與制定21世紀貿易規則,「一帶一路」也就應時而生了。

何偉文表示,「一帶一路」將推動亞洲市場一體化與歐盟一體化貫通,構建世界上最大的一體化市場。其更深刻的意義在於,通過和沿線國家不斷深化的投資貿易合作和自貿區網絡的建設,將逐步探索並形成新的世界貿易規則。

對於如何看待「一帶一路」何偉文表示,「一帶一路」不僅僅屬於中國,它屬於所有參與方。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不是為了當救世主。「一帶一路」沿線的五通建設和共同發展,中國也只能做其中一部分,要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參與。

對如何建設「一帶一路」何偉文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表示「一帶一路」的建設必須要符合或協調其他國家的利益。同時他也指出,我們不能過度消費「一帶一路」,不能什麼都往「一帶一路」裡裝,因此去要政策。

迄今中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是政府、國企和國有資金。何偉文表示,「一帶一路」的未來最終還是要靠市場,以及有商業意義的企業投資,特別是民企。

何偉文提到,我們在建設「一帶一路」過程中要從徹底的調研開始,根據對象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優先領域,對接項目,並使之本土化;其次,要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和可行性分析;再次,重點和政策要集中,不要拼命爭「起點」、要政策,不要把本屬於國內區域經濟發展全部算到「一帶一路」上;最後要全方位開放、全方位合作,在輿論宣傳上,既要加強,又要引導,避免造成中國「對外擴張」的印象。

編輯:錦瑟

相關焦點

  • 加強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贏發展
    問:今年5月中國將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請問你們主辦高峰論壇的考慮是什麼?希望實現什麼樣的目標?二是共商下一階段重要合作舉措,進一步推動各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夥伴關係,實現聯動發展。三是在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同時,推動國際合作,實現合作共贏。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我們期待同各方一道,通過主辦高峰論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深化地區合作打造更堅實的發展基礎,創造更便利的聯通條件,更好造福各國和各國人民。
  • 「一帶一路」開創新型全球化
    習近平總書記 2016 年 8 月 17 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
  • 初中作文素材:合作共贏_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繼北京APEC會議、杭州G20峰會後中國主辦的又一場外交盛會。屆時除了28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之外,還將有來自110個國家的1200餘名各界代表出席,參與國家涵蓋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美洲的廣闊地域。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鳴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正在進入「快車道」。
  • 「一帶一路」促進合作共贏的發展經濟學解釋
    原標題:「一帶一路」促進合作共贏的發展經濟學解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 「一帶一路」構建「新型全球化」發展理念-依附,習近平,中國,全球...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加強政策溝通和戰略對接」平行主題會議上說,「一帶一路」把推動全球化的使命交給中國。馬雲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推動全球化的責任。中國第一次推動全球化是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當今中國對未來的承諾。(南方都市報,5月15日)  自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作為體現東方智慧與大國擔當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倡議日益成為加強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和增進各國民眾福祉的新路徑。
  • 中國企業競相籤大單(一帶一路共贏故事 ⑥)
    央企大單促「五通」  ——近千場次中外企業「一對一」對接洽談,籤約項目涉及電力、石油、能源、鐵路、建築、食品、藝術等多個領域  如今對許多企業來說,「一帶一路」意味著實實在在的合作機會和共贏生意。
  • 中聯部部長、20多國政要學者論「一帶一路」,蘊含深意!
    ,如果我們攜起手來,就可以在下一個階段當中通過「一帶一路」這一主要工具實現高質量合作。中國的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給世界經濟發展和全人類的福祉帶來了新的希望。新發展格局使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具韌性,促進科技創新將使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加快。
  • 創新型全球化將是世界發展主旋律!普華永道在青分享「一帶一路」
    「中國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多,能夠給予中國本土以及外國年輕創業者無限的發展空間,這將極大地優化全球經濟結構的中小企業群的發展並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進而有助於優化全球經濟結構、穩定全球經濟發展。」 黃耀和說。報告認為,四大支柱行業的發展將會在新形勢下為全球化帶來強大的驅動力。「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
  • 林宏宇:「一帶一路」會成為全球化新起點 應讓華僑華人搭橋引路
    央廣網廈門4月24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今天上午,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林宏宇在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高超的戰略設計,它巧妙地轉移了大國博弈的焦點與難點,悄然實現了中國的戰略轉向,並將成為中國特色全球化的一個新起點。
  • 大國腳印|一帶一路:惠及世界的經濟大走廊
    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共圓世界夢。「一帶一路」將中國夢與世界夢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是相關國家人民築夢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裡,有中國的未來,更有世界的機遇。在共建「一帶一路」道路上,中國與沿線國家搭乘共同發展的列車,一起駛向夢想的遠方。
  • 特稿:一帶一路花開全世界 福滿全人類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王鴻剛認為,過去幾十年的對外開放,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幾十年,隨著一帶一路「五通」建設持續推進,無論是在國內享有的產品與服務,還是出國旅遊甚至尋找就業機會,國人都將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大大受益。「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中國在更大範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展市場空間、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 《「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英文版亮相BIBF
    據介紹,《「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在挖掘「絲路精神」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經濟全球化及其局限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宏觀背景、「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與思路、「一帶一路」建設若干重大問題,是對「一帶一路」倡議開啟包容性全球化新時代的權威解讀。
  •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合作格局基本成型...
    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共同運營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項目。建成通車後,將北接中國境內正在建設的玉磨鐵路,南連泰國境內規劃的曼谷至廊開鐵路。中方在開展好中老鐵路項目建設的同時,還努力為當地民眾提供實惠和便利。據不完全統計,中方參建企業聘用寮國籍工人39278人次,採購當地水泥、砂石料、粉煤灰等建築材料34億元。
  • 【一帶一路】李向陽:「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③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向國際社會闡釋新時期中國外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如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由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所決定,「一帶一路」的地理範圍不應該只限於特定區域。第三,全方位的對外開放說。④既然「一帶一路」是中國新時期全方位對外開放的載體,它就應該面向全世界。第四,公共產品說。
  • 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央企如何共生共贏?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遇和成果屬於世界。 2013年至2018年,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
  • 推進務實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談一帶一路合作)
    不少學者、政府官員,甚至普通老百姓,都想從書中探索中國成功的奧秘。  不久前,我通過報紙、網絡等關注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盛況。習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我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具有光明前景。
  • 陳文玲:「一帶一路」將為人類帶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多邊互利共贏之策,是構建開放型世界造福於人類之策,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合作建設路徑,將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基礎市場的形成,促進廣泛的互聯互通,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進而實現文化思想交流的繁榮,推動各文明之間的互學互鑑。
  • 劉虹飛:淺論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中國駐俄大使李輝說:「一帶一路」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及時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不斷收穫共識,在沿線國家地區務實推進。「五通」建設正在全面展開,「共商共建共享」正成為共鳴共識共舉。俄羅斯和中亞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和地區,通過與中國的務實合作,不僅取得了積極成效,更成為中國可靠的合作夥伴,各方都對「一帶一路」給予高度評價。劉衛東認為:「一帶一路」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引領包容性全球化。「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長、基礎設施、發展道路、參與和文化方面,將讓更多的地區分享全球化的好處。
  • 形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力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解決國際政治經濟面臨挑戰和困境的中國方案,體現了汲取歷史經驗、面向未來發展的中國智慧。」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加強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平行主題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的一席話,引起與會嘉賓的共鳴。何立峰表示,政策溝通是開展各方面務實合作的基礎,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
  • 智庫觀點|美式依附型全球化沒有未來,「一帶一路」的包容發展才是...
    從我們的研究來看,「一帶一路」似乎正在創造一種全新的經濟合作共贏樣式,可以說是一種供應鏈模型。供應鏈與生產鏈有聯繫也有區別,但與傳統意義上的價值鏈模型有顯著的不同。以生產和供應帶動「一帶一路」的推進,是不同於以往全球經濟合作模式的一種獨特創新,應該在理論上加以深刻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