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vs回顧性:怎樣的試驗註冊有助於提高研究的透明度和完整性 |...

2020-12-16 科學網
前瞻性vs回顧性:怎樣的試驗註冊有助於提高研究的透明度和完整性 | Trials

論文標題:Adh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 prospective registration policy and implications for outcome integrity: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trials published in high-impact specialty society journals

期刊:Trails

作者:Anand D. Gopal, Joshua D. Wallach, Jenerius A. Aminawung, Gregg Gonsalves, Rafael Dal-Ré, Jennifer E. Miller and Joseph S. Ross

發表時間:2018/08/23

數字識別碼:10.1186/s13063-018-2825-y

原文連結:https://trials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63-018-2825-y?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Website_links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CelZha-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AWA_CZH_BMCWechat_dailyposts_blogs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HeWDO4Aev93vwfaYfGT7JQ

原文作者:Anand D. Gopal, Joshua D. Wallach, Jenerius A. Aminawung, Gregg Gonsalves, Rafael Dal-Ré, Jennifer E. Miller and Joseph S. Ross

前瞻性試驗註冊的目的在於發現和預防選擇性報告和發表偏倚。 今天在Trial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評估了10本高影響力專業醫學團體期刊上發表的多個臨床試驗的註冊情況,作者探討了試驗註冊對醫學領域發展的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解決回顧性註冊可能帶來的問題。

我們可能需要為期刊編輯和審稿人制定關於臨床試驗註冊評估更詳細的指南以促進科研透明。

為提高醫學研究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前瞻性臨床試驗註冊是大勢所趨。臨床試驗普遍登記有助於發現和預防選擇性(或歪曲)報告,包括未詳細描述的試驗修改和/或在已發表的研究中添加有利的(即統計學有意義的)的結果或去除不利結果。今天發表在Trials上發表的研究評估了10本高影響力專業醫學團體期刊上發表的大量臨床試驗的註冊情況。

2005年,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採取了一項鼓勵臨床試驗前瞻性註冊的政策。ICMJE要求所有從2005年7月開始的臨床試驗必須在招募第一個患者時或招募前(即「前瞻性」)進行登記,這一條將作為在ICMJE成員期刊上發表研究的條件。儘管大部分期刊現在都參照ICMJE稿件發表指南,但有證據表明期刊編輯和出版商通常並不能堅持遵循前瞻性註冊的政策。

曾有研究對高影響力綜合醫學期刊所發表試驗的註冊率進行評估,結果表明超過四分之一的已發表試驗進行的是回顧性註冊,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可以更改研究設計和試驗結果。

雖然現在因為多種舉措的推出,臨床研究註冊和預說明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但大家對高影響力專業團體期刊上發表試驗的註冊情況仍知之甚少。這些期刊一般由專業組織(如美國神經病學協會(ANA)、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管理,通常體現其成員專家的觀點。因此,專家們常常傾向於通過這些期刊了解臨床試驗和相關指南。

Trials最近發表的研究目的在於評估ICMJE前瞻性試驗註冊政策的遵循情況。作者想知道的是,有多少試驗的註冊時間過晚以致於研究人員已有機會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初步分析。此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進行前瞻性註冊的試驗都具有哪些特徵,以及註冊和發表的主要結果之間的不同。

研究發現,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發表在10個影響力最大的美國專業醫學團體期刊上的487項試驗中,近10%未註冊。這些試驗中約有25%進行的是回顧性註冊,其中大部分(68%)註冊的時間比較晚,因而研究人員有機會在登記前對數據進行了初步分析。總體而言,未註冊試驗比註冊試驗更有可能報告有利結果。

期刊是這些研究結果最終的發表渠道,因此期刊在保證研究完整性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專業團體期刊發表的研究通常可能對其目標臨床讀者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這些期刊有責任確保充分且及時的臨床試驗註冊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結果報告偏差。

為改進現有系統,期刊編輯在評估臨床試驗投稿時需要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儘管期刊通常要求將公開試驗註冊信息作為同行評議過程的一部分,但研究表明,註冊和報告材料之間的潛在差異不會影響稿件的錄用。在一項對支持ICMJE指南的期刊編輯的調研中,大約三分之二的編輯表示會考慮發表回顧性註冊的臨床研究。

今後可能有必要為期刊編輯、審稿人和作者提供關於臨床試驗註冊評估方面更詳細的指導意見。例如:

1. 在投稿文章中,作者必須明確說明註冊日期;如果是回顧性註冊,也應明確說明。

2. 在同行評審過程中,編輯和/或審稿人應核查試驗進行的前瞻性註冊還是回顧性註冊。

3. 在處理未註冊或回顧性註冊研究時,編輯和/或審稿人應特別注意結果的顯著性(比如,只報告有利結果)。

4. 如果期刊最終決定要發表未註冊或進行回顧性註冊的試驗,則應採取措施確保讀者了解試驗推遲註冊的事實,比如在發表的文章中加入解釋為何沒有註冊/延遲註冊的聲明。

5. 如果期刊最終決定要發表未註冊或進行回顧性註冊的試驗,編輯應要求作者提供原始試驗方案及其後續的修正。如果不能提供這些方案,那文章中應明確說明為什麼無法獲得這些材料。

也許這些措施有助於減少非標準臨床試驗前瞻性註冊的潛在負面影響。總之,此項研究表明,更嚴格地遵循ICMJE試驗前瞻性註冊政策有助於提高臨床研究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點擊閱讀全文了解詳情:

摘要:

Background

Registration of clinical trials is critical for promoting transparency and integrity in medical research; however, trials must be registered in a prospective fashion to deter unaccounted protocol modifications or selection of alternate outcomes that may enhance favorability of reported findings. We assessed adh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 prospective registration policy and identified the frequency of registrations occurring after potential observation of primary outcome data among trials published in the highest-impact journals associated with US professional medical societies. Additionally, we examined whether trials that are unregistered or registered after potential observation of primary outcome data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favorable finding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the 50 most recently published clinical trials that reported primary results in each of the ten highest-impact US medical specialty society journals between 1 January 2010 and 31 December 2015. We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o characterize the proportions of trials that were: registered; registered retrospectively; registered retrospectively potentially after initial ascertainment of primary outcomes; and reporting favorable findings, overall and stratified by journal and trial characteristics. Chi-squared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registration by journal and trial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We reviewed 6869 original research reports published between 1 January 2010 and 31 December 2015 to identify a total of 486 trials across 472 publications. Of these 486 trials, 47 (10%) were unregistered. Among 439 registered trials, 340 (77%) were registered prospectively and 99 (23%) retrospectively. Sixty-seven (68%) of these 99 retrospectively registered trials, or 15% of all 439 registered trials, were registered after potential observation of primary outcome data ascertained among participants enrolled at inception. Industry-funded trials, those with enrollment sites in the US, as well as those assessing FDA-regulated interventions each had lower rates of retrospective registration. Unregistered trials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favorable findings than were registered trials (89% vs. 64%; relative risk (RR) = 1.3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20–1.58; p = 0.004), irrespective of registration timing.

Conclusions

Adherence to the ICMJE’s prospective registration policy remains sub-standard, even in the highest-impact journals associated with US professional medical societies. These journals frequently published unregistered trials and trials registered after potential observation of primary outcome data.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

https://trials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63-018-2825-y?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Website_links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CelZha-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AWA_CZH_BMCWechat_dailyposts_blogs

期刊介紹:

Trials(https://trialsjournal.biomedcentral.com/, 2.067 - 2-year Impact Factor, 2.343 - 5-year Impact Factor) encompasses all aspects of the performance and finding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health. We publish articles on general trial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into trial processes, as well as study protocol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s fo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commentaries and traditional results papers - regardless of outcome or significance of findings.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隨機臨床試驗中的前瞻性註冊和試驗編號報告
    隨機臨床試驗中的前瞻性註冊和試驗編號報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8 9:58:46 加拿大多倫多總醫院Mustafa Al-Durra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我的研究是回顧性研究還是前瞻性研究?
    例3:某人做了一個前瞻性隊列研究,發了一篇文章後,又有一個新想法,將收集的數據拿來,又調取了病例的影像資料,重新找兩個人讀取影像,又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回顧性研究還是前瞻性研究?例4:某人做了一個前瞻性隊列研究,發了一篇文章後,又有一個新想法,將收集的數據拿來,又調取了病例的影像資料和相關用藥、診斷資料,又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回顧性研究還是前瞻性研究?
  • 第四節 回顧性定群研究
    第四節 回顧性定群研究   一、概念   回顧性定群研究是以一個範圍明確的人群為對象,利用歷史的資料和記錄,將成員按研究開始的暴露史分組,從觀察起點向後推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開始,到其後的某時點或直到現以為止,回顧調查在此期間群組成員的死亡或發病,最後計算出率,既可在各組間比較,也可與全人群的率比較
  • 真實世界的研究—前瞻性研究
    真實世界研究(RWS)起源於實用性臨床試驗,是指在較大的樣本量(覆蓋具有代表性的更大受試人群)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和醫院非隨機選擇治療措施,開展長期評價,並注重有意義的結局治療,以進一步評價幹預措施的外部有效性和安全性。
  • COVID-19背景下的ACEI/ARB用藥:一項回顧性研究
    多項回顧性病例分析的結果顯示,高血壓是COVID-19患者最常見的合併症,並且高血壓病史也是COVID-19重症和死亡的危險因素。雖然美國和歐洲心血管病學會在2020年3-4月都曾發布公告不建議患者盲目停藥或換藥,但尚無足夠臨床證據支持。 研究團隊回顧性分析了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2月15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收治的702例COVID-19患者臨床信息(在2月15日前出院或死亡),對其中101例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正在進行口服降壓治療的COVID-19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 WHO:已有900多項涉新冠臨床試驗註冊 近百項進入第四階段
    據世衛組織(WHO)最新數據統計,自疫情爆發以來,截至4月6日,在WHO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上登記註冊的臨床試驗已達900多項,其中明確進入第四階段的臨床試驗近100項。此外,由比利時和義大利合作的臨床試驗,以及紐西蘭、德國和瑞士等多國合作的臨床試驗也已進入第四階段。除此之外,61項明確進入第三階段的試驗中,中國就有12項。而目前處於第一階段的臨床試驗有55例,中國有29例。在這些註冊臨床試驗中,有98項屬於回顧性研究,全部都在中國開展。
  • 武大團隊回顧性研究發現,他汀的使用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降...
    上周,牛津大學團隊領銜的RECOVERY試驗數據公布,讓老牌激素地塞米松,成為首個能夠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救命藥[1]。不過,幾乎與陽性試驗數據同時傳出的消息表明,價格低廉的地塞米松已經面臨供不應求的問題[2]。
  • ...的療效——低-中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19的回顧性觀察性研究
    目前,針對激素對於COVID-19療效的評估,已有幾項隨機對照試驗(RCT),其中規模最大的RECOVERY試驗發現地塞米松可降低COVID-19的28天病死率。 儘管RECOVERY試驗顯示了糖皮質激素的作用,但仍有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RCT研究採用統一的激素使用起始時間,但在真實世界中,臨床醫生可能會根據對患者症狀、指標、病情變化的觀察決定何時應用激素。
  • 真實世界研究:大勢所趨下誰將成為下一位獲批「先鋒」?
    由中國中藥協會、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太極藿香正氣液百萬例真實世界研究(北京)項目,針對藿香正氣液的臨床運用,將通過非隨機對照研究方式註冊登記研究100萬例真實案例,將由全國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診所共同完成,基於註冊登記微信端平臺收集研究數據。
  • 黃體酮陰道凝膠(快孕隆8%凝膠)與肌肉注射黃體酮油在體外受精中的黃體期支持作用的對比:一項大型前瞻性試驗
    黃體酮陰道凝膠(快孕隆8%凝膠)與肌肉注射黃體酮油在體外受精中的黃體期支持作用的對比:一項大型前瞻性試驗設計:前瞻性試驗。 患者:需要體外受精治療的女性不孕患者(25~44歲)。主要測量結果:根據患者年齡檢測妊娠率和分娩率。
  • 「5.20」——世界臨床試驗日,中國是小滿
    看來臨床試驗裡有很多坑。進行臨床試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或者說怎樣做,才能提高臨床試驗的質量,提高獲得成功的勝算呢?1.回顧性研究,並不是真正的臨床試驗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臨床試驗就是人體試驗,只要是有人體試驗中的數據,就當成是臨床試驗的數據。這是錯誤的。這裡涉及一個「前瞻性」和「回顧性」的問題。「前瞻性」,是指在研究開始的時候,還沒有開展幹預性治療;而「回顧性」,是指在研究開始的時候,幹預性治療已經結束,因為只是對之前結果的分析。
  • 針對既往數據的回顧性分析,發在了30+分的期刊上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使用King臨床分期系統對利魯唑的臨床試驗中原始劑量範圍的數據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二、研究設計 將定義為第4期的肺活量閾值更改為80%或更小並沒有改變發現(p = 0.014),儘管將其降低到預測的70%或更小意味著只有39例患者符合第4期的呼吸標準,以及延長治療的第4期的效果不再明顯(HR 50 mg vs安慰劑0.84 [0.51–1.37],100 mg vs安慰劑0.60 [0.36-1.00],200 mgvs安慰劑0.67 [0.42-1.08];p = 0.18)。
  • 國際前沿醫學期刊發表人工智慧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
    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和哈佛醫學院在消化界的國際前沿期刊《GUT》(影響因子17.06)上,聯袂發表了AI輔助診斷系統在結腸鏡檢查領域的上千例患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論文。在這之前,醫療AI界全球範圍內還沒有經過同行評議發表的隨機對照研究,該內窺鏡AI輔助診斷系統由國內創業公司Wision A.I.研發。
  • 前沿醫學期刊發表消化內鏡AI臨床試驗研究
    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和哈佛醫學院在消化界的國際前沿期刊《GUT》(影響因子17.06)上,聯袂發表了AI輔助診斷系統在結腸鏡檢查領域的上千例患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論文。
  • 嗅覺喪失檢測有助於識別COVID-19無症狀感染者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探討了早期乳腺癌治療在2020年第1季度的延遲和變化。這項回顧性多中心隊列研究共納入了8397名符合條件的患者。根據報告,湖北及其他省份的診斷和手術數量大幅下降,特別是在2月份。此外研究團隊還觀察到,診斷和治療之間的間隔時間有所增加。作者得出結論,降低COVID-19傳播的措施延遲了癌症的治療,可能會增加復發的潛在風險。
  • 文獻分享 | 文獻系統性回顧: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治療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各研究概述Schroder等,對622例,1076耳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礙患者進行了咽鼓管球囊擴張術的5年結果回顧性分析。術後1年,ETS評分較術前明顯改善,術前平均3.13(±2.47 SD)分,術後一年平均5.75(±2.76 SD)分,佔耳總數的73%,且具有統計學意義。術後2年時,ETS平均分數從2.65(±2.89 SD)提高到6.26(±3.07 SD)。
  • 連續1000 例機器人輔助胸腔鏡肺部手術回顧性分析
    隨著 2002 年第一篇關於達文西機器人用於胸外科手術的報導[7],隨後的研究[8-10]均肯定了機器人手術的安全性和腫瘤學療效。作為國內完成機器人胸外科手術最多的醫學中心,本研究擬回顧性分析連續 1 000 例機器人肺部手術的近期臨床結果,並將肺葉切除部分與胸腔鏡手術做對比,總結相關經驗。
  • 中國COVID-19的回顧性研究:其他汀藥物可降低亡率
    然而研究表明他的汀藥物可能通過誘導ACE2表達而增加風險。新型冠狀病毒Castiglione和他類汀類藥物的免疫調節作用表明,他們可能有助於對抗新的冠狀病毒感染,Castiglione,等等;抗炎,哈利利,Fedson,等等。。然而這些藥物已經被證明可以增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的表達。
  • B肝替諾福韋酯7年研究,回顧性隊列,比較恩替卡韋腎臟安全性
    這是一項(回顧性、隊列、腎臟、病毒)長達7年的藥物研究,發表於2020年6月25日期刊《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消化藥理學與治療學)上。B肝替諾福韋酯7年研究,回顧性隊列,比較恩替卡韋腎臟安全性到目前為止,藥物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可能引起慢性B肝(CHB)的骨骼、腎臟安全性問題,但缺少相關試驗數據。在這項7年回顧性研究中,用數據說明了關於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對CHB合併腎損害(R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表明,高血糖的中老年人更易患胰腺癌
    美國研究人員對來自加利福利亞州醫療體系的851402名患者進行回顧性隊列研究,結果表明,新發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潛在指標。了解高血糖、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間的關聯,是開發早期發現方法的關鍵。該研究發表在《JAM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