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圖穩定?究竟「穩定」指什麼?

2021-03-03 澎湃研究所

2015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組織了一項調查,向2003名受訪者詢問希望從事的職業。結果顯示,「穩定性」(59%),成為國人心目中第二大衡量職業好壞的標準,僅次「收入」(70%)。


這一調查結果基本反映了現實。「工作穩定」似乎是很多人理想生活的標配,更是長輩們念茲在茲、希望子輩達成的心願。近年來,人們對「穩定」的追求更加高漲。最近另一項調查顯示,2020年選擇「穩定」作為評價工作最重要的標準的大學生比例,較2015年的6%增加到9%,上漲1/3。這也是促成「考公務員」「進體制內」熱潮的力量之一。


然而,究竟什麼是「穩定」,追求的是什麼的穩定?人們往往語焉不詳,或者不同人心目中的「穩定」,內涵差異很大。


本文把這一爛熟於心、卻又含混不清的「工作穩定」分為三個層面(也是三種程度):勞動關係的穩定、職業的穩定、法律保護的穩定;並在此基礎上討論,追求這三種不同「穩定」的可能及其風險。


勞動關係的穩定


這應該是大多數人談及「工作穩定」一詞首先浮現的:跟一個「單位」建立長期的勞動關係,沒有失業風險,旱澇保收。


這一類「穩定」首先要求,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係是長期、穩定的契約。其次,這些用人單位被假設能永續運行、存在,因而「依附」於單位的個人不會被裁掉,也將持續獲得收入——類似於 「鐵飯碗」。


當下追求勞動關係的穩定,其實是個人自願尋求與用人單位穩固、甚至終生的關係。這又與二三十年前「單位制」下的「鐵飯碗」不同。


後者是一種基於全權主義,將城市勞動人口安排到一個個單位就業的「總體性」的社會經濟制度,個體較少有其他選擇。而今天追求穩定勞動關係多是自願,在現有的結構框架下的個人所認為的優選。


擁有穩定、長期的勞動關係,並在這種關係中佔據相對主動權當然是一種幸運。特別在市場經濟不甚發達的二三線和中西部城市,這類待遇體面、就業安全的工作更是香餑餑,妥妥地佔據了一級勞動力市場的高地。


然而,穩定的勞動關係必定只是少數人的「特權「,而且,其所謂「穩定」實際上夾雜著不少想像成分,並蘊含著其它風險:


其一,這是一種稀缺資源。


跟這樣工作相關聯的基本是政府、事業單位、大型國企和少數外資、民營大公司(願意根據法律提供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他們只是就業市場上的少數。並且隨著靈活用工在全社會的推行(包括政府,也在越來越多地使用合同工、勞務派遣和臨時工),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化(取消或減少事業編制),這些機構能提供的「穩定工作」的崗位只會越來越少。


資源越稀缺,其門檻、要價就越高。於是,部分地方,碩士、博士幹著高中生水平的活,也就不鮮見了。在供給需求的巨大落差中,甚至可能生出灰色尋租空間。


其二,「鐵飯碗」、「木飯碗」,並不完全「穩定」。


上世紀50年代形成的「單位制」,也是通過「社會契約」的形式向其中的個人承諾了工作穩定。但到90年代,國有企業改革啟動,國有企業大批改制、破產,大規模國企職工「下崗」,「鐵飯碗」也是可以「溶解」的。


而今天單位提供的穩定的勞動關係,相比之前的「鐵飯碗」,充其量只算是「木飯碗」。2001年開始的國有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2011年啟動的事業單位改革已將人員「能進能出」作為目標。一二十年過去,這一目標在部分單位、部分人員中已經實現了。


職業的穩定


相比與一個單位長期綁定,職業穩定是一種程度較弱的穩定,指一個人多次更換工作(job)或服務的組織,但都是在一個或一類職業(career)範疇內。相對於只屬於少部分人的「勞動關係的穩定」,「職業的穩定」是現代社會的相對多數人正在實踐的。


不僅穩定程度、適用範圍不同,「職業的穩定」的達成方式也與「勞動關係的穩定」的有區別。贏得「穩定的勞動關係」,在就業市場上幾乎就是靠「一錘子買賣」,第一次即終身。當然,在此之前可能需要有長期、卓越的學歷或專業學習,或憑藉特殊資源。


而「職業的穩定」,依賴持續的學習、反思和多次選擇。這裡的「學習」用其廣義,指在自我與社會的不斷碰撞、互動、融合過程中,有意吸收和思考外界傳遞的、有關自我、社會、工作的各種知識、經驗。


理想狀況下,「職業的穩定」是個體經過一定階段的職業探索後,綜合自我認知、社會認知、職業實踐、專業學習四個方面,有意識的選擇。


同時,職業的穩定很多情況下也是「被選擇」的結果。畢竟僱主總是優先考慮有「相關工作經驗」者。職業穩定也可算是一種「路徑依賴」吧。


在一個或一類職業,從菜鳥到老手,從初階崗位到業界管理者或專家的通道,就是職業發展。職業發展也是以職業領域的相對穩定,為前提的。


「職業穩定」顯然是擺脫「勞動關係穩定」的框架的。那麼,勞動關係穩定能兼顧職業穩定,甚至職業發展嗎?可能,但其條件是,個人在單位從事的是一種具有職業,且這種專業性能在本單位之外獲得同行認可、甚至存在流動可能。換言之,單位中的個人最好還處於一個跨單位的「職業共同體」中。


這是因為,「單位」是一種與行業、市場中的企業不同性質的組織。它對意識形態的強調、內部「恩威-庇佑」關係機制,及人員的超低流動率,極易形成獨特的內部生態,使個人從事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因應性、專用性,而削弱其專業性、通用性。這與職業、專業發展存有張力。


最具張力的情況是,個人為了追求與一個單位的「勞動關係穩定」,被迫轉換職業領域,最終無法在一個職業領域發展能力,只是為了適應體制內生存。所謂「體制內廢人」就是類似情形的極端表達。對安全的追求成為對單位的依賴,個人可能會喪失應對就業風險的能力。


法律保護的穩定


當一個人既不能/不願達成勞動關係穩定,又不能/不願選擇職業穩定,那他還有什麼穩定可以指望呢?有,即穩定的法律保護。這是現代社會勞動者的底線權利,適用於所有勞動者。


追求勞動關係的穩定,抑或職業穩定,往往被認為是「個人」議題,而法律保護的穩定則是「社會」議題,並已成為一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


市場經濟的競爭、創新必定存在風險與變化,問題在於如何在「資本-國家-勞動者」三者之間分配靈活性和風險。戰後的資本主義世界,三方事實上達成了一定妥協和平衡:資本分享部分利潤,勞工不再衝擊資本主義體系,國家通過稅收和福利制度轉移市場獲利。


但自上世紀80年代起,市場靈活性的風險已從企業或者國家轉移到勞動者,從而產生了「不穩定工作」(precarious job)問題。這裡作為專門學術概念的「不穩定工作」,核心內涵是缺少法律和工會保護,例如沒有籤訂勞動合同、不享受社會保障,更易被裁員、陷入失業且得不到救濟(Rodgers, G. & Rodgers, J. 1989, Precarious jobs in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 The growth of atypical employment in Western Europe, Brussels: ILO.)。


學者們認為,近幾十年來不穩定工作已覆蓋絕大多數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並與發展中國家的「非正規就業」合流。


中國也概莫能外。改革開放之後,市場力量被解放,商業活度和自由度大大增加,且隨著運輸、通訊技術日臻成熟,網際網路技術、平臺經濟等的發展,組織日趨扁平、彈性,承包、外包活動頻繁。政策領域中為實現充分就業而實施的「發展非正式就業」、「大眾創業」項目等,也非預期地拉動了不穩定工作的擴張。以與之相近的「非正規就業」統計為例,1978年全國城鎮非正規就業人員比重僅佔0.17%,2012年已達60%(王慶芳,郭金興.非正規就業者的境況得到改善了麼?——來自1997—2011年CHNS數據的證據[J].人口與經濟,2017(02):116-126.)。


於是,原本應作為底線的「法律保護的穩定」呈現出嚴重不均等。最頂層,是供給最高規格穩定——勞動關係穩定的單位。次之是傳統的大型企業,老實遵守《勞動合同法》,為所有僱員提供正式勞動合同、規範的保險、辭退補償等,僱員失業享受失業金,退休享受養老金——此即典型穩定的法律保護。最下層,是正在擴大的不穩定工作群體,他們中有的是通過勞務派遣、商務合作、勞務用工等「合法」方式,從上一層中被擠出。


這對我們追求「穩定」構成了總體性的威脅。體面的、提供穩定法律保護的工作的比例(雖非絕對數量)在減少,形成了一種稀缺。很可能正是這種稀缺,助長了一種焦慮和不安全,使人們更加去追求極致穩定——回到體制內,勞動關係的穩定。


除了恐慌地競爭不多的有「穩定的法律保護」的工作,還有什麼方式來應對呢?作為一種公共政策,勞動法律保護不是靜態的,而是基於博弈的動態調整。近期Uber網約車司機是否享受勞動法權利,在英美等國引起爭論和關注。這是典型的不穩定工作,網約車司機表面屬自僱傭,而被排斥在勞動法律保護之外。但最近,美國加州和英國法院均做出了賦予此不穩定工作全部或部分勞動法權利的判決。


此非孤例,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應對不穩定工作的挑戰。這得益於個人認真對待自己的權利,部分團體的努力推動,也有社會的關注。這條路很難,但不可或缺。


結語


本文將與就業、工作有關的穩定分為三種,他們的特點對比如下表:「穩定」或曰「安全」,確實與自由存在張力,選擇何種程度的穩定,應是不同個體的選擇,這是每個人個性的體現。更何況底線穩定本就是生活的基礎。所以,本文無意規勸諸位一定要擁抱風險和不確定性,更不是否定社會對穩定的追求(這正是底線穩定稀缺的社會集體不安全感的反向體現)。


但筆者認為,個體的選擇需要基於對社會結構的基本認知。理性上能區分看待不同的「工作穩定」,去掉不切實際的幻想,感性上能感知自己偏好哪種「工作穩定」。


如果一定要說建議,筆者更讚賞,做好一個普通人能做的,不是追求極端的勞動關係的穩定,也不是全然沒有規劃、自由放任、不求保障,應儘量做到職業的穩定,更多參與爭取法律保護的穩定。


(作者周燕玲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趣業教育創始人。微信公眾號:趣業)

相關焦點

  • 穩定的工作,但也讓你窮得很穩定
    文|韋彪圖|網絡五一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發現,有很多人向我們單位投了簡歷。我正詫異,我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招聘了,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投簡歷呢?之後,在面試中,我發現大都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受疫情影響,學校鼓勵他們在外面找實習單位,如果沒有什麼事,就不用回學校了。
  • 面試必答題:什麼是穩定的工作?
    最近可以說是找工作的金三銀四的旺季,很多人在這兩個月去找工作、換工作。當然也有很多人在糾結是留在北上廣打拼呢?還是回老家圖個穩定呢?還有一個面試者,之前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但因為不是體制內的工作,不夠穩定,父母逼著不讓去工作,只能繼續找工作。面試時,每當問面試者到想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時,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想要找一份穩定一點的工作!那什麼樣工作是穩定的工作呢?早九晚五?五險一金?雙休?固定工作?沒有工作壓力?
  • 你如何定義「穩定的工作」?想換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實嗎?
    受到這次疫情衝擊,企業在人才僱傭方面也產生了不少波折與動蕩,更多人開始傾向於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未來的工作和職場將被重新定義,究竟什麼才是「穩定」的?歡迎分享你的看法。YiKoU精算一切我覺得找個穩定的工作不如找個穩定的公司——抵抗市場變化能力強的公司。如果只談論穩定的工作,可能會讓人覺得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工作,但是如果能找到穩定的公司,在這個公司內可以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和機會,這遠比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來的更合理。
  • 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於大多數的人意味著什麼?
    是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開始宣揚詩和遠方?是什麼時候開始,安逸穩定的生活成了墮落和頹廢?是什麼時候開始,平凡的日常生活會被人吐槽是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無趣?似乎只有斜槓青年才是勝者,似乎只有旅遊、寫作、自媒體人、自由職業者等等才足夠優秀。
  • 哪裡有什麼穩定的工作 工作的穩定還不是由自己決定
    我們一直在討論的難,職場上究竟難在哪裡?三是來自於自我層面,安逸享樂,沒有一身獨技之長,如果面臨企業裁員後,再繼續找工作將是難上加難。動蕩的大時代環境下,人人渴望穩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來源。其實,哪裡有什麼穩定的工作,工作的穩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自身實力不佳的,就利用好這段時間,去掌握一門核心專業技能,努力讓自己成為無可替代的重要者。有實力但是無力施展,渴望實現自己價值的,那麼由己,是你自由辦公的不錯選擇之一。
  • 穩定的工作意味著什麼?
    穩定的工作,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危機與風險,也意味著你喪失的機會。關於風險穩定是相對的,在某個時間段裡,在某個外部條件或場景下。如果你是打工的,現在很穩定,了沒是你的能力強。處在一個和諧的位置,但是,行業會不會演變?產品會不會進化?你公司的經營或者你的部門是否能一直保持現狀?即使保持了,你的能力會不會持續提升以符合公司的發展?目前賞識你的領導會不會變動?會不有更有能力或潛力的人進來對你構成威脅?諾基亞做手機的時候。
  • 找工作是找自己感興趣的,還是掙錢多的,或者穩定的?
    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感興趣掙錢多又穩定的工作幾乎是不能同時存在的。不過我們可以將感興趣的工作發展成掙錢多的,而且收入穩定的。找工作時往往會有一個誤區:不知道是找掙錢的工作好還是感興趣的工作好?如果是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前期多半是賺不了什麼錢。比如有些人喜歡玩攝影,讀書寫作,籃球這些興趣,如果前期不投入大量的學習,其實就業面非常窄,是賺不了多少錢的,而且這些興趣前期還要投錢在上面。
  • 生活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80後當年找工作的時候,一般都會聽到年長者說的一句話,找一份穩定工作!於是很多的80後聽話了~在90後當年或者說現在找工作的時候,可能部分還能聽到找一份穩定工作的話,但是更多的可能就是聽到找一份好工作,進大公司,進網際網路大廠。
  • 穩定的工作就代表有穩定的生活嗎?看似穩定其實最不穩定!
    昨天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消息,小張在畢業以後一直在做會計的工作,每個月大約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是工作比較輕鬆,也比較穩定。其實小張並不喜歡這份工作,她更喜歡做銷售。但是她的家裡人堅決不同意,除此之外,家裡人要求小張的男朋友也得有固定的工作。
  • 公務員工作究竟怎麼樣?真的有那麼穩定嗎
    昨天有朋友說自己想考公務員,問我公務員工作究竟怎麼樣,其實我的感覺是,首先,公務員工作從各方面來說,都算是不錯的一份工作,但是要說公務員工作的好處和不好之處,我的看法是:公務員最大的好處,就在於穩定,而公務員最大的壞處,其實也在於太過於穩定
  • 「希望找份穩定的工作」——如何實現?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你還在找工作嗎?常年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閱覽成千上萬人的簡歷,簡歷詳盡的太少,讓從事招聘工作的人員大浪裡淘沙、大海裡撈針,通過有限的信息來判斷應聘者的各種資質,從而為企業篩選合適的人才,最後在應聘者走馬觀花的不斷面試中,人事人員卻被修煉的火眼晶晶…… 經常看到有很多人在簡歷的自我評價裡寫著一句話「希望找份穩定的工作」「求穩定工作」「本人不喜歡頻繁換工作」等等諸如此類意思的話語,那麼我們來聊聊何為穩定的工作
  • 四個維度,兩種場景,告訴你什麼是穩定工作,什麼時候需要穩定
    長期以來,體制內工作給人的感覺就是穩定工作,「旱澇保收」、沒有下崗和生存壓力,工作輕鬆。在疫情隔離期間,因為體制內的人收入幾乎不受影響,體制內又引起很多人的嚮往。到底什麼是穩定的工作,每個人所處環境、自身條件不同,對穩定的職業認識也不一樣。有的人認為「朝九晚五」就是穩定,有的人認為「旱澇保收「就是穩定,有人認為離家近、能夠含飴弄孫就是穩定。不光是不同的人對穩定的認識不一樣,每一代人對穩定的認識也存在很大的差別。
  • 哪有什麼穩定的工作!
    在一家公司呆了10年,穩定了10年,最後卻落得個被辭退的下場。他對未來很迷茫,臨近中年被辭退,不知道未來能做什麼。而2018年河北唐山市高速收費站的36歲大姐的故事,又浮現出來,一句「我今天36歲了,什麼也不會。」讓她火遍全國。
  • 幫子女找什麼工作好?低薪且穩定的工作已經過時了,原因很真實
    幫子女找什麼工作好?低薪且穩定的工作已經過時了,原因很真實身為父母,總是會想自己的子女過得好。於是就會有父母想方設法幫助自己的孩子找工作,甚至會有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穩定的工作,刻意給子女安排工作。但是很多父母給孩子找的工作卻不是他們喜歡的工作,而是那些穩定卻低薪的工作。這些工作卻讓他們的子女心裡不是那麼的舒服,因為他們想要得到的工作並不是這類型的。雖然我們都知道父母是為了子女好,但是父母為子女介紹的工作會給他們帶來特別大的困擾。因為這會讓他們不好拒絕,離職的時候也會因為父母的原因有一些顧慮,所以這就給他們帶來了困擾。
  • 什麼樣的工作穩定又掙得多?
    什麼樣的工作掙得多又穩定?畢業季來臨,最近很多老家親戚的孩子在找工作,有幾個打電話問我說:現在哪種工作比較穩定,掙得又多?我一聽這典型的想找一個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活,哪就有那麼好的工作落在你頭上呢?現在很多人找工作都會走向這個誤區,其實說起穩定的工作,我認為除了體制內的工作之外,是沒有什麼穩定工作可言的,不過雖然沒有穩定的工作,但我們可以保證自己有穩定的收入,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現在有很多失業或者被辭退的現象,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就算是失業了,還是可以很快找到很好的工作,只要成為這類人就能得到穩定的收入。
  • 找對象是找個漂亮但是沒正式工作的,還是找工作穩定長相一般的?
    這找媳婦兒的時候應該是找那種漂亮,但是能力一般的呢?還是找長相一般,但是工作特別穩定的好呢,怎麼樣?你會如何選擇?我們一起來看看很多網友的真實想法吧。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類小夥子的想法:肯定要找一個漂亮的呀畢竟漂亮的媳婦兒就可以給下一代良好的基因,同時自己平常看著也賞心悅目,錢賺多少是夠呢,只要自己能掙來錢就可以了。
  • 退役軍人找工作,穩定的工作崗位有哪些?房產銷售值得考慮!
    退役軍人找工作,有哪些工作崗位是比較穩定的呢?所謂穩定的工作崗位就是能夠長久的工作下去,在薪資待遇上已經達到了自己理想中的要求,對於正在找工作的退役軍人群體,想獲取穩定的工作崗位其實並不難,雖然已經到了年末就業淡季,但還有很多地方在招聘適合退役軍人的工作崗位。
  • 到底怎樣才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最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在找工作,找工作的標準:(1)自己感興趣的行業;(2)待遇不能太差,至少要和市場價差不多;(3)不能離家太遠,不能經常加班。但疫情之下,想找到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工作卻是稀少,在很多公司面臨裁員,減少招人需求的情況下,認清現狀好像來得更實際: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朋友感嘆:到底怎樣才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 穩定的工作才是最大的風險
    現實生活中,波動其實是抵禦風險的最好方式,如果你企圖消滅生活中的波動,讓生活越來越穩定,那麼最後將迎來毀滅性的風險,父母總是讓我們好好學習,找個穩定的工作,但殊不知穩定的工作才是最脆弱的,那些遇到中年危機的人,通常都是因為之前工作太穩定了。
  • 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於大學應屆畢業生意味著什麼?
    許多年輕人越來越看不起穩定的工作,似乎只有遠離穩定安逸的生活,才配得上所謂的青春和熱血。知乎上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於大多數大學應屆畢業生意味著什麼?鑑於社會上漸漸形成的風氣:穩定=沒前途=沒出息,我以為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大抵也是在傳遞這樣的觀點。沒想到幾個高贊的回答,全是反駁這個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