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消息,小張在畢業以後一直在做會計的工作,每個月大約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是工作比較輕鬆,也比較穩定。其實小張並不喜歡這份工作,她更喜歡做銷售。但是她的家裡人堅決不同意,除此之外,家裡人要求小張的男朋友也得有固定的工作。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一名畢業於名牌大學的研究生,自己找了一份待遇還不錯的工作,但因為不屬於編制,家裡人堅決反對。目前,現在社會都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一個穩定的工作到底意味著什麼?一個穩定的工作就意味著有穩定的收入嗎?穩定的工作就一定是安全的嗎?
大部分人理解的穩定只是崗位相對穩定而已,但並不代表個人在這個崗位上就是安全的。現在看似非常穩定的行業或者是崗位,卻悄然發生著變化。有報導稱,方便麵的銷量近三年下降速度非常快,這並不是因為同行競爭所導致的,而是因為外賣行業的興起。
曾經還有一個故事,在美國有一對兄弟,哥哥是一名大企業的管理人員,薪金和待遇都非常不錯,但他的弟弟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收入當然不穩定,但是一年下來兄弟兩個人的總收入就差不多。有一年經濟危機爆發,哥哥被迫失業,只能勉強依靠存款度日,而弟弟依然能夠以計程車為生,收入上並沒有受太大的影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結論就是:越是看似穩定的工作,其實越是脆弱的。
現在不是一個鐵飯碗就能夠一輩子有飯吃的年代,現在很多新興行業的發展,許多傳統的行業可能就會被取代,但改革的潮水湧入之時,我們要做的是要學會遊泳,這樣才不至於被淹死。
曾經還有一個年輕女教師辭職的事件,當時在朋友圈比較火,這名女教師放棄自己穩定工作的理由是非常簡單的:錢太少但事情又太多。很多人無法理解她的做法,別人求之不來的工作崗位卻被她這樣隨意丟棄。但是深入分析,教師工作體面又高尚,但是工資低是不爭的事實,不得已離職也是能夠理解的。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當一個行業或者是崗位穩定的時候,也代表著它們的運行方向可能是下坡路。一個沒有競爭意識的團體或者組織,也不可能帶來超乎預期的經濟收入。
如果一個人在一個看似穩定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幾十年,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卻沒有想到有一天可能會被淘汰,其實這是最危險的。如果一個人將"穩定"都寄托在一個行業或者是崗位上,而不是在自己的能力上,這是最悲哀的。一個人想要穩定的能力,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和自我成長,將自己的關注點放在是否能夠學到新的知識,是否提升了自我基礎上。
你是否還在抱怨自己的工作?讀過這篇文章,現在是否能夠擺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做的是什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