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2020-12-20 新浪科技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卡商、號商、貓池、卡池、接碼軟體……這些「陌生」、甚至有些怪異的名詞,與你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網絡黑灰產究竟是哪些產業?它們如何在灰黑色地帶運營非法牟利?

這些產業的從業者為什麼沒有像網絡主播、電子競技運營師、網約配送員等新興職業被國家認可?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追蹤全國首個打擊黑灰產的公安部「部督」案件,深入調查網絡黑灰產的運轉過程。

四川遂寧號商作案設備。受訪者供圖

打掉的僅是「冰山一角」

近日,海口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網絡黑灰產部督案件,共搗毀卡商窩點3個,扣押電話黑卡3萬餘張,貓池、卡池作案工具200餘部;搗毀號商窩點1個,查獲交易微信號近10萬個;剷除為卡商、號商提供驗證碼交易服務的接碼平臺1個,平臺註冊會員數達3000餘人,其中近一個月交易手機驗證碼達285萬條,一個月內交易金額達130萬元。

截至11月23日,專案組經過三輪收網行動,在海南海口、江蘇徐州、湖南長沙等6省8地市抓獲卡商、號商、接碼平臺老闆等黑灰產犯罪嫌疑人18名。

今年9月下旬,海口市公安局網警支隊在核查公安部「淨網2020」黑灰產線索中,一個購買接碼軟體的海口買家引起網警注意。警方經分析研判,發現任職於海口某知名企業的員工田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田某可能持有大量手機黑卡並為下遊犯罪提供幫助。

9月29日,海口警方出動警力對田某進行抓捕,一舉搗毀其架設在海口市海甸三西路某小區家中的卡商工作室,現場扣押1.6萬餘張聯通手機卡及大量電子設備。

警方經進一步偵查發現,田某還在江蘇省徐州市設置了另一處卡商工作室。該工作室2019年9月開始運行,由田某姐姐和黃某負責管理,田某日常在海口採用遠程訪問的方式作案。

9月30日,在徐州警方的協助下,專案組民警在徐州市泉山區某小區的工作室現場抓獲田某姐姐和黃某,扣押1.2萬餘張聯通手機卡和大量涉案電子設備,並於10月1日順利將2名嫌疑人押送回海口。

通過對田某的2個工作室進行研究,專案組順藤摸瓜對田某這條黑灰產業鏈的相關上下遊開展深入調查。

專案組民警先後奔赴四川遂寧、廣東珠海、湖南長沙、山東濟南、廣東揭陽、東莞實施抓捕,抓獲「卡商」龍某、劉某等人,「號商」何某、黃某等人和接碼平臺老闆劉某利等人。

專案組民警李文昌說,購買電話黑卡和驗證碼的下遊黑灰產犯罪人員眾多,警方正抓緊擴線偵查。此外,整個產業鏈每個環節的從業人員之間都是「多對多」的關係,本案打掉的僅是「冰山一角」。

產業鏈是如何運營的?

警方偵查發現,田某在該網絡黑灰產鏈條中扮演著「卡商」(擁有大量手機卡的人)的中間角色,其上家是能夠大量辦理實名電話卡和研發接碼平臺、「貓池」「卡池」工具的賣家;下遊是購買其手機號和驗證碼,用於註冊微信號、QQ號、微博帳號等販賣的「號商」(擁有大量網絡帳號的人)。「號商」的下遊買家是直接從事網絡電信詐騙、網絡博彩、銀行卡盜刷、洗錢等犯罪的人群以及薅羊毛黨、刷流量黨、垃圾簡訊營銷等遊走於灰色地帶的人群。

徐州卡商工作室。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卡池」相當於擴展的手機卡槽,可同時插入256張手機卡;「貓池」就像一個能插多張手機卡的簡易手機,一臺電腦連接幾臺「貓池」,每臺「貓池」根據埠數量的不同,可同時插入8張至256張不等的手機卡,用於批量接收驗證碼;「卡池」和「貓池」配套使用,通過電腦上的軟體控制,可以實現批量自動接發手機驗證碼。「接碼平臺」是連接「號商」和「卡商」之間的一款交易手機驗證碼的軟體,有客戶端App,也有網站,是連接「號商」和「卡商」的橋梁。

「田某等人的『貓池』『卡池』是在網絡黑灰產qq群通過網友購買的。徐州工作室的1.2萬張物聯網卡(不能打電話,可以接收簡訊,可以獲取驗證碼,主要賣給企業和單位),是上家龍某以自己名下公司名義,通過網絡渠道找雲南網友協助開設的。海口工作室的1.6萬張個人實名卡是從遼寧的一個賣家非法購買的。」專案組民警陳帥告訴記者。

「2015年就開始從事該行業,剛開始入行時手上的卡非常少,但也掙了一些錢,嘗到甜頭。2016年開始擴大規模,一個驗證碼,收取6毛到7元不等的費用。這要根據買家下單的量和註冊的帳號類型來收費。註冊微信、QQ等的價格要高,小眾的如豆瓣、天涯、世紀佳緣等價格低一些。」田某說。2015年以來,田某憑藉這個「發財入獄小竅門」非法所得數十萬元。

田某的下家是「號商」何某、黃某等人,他們通過購買田某的驗證碼,源源不斷生產微信號出售給別人。

警方經對抓獲的犯罪嫌疑人訊問了解到,微信註冊商批量註冊的微信號容易被封,一個新註冊的微信號養的越久,越不容易被封,價格會越高。微信註冊商一般會按照註冊當天、3天、8天、半個月、一個月的養號時間來設置不同的價格出售。當天號一般能賣10多元,3天號的售價在20-30元之間,8天號的售價在25-40元之間,半個月號的售價在40-50元之間,一個月號的售價在50-80元之間。QQ、抖音、世紀佳緣等其他帳號,根據市場需求價格也會浮動。

「『號商』何某涉案支付寶交易流水達七百多萬了,但還要除去成本,具體獲利還要進一步調查取證核實。」專案組民警陳帥告訴記者。

田某的下家還有一類是「充值卡商中介」陳某,陳某利用購買田某的手機驗證碼去購買聯通的充值卡,再將充值卡掛在淘寶等平臺售賣,進行洗錢。

那麼,田某又是怎麼把這些驗證碼自動地提供給下遊「號商」的?隨著案件偵辦的深入,專案組民警擴線追蹤到了一個「肯德基」接碼平臺。

這款名為「肯德基」的接碼軟體,在黑灰產鏈條中起到關鍵作用。平臺上24小時源源不斷地交易著大量手機卡的驗證碼,類似田某一樣的「卡商」,就達600餘人。

「可以在平臺上抽佣金,平臺每交易一條驗證碼,獲利一分錢到六分錢不等。」接碼平臺老闆劉某利供述。該平臺源源不斷交易大量驗證碼,據估算,劉某利從中獲利非常可觀。

此外,劉某利的合法身份為中國移動某代理點的負責人,並在自己家的樓上也架設卡池、貓池等設備搭建「卡商」工作室牟利。「卡商、號商、接碼平臺老闆,他們之間的角色經常是互串的。」辦案民警李文昌告訴記者。

打擊不易須多方合力

專案組民警介紹,網絡黑灰產業的蔓延發展,大大增加了網際網路行業監管和打擊網絡犯罪的難度,是當前各種網絡違法犯罪高發的關鍵因素之一。

民警現場勘驗取證(徐州現場)。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卡商、號商等從業者不被國家認可,他們從事的產業為什麼是黑灰產?

李文昌分析認為:一是沒有資質,非法經營,無證經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無論是簡訊業務還是群發信息,都是電信增值業務,均屬於需經電信管理部門許可方能經營的業務。也就是說,想從事這些業務,都需要「持證上崗」,否則就是非法經營。

二是下家基本上是違法犯罪的團夥。根據《刑法》規定,「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行為。」號商、卡商的行為本質上就是為下遊的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幫助。

三是對不特定普通人造成危害,造成公民個人信息洩露,被下遊犯罪活動詐騙、盜刷銀行卡等造成財物損失,甚至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即使你不賣卡,身份信息也可能被冒用,辦黑卡的人可能用你的身份信息偷偷地多辦一張。如果這張黑卡被用於違法犯罪,警方在調查時可能會溯源到你。警方和你都需要從是否有主觀故意、是否非法牟利等多方面佐證,排除犯罪嫌疑。」李文昌解釋道。而這將給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也給辦案機關的偵查取證造成一定的幹擾。

警方提醒,一旦發現身份信息被非法分子盜用註冊實名手機卡,應該撥打運營商的電話解綁和註銷。其實,對個人來說很難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必要時可以「運營商監管不力」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民事追償的形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專案組民警表示,對警方而言,打擊網絡黑灰產的難度比普通犯罪案件的偵辦難度要大很多。挑戰和難點在於該類犯罪是技術型犯罪,摸排犯罪線索難、固定證據難,且從業者遍布全國各地,「抓捕尤其難」。

此外,警方呼籲,深度治理網絡黑灰產各電信運營商、網絡平臺等也應積極行動起來,警民攜手共同壓縮犯罪分子的活動空間。(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民警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打掉的僅是「冰山一角」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原標題: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電訊特稿網絡黑灰產業的蔓延發展,大大增加了網際網路行業監管和打擊網絡犯罪的難度,是當前各種網絡違法犯罪高發的關鍵因素之一。受訪者供圖打掉的僅是「冰山一角」近日,海口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網絡黑灰產部督案件,共搗毀卡商窩點3個,扣押電話黑卡3萬餘張,貓池、卡池作案工具200餘部;搗毀號商窩點1個,查獲交易微信號近10萬個;剷除為卡商、號商提供驗證碼交易服務的接碼平臺1個,平臺註冊會員數達3000餘人,其中近一個月交易手機驗證碼達285萬條,一個月內交易金額達
  • 全國首個打擊黑灰產「部督」案: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全國首個打擊黑灰產「部督」案件追蹤田某海口工作室內正在運行的手機卡。打掉的僅是「冰山一角」近日,海口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網絡黑灰產部督案件,共搗毀卡商窩點3個,扣押電話黑卡3萬餘張,貓池、卡池作案工具200餘部;搗毀號商窩點1個,查獲交易微信號近10萬個;剷除為卡商、號商提供驗證碼交易服務的接碼平臺1個,平臺註冊會員數達3000餘人,其中近一個月交易手機驗證碼達285萬條,一個月內交易金額達130萬元。
  • 新華每日電訊: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受訪者供圖打掉的僅是「冰山一角」近日,海口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網絡黑灰產部督案件,共搗毀卡商窩點3個,扣押電話黑卡3萬餘張,貓池、卡池作案工具200餘部;搗毀號商窩點1個,查獲交易微信號近10萬個;剷除為卡商、號商提供驗證碼交易服務的接碼平臺1個,平臺註冊會員數達3000餘人,其中近一個月交易手機驗證碼達285萬條,一個月內交易金額達130萬元。
  • 二代身份證掛失仍可使用 起底「二代證買賣」灰色利益鏈
    震驚:被掛失的身份證能照常使用 起底「二代證買賣」灰色利益鏈  蘇州警方抓獲一名嫌疑人,半年賣掉200多張身份證,獲利超2萬元這不,一名80後男子通過微信低價收購他人的真實二代身份證,然後從「貼吧」高價出售,不到一年非法獲利2萬多元。日前,蘇州工業園區警方以涉嫌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件罪,將四川籍男子楊某依法刑事拘留。
  • 高價禮品回收背後暗藏灰色利益鏈 購物卡最受歡迎
    高價禮品回收背後暗藏灰色利益鏈 購物卡最受歡迎   禮品回收的「商業奧秘」——揭秘高價禮品回收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在我國的各個城市裡,不難找到這樣一批「生意人」——他們或在鬧市區裡開一家小店,專營禮品回收;或是以出售名煙名酒為主業,「兼職」回收禮品。
  •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由此看來,浙江確實存在一條與高考有關的灰色利益鏈。多年參與命題和閱卷的人尤其是擁有極大話語權的組長。他們平時在培訓機構講課售書,在命題時很可將自己講的重要內容或題目稍作變更塞進試卷中;在評卷時可能將自己講過的要求、技法等融進評分細則和處理爭議卷的過程中。
  • 掛失身份證照常使用 起底「二代證買賣」灰色利益鏈
    這不,一名80後男子通過微信低價收購他人的真實二代身份證,然後從「貼吧」高價出售,不到一年非法獲利2萬多元。日前,蘇州工業園區警方以涉嫌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件罪,將四川籍男子楊某依法刑事拘留。­  楊某交代,從去年7月至今年2月,他利用網絡平臺,從別處以每張50元左右的價格購買居民二代身份證後,再以每張300到400元的價格轉賣,共計交易他人居民身份證件200餘張,獲利2萬餘元。­  目前,楊某因為涉嫌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件被園區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 職稱英語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鏈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曹博)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職稱英語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鏈。  職稱英語是目前參與人群最多的職業資格考試之一,涉及在職人員職稱晉升、工資評定等切身利益。但長期以來,其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
  • 微信號也能批發零售!《焦點訪談》起底微信號地下交易
    微信號也能批發零售!《焦點訪談》起底微信號地下交易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25日 21:24 A-A+ 去買個新號用一下直接丟掉了也沒有什麼損失,損失不大。」  確實,在賣家發來的價格表上,新微信號35元是價格最低的一檔,而一些註冊時間較長,發布過朋友圈的微信號則要240元,行內人將這種微信號稱為站街號。相比於35元的新微信號,這種微信號有一種特殊的功能。
  • 掛靠證書吃「空餉」一年收入3萬多 揭秘資格證書掛靠「灰色利益鏈」
    記者調查發現,證書掛靠背後已形成一條黑色利益鏈,一級建造師掛靠(初始)是一年2.7萬元,濟南一些專業資質代辦公司專門辦理證書掛靠業務。業內人士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斬斷這一違法違規的灰色利益鏈。
  • 揭開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灰色利益鏈
    一筆筆帳面資金流轉的背後,卻是國家大量稅款的流失。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惠山區檢察院共查辦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以下稱「虛開案件」)71件138人,涉案企業170餘家,總涉案稅額超過4100萬元。今年1至8月,共受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37件65人,審結35件61人。
  • 飯圈灰色產業鏈背後的賞與罰,起底「代拍」江湖
    飯圈灰色產業鏈背後的賞與罰,起底「代拍」江湖作者:張津來源:南方傳媒書院全文4240字,閱讀約需8-9分鐘5月10日,王俊凱工作室發文:「近日,有部分不理智的朋友存在跟車、追車、跟機,在王俊凱入住的酒店大堂和樓道聚集,甚至在房間門口圍堵等行為.5月13日,楊冪的遭遇更將「代拍」亂像推向風口浪尖:有人用惡  意視角偷拍楊冪,並造成劇組混亂。10月18日,張天愛在微博發文點名跟拍行為,稱前夜與朋友吃飯被偷拍。
  • 微信朋友圈刷票灰色利益鏈調查:人工或機器刷票,可控制票數
    不過,大家不了解的是,這種微信投票背後,還有一條灰色利益鏈。不知從何時開始,各種各樣的拉票活動成為微信朋友圈一大景觀。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微信朋友圈拉票活動如此火熱,其背後又存在怎樣的問題?《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新生兒「足跟血篩查」隱藏灰色利益鏈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遼寧等地部分公立醫院,一項收費近千元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自費足跟血篩查,「搭車」國家免費項目,經「捆綁」推銷或「先斬後奏」,幾乎成為新生兒家長的「必選」,其背後隱藏著一條運作多年的灰色利益鏈。
  • 人血橘子,一家淘寶店倒閉背後牽引出的神秘灰色利益鏈
    被B站一個名為「路人A-」的 50 萬粉網紅知道後,立刻向其粉絲傳播,並在顯而易見商家失誤且無法負擔的情況下鼓動粉絲進行所謂的「薅羊毛」(無法發貨可以申請賠償),使得最後下單 20 多萬,金額高達 700 萬。店家在店裡發了公告懇求買家退款,其粉絲依舊對店鋪進行投訴,使得店鋪只得停運。
  • 資格證書掛靠灰色利益:一級建造師證掛靠年入3萬
    資格證書掛靠灰色利益:一級建造師證掛靠年入3萬 2015-02-02 15:51:39記者調查發現,證書掛靠背後已形成一條黑色利益鏈,一級建造師掛靠(初始)是一年2.7萬元,濟南一些專業資質代辦公司專門辦理證書掛靠業務。業內人士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斬斷這一違法違規的灰色利益鏈。
  • 虛假好評灰色利益鏈:招模特拍買家秀 需交入會費
    原標題:虛假好評背後隱現灰色利益鏈編者按:你有所呼,我有所應。升學求職、就業創業、交友戀愛、結婚生子、買房租房、通勤買車,如果覺得「太難了」,歡迎跟我們倒倒苦水提點建議,可以把遇到的問題和所思所想發到「青年之聲」版郵箱voice@cyol.com。我們將針對大家共同關心的典型問題和現象,請記者專門調查採訪。
  • 英語和職稱評審「拉郎配」 灰色利益鏈成斂財工具
    唯英語論的「硬槓槓」被指阻礙人才選拔,唯論文論、唯項目論的僵化評價指標催生出灰色產業鏈條,教育產業化的膨脹衍生出職稱考試與培訓的市場陷阱,而評審過程中人情替代規則、對人不對材料等「心裡有、嘴上無」的灰色空間現象也讓職稱評審的公正性遭受質疑。  日前,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時間表已經確定,此舉也被看做是職稱制度改革的破題之作。
  • 一千元的提貨券只換回一條鰻魚 海鮮禮券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一千元的提貨券只換回一條鰻魚 海鮮禮券背後的灰色利益鏈2011-11-04 09:04:00  水產養殖網  今年有個笑話在水產商之中流傳,有人拿了一千元錢的海鮮禮盒券去提貨,結果只換回了一條鰻魚。  面值600元的海鮮禮券  實際採購價300元左右  「海鮮禮券的價格太不實在了,我們現在基本都不收。」一位常年收購各類菸酒禮品購物卡的資深黃牛說,今年海鮮禮券和大閘蟹券的標價都太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