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嫌父母給的生活費少,列出清單明細:每月至少4000元

2020-12-17 龍爸談教育

作為父母都會把最好的東西提供給孩子,為了讓孩子更有面子,有些時候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東西,早就已經超出了自理能力範圍,但是家長還是硬著頭皮強撐著,可是家長的這種畸形的教育方式,有時候真的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啊!

前段時間曾經風靡網絡的一件事情:父母辛辛苦苦供女大學生上學,每個月省吃儉用給到女大學生生活費1500元,這已經是父母傾其所有所能夠提供給女大學生最高的生活費用了。父母也知道進入大學花錢的地方也不少,為了不讓女大學生因為生活費而苦惱,父母每次都儘可能地能多寄點就多寄點。

可是父母的辛苦女兒一點都沒能理解,女兒收到父母給寄的生活費之後,不僅沒有任何的感動和感激,相比起其他同學的生活費而言,父母給自己的生活費太少了。於是女大學生立馬就給父母寄了一封信,與其說是信,還不如直接說是一張生活帳單。

帳單上列的密密麻麻,最省人奪目的是帳單後面的一串數字:總計生活費用4000元。也許這4000元在女大學生的眼裡就是一串數字,可是對於父母來說,卻是巨額的錢財啊!

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憤怒,他們把矛頭指向女大學生,說她愛慕虛榮、不懂得體諒父母、是寄生蟲等等。其實我想說她固然有她的問題,可是她的問題又是誰給造成的呢?難道她天生就是這樣的嗎?歸根結底還是父母自作自受,自己從小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即使自己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也應該教給孩子如何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窮人家的孩子優秀的不也有的是嗎?

孩子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父母小時候就不想讓孩子覺得不如別人,於是一個勁地想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可是正是這樣家長無意間就給孩子養成了攀比的習慣,所以孩子才會有今天的這種行為。

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說為了臉面硬撐著,家長的硬撐只會讓孩子更加的肆無忌憚。

一、家長給孩子養成攀比的習慣,等待家長和孩子的會是什麼?

1.孩子心理出現問題

家長給孩子養成攀比的習慣,這時候孩子的心理已經是有些不正常的啦!比如這樣的孩子嫉妒心理會特別的強,總是羨慕嫉妒別人的東西,如果自己沒有而別人有,自己就會想方設法的去得到,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在所不惜。

2.孩子只會一味的索要

如果家長從小給孩子養成攀比的習慣,孩子無論何時都只會伸手去給父母要,而從不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大部分攀比的孩子長大之後會被金錢和物質所吸引,很容易走上歧途。

3.家長只會更加辛苦

家長給孩子養成攀比的習慣,不光是孩子痛苦,家長會更加辛苦。因為家長需要不停地去滿足孩子的欲望,即使自己已經疲憊不堪,可是為了孩子自己只能是硬挺。往往這種情況最後的結局就是孩子和家長兩敗俱傷。

攀比就是毒藥,它會使人上癮,家長不要用自己的無知把孩子引上不歸之路,為了避免給孩子造成攀比的習慣家長該如何做?

其實家長可以很明確很坦蕩地告訴孩子自己的家庭情況到底是什麼樣子?讓孩子對自己對家庭有個正確的認知。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相關焦點

  • 女大學生收到1800元生活費,卻嫌棄不夠,反而列出清單催父母加錢
    一名女大學生因為嫌家裡給的生活費不夠,於是列出清單催促父母給自己加生活費。 大學生小玲來自於小縣城,原本的她還算乖巧懂事,可是上了大學後,小玲的想法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開始父母每月給她1000塊錢的生活費,雖然不多,但是對於下崗在家的父母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壓力。
  • 女孩上大學每月1800元生活費,卻嫌棄不夠,列消費清單要父母加錢
    關於大學生每個月花多少生活費合適的話題,討論從來沒停止過。不同年齡段的網友有不同的回答。不過大多數人的家庭都是量體裁衣,看菜吃飯,家庭的經濟實力決定了給孩子多少生活費。01女孩大學每月1800元生活費,卻嫌父母給得少,列消費清單要加錢
  • 女大學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 被父母拒絕後求助網絡:根本不夠花
    近日,有這麼一條消息上了熱搜,一名新生每月要四千生活費遭拒。據了解,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名大一的女生就生活費的事在網上發帖求助,這位女生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兩千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消息曝光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有人表示別說問父母要4000,自己現在月工資也就才4000元;還有人不禁調侃,你現在向父母開口要4000,以後每個月工資能達到4000嗎?
  • 「1800元怎麼夠?」大學女兒嫌棄生活費少,列清單催父母要錢
    01大學女兒嫌棄生活費少,列清單催父母要錢,最少4000元琳琳是一名剛剛上大學的女生,她在高中的時候聽過父母和老師說關於大學,最多的就是「父母剛上大學的時候,每月只給她1800元生活費,其實這麼多的生活費,比其他孩子的生活費還多了幾百塊。可是對琳琳來說,要想讓她過上輕鬆的大學生活,這麼點錢遠遠不夠。她不僅要參加各種社團組織的聯誼活動,每周末還要和同學一起出去吃飯逛街,還有化妝品和衣服要買,1800元在她手裡往往每到月底就已經快要花光了。
  • 大學裡每月要多少生活費,一位大學生曬出了自己的消費清單
    大學生每年需要多少生活費?這是不少家長都關心的問題,雖然不管孩子需要多少,家長基本都會滿足,但是還是希望孩子能夠一個良好的習慣,不至於大手大腳,也不至於忍飢挨餓。
  • 「一月2000生活費你還嫌少?」大學生嫌父母給的少,父母含淚反駁
    文|愛上了教育大學生們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開學了,每到學生開學,父母們就要開始發愁了,因為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孩子開學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學費、雜費、還有夥食費和生活費,加在一起也要好幾萬,所以對於很多貧困生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那麼現如今大學生的生活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呢?馬上要開學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每月1800生活費還嫌少,女大學生列出清單告訴父母:你沒見過世面
    案例:一向乖巧的小雲最近和父母發生了矛盾,父母認為小雲不懂得節儉,小雲卻抱怨父母對自己太過摳門,一點也不體諒自己。原來小雲是去年剛從農村考上大學的一名大一學生,五光十色的大學生活讓小雲覺得目不暇接。起初雙雙下崗的父母給小雲每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小雲在看到周圍的許多同學都是穿名牌、吃大餐以後,果斷向父母提出要漲生活費的要求。父母考慮到小雲自己一個人在學校生活,怕小雲受委屈決定自己省吃儉用再給小雲多添800元的生活費。可對於這每個月1800元的生活費,小雲卻還是嫌少,還列出一張詳細的生活費帳單催促父母給自己加錢。
  • 新生問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被拒!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合適?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每月1500-3000元屬於中等?父母看了難受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每月1500-3000元屬於中等?父母看了難受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到現在大部分的學校都已經開學了,但還是有少部分中專學校學生還未返校學習。今天筆者把大學生們每個月所需要的生活費做出等級的劃分,這也是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的,總學生的整體情況出發。一起來看看你在大學的時候到底是屬於哪一個等級的消費者呢?一般等級水平:800-1000元每月大部分的學生在大學裡還是比較懂事的,不該浪費錢的地方不會輕易去浪費一分錢。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4500,過分嗎?
    你在學校每個月花多少生活費呢?一起和八弟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01 大學生,一個月應該花多少錢?其實要是真問起大學生每個月應該有多少生活費,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每個月不到1000的也有,畢竟大學生沒有房租的花銷,只要保證正常的飲食就解決大部分問題了。
  • 大一女學生要求父母每月給5000元生活費,不以為然:舍友更多
    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少的支出,這筆支出對於不少家庭來說,擁有一定的壓力,尤其是家裡有多個孩子的父母。普通家庭要供養一個大學生原本就實屬不易,但是一些大學生並不考慮自身家庭的條件和父母的辛苦,一味和同學攀比,花錢大手大腳。
  • 女大學生要4500生活費!對父母放話:再不給錢我就要吃食堂了
    各位大學生,你們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1000元,2000元,又或者是4000元,5000元,甚至10000元!一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的大一女生在網上發帖,抱怨稱:覺得自己每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太少了,希望父母可以給她增加到4500元,否則的話,自己只能吃食堂了。
  •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還說就這還不夠花,父母無奈流淚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自己說這才哪兒到哪兒,就這還是我省著花,父母無奈留下了眼淚。我們都知道,高考生基本上都填完了自己的高考志願,準備收到錄取通知書,等待開學的日子。因為都是第一次遠離家鄉或者遠離自己的城鎮進入大學,父母難免會擔心孩子。
  • 大學生收到生活費,卻嫌父母給的少
    記得08年我上大學那會兒,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500元,周圍室友和同學也基本差不多。500~1000元的生活費也是完全足夠的,然而大部分學生卻不甘於此。但不管怎麼說,大學時期並不適合過度消費,拿著父母的錢過著奢靡的生活,也於心不安。「一個月才2000想餓死我嗎?」大學生收到生活費後,嫌父母給的少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大學生的消費清單,讓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沉默了許久之後,腦海裡浮現出兩個字「坑爹」。
  • 女大學生每月3000元生活費 抱怨父母給錢太少:月底只能吃食堂!
    現在的孩子每天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艱難,也不知道父母掙錢的不易。重慶的工資水平在全國都算低的,普通的上班族,每個月就三四千塊錢的工資。在重慶上大學,每個月生活費普遍1000-2000元,家庭條件不要好的,幾百元也夠吃食堂。
  • 女大學生要每月生活費4500元被拒,給多少生活費都「不合適」
    在忍不住沉浸於一代新人換舊人時,這樣一條新聞卻突然出現在師師眼前: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
  • 大學生每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家長每月給1500多了還是少了?
    在討論每個月應該給多少生活費之前,先插一句題外話,對於剛考上的大學生憑藉錄取通知書可以購買半價車票接著我們說每個月應該給多少生活費?我相信很多家長也不知道每個月應該給多少生活費,給少了怕自己孩子在外受苦,給多了又怕孩子鋪張浪費。這裡有一份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表,可以看出由於不同地區的經濟差異各地的消費水平並不一致。不過平均水平是大概在1500的位置,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肯定要有適度的增加。
  • 從一個女大學生向父母每月要生活費引發的思考
    提問者是大一女學生,說現在問父母每月要4500元的生活費,父母不給,自己感到很氣憤。如果是家底豐厚倒也罷了,可是父母如果是一般家庭的話,這些費用確實有點多了。每月在學校吃飯最多30元,而且吃的不錯了,一般女生愛美吃不多,以營養為主。這樣一個月就1000元夠了,再加上網費手機話費200元,其他300元機動,1500元一個月完全沒問題。
  • 「我室友每月5千生活費,我要3千多嗎?」大一女孩列出消費清單!
    據統計,條件優越的家庭,孩子每月的生活費可以達到3000元以上,普通工薪家庭,孩子每月的生活費大致在1500至2000元。不論孩子得到多少生活費,其實都是父母辛苦掙來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可是有些孩子卻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嫌棄生活費太少,令人感到心酸。
  •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生活費不到800元,卻要父母給4500元
    「我媽每月給我4500元生活費,其實我生活上的費用只花了800元左右……」有一位去年考上大學的小女生跟我聊天的時候說到了她上學時的生活費,然後沾沾自喜的說出了她的心裡話。她就是去年考上大學的一位大一新生,今年開學她馬上就大二了。每月生活費4500元,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