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初出茅廬自主創業的朋友總會有兩種問題:
已知創業方向找店鋪,如「我想做奶茶/咖啡/餐飲...生意,我應該怎麼找店鋪?」已有商鋪找生意,如「我家有一個20/50/100平的商鋪,我應該做什麼生意?」
針對前一個問題,58妹為大家介紹了開奶茶店、咖啡店、花店以及書店的基本選址要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家中已有商鋪的情況下,該如何挑選生意方向,就以「50平的步行街商鋪,適合做什麼生意」為例。
從商鋪地段進行選址
商鋪是既定的,那麼就要從商鋪自身的區位尋找地段優勢,針對性進行業態選擇。
以步行街商鋪為例,我們需要分析商鋪位於步行街的什麼位置,雖然步行街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保障了人流,但具體的區位影響著有多少人能夠經過商鋪、進行消費,商鋪的「能見度」才是決定商鋪生死的關鍵。
我們需要查看商鋪是否在步行街的主要幹道附近,還是在幹道邊的小路上,查看步行街是否符合一般人逛街的行進路線。
如果是位於入口處、交叉路口等特殊地段,那麼意味著店鋪面向更大的客群,面向的客戶群體更為龐大,客戶的需求面也會更廣,商鋪的生意可以由此入手;如果店鋪位於二樓、街尾等不易被察覺的偏僻位置,則需要更多考慮對人流量依賴性較弱的生意方向。
根據客群主體進行選擇
商鋪周邊的客戶群體能夠幫助我們明確應該做什麼樣的生意。如同社區型商圈適合做家庭消費、辦公商圈適合做輕食快餐,開店做生意最後的落腳點在於消費人群,我們需要找到與周邊客群相匹配的業務分類。
在開店前,不妨蹲點商鋪周圍,觀察附近逛街消費的人群,定位消費客群。一般來說,在步行街進行消費的,大多是對新事物接收能力高、並願意為此消費的年輕人,他們對於吃喝玩樂的態度更積極,這就為生意的選擇提供了一個方向。
從店鋪面積進行選擇
在既有商鋪的情況下,可以從商鋪面積出發,針對現有的面積判斷適合做哪些生意。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幹任何生意,都需要有與之相對匹配的面積區間,50平的商鋪想要用來做體驗樂園,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同樣,要想開一個300平的麵館、麵包店,也得有能撐起300平商鋪的來客數額。
不同的面積該如何選擇生意方向?
對於我們案例中所說的50平商鋪來說,面積適中,適合做小型餐飲,如果有較大的門面,奶茶店、咖啡店、花店等小而美的店鋪,都不失為好的選擇。
從市場動態進行選擇
在開店前,可以多瀏覽各地較為流行的生意形式,洞察當下的消費機會,查找新風口。
佔領市場的風口、打造「網紅」店鋪、一舉賺得盆滿缽滿是每個創業者都期望的結果,長沙網紅奶茶「茶顏悅色」之所以能夠崛起,部分原因就是踩中了「新中式」的風口。雖然現實往往沒有這麼美好,不過尋找生意的「風口」的確是做生意的良策。
同時在挑選生意方向時,也需要提前針對周邊已開商鋪進行生意調查,做好競品分析,適當規避區域內競爭,在肯德基附近開小型快餐店,顯然是不夠明智的選擇。
不過如果有非常看好的行業,或者與其他店鋪在品類選擇和品牌定位上有比較明顯的區分,那麼開店也是可取的選擇。
最後,58妹需要強調,生意千千萬,最重要的還是成本的把控,有多少成本,選擇多大規模的生意。
回到我們最初的案例,如果有50平的步行街商鋪,適合做什麼生意?由本文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根據該步行街商鋪的位置進行判斷,如果是幹道附近,可以選擇奶茶店等易獲人流量紅利的生意,如果是步行街的犄角旮旯,則另做選擇;根據面向的消費人群,應該選擇年輕人喜愛的生意,吃喝玩樂,或者是其他創意性的行業;根據面積,可選擇小面積餐飲、文具、便利店等小型商業;最後,在有心儀的選項後,針對附近的其他商鋪進行調研,規避競爭。
以上就是「在已有商鋪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可經營的生意」的底層邏輯了,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