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支鏈胺基酸的腸內營養聯合腸道益生菌在肝硬化患者治療中的...

2020-12-20 騰訊網

支鏈胺基酸(BCAA)通過胺基酸在肝外代謝減輕肝臟負擔,促進肝細胞修復。另外慢性肝損害會有不同程度腸道菌群失調,因此,我們給予強化BCAA腸內營養(EN)支持以及腸道益生菌,來觀察研究其對肝硬化病人肝功能及營養狀況和併發症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0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Child-Pugh B級患者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46.59±11.93)歲;病程(3.8~7.5)個月,平均病程(5.55±3.31)個月。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齡(48.43±11.28)歲;平均病程(6.35±3.46)個月;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齡(49.74±10.93)歲;平均病程(5.95±3.56)個月。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EN均通過經口進食,在常規肝硬化臨床對症治療如保肝、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抗感染等基礎上,採用每日35kcal/kg的熱量、每日1.4g/kg蛋白質的等氮、等熱量飲食,給予患者測量每日標準體重,予以供能蛋白質146kJ腸內營養支持,每日總能量中,碳水化合物含量(60~65)%,脂肪含量(25~30)%,蛋白質含量(10~15)%。基本膳食可選擇:蔬菜200g~400g(以深色蔬菜為主),穀類食品250g、薯類食品50g、水果200g、鮮奶300g、魚肉或者瘦肉100g、雞蛋50g、橄欖油15g、鹽分2g。再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對膳食結構進行調整,同時給予營養指導。

觀察組患者予強化支鏈胺基酸腸內營養聯合腸道益生菌,BCAA營養製劑50g/d,腸內營養乳劑維持(1 200~1 500)mL,用營養管通過輸液泵持續泵入,早期流速(20~30)mL/h,隨後增至(100~120)mL/h,在此基礎上同時予貝飛達(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三聯製劑),420mg,每日兩次。對照組僅予強化支鏈胺基酸腸內營養,劑量用法同觀察組。

1.3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滿足《現代傳染病學》中「肝硬化」相關標準;胃腸消化、吸收功能無障礙者;無嚴重心、肺、腎等內科疾病者;患者意識清楚,配合治療。

排除標準:肝性腦病晚期、糖尿病、原發性肝癌及腸道感染者;消化道出血者;合併有嚴重其他系統的原發病。

1.4 評價方法

治療2周、1個月後對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如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直接膽紅素(DBIL)及總膽紅素(TBIL),營養狀況指標如血清總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轉鐵蛋白(TP)以及凝血指標如凝血酶原活動度(PT%)、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T)。並記錄治療隨訪期間發生併發症情況,如呼吸系統感染、消化系統的腹痛、腹瀉及上消化道出血情況等。最後對兩組以上觀察指標進行比較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23.0統計學軟體對統計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採用x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後肝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如AST、ALT、DBIL及TBIL均無明顯差異(P>0.05)。經過1個月治療後,可見兩組患者的AST、ALT、TBIL及DBIL數值較治療前及治療2周後均有明顯下降。同時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AST、ALT、TBIL及DBIL指標的數據顯著降低,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營養狀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P、ALB、PA和TF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1個月治療後,可見兩組患者這些指標的數據較治療前及治療2周後均明顯下降。同時觀察組血清總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轉鐵蛋白較對照組顯著降低,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凝血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如PT%、P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個月後,兩組患者較治療前及治療2周後數值均下降明顯。同時觀察組PT%、PT較對照組顯著降低,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併發症發生情況比較

所有患者出現併發症種類有呼吸系統感染、胃腸黏膜水腫、腹瀉、上消化道出血等,觀察組併發症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03

討論

肝硬化是消化科臨床常見疾病,患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有很大消耗。在疾病過程中,患者常精神狀態萎靡不振或陷入持續昏迷的狀態,食慾缺乏,進食量不能滿足自身消耗,因此加強營養支持是這一階段治療的關鍵。另外肝硬化患者還存在不良症狀如吸收不良、腹瀉、腸道菌群失調、胃腸黏膜水腫等,因此僅僅腸內營養支持不能充分滿足患者這一時期的營養需求。

兩組病人EN均通過經口進食,吸收較快,再根據患者體質狀況制定食譜,並按照標準設置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肪的攝入量,並根據患者飲食愛好與體重變化情況調整基本膳食結構,以確保患者營養補給的充足性。於此基礎予以強化支鏈胺基酸腸內營養聯合腸道益生菌治療,BCAA中包含豐富的亮氨酸、纈氨酸及異亮氨酸成分,可組成多種蛋白質,在許多營養物質中參與代謝過程。BCAA不在肝臟代謝而在骨骼肌代謝的機制,使得BCAA可以在肝臟負擔不顯著增加的前提下,為重要器官如心肌、骨骼肌以及神經系統等提供能量,因此可作為肝硬化患者理想的能量來源。同時,BCAA能夠有效減少體內氨的累積,預防形成肝性腦病。有研究報導,BCAA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蛋白質分解,促進肝臟合成蛋白,改善負氮平衡,提高患者營養狀況;另外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肝臟纖維化,使肝細胞修復再生,改善肝功能,促合成凝血因子,提高凝血酶原活動度,使凝血功能得到改善。這與本研究結果相符,首先經過治療後,使用強化BCAA的EN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包括AST、ALT、DBIL及TBIL均顯著低於治療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次,兩組患者代表營養狀態的指標TP、ALB、PA和TP均顯著優於治療前(P<0.05);另外,代表凝血功能的指標如PT%、PT也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

近年來,益生菌在醫學領域應用廣泛,如治療特異性皮炎、感染性腹瀉等疾病中已取得一些療效。在一些高消耗性、存在腸道感染或無法自主攝食的疾病中也存在一定的治療價值。治療肝硬化時常使用大量抗生素,造成腸內菌群嚴重失調,致病菌群增多而有益菌群減少,大量腸毒素和代謝廢物繼而產生,這些物質在腸黏膜屏障功能受損時易穿過腸壁侵入淋巴系統,造成機體特別是呼吸系統感染。應用益生菌常使腸道微生態改善,腸道細胞活性增強,腸壁屏障功能及吸收功能改善,減輕腸黏膜水腫,增加腸黏膜厚度以及絨毛高度、表面積,抑制內毒素的生成,修復腸黏膜屏障,促進腸內營養的吸收。這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同時應用強化BCAA的EN和腸道益生菌的觀察組比對照組的呼吸系統感染、胃腸黏膜水腫、腹瀉、上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的發生率顯著降低(P<0.05)。益生菌製劑應堅持長期服用方可見效,一般連續1個月以上,臨床應用有效後可連續服用(2~3)個月鞏固療效。早晨空腹或飯前溫水送服較好。臨床應用益生菌需注意:貯存、服用方法合理適宜,如腸球菌三聯活菌膠囊等製劑不耐熱和胃酸;對於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抵抗力差的老年人發生胃腸不適、誘發感染時應慎重使用;益生菌製劑多為細菌或蛋白,使用過程中注意有無過敏反應。

總之,採用強化支鏈胺基酸腸內營養聯合腸道益生菌能夠明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並且提高營養狀況及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併發症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原作者:劉積慶,於國英,保成蘭

原作者單位: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肝病二科

相關焦點

  • 肝硬化並發肝性腦病的規範救治|肝性腦病|肝硬化|規範|藥物|治療|...
    2.對症治療及支持治療。3.營養治療。4.針對發病機制採取措施。對症治療及支持治療非蛋白質能量攝入量:104.6-146.4kJ/(kg·d)。合理的營養補充有助於改善病情。蛋白質供應:肝性腦病1、2級起始攝入量0.5g/(kg·d),之後逐漸增加至1.0-1.5g/(kg·d),3、4級攝入量為0.5~1.2g/(kg·d);若患者對動物蛋白不耐受,可適當補充支鏈胺基酸及植物蛋白。
  • 腸內營養知多少
    還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腫瘤等;術前、術後營養支持;腫瘤化療、放療的輔助治療;燒傷、創傷營養支持;肝腎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先天性胺基酸代謝缺陷病;腸外營養的補充或過渡。3.腸內營養有哪些分類?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在第一次腸內營養製劑分類依據研討會上,提出一種目前認為比較合理的腸內營養製劑分類,擬定將腸內營養製劑分成三類,即胺基酸型、整蛋白型和組件型。胺基酸型的基質為單體物質,包括胺基酸或短肽、葡萄糖、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混合物,適用於胃腸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損的患者,但口感不佳,適宜鼻飼。
  • 為重症患者使用注射用丙氨醯穀氨醯胺聯合腸內營養療法進行治療的...
    為探討為重症患者使用注射用丙氨醯穀氨醯胺聯合腸內營養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腸外營養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營養需求為其配置腸外營養液。為患者勻速持續滴注腸外營養液。根據腸外營養液的組方調節腸外營養液的滴注速度。連續治療10d。為觀察組患者使用注射用丙氨醯穀氨醯胺聯合腸內營養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將10g注射用丙氨醯穀氨醯胺加入到250mL複方胺基酸中,為患者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次。連續用藥10d。同時,為患者留置鼻胃管。
  • 兒童早期腸內營養聯合益生菌治療機械通氣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P+EEN組機械通氣患兒在EEN組基礎上添加益生菌(益生菌為雙歧桿菌乳酸菌三聯活菌片,成份為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酸菌和嗜熱鏈球菌),4g研磨粉碎後加入腸內營養中從鼻空腸營養管滴入。TPN組、EEN組和P+EEN組研究對象其他常規治療方式無差異。
  • 疾病營養|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早期腸內營養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
    現如今早期腸內營養是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重要方法,重型顱腦損傷後患者胃腸功能發生障礙,腸道局部免疫功能受損,機體內循環出現紊亂,引起患者應激反應,早期合理的營養支持可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以促進機體恢復,同時可進一步維護腸道功能,減少機體損傷。
  • 科研速遞|微生態製劑聯合腸內營養在腹部手術術後病人中的應用進展
    劉統成等通過隨機對60例進展期胃癌病人進行分組試驗,微生態製劑強化腸內營養組(MEN組)在術後第一天給予腸內營養加雙歧桿菌活菌製劑,持續至術後第7天,普通腸內營養組(EN組)僅給予腸內營養。通過對50例接受活體肝移植的病人進行隨機分組試驗,研究顯示接受合生元製劑(雙歧桿菌+乳酸菌)治療的病人術後感染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P 3.3.3 胰腺術後 由於益生菌聯合腸內營養能在不明顯刺激胰腺外分泌的前提下,阻止細菌內毒素移位,刺激產生抗炎因子,預防術後感染併發症,所以國內外很多學者都將益生菌聯合腸內營養作為重症急性胰腺炎
  • 疾病營養|腸內營養對盆底重建聯合PPH術後直腸脫垂患者營養狀態的...
    本研究為觀察腸內營養支持對直腸脫垂患者術後營養狀態及康復的影響,選取我院行盆底重建聯合PPH治療的Ⅱ、Ⅲ度直腸脫垂患者,術後給予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現將患者術後營養指標的變化分析如下。
  • L-穀氨醯胺在結直腸癌患者術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中的應用
    我科對結直腸癌術後患者予以早期應用L-穀氨醯胺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導如下。兩組各有1例吻合口瘻患者因不適宜實施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而退出觀察,經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後順利出院。
  • 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c腸道功能紊亂的患者服用益生菌能夠有效的調理菌群,保護腸道黏膜,提高胃腸的免疫力,有助於減少腸胃不適的發生,腸道功能紊亂也容易受情緒的影響。這樣的患者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平靜。避免精神緊張,情緒錯亂。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也會助於減少腸胃不適的發生。患者要注意飲食習慣。避免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對消化有一定的好處,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 腸內營養相關腹瀉四大原因及對策看這裡!
    腸內營養(EN)是廣泛用於臨床營養治療中的單一營養來源或口服營養攝入不足的補充。EN在疾病急性期起維持患者營養充足的作用,在吞咽困難或慢性疾病,如神經系統疾病或頭頸癌的患者中起提供長期營養支持的作用。然而,EN胃腸道併發症較為常見,在接受EN治療的患者中有12%~68%發生腹瀉。在我國,EN相關腹瀉的比例也較高。研究顯示,重症監護病房(ICU)相關腹瀉發生率為42.34%~51%。
  • 益生菌與消化道健康
    益生菌能通過自身代謝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抑制有害細菌生長。腸內益生菌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補充益生菌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一定的作用。Plummer 等[8]在一項隨機對照雙盲試驗中將 138 例腹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治療組予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聯合抗生素治療, 對照組予安慰劑聯合抗生素治療。結果顯示, 治療組糞便中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相關毒素陽性率為2.9%,對照組為 7.25%。Allen 等[9]的研究顯示,予急性感染性腹瀉患者加用益生菌可在 3 d 內降低相關危險度,同時還可縮短腹瀉的時間。
  • 肝性腦病和腸道菌群相關,明確它對病情的作用機制,了解治療方案
    導語:目前肝性腦病的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近期學者們敘述了肝性腦病患者腸道菌群的變化,分析了腸道菌群在肝性腦病中的作用機制及相關治療,分析表明肝性腦病的發病與腸道菌群聯繫密切,通過調節肝性腦病患者的腸道菌群療效顯著。
  • 癌症病人為什麼要吃益生菌?益生菌能趕走腸道中存在的致癌物質
    腸內菌群與癌症 *腸道內存在著10萬億個細菌。在這些細菌中,既有對*健康有益的「好菌」(益生菌),也有對*健康有害的「壞菌」(病原菌)。好菌和壞菌在腸道內的比例是動態的,也非常敏感地反映著我們的健康狀態。同樣,腸道內好菌和壞菌的變動也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腸道細菌就像一個小小的化工廠,它們所具有的酶的數量比肝臟酶的數量還要多。
  • [艾多美益生菌Probiotics10+]— 促進腸道蠕動,提高抵抗力!
    其次,不論細菌、病毒、原蟲引起的感染性腹瀉,還是非感染性腹瀉,服用益生菌都可以調整腸道菌群。10、各類病人:腫瘤患者、肝硬化患者、腹腔炎患者、腸炎患者、心血管病人、糖尿病人、肥胖症病人等。服用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群,提高免疫力,減少抗生素的副作用,降低血清膽固醇。11、乳糖不耐受者:俗話說的牛奶過敏。
  • 什麼是支鏈胺基酸BACCs?支鏈胺基酸的作用
    什麼是支鏈胺基酸?  支鏈胺基酸(BCAA)是蛋白質中的三種常見胺基酸,即亮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  支鏈胺基酸對於健身運動有什麼作用?  支鏈胺基酸補劑,一般稱為BCAAs,首先,支鏈胺基酸中最重要的是亮氨酸,支鏈胺基酸(BCAAs)是任何項目運動員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營養補劑  這類胺基酸以兩種特殊方式促進合成代謝(肌肉增長):①釋放胰島素,②釋放生長激素。  1、BCAAs減輕疲勞。
  • 【科學普及】支鏈胺基酸與健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胺基酸01 支鏈胺基酸:提供能量,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胺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從食物中攝取的蛋白質在腸道中最後都分解成胺基酸,並吸收進入體內參與機體蛋白質的合成。
  • 益生菌對腸道營養健康有調控作用,拉肚子、腸胃不舒服?來看看
    胃腸道常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擁有一套自主神經系統,可獨立發揮攪拌食物、吸收營養、排洩廢物等功能,且與大腦相互聯合和影響,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胃腸道具備體內最大的細菌庫,參與人體的免疫調節保護功能。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與人體和平相處,互惠互利。腸道菌群正常形成及維持相對的穩定狀態對人體健康、抗衰老和防治疾病是必不可少的。
  • 滴雞精中牛磺酸、支鏈胺基酸到底有什麼用?!
    1、牛磺酸有增強心肌收縮的作用牛磺酸在血液循環中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的作用,牛磺酸還用於治療心臟病,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很大幫助。 一、支鏈胺基酸          蛋白質中的三種常見胺基酸,即亮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的統稱支鏈胺基酸(BCAA),所以又可稱複合支鏈胺基酸。
  • 什麼人應該多吃益生菌?
    人體許多健康問題都是由體內菌群失衡引起,益生菌可以改善人體腸內微生態的平衡,是對宿主有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 現在益生菌隨處可見,那益生菌有什麼作用呢? 3、預防生殖系統感染 酸牛奶、瑞卡福抑菌噴劑中的嗜酸乳桿菌可抑制陰道內白色念珠菌的繁殖,長期給體內補充活性益生菌能夠幫助修復生殖系統微循環。 4、增強人體免疫力 益生菌可以通過刺激腸道內的免疫機能,將過低或過高的免疫活性調節至正常狀態。益生菌這種免疫調節的作用也被認為有助於抗癌與抑制過敏性疾病。
  • 有人說:肝硬化不能吃鵝肉?醫生提醒:還真不是,要看病情程度
    由於肝硬化早期經過積極防治後可以不再進展,而晚期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積極進行肝硬化的防治非常重要。 引起肝的原因很多,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蟲感染、慢性酒精中毒、代謝和遺傳性疾病、肝臟瘀血、膽汁淤積、循環障礙、腸道感染、營養不良、藥物或化學毒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