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

2020-12-16 央視網

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

原標題:

  新華社南寧9月1日電 題:為了貧困孩子求學路——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

  新華社記者林凡詩

  近日,廣西桂平一中的應屆畢業生羅雨婷成功辦理了生源地助學貸款,羅雨婷家住桂平市江口鎮胡村,家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廣西師範大學。

  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20日,廣西全區共有超過27萬名學生辦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貸款金額已達17.53億元。在廣西,有許多貧困家庭學子,因為國家和自治區出臺的一系列針對貧困地區學生助學政策,不僅得以繼續求學路,更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失學

  「除了助學貸款,我還拿到了獎學金,家裡再也不用為我上大學而發愁。」隨著學生資助政策的不斷完善,在廣西有許多像羅雨婷一樣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再因學費而發愁。

  據了解,自治區財政今年安排2000萬元設立「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被區內外院校錄取的學生可獲得500至1000元不等的獎金,可解決困難學生入校報到的交通費及入學後短期生活費。此外,廣西各市、縣財政也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予以配套安排「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預計能資助約9.5萬名學生。

  在廣西,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可申請多種資助項目,如可以聯繫扶貧系統「雨露計劃」,若高考成績排名在全區10000名內,可申請「泛海助學計劃」5000元資助,若考取大學本科可獲得一次性5000元資助,選擇高等職業教育的可獲得每年3000元資助。

  廣西不斷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去年,廣西強化控輟保學工作,精準排查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情況,組織幹部、教師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家訪和勸返,一些學校教師利用節假日赴省外勸返在外打工的輟學學生,去年以來共勸返深度貧困地區輟學學生數百人。

  千方百計讓鄉村學生「上好學」

  以前,廣西許多貧困地區的學校因為校舍條件限制,硬體設施跟不上教學發展,學生深受「大班額」「大通鋪」的困擾。

  「以前學校全是泥瓦房,200多個學生擠在6間教室裡。」都安瑤族自治縣隆麻小學教師馬明遠說。2012年開始,學校新建學生宿舍、食堂、教師周轉房,2015年新教學樓建成,學生們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

  從2014年起,廣西實施建設義務教育學校為重點的「雙千計劃」,包括標準化學校建設、規範辦學、校長教師交流、教師培訓、教育信息化等。2018年,廣西對此再發力,將用三年時間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重點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還將在學區內學校統一實行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學校招生、質量評價,縮小城鄉學校之間差距。「如今在貧困山區,最漂亮的房子肯定是學校。」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孫國友說。

  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下沉至基層,廣西在鄉村教師待遇、入編、考核、轉正定級、晉升職務、戶口等方面均有所傾斜。今年起,廣西實施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鄉村義務教育學校及其他地區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計劃,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下到貧困地區教學的教師,按每人每月不低於2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補助。

  都安縣高級中學每年都會組織教師前往外地交流學習。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與黔桂交界的天峨縣頂茂希望小學結成幫扶共建單位,濱湖路小學教師每年前往頂茂希望小學支教,教師之間進行教學技能交流。

  精準政策讓貧困學子夢圓名校

  「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能上北大。」來自都安高中的韋潮昌,去年如願被北京大學錄取。韋潮昌說,除了享受民族加分外,還得益於國家精準扶貧專項錄取政策。

  記者從廣西招生考試院了解到,從2016年起,廣西還專門出臺普通高校招生專項計劃,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考生實行計劃單列、單獨招生,並開闢升學綠色通道,計劃實施以來已定向招生超過4500名。

  為讓教育徹底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在貧困學生就業關鍵一環上,廣西實施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行動,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和培訓班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進一步推動教育扶貧工作。

  據了解,現在廣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學前教育階段就可以享受免保教費和在普通高中階段的免學雜費政策,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享受15年免費教育。

  自治區教育廳資助辦主任全斌說,目前,廣西已實現學生資助政策的「三覆蓋」:對所有學段全覆蓋、對公辦和民辦學校全覆蓋、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並建立健全從學前到高等教育各階段家庭困難學生幫扶長效機制。

相關焦點

  • 為了貧困孩子求學路——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
    新華社南寧9月1日電題:為了貧困孩子求學路——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新華社記者林凡詩近日,廣西桂平一中的應屆畢業生羅雨婷成功辦理了生源地助學貸款,羅雨婷家住桂平市江口鎮胡村,家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廣西師範大學。
  • 「雲發布」全力拔「窮根」 文山2016年以來共投入教育扶貧資金67...
    發布會上,文山州長張秀蘭介紹,文山以窮地方辦富教育的氣魄,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用來辦教育,全力拔除「窮根」。2016年以來,共投入教育扶貧資金67.35億元,實現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22%。「文山州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動員一切力量、集中全部優勢、投入所有精力、採取過硬措施,全面完成各項硬指標。」
  • 駐村幹部夏敏:我為教育扶貧斬「窮根」
    駐村幹部夏敏:我為教育扶貧斬「窮根」 發布時間:2020-12-18 10:16:22      來源:畢節日報   作為脫貧攻堅幹部,我深知教育扶貧是斬斷窮跟
  • 山西:交城縣產業扶貧助群眾拔「窮根」
    近年來,山西省交城縣產業扶貧工作聚焦群眾穩定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抓龍頭、帶產業、建基地,確保脫貧效果持續穩定。  據介紹,交城縣大力實施「6133」產業工程,重點發展「畜、遊、果、蔬、菌、藥」6大產業。
  • 民盟中央河北廣宗扶貧記:雙師課堂、科技小院拔「窮根」
    民盟中央河北廣宗扶貧記:「雙師課堂」「科技小院」拔「窮根」  中新網石家莊6月21日電 (李曉偉)「實心實意」,是河北省廣宗縣葫蘆鄉伏城村村支書李志成對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機關駐村扶貧工作的評價。  伏城村曾是廣宗縣的一個貧困村,從2017年6月至今,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辦公室主任、扶貧幹部張紅全一直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多年來,不僅是伏城村,民盟扶貧幹部的身影已遍及廣宗全縣。  廣宗縣地處黃河故道黑龍港流域,百裡沙帶橫亙全縣,農業生產水平較低,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 餘慶縣構皮灘鎮扶貧扶到群眾心坎上:精準「澆灌」拔「窮根」
    扶貧不給力,措施不精準,「窮根」難拔除……  如何把扶貧措施精準「澆灌」在
  • 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創建國企扶貧的「宏偉模式」
    作為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宏偉村的定點幫扶後盾單位,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積極踐行國企擔當責任,充分發揮自身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資源,高位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幫扶宏偉村走出了一條「宏偉模式」的脫貧致富路。位於石漠化大石山區的宏偉村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全村3200多人,貧困發生率超過了50%。
  • 開對「藥方」,拔掉「窮根」
    圍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山東濟南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目前全市100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1.13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扶貧先扶志」。在扶貧一線的實際工作中發現,少數貧困群眾存在「等、靠、要」思想,脫貧參與度不高。
  • 「最火的校園歌曲」 是最動聽的教育扶貧歌
    「教育縣長」自編校歌成最火校園歌曲。被大家稱為「教育縣長」的馬自東之前不懂五線譜,但在2009年擔任臨夏回中校長時,他寫了一首校歌《我們不做一般的人》。這首校歌唱紅了,馬自東也出了名。(9月16日《工人日報》)  言為心聲,歌為心譜。「教育縣長」的「最火校園歌曲」,是一首用心書寫的「啟蒙曲」。
  • 旅遊扶貧教育扶智 中山大學學者團隊打造「扶貧樣本」
    旅遊扶貧助鏟「窮根」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2018年1月,雲南元陽縣委、縣政府邀請保繼剛教授團隊,為元陽哈尼梯田旅遊發展製作戰略規劃。阿者科村地處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內,但也是貧困村;在實地調研走訪5682家農戶後,團隊聯合當地政府部門編制實施阿者科計劃。
  • 東方時評丨「最火的校園歌曲」 是最動聽的教育扶貧歌
    被大家稱為「教育縣長」的馬自東之前不懂五線譜,但在2009年擔任臨夏回中校長時,他寫了一首校歌《我們不做一般的人》。這首校歌唱紅了,馬自東也出了名。(9月16日《工人日報》)言為心聲,歌為心譜。「教育縣長」的「最火校園歌曲」,是一首用心書寫的「啟蒙曲」。唱出了教育扶貧的心聲。
  • 鍾仕美:教育扶貧讓「苔花」如「牡丹」盛放
    核心提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福建省人大代表、原寧德市蕉城區民族中學副校長鍾仕美,深知教育對貧困家庭孩子的重要性,二十多年深耕教育扶貧第一線,奮鬥在三尺講臺教書育人,為學生的衣食住行忙碌奔波,給更多的孩子帶來關愛和溫暖,努力讓這塊曾經貧瘠的教育土地煥發勃勃生機,迎來滿園春色!
  • 教育斷「窮根」
    通過教育扶貧,更多貧困家庭開闊視野、轉變觀念,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走出貧困,教育在路上,希望也在路上。雲師大附中赴怒江支教教師鮑學良:「希望從根源上幫到孩子們」鮑學良,雲南師大附中世紀金源學校教學副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高新區學科帶頭人。
  • 精準教育扶貧:深圳市南山區「111」智力扶貧工程碩果纍纍
    開展職業教育智力幫扶工作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是發揮深圳市南山區資源優勢,落實區委、區政府精準幫扶廣西德保的重要戰略任務,是深入落實《南山區教育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具體行動。
  • 大山深處的駐村第一書記:開「藥方」拔「窮根」 一心一意幫致富
    中國新聞網12月17日報導大山深處的駐村第一書記開「藥方」拔「窮根」 一心一意幫致富楊謀告訴記者,他們通過「綠色沁源小夜校」,組織村民學習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政策知識,並組織黨員和貧困戶「一對一」包聯到戶,鞏固脫貧成果。開對了「藥方」,才能拔掉「窮根」。擔任第一書記後,楊謀深刻認識到移民搬遷後續產業發展對保障搬遷戶生活及鞏固脫貧成果至關重要。
  • 廣西柳城縣: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10月17日,廣西柳州市柳城縣「消費扶貧」展銷會在柳城縣白陽廣場舉行。社衝食用菌、衝脈蠶絲被、古砦大米、沙埔酸筍、鳳山雲片糕等扶貧產品、特色農副產品集中亮相,而帶著這些產品來的駐村第一書記在展銷會「各顯神通」,為自己的產品吆喝銷售,場面熱鬧。
  • 廣西大新:邊境新增扶貧加油站 助銷山區扶貧產品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海舟 攝加油員向車友推介扶貧產品。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秀娟 攝大新全茗加油站。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海舟 攝廣西新聞網大新6月17日訊(通訊員 朱雲飛 黃海舟)6月13日,位於大新縣全茗鎮的邊境扶貧加油站——大新全茗加油站投入試運營。
  • 工商銀行定點扶貧四縣(市)全部脫貧摘帽
    以金陽為例,工商銀行自2015年開展定點幫扶以來,統籌全行力量,通過信貸扶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就業扶貧等手段,增強扶貧「造血」功能,先後派駐扶貧幹部5名,累計捐贈扶貧資金超2億元,開展扶貧項目40餘個,為金陽的特色產業、教育就業、衛生健康等領域脫貧攻堅注入了源源動力。
  • 甘肅秦安:6米長的課表如何拔「窮根」
    正值秋季開學,記者來到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看到4個農村教育園區拔地而起,遠看像寄宿制學校,實際是教師的「港灣」。走進隴城鎮教育園區,一排排居民樓整齊排列,是全鎮教師的公寓;中間一棟辦公樓,是全鎮教師集中開展教研活動的辦公區;辦公樓前,5輛校車整齊排列,是接送全鎮教師到各山區教學點上課的「擺渡車」。辦公樓內,一張足有6米長的課表最為引人注目。
  • 自然資源政策扶貧的「廣西路徑」
    日前,在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裡湖安置小區,28歲的白褲瑤移民何文兵正組織50名村民接受新一期農村實用職業技能培訓。搬遷入住兩年多,何文兵由一名長年外出務工的農村貧困青年,變成農村電商的經營者、群眾致富的帶頭人。他的華麗轉身,與廣西自然資源部門推行的一項項特殊扶貧政策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