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三盤落地勢理法闡微

2020-12-23 遵生養命

什麼叫三盤?三盤落地的意思又是什麼?許多練習易筋經功法的學員朋友對此多有疑惑!為此,本文擬從中國傳統醫學和養生學,以及運動生理、解剖學等角度,對三盤落地勢的理法進行詳細研究,以揭開三盤落地勢的運動規律和健身原理,為健身氣功的教學提供理論依據。

一、功法文化

三盤落地勢中的「三盤」是指上、中、下三盤。不明三盤要領,常會重心不穩,空耗體力,而且無法做到身法自然、心靜體松的練功要旨,為此練功者不可不知。根據中國傳統武術和氣功文化對三盤的概念定義進行研究分析發現:三盤是指以身體部位來劃定的概念,其將身體由上至下,依功能作用與肢體結構特色,區分為上、中、下三大部分。對於三盤的分法,有許多種,各有各說法。例如有以上肢、軀幹、下肢為上、中、下三盤的區分;有以頭臂膀、胸腰胯、腿足為上、中、下三盤的區分;有認為羶中以上為上盤,羶中至神闕為中盤,神闕至足底湧泉為下盤的區分;此外,還其它的劃分方法,在此不再闡述。根據文獻資料及本人的練功實踐,認為應將頭、頸、神意劃為上盤;將肩、臂、肘、腕、掌、指、胸、腹、腰等位放在中盤;而將胯、腿、膝、踝、足歸為下盤。這樣才比較符合易筋經功法要領要求。三盤落地是指上、中、下三盤一起下落,意想周身三盤平鋪落地的意思。

三盤落地勢就是練習上中下三盤的方法,通過氣沉神注,專心一意,則能使人體一身筋骨、血脈、肌肉都得到鍛鍊。正所謂三盤落地一降周身俱降,陰陽一融周身俱融,有助周身協調,水火既濟,陰陽平衡。文獻口訣中的上顎堅撐舌,張眸意注牙,是練上盤,通過本動作要領,可使壬督二脈相接,內氣通暢,上盤神氣相守,達到練筋壯骨效果;其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拿,是上中下三盤混煉功夫,目的是使神氣下沉,內力灌注於腰、盤骨及四肢,以煉腰腹及四肢各關節、肌肉和筋骨;其兩掌翻齊起,千斤重有加,是在上下盤穩固之後,再將神氣運注於手臂及兩掌,並在翻掌時,意注手掌有如負千斤之重力,以使氣血達於四梢,加強上身及四肢之筋骨練習。如此,則上、中、下三盤穩固,神氣內注,筋骨自能強健,內力也日有所加。然後瞪睛閉口、起立足正,則能達到調暢內氣,通調氣血經脈,使周身上下通和,從而起到強筋壯骨、祛病延年的功效。

二、功法原理

本勢動作方法是順著前勢九鬼撥馬刀勢的動作兩掌翻轉掌心向下,左腳向左側開半步,兩腳距離約寬於肩、腳尖向前,目視前方,隨之屈膝下蹲,同時沉肩、墜肘,兩掌逐漸用力下按至約與環跳穴同高,兩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外,目視前下方。同時,口吐「嗨」音,音吐盡時,舌尖向前輕抵上下牙之間,終止吐音。然後,翻轉掌心向上,肘微屈,上託(仿佛兩手掌心拿著很重的東西)至側平舉;同時,緩緩起身直立,目視前方。如此重複共三遍,第一遍微蹲,第二遍半蹲,第三遍全蹲。

從本勢動作結構來看,主要是兩腿的下蹲及兩掌的翻轉運動。根據運動解剖、運動生理學的知識可知,腿部肌肉發達,在進行兩腿運動時,肌肉重複收縮與舒張,能促進腿部一些平時少循環的微細血管中的血液參與循環,並在肌肉收縮時,協助將血液擠回心臟;肌肉舒張時,又有利於心臟將血液向組織灌注。也就是說,通過下肢屈伸運動,除了可增強下肢力量外,還可以加快淋巴和血液循環,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將一些有害、有毒的代謝產物迅速清除,從而促進身體健康。而翻轉掌心向下動作主要是以肩胛骨為動力的沉肩墜肘運動,對增強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和柔韌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除了下蹲、翻掌兩個動作外,細心的練功朋友,還會發現在下蹲時,骨盤向前內收斂臀,骶椎下沉,對脊柱具有牽拉的作用,而這種牽拉作用早已被先輩們在練功實踐中作為特殊的練腰方法應用,如「蹲牆功」。

先輩們認為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通過蹲牆方法可使腰部放鬆,靈活,氣血流通,可使肌肉、骨骼達到堅韌有彈性,可增強腎的功能,使人元氣充足,日久自然感應異常靈敏。故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本勢練功實踐證明:通過下肢屈伸下蹲運動,對頸、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壓縮,可牽扯到常常運動不到的肌肉、韌帶、神經,這有利於糾正錯位的脊柱小關節,以及增強腰背部肌肉和韌帶的力量,提高脊柱和骨盆的活動功能,對預防和治療脊柱相關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從中醫學角度分析,人的兩腿各有足三陰、足三陽6條正經運行。

這六條經脈,有人體後天之本、主管人的消化吸收和營養的脾經和胃經;有從頭到腳防禦外邪入侵的膀胱經;有主管人體氣血、精神、情志調節的肝經與膽經;還有人體先天之本、貯藏精氣、主管人的工作經歷和「生老病死」的腎經。如果加上奇經八脈中主管人體活動的陰蹺脈和陽蹺脈,主管陰陽平衡的陰維脈,則約有20條經絡通過。因此,通過下肢的屈伸活動,可以自然地激發這近20條經脈的經氣,達到開閉行氣,通行血脈的作用。再有,通過向上向下的翻掌活動,以及意想兩掌用力地下按及上託,又能激發手三陰三陽經經氣,這點可從手掌的麻、脹、重等感覺上體會到。

另一方面,在下蹲的同時配合口吐「嗨」音,能使體內真氣下降,在翻轉掌心向上,緩緩起身直立上託至側平舉,可使體內真氣上升,這樣一上一下,使真氣在胸腹間相應地降升,能起到壯丹田之氣,以及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強腰健腎等作用。

綜上所述,可發現三盤落地勢不僅是對增強下肢力量起作用,而且對全身的肌肉筋骨皆有作用,可謂是一種全身而且全面的經絡運動,可見,功法把它安排在韋馱獻杵三勢及摘星換鬥勢、倒拽九牛尾勢、出爪亮翅勢、九鬼撥馬刀勢之後是有其道理的。

三、功法要領

1、松腰裹臀 立身中正

本勢動作要求下蹲與起身時,上體始終保持正直,不應前俯後仰、左右歪斜。下蹲時,注意松腰、裹臀、立身中正,這樣才能使骨盤旋轉牽引脊椎,起到鍛鍊背部肌肉、筋骨,達到強腰健腎作用。希望學員朋友悉心體會骨盤在下降過程中脊柱被緩慢拉長的感覺。

2、緩慢柔和 協調同步

本勢動作無論下蹲或起身過程皆要柔和緩慢,慢慢下蹲,慢慢起身,速度均勻。而且在下蹲時,吐氣發聲要與上肢兩掌及下肢兩腿一同起動,同步到位,也即當兩腿開始下蹲的同時發音吐氣,兩掌下按,而且當大腿下蹲到固定位置時,發音吐氣完畢,同時兩掌也下按到與臀部環跳穴水平位置,不能參前落後。

3、無形有質 意真形似

本勢動作若以三對陰陽相對的意念導引,則更容易使形體符合功法的要領,達到伸筋撥骨的健身效果。具體來說,百會上領與尾閭下墮、兩手下按與脊柱上升拉直、兩手上託與沉肩墜肘是三對陰陽相對的導引意念。

練功時,以這三對意念引來調動身體,對脊椎骨的節節鬆開,對拉撥長,直身,中正安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運用這些意念導引過程中,意念要真,仿佛真的有一個力提著百會往上升,而又有一力牽著尾椎往下沉,這兩個相反的用力相對平衡,因此就容易形成下蹲和起身的速度都是相對均勻,緩慢柔和運動。在下按和上託過程中,兩手雖然拿託著無形的東西,但要感覺到有真的重量物質於掌中(下降時意想兩掌似用力按兩漂浮於水面的浮球沉入水中;上升時意想兩掌似託兩座大山,無形而有質),這樣有利於手三陰三陽經的暢通,陰陽調和。另一種意想方法是以意引動形體向下沉降或向上浮升,當意動上中下三盤下落時,整個身體隨之一起下落,最後達到三盤相合平鋪於地,而達一降周身俱降,一融周身俱融的陰陽和合,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狀態。

4、旋臂轉掌 意在領勁

在轉掌心向下過程中,要沉肩墜肘,以肩胛骨帶動,以肘關節領勁向下向後劃半圓弧旋臂,轉掌心向下。在轉掌心向上時,亦要沉肩墜肘,以小指領勁帶臂外旋,使掌心向上。這樣做有利於以意引動形體,達到意到氣到,氣到力到的氣血流暢效果。

5、活動幅度 循序漸進

兩足開立下蹲,要求逐漸加深下蹲幅度,第一遍微蹲,第二遍半蹲,第三遍全蹲。由於下蹲幅度具有一定的運動強度,下蹲越低運動強度越大。因此,下蹲的幅度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例如,體弱或患病的健身者在練習中可以適當減少下蹲幅度,只要意到即可。絕不可刻意強迫下蹲到位,而要遵循循序漸進的鍛鍊原則。

6、吐音呼氣 有音無聲

由於本式要求練習者在下蹲時用力,達到「手按猛如拿」的效果,會使其內氣血逆升,這對練習者,特別是中老年人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功法安排採用口吐「嗨」音的呼氣法,可使人的內氣下沉於丹田,從而緩衝氣血的上逆,調節氣血升降平衡。同時還可以使體內真氣在胸腹間相應的升降,起到心腎相交、水火濟的作用。其發聲要點是:口吐「嗨」音時,口微張,上唇微微用力壓著齦交穴處,下唇鬆開,不能用力內收壓著承漿穴處;「嗨」音需從喉部發出,音吐盡時,舌尖向前輕抵上下齒之間。另一方面,隨著口型動作的純熟程度,逐步轉為吐氣不發聲為準。為但總的來說,發音吐氣時,要與動作協調一致,達到舒適自然的練功要求。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三盤落地勢是練習上中下盤三盤的技法,其作用原理是通過三盤的練功要訣練習,達到周身氣血暢通,陰陽和合,內壯臟腑,外強筋骨,祛病延年的效果。希望習練者,根據功法要領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並細心體悟功法要點,逐步提高功法技能,進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享受高品質生活

相關焦點

  • 《易筋經》主要內容及流變
    其次,具體練功方法也有所介紹,如「內壯論」所云的「須含其眼光,凝其耳韻,勻其鼻息,緘其舌氣,四肢不動,一念冥心,存想中處,先存後忘,漸漸至於如如不動,是名曰守」;「揉法」中記有「其則有三」的自我按摩法;還有如「日精月華」中的「宜初出時,登高默對,調勻鼻息,細吸光華,令滿口,閉息凝神,細細咽下,以意送之,至於中宮,是為一咽」以及諸月行功法等。
  • 拉筋方法,易筋經十二式,健身,氣功,易筋經,中醫經絡養生
    在《素問·上古天真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了養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馬國興先生闡釋之《易筋經貫氣訣》
    當然《易筋經•洗髓經》還有「修丹、修真」的作用,它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筆者只是從修煉拳術攻防之道的角度去認識它,揭示其對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和運用的具體法則、理論,及其對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發展和影響。首先,我們看一看「易筋經」的理法依據。其所言易筋者,易之為言大矣。易者,乃陰陽之道也。易即變化之易。
  • 達摩易筋經十二式圖解
    從禪宗祖庭少林寺發軔而來的《易筋經》強調:「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補」,最終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目的。如今,傳承了1500年的古本易筋經重新獲得世人的熱捧,說明禪師們所倡導的「大道至簡」的思想真正是「歷久彌堅」。——純道題記  《易筋經》全名《達摩易筋經》,共十二式,故又稱《達摩易筋經十二式》或《易筋經十二式》。
  • 易筋經十二式,練法詳解(好文收藏)
    相關視頻:古傳真經 | 少林達摩易筋經,最完整(視頻)下《易筋經》教學示範視頻,收藏學習《易筋經》原分上下兩卷,為佛家達摩尊者所創造,般刺密諦譯師翻譯的。他看見從學的僧侶,身體很壞,因此,他創造這一套練功的方 法。他的內容包括「靜功」與「動功」。關於靜功的練法,歷代傳授,逐漸失真,後來的禪宗多偏於大乘教理的闡發,對於練靜功只注重「參話頭」一種方法了。我曾普通地問過很有名的幾位宗門大德,都不出這個範圍,而且他們都不會動功,會動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 此動功則與靜功分道揚鑣,竟至不能配合運用了。至到今天,少林派易筋經的傳授,已屬支離破碎,真正可惜。
  • 簡單易學的易筋經,坐著就能練的傳統秘籍,附詳細呼吸秘法
    易筋經是傳統文化的產物,他是結合了傳統文化中的醫學經絡理論、宗教、健身等等。關於易筋經的來源,學界的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達摩所做,有人說是紫凝道人借假託達摩所做。易筋經自從誕生之日起,就有了眾多的版本,各門各派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易筋經功法。
  • 站樁、易筋經、瑜伽、太 極的套路
    所以,站樁,易筋經,瑜伽,都是訓練全身筋的整體協調能力。筋能松能整,下一步針對實戰的發力,就有了基礎。這是傳統武術功力訓練的本質。 2、柔韌:這點不用說了,沒有人會懷疑瑜伽是提高人體柔韌的最 合 理方法。 3、耐力:這點放在以後說。 4、速度:速度的說法,基本等同於爆發力。爆發力好的人,啟動速度快。但我覺得,爆發力素質,更多是來自遺傳。
  • 《易筋經》是印度傳入中國的瑜伽術?蘇軾練瑜伽最會運氣
    有研究者認為,瑜伽是同佛教大小乘禪法一起傳入中國的,只不過當時的人們分不清兩者的不同,最早介紹印度古典瑜伽的部分內容可能是在北魏延興二年(472年)吉伽夜譯出的《方便心論》,南北朝時期的《易筋經》、唐朝流行的《天竺按摩法》、宋代的《婆羅門導引法》都被認為是從印度傳入我國的瑜伽術。金庸小說裡,《易筋經》是一門被光環籠罩的武林絕學,傳說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 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陰陽運動原理
    健身氣功易筋經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雖然動作簡單,但內涵豐富,不單是一種易學易練,健身效果明顯的健身養生方法,而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縮影。習練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過程,就是體悟和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
  • 專家:武林第一絕學易筋經實為按摩教程(圖)
    被傳為「武林第一絕學」的《易筋經》其實是本按摩教程  儘管不斷有自稱「氣功大師」的人被打假、拆穿,但是「氣功」到底是門什麼樣的功夫,一直以來,大家都說不清楚
  • 易筋經第七式青龍探爪勢
    親們,這已經是我們易筋經學習的第七節了,所以大家要加油了啊!易筋經的學習在于堅持,堅持練習,我們才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習練效果!才可以做到真的保持健康,每天堅持在空閒時或清晨起來後去空氣清新的地方練功,可以使得我們已有的效果得到鞏固,才可以有新的進步!在學習之前小編還是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相關的知識。
  • 少林寺北京禪堂初體驗:收手機 打坐 練易筋經
    禪堂內景(受訪者提供)    播放少林寺宣傳片 學習易筋經男女禪修者在兩邊一字排開,在沉默中按照老師的語言指引練習易筋經、打坐等修煉。  正式打坐之前,老師專門教授了三招易筋經,目的也解釋的通俗實用:可以緩解肩周炎、頸椎病,活動筋骨。  活動完身體之後,則訓練通過打坐讓心靈靜下來。  講解和準備之後,所有人盤腿坐上打坐墊子,閉目養神,燈光關掉,在鳥鳴水流的大自然背景聲音中,由老師指引調整呼吸。
  • 少林兩大神功,《易筋經》和《九陽神功》誰更勝一籌?答案是前者
    導語:同為少林內功,《易筋經》《九陽神功》孰優孰劣?《易筋經》是達摩老祖開創的最強大的神功,而達摩祖師是什麼級別的人?是傳說般的人物,藏經閣中的掃地僧、熊耳山長大的石破天某種意義都是達摩轉世,看看他們的實力。相較於《九陽神功》的創始人,有人說虛竹,也有人說是晚年的黃裳,但無論是誰,竊以為級別都不如達摩祖師。這一點《易筋經》蓋過達摩。
  • 易筋經十二式,最全練法詳解(收藏)
    《易筋經》原分上下兩卷,為佛家達摩尊者所創造,般刺密諦譯師翻譯的。內容包括「靜功」與「動功」。關於靜功的練法,歷代傳授,逐漸失真。我根據前輩黃箴老的指導,也曾試練過易筋經的方法,運用起來,全身氣脈流注合度,一直未發現過有遲速痞滯的偏倚跡象,證明前輩的批判是正確的。茲將得自黃箴老傳授密義,分條介紹其操作方法如下:一、韋馱獻杵第一勢 (一)口訣:立身期正下,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 易筋經十二式之10-12式
    接上篇【易筋經十二式之5-9式】
  • 拉筋方法,中醫經絡養生,拉伸運動,易筋經,八段錦,健身,氣功
    拉筋方法,易筋經,健身氣功,太極拳五禽戲都有韌帶拉伸的動作,無論是韌帶還是肌腱都要有一定的彈性,但是不同的韌帶和肌腱的彈性幅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韌帶的幅度比較小(不然也不會有韌這個稱呼),肌腱的幅度比略大。
  • 《易筋經》十二式口訣與圖解(上)
    《易筋經》原分上下兩卷,為佛家達摩尊者所創造,般刺密諦譯師翻譯的。
  • 他攜易筋經穿越,在異世界扮豬吃老虎,專門打臉天才
    他攜易筋經穿越,在異世界扮豬吃老虎,專門打臉天才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將給大家帶來四本無敵流類型小說推薦,他攜易筋經穿越,在異世界扮豬吃老虎,專門打臉天才!這些小說都是小編精心挑選過的哦,喜歡和書荒的小夥伴可以收藏一下,方便閱讀哦。
  • 申論文章寫作進階技巧——理證法
    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將帶你學習分論點論證的進階方法——理證法,幫助小夥伴們在文章寫作方面「更上一層樓」。一、什麼是理證法理證法,即道理論證法,可以增強文章說服力或文採,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理證法的使用是小夥伴們理論素養和文章思想深度的最優體現。理證法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亮明分論點+簡要概括現狀+分析原因+分析影響+做出結論/提出對策」。第一步:提出分論點,即將我們在謀篇布局部分找到的分論點放在段落開頭的第一句。第二步:進行論證。
  • 從西方文明的開端研析"法之理"
    因此,如何界定中國在世界體系中的位置就不僅僅是一個國際法問題,也是國內法問題。在逐步擺脫了清末和民國時期救亡圖存的壓力之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迅速發展,加上巨大的地理版圖和人口數量及延續數千年的文明傳統,對世界體系近乎形成了史無前例的衝擊。未來的世界秩序是一個相互定義的過程,中國定義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同樣也定義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