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方法,易筋經,健身氣功,太極拳五禽戲都有韌帶拉伸的動作,無論是韌帶還是肌腱都要有一定的彈性,但是不同的韌帶和肌腱的彈性幅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韌帶的幅度比較小(不然也不會有韌這個稱呼),肌腱的幅度比略大。可以把他們都比喻成彈簧,我們可以知道有的彈簧可以拉得很長,而有的彈簧則比較緊要用很大的力量去拉才能夠拉開,但是所有的彈簧都有一個共性,不能夠超出他們的承受度,力量過大,會把彈簧拉壞,失去彈性。
肌腱就是可以拉伸較長的彈簧,而韌帶是較緊的彈簧。這是由它們的功能決定的,韌帶用於固定關節,關節是小幅度的活動,肌腱和肌肉用於支持大幅度的運動。崴腳實際上是突然的外力超過了韌帶這個彈簧的最大承受能力,把彈簧拉壞了失去彈力。這個例子並不能否認韌帶不能拉,而是證明了,拉伸韌帶很重要,比如體育課運動之前,老師都要帶你做關節的活動,這就是在拉伸韌帶,預熱韌帶。這種拉伸是在韌帶的彈力可承受的幅度內,不但不會把韌帶拉壞,還可以使韌帶更加的有彈力,從而應對運動中各種強烈的衝擊力,從而減小和消除運動損傷。
易筋經,拉筋方法,健身,氣功,所以平時多注意關節韌帶的拉伸,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使韌帶血液循環更好,更強壯,更加的有彈力,從而保證身體各種運動的正常運行,保證關節的健康,在日常的運動中扭腰曲膝旋轉各個關節,都是在拉伸韌帶。有人說肌腱不可以拉,只能夠拉肌肉,可是肌肉是附著在肌腱上,通過肌腱連接到骨骼, 這樣不拉肌腱怎麼能拿到肌肉呢!
肌腱韌帶,都是可以拉伸的,但是方法各有不同,旋轉關節就是拉韌帶,壓腿等就是拉肌腱。練功跟著師父,師父讓我們沉肩墜肘,說這樣可以拉筋。不過這樣做確實感覺到氣上來了,不是堵在下部。而且這樣做很長功夫。很神奇。
拉筋方法,中醫經絡養生,拉伸運動,易筋經,八段錦,健身,氣功,小孩子身體比較靈活,是因為他們身上的韌帶肌腱特別的柔軟而又非常有彈性。而上了歲數的老年人,身體就僵硬,無法自由的活動,就是身上的韌帶和肌腱死板僵硬韌性彈性不足。可見拉筋的有利於健康的。
很多老年人,彎腰駝背,就是筋萎縮甚至打結了,這樣的體格走路都成問題呀,更不能運動了,你覺得這樣還能長壽嗎。筋沒有力量人就散了架子了,特別累的時候你就有這樣體會,體質虛弱的人也是常年這樣,由此所有的關節骨骼肌肉都有問題,比如腰椎頸椎等就會錯位壓迫神經。
筋固定骨骼和肌肉的,不可不重視他的健康。有人說了是練習上下半身連接的筋,這東西效果是益壽,精足可長壽,練習此法強精固腎,評論裡有人說搓旁光我覺得是個好主意,但全身的運動也要跟上。其他部位比較容易鍛鍊,不說別的,仰臥起坐一分鐘有幾人能做100個。
好多人說古人解剖不好不懂啥叫筋,說筋就是肌肉,還有說筋是經絡,呵呵你們當古人是傻子嗎?你說古人不懂解剖人,庖丁解牛你總聽過吧,古人看到牛等動物還想不到人的構造嗎。
有的人比較懶,柔韌性也不好,每天只拉膀胱經,就是立位體前屈的動作,膀胱經是第一道防線。除了拉筋還有各種搓,主要是保持經絡的暢通。從中醫學來說,經絡和氣血循環是相輔相成,經常拉筋,五臟六腑也會跟著活動,更加延年益壽。
中醫說的經絡不是筋很多人會以為是同一個。筋就是韌帶,外練筋骨皮說明古人練武也是先練的韌帶柔韌性。太極拳五禽戲都有韌帶拉伸的動作。易筋經,八段錦,健身氣功,中醫經絡養生,運動養生,基本可以跟西醫的韌帶相同。拉伸會不會長壽不是必然的因為壽命基本更多是遺傳。但是拉伸的人基本會更健康。
道家養生認為,決定人的壽命長短和生命質量的核心是元氣。氣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從母體中帶來的先天之氣就是元炁,後天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氣是營氣、衛氣。古人把先天之炁稱之為「炁」,後天呼吸之氣才是「氣」。《黃帝內經》明確記載: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日常生活中的習武、氣功、瑜伽鍛鍊都屬於拉筋運動。
人生初始,元炁是豐滿充足的。老子形容先天之炁充足的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外在環境中風、寒、溼、邪的侵襲以及不良情志的侵害,先天元炁也會隨之逐漸耗損,人體免疫力就像作戰部隊兵力受損一樣,抗打擊能力也逐漸下降,病來如山倒。
人體的生命運轉,也同樣需要一種動力,這種動力就是「氣」。人體若是沒有了這個動力,「氣滯」就會「血淤」,血凝固不動,生命就會終結。所以說,人死了叫「斷氣」,呼吸困難叫「上氣不接下氣」。可見,「氣行則血行」「氣為血之帥」,氣是生命之本。如果將人比作一棵樹,氣就是樹根,身體就是樹幹和樹葉,根扎的深才能枝繁葉茂,養氣就是養根,氣足則壽長。
道家養生將滋養生命的系統分為補元、通經、排毒三大動力系統。「補元」就是通過一定的形式給身體補充營養,培補身體耗損的元炁。「通經」是通過導引術、針灸、艾灸等形式,疏通身體中已經瘀滯堵塞的氣血經絡。氣功(炁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古代或名「丹道」,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身,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
易筋經,拉筋方法,健身,氣功,道長教授的動作簡單易學,他示範了動作,身體如彈簧一般,松而有勁;脊柱像一條龍一樣靈活,收放自如;發力完全從腳跟而發,帶動全身;說話簡潔卻值得細細體味,每次跟道長練功,都會有新的收穫。易經筋的動作看似簡單,做到位、做好又是另外一回事。知道、做到,中間有很大的鴻溝。每個動作,都包含了練習的奧妙。配合呼吸,做每個動作,一呼一吸之間向身體極限挑戰,每次都是酸爽無比。
易筋經,拉筋方法,健身,氣功,練拳要有爽到的感覺。練「爽」了,能夠提振副交感神經,修補內在的創傷。自律神經的舒展,可以滋養內臟,達到快樂舒服的放鬆。這种放松感,就如同平時伸個懶腰,會感覺舒服不少,而練功的放鬆幾倍於伸懶腰的快感。練習動作時,務必要慢,越慢越好。用盡全力把氣吐到沒,吸氣時把末梢神經的能量回收。所有用盡全力的繃緊,是為了放鬆而作的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