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這是很多父母遇到的問題。其實呢,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父母就已經忍不住要打孩子了。只是在對孩子不聽話,該打,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或者說找一個適當的合理的說法,用以平復自己內心的恐懼吧。
如果,孩子不聽話,就開打,那從小到大,基本就是打過來的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或者說是封建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父母對孩子的不聽話,就按照老一代的做法,既然父母很多時候,是被打過的,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孩子不聽話了,還是接著打吧。
其實根本的原因,還是在父母,而不在於孩子。我們作為家長,其實很少從兒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經常說,還是孩子,什麼都不懂,還不懂事。而實際上,孩子也是和我們成人平等的一個個體,和我們是平等的。
再就是因為缺少溝通,家長不了解孩子被打的心理感受和所受的傷害,孩子會覺得不平等、屈辱,從被打之後的效果看,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有一時的收斂,但長遠看,負面效應更大,會傷及孩子的情感。
再有一點,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對比過多。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達不到的標準,或者自己想要去實現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所以當孩子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時,矛盾就發生了,父母通過打罵發洩自己的失望之情,其實對改變孩子的現狀無濟於事。
與其如此,不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或者讓孩子去選擇,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有不斷的嘗試,才會讓孩子懂得更多。我們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選擇前進的道路,給孩子多一些指導。如果父母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雖然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但從然寶出生到現在,我一直都沒打過她,因為小時候挨打過,我可以深深體會到挨打對一個小孩的心理傷害有多大!孩子不聽話,更應該反省的是大人,不應該是情緒上來之後二話不說就開始打!
打完之後,大人是痛快了,小孩只會對你越來越怕、越來越不會跟你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了!嚴重的會導致性格內向!大人打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讓孩子變得更好!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方式有很多種,打只是最簡單粗暴的一種,也是最無能的一種!
當然了,不聽話就打孩子,是不可以的。但是呢,對於一些孩子基本的道德規範,定好的規矩,還是要進行嚴厲的教育的。更多的是引導,以及切身的體驗或者是示範,而不是說我們父母曾經犯過的錯,做過的錯事,孩子就不能再錯,不可以再犯。要勇敢的給孩子嘗試的機會,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去正確的面對,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