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關注略知一二王混亂,一個所見所聞創作者、體育迷、樂跑者。
一、只有早晚才能進入的免費體育場
2018年我搬家到煙臺市芝罘區生活後,作為一個樂跑者,苦於不知道哪裡有跑步的好路線、好場地,後來聽辦公室的大姐說我家旁邊有一個芝罘區人民體育場,免費供市民運動。
最開始的時候,我為了熟悉周邊的環境,一直是沿著濱海北路,邊跑步邊觀賞周邊環境,從3km、5km、10km一直到了半程馬拉松。
煙臺芝罘區到萊山區的沿海真的非常贊,除了一望無際的海岸線,還有綠樹蔭蔭的清涼,當然有一個對跑者最不利的要素就是:起起伏伏的坡,讓人難以招架。
後來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心血來潮導航去那個人民體育場,這才發現距離我家才不到1km,拐個彎就到,只不過之前從未涉足過。然而我剛要往裡進,就被門衛攔了下來,「幹什麼的?」
我說:「進去跑步啊~」
門衛說:「看牌子。」
我這才發現,體育場只是早晚規定時間段內才開放,然而明明裡面跑道上是空的,足球場上有幾個稀稀拉拉的小孩兒在訓練。
二、早上愜意獨行,晚上天倫之樂
不過既然人家有這樣的規定,我們就服從好了。
於是我只要早起睡不著了,就會穿上跑鞋運動衣就去體育場跑個5km或者10km的(也不知道為什麼跑步愛好者一般都很強迫症,要麼5、要麼10、要麼15、要麼再就是半馬)。
早上起來運動的市民非常的多,有六七十歲的大叔、大媽閒溜達或者舞劍、打太極的,還有三四十歲跟我一樣的青年人鍛練跑步的,也有十來歲的體育生在訓練的。總之跑道上、足球場地上以及邊角處都是堆滿了人。
晚上吃完了晚飯,帶著老婆和孩子去跑一跑,然後看著孩子騎扭扭車、滑板車,你追我趕好不樂乎。
晚上的人流量就更大了,8條跑道上人間距可能都不到5米,我這樣配速(日常在4分30秒~5分之間)的跑步者,就像馬路中極不守規則的司機,來回的穿梭和超車。
三、小孩子vs廣場舞大媽
前一陣閨女跟幼兒園的一個小夥伴約好了晚上去體育場一起玩,吃完晚飯就便興衝衝便騎著自行車、拿著小飛機往體育場進發。
剛到體育場門口,還沒測體溫,就又被門衛攔下來了,門衛大爺冷冰冰地說:「小孩子的車不能進!」
我說:「嗯?之前不是一直讓進麼?」
門衛說:「出了新規定,現在不讓了。」
我問:「為啥?」
門衛答:「前兩天有個小孩兒騎車把跳廣場舞的大媽給撞了,人家告了」。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體育場真的是廣場舞大媽的天下,不,全中國都是廣場舞大媽的天下。
沒辦法,只能悻悻的回家了。
四、全國廣場舞的場地之戰
這不得不讓我想起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事件——2017年5月31日,洛陽的一群籃球愛好者,在洛陽王城公園內的籃球場打籃球時,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叔大媽為了搶佔場地,與幾個小夥子們們發生衝突。最終雙方從口角衝突,爆發為肢體衝突,引發了軒然大波。
雙方的衝突十分激烈,最後當地管理部門,不得不在5月31日當天,關閉了這個籃球場。
而之後洛陽市王城公園發布《籃球場使用管理規定》:為保證資源共享,規定白天為籃球、羽毛球使用時間,至晚上19:30。晚上可進行廣場健身,19:30入場。
廣場舞大媽佔領籃球場,讓籃球少年無球可打,這場鬧劇,看似在規定出來後,就要停止了。大媽獲得19:30以後的使用權,而且為了廣場舞便利,給安設了幾部照明燈。那麼籃球少年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媽們在自己的場地裡起舞,而他們只能瞪眼乾看著,在他們跳完舞之後,繼續在黑夜裡打球?
籃球場,卻不打籃球,要讓位給大媽們跳舞,這已經不是單方面的鬧劇了,甚至連央視都做過報導,青年與中老年的矛盾在這一塊小小的籃球場上得到無法調節的矛盾。而且關於廣場舞大爺大媽和少年們搶地盤這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2015年在烏魯木齊大爺大媽們為了跳廣場舞與打球的孩子們搶場地,雙方一直對峙至深夜。
中國的籃球文化,就是這麼被糟蹋,作為全世界打籃球愛好者最多的國家,外國人看到我們國家的籃球場居然被一群跳舞的大媽佔領,也作出如下的評論:
@Bellhaven:在東方,老人佔領的是年輕人的籃球場;而在西方,老人剝奪的是年輕的金錢和未來。
@Steve:我還以為中國人都很尊敬老年人呢。
五、孰是孰非,責任在誰?
追求責任,到底是當地街道、居委管理失職,大爺大媽們無處跳廣場舞,還是運動場地太少。
講真,並不是我們丟棄了尊老愛幼的傳統,而是我們的思想正逐漸從尊重年齡向尊重行為轉變。
這些年來,籃球場、足球場和體育場被各種活動強佔的情況數不勝數,除了被當成廣場舞場、停車場、晾衣場,甚至有的球場的籃筐直接被人鎖著、拆掉。
現實狀況如此,廣場舞近年來呈現爆炸式的蔓延。幾乎每一個大小城市,到了下午、晚上,一群大爺大媽們就在音樂的「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的節奏下伸開胳膊腿。現如今,甚至三十來歲的少婦、青年也參與了進去。
慢慢的,就有了自發組織的各種協會組織,也出現了很多廣場舞大賽。於是,在廣場、街角,突然就有了整齊衣裝的一群大爺大媽,擺動著極其一致的動作,竟成了每個城市甚至整個中國最炫的風景線。
中國沒有跳廣場舞的地方(當然其實各種運動場所也不多),老年人的運動權益也需要保障,畢竟公共運動場地是公共資源。
可是中國青少年的運動夢哪裡去了?即便是沒有一個多大的夢,想擁有免費強身健體的場所竟然慢慢成了一種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