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

2020-08-30 湖南李妹子

歡迎您關注略知一二王混亂,一個所見所聞創作者、體育迷、樂跑者。

一、只有早晚才能進入的免費體育場

2018年我搬家到煙臺市芝罘區生活後,作為一個樂跑者,苦於不知道哪裡有跑步的好路線、好場地,後來聽辦公室的大姐說我家旁邊有一個芝罘區人民體育場,免費供市民運動。

最開始的時候,我為了熟悉周邊的環境,一直是沿著濱海北路,邊跑步邊觀賞周邊環境,從3km、5km、10km一直到了半程馬拉松。

煙臺芝罘區到萊山區的沿海真的非常贊,除了一望無際的海岸線,還有綠樹蔭蔭的清涼,當然有一個對跑者最不利的要素就是:起起伏伏的坡,讓人難以招架。

後來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心血來潮導航去那個人民體育場,這才發現距離我家才不到1km,拐個彎就到,只不過之前從未涉足過。然而我剛要往裡進,就被門衛攔了下來,「幹什麼的?」

我說:「進去跑步啊~」

門衛說:「看牌子。」

我這才發現,體育場只是早晚規定時間段內才開放,然而明明裡面跑道上是空的,足球場上有幾個稀稀拉拉的小孩兒在訓練。

二、早上愜意獨行,晚上天倫之樂

不過既然人家有這樣的規定,我們就服從好了。

於是我只要早起睡不著了,就會穿上跑鞋運動衣就去體育場跑個5km或者10km的(也不知道為什麼跑步愛好者一般都很強迫症,要麼5、要麼10、要麼15、要麼再就是半馬)。

早上起來運動的市民非常的多,有六七十歲的大叔、大媽閒溜達或者舞劍、打太極的,還有三四十歲跟我一樣的青年人鍛練跑步的,也有十來歲的體育生在訓練的。總之跑道上、足球場地上以及邊角處都是堆滿了人。

晚上吃完了晚飯,帶著老婆和孩子去跑一跑,然後看著孩子騎扭扭車、滑板車,你追我趕好不樂乎。

晚上的人流量就更大了,8條跑道上人間距可能都不到5米,我這樣配速(日常在4分30秒~5分之間)的跑步者,就像馬路中極不守規則的司機,來回的穿梭和超車。

三、小孩子vs廣場舞大媽

前一陣閨女跟幼兒園的一個小夥伴約好了晚上去體育場一起玩,吃完晚飯就便興衝衝便騎著自行車、拿著小飛機往體育場進發。

剛到體育場門口,還沒測體溫,就又被門衛攔下來了,門衛大爺冷冰冰地說:「小孩子的車不能進!」

我說:「嗯?之前不是一直讓進麼?」

門衛說:「出了新規定,現在不讓了。」

我問:「為啥?」

門衛答:「前兩天有個小孩兒騎車把跳廣場舞的大媽給撞了,人家告了」。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體育場真的是廣場舞大媽的天下,不,全中國都是廣場舞大媽的天下。

沒辦法,只能悻悻的回家了。

四、全國廣場舞的場地之戰

這不得不讓我想起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事件——2017年5月31日,洛陽的一群籃球愛好者,在洛陽王城公園內的籃球場打籃球時,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叔大媽為了搶佔場地,與幾個小夥子們們發生衝突。最終雙方從口角衝突,爆發為肢體衝突,引發了軒然大波。

雙方的衝突十分激烈,最後當地管理部門,不得不在5月31日當天,關閉了這個籃球場。

而之後洛陽市王城公園發布《籃球場使用管理規定》:為保證資源共享,規定白天為籃球、羽毛球使用時間,至晚上19:30。晚上可進行廣場健身,19:30入場。

廣場舞大媽佔領籃球場,讓籃球少年無球可打,這場鬧劇,看似在規定出來後,就要停止了。大媽獲得19:30以後的使用權,而且為了廣場舞便利,給安設了幾部照明燈。那麼籃球少年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媽們在自己的場地裡起舞,而他們只能瞪眼乾看著,在他們跳完舞之後,繼續在黑夜裡打球?

籃球場,卻不打籃球,要讓位給大媽們跳舞,這已經不是單方面的鬧劇了,甚至連央視都做過報導,青年與中老年的矛盾在這一塊小小的籃球場上得到無法調節的矛盾。而且關於廣場舞大爺大媽和少年們搶地盤這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2015年在烏魯木齊大爺大媽們為了跳廣場舞與打球的孩子們搶場地,雙方一直對峙至深夜。

中國的籃球文化,就是這麼被糟蹋,作為全世界打籃球愛好者最多的國家,外國人看到我們國家的籃球場居然被一群跳舞的大媽佔領,也作出如下的評論:

@Bellhaven:在東方,老人佔領的是年輕人的籃球場;而在西方,老人剝奪的是年輕的金錢和未來。

@Steve:我還以為中國人都很尊敬老年人呢。

五、孰是孰非,責任在誰?

追求責任,到底是當地街道、居委管理失職,大爺大媽們無處跳廣場舞,還是運動場地太少。

講真,並不是我們丟棄了尊老愛幼的傳統,而是我們的思想正逐漸從尊重年齡向尊重行為轉變。

這些年來,籃球場、足球場和體育場被各種活動強佔的情況數不勝數,除了被當成廣場舞場、停車場、晾衣場,甚至有的球場的籃筐直接被人鎖著、拆掉。

現實狀況如此,廣場舞近年來呈現爆炸式的蔓延。幾乎每一個大小城市,到了下午、晚上,一群大爺大媽們就在音樂的「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的節奏下伸開胳膊腿。現如今,甚至三十來歲的少婦、青年也參與了進去。

慢慢的,就有了自發組織的各種協會組織,也出現了很多廣場舞大賽。於是,在廣場、街角,突然就有了整齊衣裝的一群大爺大媽,擺動著極其一致的動作,竟成了每個城市甚至整個中國最炫的風景線。

中國沒有跳廣場舞的地方(當然其實各種運動場所也不多),老年人的運動權益也需要保障,畢竟公共運動場地是公共資源。

可是中國青少年的運動夢哪裡去了?即便是沒有一個多大的夢,想擁有免費強身健體的場所竟然慢慢成了一種奢求?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
    大家好,我是大雄,兩個孩子的奶爸,我今天想說的話題是當孩子老是不聽話說不聽的時候該不該打她,是這樣的,以前孩子不乖我們都會先哄她,實在不聽話才會輕輕打一下她,但是自從有了二胎後經常被我揍,為什麼呢,相信很多有了二胎的就比較有體會,自從有了二胎,她老是去弄小的,有時候還把小的弄哭,弄傷,所以總是忍不住又打了她,其實真的不想打她,打完又覺得可憐,總覺得孩子乖的時候你覺得很聽話,不乖的時候真的是要把你氣死
  • 聽話的孩子都是打出來的?孩子不乖,該不該打?
    面對孩子不聽話,大部分家長都會先吼一頓,甚至不分青紅皂白的打罵,這樣真的有用嗎?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罵?當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所以,一味地「打孩子」是一種最愚蠢的、最不走腦,最不走心的教育方式!
  •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我反正是沒有打過然寶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這是很多父母遇到的問題。其實呢,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父母就已經忍不住要打孩子了。只是在對孩子不聽話,該打,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或者說找一個適當的合理的說法,用以平復自己內心的恐懼吧。
  •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不知道這些問題就大了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要怎麼教育呢?能不能動手打孩子呢?相信這些問題困惑著很多的寶媽寶爸們。動手打孩子怕打壞了,不動手是真的氣人。那麼接下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解決掉那些問題了!孩子不聽話該不該動手呢?其實是不應該打孩子的。
  • 疫情期間各種花式揍娃:「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
    最近疫情期間各位寶爸寶媽大都宅在家裡 陪著孩子。學校不開學,單位不上班,各種家庭矛盾接踵而至。家長宅在家裡煩躁的心情日益嚴重,孩子的各種鬧騰讓我們煩不勝煩。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時克制不住就動手的結局。孩子不聽話,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
  • 熊孩子不學好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怎麼打
    好多人以為這就是說要使用暴力體罰孩子,才能讓孩子順利成才,教育孩子就像種樹,要使勁修剪枝丫才能長成大樹。其實,這是很不科學很不合理的,從法律角度看,這是違法的。第二,孩子畢竟還小,認識不到自己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犯了錯還不知道。第三,這個爸爸粗暴簡單,沒有耐心地給孩子講清道理就罵人。第四,爸爸的粗暴行為讓孩子很受傷,甚至於產生了心理陰影、對爸爸有了不好的印象。
  • 孩子不聽話父母能打他一頓,父母要是「不聽話」孩子該怎麼辦?
    文|文兒前兩天兒子在家跟老公吵架,大概的意思就是,老公不允許兒子看電視,想讓他回屋寫作業,兒子站起來理直氣壯的跟老公理論,後來老公一巴掌打上了兒子的屁股,把兒子氣的跑回了房間。我進兒子房間的時候,他坐在凳子上生氣,我上前去抱著他,兒子的眼淚一下就忍不住了,抽泣的說:「為什么爸爸就可以看電視,我就不可以呢,爸爸說我不聽話還打了我,那爸爸不聽話怎辦呢?」簡單的安撫了一下他,我就離開了。坦白來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爸媽還能揍一頓制服他,但是如果我們為人父母做的不合格該怎麼辦。
  • 孩子該聽話還是不該聽話?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家裡有個聽話的孩子真的是燒高香了,我小時候,家裡的長輩說得最多的是:「孩子,乖,聽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諸如此類,所以受家庭教育影響,我基本算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孩子,到如今我也成為了母親,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時,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成長,我覺得太聽話的孩子的背後缺乏的是開創精神,容易刻板,用我們的方言說就是不靈泛,缺乏應變能力。
  • 家有2歲孩子不聽話,我該不該打?
    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不能打。虐待兒童之所以罪大惡極,不止是因為受虐兒童長大後可能會變得神經質,而是因為孩子在當下就能感受到和成年人一樣的感受。換句話說,你不是在打一個「無知」的孩子,你是在打一個和你有著一樣心智的人,你能下得去手嗎?
  • 犯錯的孩子,到底該不該「打」?
    成績不好請家長、不寫作業不聽話……很多人都已記不清小時候曾經挨過多少次打罵。輕微的懲戒或許容易遺忘,但是上升到暴力的「體罰」,卻總是那麼令人刻骨銘心。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當面對犯錯的孩子時,罰還是不罰?如果要罰,又該如何把握尺度?
  • 孩子做錯事,到底該不該打?
    經常有家長問該不該打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事不打,還怎麼教育孩子?那麼,孩子做錯事,到底該不該打?這個度家長怎麼把握?不打就代表不教育嗎?家長要注意,「不打小孩」是父母不該在孩子身上發洩自己的情緒,單純的用武力去暴打孩子以解決問題。
  •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打是為了孩子,還是大人憤怒情緒的宣洩?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上周在寶媽群裡,看到大家在熱烈的討論「孩子要不要打」的問題,不過也是眾說紛紜,看起來各有各的道理。還有人說,對於打不打孩子這事,我持中立態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這一直是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我思考了一下,發出了這樣一句話:「除非孩子的行為危及到了自身或者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否則不建議用打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
  • 打了孩子兩巴掌,全都在罵這個媽媽,孩子做錯事到底該不該打?
    ,而打人是因為於一歲多孩子的各種哭鬧,加上生理上不舒服的影響,這位媽媽最終忍無可忍,給了自己小孩兩耳光。但養過孩子的父母們都知道,孩子鬧起來,實在控制不住那個脾氣。不過如果因為控制不住脾氣就想帶孩子,那可不是一個合格父母該有的行為。 說了這麼多,那到底孩子犯錯,能不能打?能,但是要分情況,下手教育孩子的時候,還要注意部位。 孩子犯錯,要分底線,有的小錯可以寬容,但有的大錯,必須追究。
  • 小孩子不聽話,該打屁股了
    鄧小平說過,小孩子不聽話,該打屁股了。2009年出來,已經工作11年,社會早已磨光了我的稜角,而今我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孩子不聽話我不像他媽媽那樣絮叨,我是無言地拿起鞭子訓,話雖少言必聽,你許你要喊「家庭暴力」,你可「打是情罵是愛」。我總覺得他現在就是我小時候的翻版,我了解他缺什麼。「棍棒下出孝子 」,就算不出孝子,再不濟也不會出社會的敗類吧。
  • 「不聽話」但能力強的人,該不該重用?
    三國劉備手下的諸葛亮、趙雲、關羽等人的能力非常強,而劉備經常哭哭啼啼,打天下就靠兄弟們,趙雲從敵軍出救出阿鬥,但是劉備卻要摔死阿鬥,並且說:為了救我這個兒子,差點害了好兄弟。你說周圍的將士哪個會不感動,劉備還經常說自己何德何能,因為全靠兄弟們幫忙,結果劉備打下了天下,用能人自然要用特殊的辦法,有錢砸錢,沒錢砸感情。
  • 中國台州網丨犯錯的孩子,到底該不該「打」?
    成績不好請家長、不寫作業不聽話……很多人都已記不清小時候曾經挨過多少次打罵。輕微的懲戒或許容易遺忘,但是上升到暴力的「體罰」,卻總是那麼令人刻骨銘心。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當面對犯錯的孩子時,罰還是不罰?如果要罰,又該如何把握尺度?懲罰也是門藝術「今天我打了女兒幾下,這是我第一次打她,因為她總是聽不進去長輩說的話。」
  • 亞當夏娃該不該聽話?
    上面的爭議引發了一個教育現實問題,那就是,我們該不該讓孩子聽話?尤其是在宣揚個性的今天,家長在「聽話」問題上似乎面臨著兩難——孩子太聽話會缺乏個性,不聽話又令人誤解不合群。該如何決策和平衡這個問題呢?教育永遠不是孤立地存在,它與社會學、哲學等科學密切相關。精神分析社會學奠基人、心理學家弗洛姆對「服從」進行了深入研究,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
  • 孩子不聽話該如何教導?這篇文章收好了
    很多家長都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不聽話。但是,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你知道嗎?面對不聽話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呢?不少家長氣憤難耐會打罵孩子,但是打罵是否有用嗎?下文將為您解答。為什麼孩子會不聽話孩子在兩周歲前後,會開始變得不聽話。兩三歲的孩子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調皮了,並且「犟」了,有自己的小想法。這種不聽話有三方面的原因。
  • 孩子不聽話,打還是不打?該下手還是得狠點心!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年輕家長都有了自己的教育想法,有的人認為,孩子不聽話應該打,只有棍棒才能讓孩子長記性,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有的則認為,孩子不能打,小孩子沒有是非對錯觀念,犯錯很正常,經常打孩子對小孩子性格影響大。
  • 孩子毆打父母,到底該不該打回去,家庭教育的錯位誰來買單
    文/柒月的寶貝(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庭教育#孩子走出家門後一舉一動,無不透露出,孩子背後的家庭教養。父母的教育到底稱不稱職,在孩子的身上能夠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本期話題:孩子毆打父母,到底該不該打回去,家庭教育的錯位誰來買單圍觀的人們原本以為這位母親應該好好教育一下孩子的行為。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媽媽卻不避不躲,任由女兒打罵。這則短視頻很快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很多人覺得這位媽媽的做法也實在是太讓人不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