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天選之子!兩場「沙塵暴」幫朱棣奪得帝位

2020-12-23 課本裡沒有的歷史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發動了四年的「靖難之役」終於宣告結束,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了皇帝寶座。在很多人眼中,朱棣是一位百戰百勝的軍事家,其實不然,他的奪位之路走的並不順利,好幾次遇險,險些戰敗,而他似乎真的是「天選之子」,每次在關鍵時刻都可以逆襲翻盤,老天爺都能幫他翻盤,或許他能擊敗朱允炆真的是天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是怎麼靠老天爺翻盤的。

明成祖朱棣畫像

白溝河之戰 第一場大風幫朱棣逆襲

建文二年四月,燕王朱棣率領十萬燕軍抵抗朝廷派來的李景隆的六十萬官軍,雙方激戰於白溝河。激戰中,燕軍的後翼和側翼被平安帶領的官軍突襲,陣型潰散、損失慘重,畢竟是六十萬打十萬,官軍有著人數優勢,朱棣的燕軍雖然戰力較強,但也開始漸漸地抵擋不住,整個戰局幾近崩潰。朱棣眼看自己就要玩完了,可就在這個時候,本是晴空萬裡的天空突然暗了下來,接著就是狂風四起、飛沙走石,狂風中李景隆的帥旗被刮斷,官軍陷入惶恐,而就在此時朱棣抓住了戰機,繞到官軍後側放了一把大火,火借風勢,整個官軍陷入一片火海,朱棣在狂風的幫助下擊敗了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而這只是第一次。

明成祖朱棣影視形象

第二場大風 沙塵暴助燕王奠定勝局

建文三年三月,燕王朱棣與新的明軍統帥盛庸對峙於夾河,盛庸原本是朱棣的部下,對朱棣的用兵習慣了如指掌,朱棣拼勁全力也無法攻破盛庸的軍陣,雙方陷入鏖戰,然而雙方的心態是不一樣的,盛庸背靠朝廷,無論是財力還是軍力都遠遠高於朱棣,他的想法是拖死朱棣,而此時朱棣的燕軍銳氣正盛,一旦遷延日久士氣必然受挫,所以此時的朱棣是既著急又無奈,打吧打不贏,走吧不甘心,正在戰場膠著南分的時刻,接下來靈異的事情又發生了,本是晴空萬裡的天空突然暗了下來,接著又是狂風四起、飛沙走石,而這陣狂風恰巧是對著盛庸的官軍颳了,朱棣就像趕鴨子一樣一路追殺官軍,大獲全勝。

明成祖朱棣影視形象

這兩場大風過後,建文帝手下可用的軍隊已經被朱棣消滅的差不多了,朱允炆不得不把戰略進攻改為防守,一年後,大明江山易主,朱棣成了新的皇帝。可以說朱棣之所以能夠登上帝位,一是他的軍事才能卓著,二是他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兩場沙塵暴幫他徹底翻了盤!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為何不選朱棣做儲君,3個原因,註定朱棣本事再大也不能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他和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個,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繼承人,即使嫡長子朱標去世,朱元璋還有4個嫡子可選,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韜武略、戰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朱棣,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為何朱元璋不傳位給朱棣,而要選擇孫子朱允炆?
  • 大明風華:太子朱高幟又老又笨,朱棣為何不廢黜他?
    明成祖朱棣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是朱棣和徐皇后的嫡子。朱棣年幼時,曾跟著父親朱元璋橫徵北戰,戰功赫赫,為人武勇粗獷,不拘小節。而徐皇后則是開國元老徐達的長女,將門虎女,同樣有一股豁達之氣。
  • 「天選之子」詹姆斯,開掛一般的人生!
    勒布朗-詹姆斯年輕的時候,常常被叫做「the chosen one」,他身上就有個「chosen one」的紋身,意思是「天選之子」,當年的人們也把他叫做「天選之子」,他第一次上體育畫報,標題也是「天選之子」。然而,其實他的出身並沒有那麼高貴,也從來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天選之子」,他的一切,都來之不易。
  • 靈璧之戰:朱棣絕地翻盤,大明江山易主
    那一年,朱棣十三歲,那時的他還住在京城,一日,老爹朱元璋給各藩王發了一本教材,名曰《昭鑑錄》,朱棣翻了翻,論藩王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頭疼,真羨慕標哥,他就不用學這勞什子東西,還是喜歡老爹安排的軍事訓練課,那才有勁。一個月後,又發了一本《祖訓錄》,算了,還是背幾句吧,要不然可沒好果子吃。
  • 明初臨邑有幫朱棣的粉絲
    張明福明初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對魯西北的德州區域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建文二年(1400)5月,朱棣的靖難軍佔領德州,準備稍事休整後向濟南發起進攻。這時的燕軍大部隊駐紮在臨邑城北的沙河兩岸,天天演練習射,為下一步進攻濟南城做準備。
  • 模仿「靖難之役」,朱高煦處心積慮發動叛亂,緣何沒成朱棣之二?
    1399年,身為叔父的燕王朱棣,發動了奪取侄兒建文帝朱允炆帝位的「靖難之役」。而僅僅時隔27年後的1426年,叔父奪侄兒皇位的歷史事件再次在大明歷史上重演!而這一次,奪位的主角則輪到了就連朱棣都認為很「類己」的次子朱高煦,他欲效仿父親朱棣當年做法,發動了奪取侄兒明宣宗朱瞻基帝位的叛亂。
  •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帝位?朱元璋:給誰都可以,唯獨不能給他
    自古以來,皇室中就逃不過同室操戈的命運,正如同現代人嚮往金錢一樣,古代人對至尊之位也異常渴望,但凡有一絲絲可能接觸到皇帝寶位的機會,幾乎沒有人能心甘情願地放棄。朱棣便是這樣一個人,自從太子朱標去世後,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便熊熊燃起了,但是1392年,這簇火被一盆水澆滅了,朱元璋竟然不像其他皇帝那樣,從自己的兒子中選太子,而是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要說朱標被選為太子,朱棣雖然不甘心,但也不會有太多意見,畢竟兄長是嫡長子,且威望極高,多數大臣願意支持他。
  • Lee Judges:阿爾特塔是天選之子!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Lee Judges:阿爾特塔是天選之子! Lee Judges:阿爾特塔是天選之子!賽後採訪Lee Judges:阿爾特塔是天選之子
  • 朱棣之子朱高熾,可愛的吃貨皇帝,仁愛世人卻差點被廢
    小編猜想,也許是相比較他前後的存在感超強爸爸和兒子(爸爸是朱棣,兒子則是功過皆精彩的"蟋蟀仁君"朱瞻基)而他,則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在任期上待了十個月就駕崩的仁德皇帝。然而,小編認為,朱高熾應當被更多人所熟知。
  • 帕金斯:詹皇16歲就被稱為天選之子,反觀喬丹高中被踢出校隊
    據了解在一檔節目上,帕金斯談及詹姆斯表示:從來沒有球員像他一樣,背負這麼大壓力還能一直領到球隊,詹姆斯16歲就被稱為天選之子,那時候壓力就來了,反觀喬丹高中就被踢出校隊。並且詹姆斯35歲了,喬丹35歲的時候可沒法爭冠。看到這樣的言論,網友忍不住抨擊這傢伙為了吹捧詹姆斯,都記得了喬丹35歲有沒有奪冠。調查顯示喬丹在35歲(1998年)帶隊奪得總冠軍。
  • 朱棣「造反」最大謀臣,不隱不退,黑衣宰相姚廣孝緣何善得終老?
    這時候,作為朱棣謀士的姚廣孝勸朱棣起兵謀反。對於這一建議,朱棣頗為猶豫。朱棣說:「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姚廣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也正是姚廣孝這句:「臣只知道天道」的蠱惑之語,徹底說服了本就對削藩政策極為不滿早有篡位之心的朱棣。既然天意如此,那就大膽反吧!
  • 位面之子是什麼梗 範閒位面之子是什麼意思
    用四個字來形容他,那就是「位面之子」。位面之子是什麼梗:  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的運氣很好,而且運氣是一直都很好,就像是受到了整個宇宙的眷顧,類似於天選之人。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慶餘年》就是一部科幻片,劇中的男主叫範閒,他就可以用「位面之子」一詞來形容。在慶餘年的世界設定裡,他父親是慶國皇帝,身邊還有很多超級厲害的高手幫助他、保護他,運氣也是非常好。在虎撲上有人問可以用哪四個字來形容擁有開掛人生的範閒,範閒的飾演者張若昀回答道:位面之子。
  • 時也命也,朱棣靖難之役成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時也命也,朱棣靖難之役成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朱棣是明朝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他在戰爭中出生,在戰爭中長大。統一後,朱元璋被派往北平,封燕王,守國境。朱棣是朱元璋幾個兒子中最傑出的一個,長子朱彪英年早逝,朱棣嫉妒王位。不要以為朱元璋把王位傳給了朱彪的兒子,他的孫子朱雲比提。
  • 朱棣篡了朱允炆皇位,為何其他幾十個藩王不反對,對皇位沒興趣?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他在皇位的繼承人上一直糾結不斷,他不知道該傳給孫子朱允炆還是四子朱棣。但如果傳給朱棣,他害怕二子、三子會出來爭奪皇位,最終還是傳給了朱允炆。但在建文帝削藩後,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以「清君側」名義當上皇帝,讓人奇怪的是,為何其他幾十個藩王不反對呢?他們對皇位沒興趣嗎?一、馬皇后生了幾個兒子,朱棣就是四子,而長子英年早逝,二子、三子因數次犯錯受到了責罰,且他們在靖難之役前就離世了。如此來看,朱棣是嫡系,還是眾多藩王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因此大家都擁護他。
  • 不是開國皇帝的朱棣,比開國皇帝更狠,更有魄力
    建文四年(1402年)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叔父,起兵造反,奪了侄兒的皇權,成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不是開國皇帝的朱棣,比開國皇帝更狠——確地說,他才是朱元璋的最佳接班人,強權政治在他手裡玩得溜溜轉。
  • 幫助朱棣奪取天下的「黑衣宰相」姚廣孝,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欲絕的同時不得不將希望轉移給皇孫朱允炆,然而朱允炆年齡太小,朱元璋害怕他上位後無法掌權,便大肆屠殺明初開國功臣,這為朱棣後來發動靖難之役創造了條件。除此之外,黑衣宰相姚廣孝也是朱棣能夠成功造反的重要助力。
  • 耗資248萬兩銀子重建的大報恩寺,其實是朱棣的懺悔之作!
    在南京,也有一座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被稱為「百寺之首」的千年寶剎,它,就是大報恩寺,而大報恩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評價,與明朝一位皇帝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明成祖朱棣,應該說,大報恩寺是一座滿含朱棣愧疚之心重建而成的寺廟,其箇中原因,可謂大有深意。
  • 朱棣死後樸妃、安貴妃去哪兒了?朱棣棺槨旁的幾個小盒,慘絕人寰
    大型歷史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明成祖朱棣經過三年多的「靖難之役」,終於從侄兒朱允炆手裡奪得天下,成為九五之尊。朱棣是一代雄主,熱衷於徵戰沙場,多次深入漠北,發誓要消滅。第五次徵討漠北,朱棣不幸病逝,他寵愛的樸妃、安貴妃命運如何?她們為何突然銷聲匿跡了?
  • 明成祖朱棣「一箭之地」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軍隊在東昌府遭到了伏擊,朱棣險些喪命,於是恨恨咬牙,「有朝一日,我要屠城三日!」後來東昌府被攻破,將軍顧成做了一件事,朱棣只能收回成命。當年,燕王朱棣攻打濟南之時,遭到了守城將領盛庸的奮起抵抗,濟南城久攻不下。朱棣還在東昌府遭到了伏擊,差點命喪亂軍之手。
  • 哪座山峰曾經留下朱棣和姚廣孝的足跡?
    真正神奇的是閣樓下面的山峰——定都峰,那是確定皇城方位的地方。在京西潭柘寺一帶,「燕王喜登定都峰,劉伯溫一夜建北京」的故事廣為流傳。而看上去古色古香的閣樓,不過是一個標誌而已。據說,紫禁城的位置,就是朱棣與姚廣孝在京西定都峰上確定的。那麼,朱棣與定都峰有何淵源呢?當時,大明帝國的都城在南京,作為皇子的朱棣又是如何來到邊遠燕地的呢?相傳,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決定將皇子們分封到各地駐守。眾妃聞訊,紛紛請求朱元璋將自己的兒子派往富庶豐饒之地,惟有四子朱棣的母親翁氏保持沉默。最後,在當時算偏僻之地的西北燕地留給了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