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臨邑有幫朱棣的粉絲

2020-12-20 德州新聞網

張明福

明初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對魯西北的德州區域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建文二年(1400)5月,朱棣的靖難軍佔領德州,準備稍事休整後向濟南發起進攻。這時的燕軍大部隊駐紮在臨邑城北的沙河兩岸,天天演練習射,為下一步進攻濟南城做準備。

臨邑縣學生員紀綱親眼目睹朱棣的英勇果敢和燕軍高昂的士氣,覺得朱棣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於是下定了追隨燕王的決心,毅然決然地夥同其同學穆肅等人投奔了急需擴充軍力的朱棣。

紀綱等人的加入,使得燕王的靖難隊伍迅速擴大,燕王自然心中也是樂開了花。當年八月,朱棣進攻濟南受挫,不得不班師回燕。紀綱等這幫臨邑小夥也隨靖難大軍北去。後來這些人隨朱棣的靖難軍南徵北戰,屢立戰功。他們中死去的已無法計算,但活下來被加官進職並有文字可查的,有紀綱、穆肅、鍾信、王得、邢伯住、李醜驢等六人。

宿安鄉人紀綱,以從靖難功授錦衣衛指揮使,典詔獄,一度成為能夠呼風喚雨、紅得發紫的人物。

宿安鄉人穆肅,以從靖難功授指揮使,後來曾成為鎮守德州的武將。據嘉靖《德州志·藝術》記載,朱棣有次路過德州,隨駕的一名寵妃路上患過敏性皮炎,住進了皇殿。可能是隨行御醫醫治無效,朱棣便傳旨德州,遍訪名醫高手,德州文武官員只得一齊出動。鎮守德州的武將穆肅奏報找到一個叫郭義甫的人,醫術高超。朱棣急忙將其招入皇殿,午前用藥敷寵妃患處,晚上九時許,寵妃原本紅腫冒水泡的皮炎便消了下去。如此神效,朱棣大喜,重賞郭義甫羊、酒和絲衣,還令身邊宦官抬著賞品將郭義甫送回家中。孝廉鄉人鍾信,以從靖難功,授指揮同知,準予世襲,調湖廣都司荊州衛鎮守。

禮義鄉人王得,以從靖難功,授忠義衛百戶,後升忠義衛指揮僉事,準予世襲。永樂八年(1410)升指揮同知。宣德二年(1427)調山東都司安東衛(安東衛是一座具有六百年歷史的海防古城,位於日照城南四十公裡之嵐山區,居繡針河口北岸,瀕臨黃海,地勢險要)鎮守。縣北廂任家樓村邢伯柱,以從靖難功擢升軍官,落籍遵化縣喜峰口團亭寨。清潔鄉人李醜驢,明初充北京忠義前所小旗,累升金山衛松江守御所副千戶。

常言道「富貴險中求」。朱棣的這幫臨邑粉絲們通過冒險和戰場拼殺,不少人都獲得了一定的官職,實現了大富大貴的人生宏願。當然這些官職都是武職範疇,多數還是世襲,即父死子繼,世代罔替。朱棣從臨邑帶走的這批兵員中,後來官職做得最大的當然是紀綱。但由於紀綱堅定支持朱高煦(朱棣次子)繼位的緣故,引起因靖難之役而當上皇帝的朱棣的忌憚,為了讓身後子孫繼續相殘的悲劇不再發生,朱棣不得不以謀反罪將其剪除。其他人的武職世襲了好幾代,應該說是其家人盡享榮華富貴。

■相關連結

紀綱除妖

據邢侗所編《臨邑縣誌》記載,紀綱年少時與穆肅在學宮啟聖祠讀書,有天夜裡,剛點上燈,看到有個漂亮女子翩翩向前。兩人懷疑她是鬼物,就用針紉上線在她頭上做了標記,一會兒她就消失不見。第二天尋找她的蹤跡,在東房找到一個破爛的杵,上面還帶著用針做過的記號。兩人將杵燒了,妖怪就再也沒有出現。

紀綱護友

《明史》和《臨邑縣誌》記載,燕王圍困濟南的時候,濟南城中有個名叫高賢寧的濟陽諸生寫了篇文章《周公輔成王論》,射到城外。燕王讀了很高興。後來燕王即位,高賢寧被捕。明成祖(原燕王)想讓他做官,他卻忠於建文帝,不向成祖屈服。錦衣衛指揮紀綱曾和高賢寧是同學,向來和他關係很好,出面勸他就職,高賢寧仍然不從。紀綱為他向成祖皇帝求情,最終皇帝釋放了高賢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朱元璋被稱為「明太祖」,朱棣被稱為「明成祖」呢?
    無論是「太祖」,還是「成祖」都皇帝去世後在太廟裡的廟號,按照《孔子家語·廟制》裡的規定:「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所以,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其功勞都比較大,一般都是開國皇帝,或者開國之後的前幾位有大功績的皇帝。
  • 明成祖朱棣與紫禁城
    朱棣篡位奪取皇權之後,決定遷都北京,於是在永樂4年(1406年)下令按照南京宮殿的樣式建造了紫禁城,1925年之後紫禁城就被大家叫做故宮。朱棣為什麼把紫禁城建在北京而不是別的地方呢?從朱元璋建立明帝國後,當時的洪武年間,整個明朝根基事實上並不穩固,大元帝國被驅趕到了塞外,並不是說大元帝國就沒有實力對抗明朝。
  • 兩場「沙塵暴」幫朱棣奪得帝位
    在很多人眼中,朱棣是一位百戰百勝的軍事家,其實不然,他的奪位之路走的並不順利,好幾次遇險,險些戰敗,而他似乎真的是「天選之子」,每次在關鍵時刻都可以逆襲翻盤,老天爺都能幫他翻盤,或許他能擊敗朱允炆真的是天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是怎麼靠老天爺翻盤的。
  • 朱棣次子朱高煦做錯了什麼,為何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燜雞」?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人常說「讀史使人明智」,但是歷史讀得多了,有時候反而頭腦變得更加糊塗了,有好多事就是想不通,搞不明白,就比如朱棣次子朱高煦,本來是一個舒舒服服的親王,到底做錯了啥事情,最後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悶雞」。
  • 明十三陵墓主生平政績簡介(一):朱棣領頭三帝繼往開來創盛世!
    明十三陵享譽海內外,13個皇帝各有傳奇,他們有怎樣的生平業績,我們來對明十三陵的墓主們做一簡略介紹:一、明十三陵長陵墓主一朱棣葬在長陵的墓主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生於1360年。在1370年十歲時被封為燕王;1380年,二十歲的朱棣就藩北京,節制北方兵馬,他有勇有謀,在與北方進犯的韃靼徵戰中獲取了豐富的作戰經驗。1398年,朱元璋去世,按其旨意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即建文皇帝。為減少兵權在握的諸王對朝廷的威脅,他採納了兵部尚書齊秦、太常寺卿黃子澄的建議,立意削藩。繼位後一年中先後削除了周、湘、齊、代、岷五個親王的爵位。
  • 從《南京太常寺志》入手,淺析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馬皇后還是碽妃
    」這裡的太宗,是朱棣被稱為成祖之前的廟號。朱元璋妃子之中有一位達定妃,生了齊王朱榑和潭王朱梓,傳說為陳友諒的妾室。顯然在《革除遺事》所說的達妃,不會是這位達定妃,只能是指代一位韃靼人妃子。《革除遺事》記錄的是建文朝史事,作者對於建文君臣懷有極大的同情,對朱棣則有極大的仇恨。
  • 朱棣無意說錯的一句話,死後令兒子起兵造反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江映月「靖難之役」中,朱棣擊敗了建文帝,開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登基後的朱棣雖然沒有了「削藩」的麻煩,卻又開始為皇位繼承人的事發愁了。特別是有一次朱棣被南軍擊敗後,多虧朱高煦及時率兵趕到救出朱棣,才扭轉戰局反敗為勝。朱棣感動之餘,忍不住對朱高煦說:「我老了,你多多努力,皇太子他身體不好,常常生病。」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高煦聽完這句話後心念一動,忍不住起了奪嫡之心。
  • 建文叫朱棣叔叔,朱棣是朱瞻基的爺爺,那朱瞻基是建文的什麼人?
    無論有沒有出「五服」,理論上都是可以這麼論的。但中國人一般出了「五服」就不怎麼來往了,最多也就是見面點個頭,甚至有不少出了「五服」的同宗您已經不認識了。比如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漢獻帝劉協與劉備,出了不知道多少個「五服」了,但因為政治需要,照樣還是可以論「叔侄」的。除了加上一個堂字,非直系同宗不同輩分之間的稱呼與直系親屬基本相同,如堂祖父、堂叔、堂兄等等。
  • 不是開國皇帝的朱棣,比開國皇帝更狠,更有魄力
    原本這條法令是防止權臣篡位,規定藩王可以有諫言中央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有朱元璋《皇明祖訓》為證:「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正好朱棣藉此作宣傳,把他造反的逆行洗白,並美化成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以正視聽——奪了侄兒的位,必須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 朱棣書寫的傳奇人生,雖篡奪皇位,但功績無量!
    雖然明王朝所書寫下來的幾百年歷史,除了朱棣之外還有很多的君王,但是在朱棣執政期間所做的事情,卻影響明王朝發展百十年。其一,鞏固王朝邊境在明王朝之前,宋代的朝廷在邊境地區總是被遊牧民族所侵略,邊境地區常年躁動不安。況且文強武弱的趨勢極其明顯。
  • Faker粉絲生氣了,明著幫Faker翻譯直播,實際上卻蹭我李哥的熱度
    Faker粉絲生氣了,明著幫Faker翻譯直播,實際上卻蹭我李哥的熱度大家好啊,小編又和大家見面了, 眾所周知在目前很多玩家應該都知道,英雄聯盟的賽區賽事基本上都是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而很多賽區的賽事也是已經進入到了尾聲了, 首先就是LCK賽區的比賽
  • 燕王朱棣與涿鹿
    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此決定引起了燕王朱棣不滿,便在暗中結蓄力量做奪權的準備。朱棣與涿鹿城朱棣雖然因為發動「靖難之役」,在歷史上聲名不佳,但也算得個勤政、愛民有作為的好皇帝,政權穩固後便時常出訪,考察民情重振經濟。這日他和當朝首輔楊榮,來到了屬於京師管轄地區的保安州(涿鹿)。小小的一個京師保安州(今涿鹿鎮),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古廟、古橋;其商販雲集,繁榮昌盛之態,引起了朱棣的注意。
  • 為什麼會有朱棣是元順帝兒子的說法,是民間傳聞還是有據可查
    為什麼會有朱棣是元順帝兒子的說法,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朱棣的身世撲朔迷離,他的生母至今還是一個謎,才會有很多種臆想說他是元順帝的兒子。但是後來愛鑽研的學者們找到了很多的證據,證明了朱棣並不是馬皇后親生,雖然有證據證明他不是馬皇后所生,但是卻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朱棣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未解之謎,這朱棣的母親到底是誰?這也就在民間有了很多傳說,甚至在明代中後期就已經有了朱棣是元順帝之子的傳聞。
  • 論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
    明宣宗朱瞻基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如果朱高熾在朱棣前面死去,那麼後面繼位的應該是朱高煦還是朱瞻基呢?所以我們來討論一下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朱棣這個人非常能打,他本人是通過武力奪位上位的,而且在他在為期間也幾次北徵蒙古,所以他對他的大兒子朱高熾非常不滿意,他覺得朱高熾不像他,反而喜歡他勇武的第二子朱高煦。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後。一直想要廢掉他大兒子太子之位,立朱高煦為太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呢?朱棣不光本人有這個意願,而且他還能找到先例可以依循。朱高熾本人是個胖子,胖到什麼程度呢?
  • 朱棣的3個兒子裡誰最有才?他的孫子朱瞻基,後來怎麼處理他兒子
    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有14個兒子。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康熙皇帝有35個兒子。漢武帝雖然只有6個兒子,可是人家男女通吃,所以必須要理解他。可是通過靖難之役稱帝的永樂大帝朱棣,卻只有4個兒子,長大成人的只有3個。這的確是少了點。不過兒子少,對他的子孫來說,煩惱也就少了點。
  • 明朝大將藍玉如果活著,朱棣敢造反嗎?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說起那場朱棣以「燕王」身份起兵,橫挑建文帝朱允炆舉國大軍,奇蹟般奪取大明皇位的「靖難之役」。先前死於明初「胡藍案」的明初戰神藍玉,也常在「歷史票友」間惹來深深懷念。衛所制度也運轉成熟,全國有三百二十九個衛所,可調動的軍隊一百五十萬以上,堪稱兵強馬壯,國富民強。所以,雖然當時朱棣等「皇叔」們,別看有地盤有兵馬,可他們那點實力,比起漢朝「七國之亂」時的吳王楚王,真心寒磣不少,面對明王朝的國家機器,那更是嚴重不夠看。誰要是敢有造反的想法,建文帝哪怕經驗不足,也有現成的「漢景帝作業」可抄。
  • 朱棣因為三個字立朱高熾為太子_中國歷史人物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明成祖朱棣篡位登基後,很快便面臨一個現實而緊迫的難題: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將來該由誰繼承?換句話說,該選擇誰來做太子?
  • 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跟朱棣的血統有關係嗎?
    朱元璋的稱帝、為帝之路,可謂是非常成功的,曾落魄到做乞丐的他,最後卻成為了一位文治武功的優秀皇帝,多年來,他的所做出的功績依舊被世人所稱讚,但是,在他臨終前的一個做法,卻讓世人感到不解: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跟朱棣的血統有關係嗎?
  • 朱棣為何不念舊情,在北徵蒙古歸途中把「朵顏三衛」狠揍了一頓?
    1399年七月,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從北方起兵發動政變。朱棣起兵向南攻打明建文帝的時候對自己周圍的將領都不滿意,駐守遼東的各部明軍將領都看不上眼,唯獨欣賞能徵善戰的朵顏三衛。於是就派人跟朵顏三衛接觸,表達了自己對他們的器重,還送去了綾羅綢緞和不少珠寶。
  • 明宣宗為什麼會有朱祁鎮這種兒子?
    中國有句老話:老子英雄,兒好漢。意思就是說老一輩英雄無敵,他的兒孫也會如此,當然這其中充滿了滿滿的血統論,這種東西自然不能全相信,畢竟這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的事情。中國歷史上就存在老子英雄兒不行的情況,就如題目中說得明宣宗朱瞻基和他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