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準則第4號——無形資產

2020-12-25 嶽陽市人民政府

政府會計準則第4號——無形資產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所稱無形資產,是指政府會計主體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等。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

        (一)能夠從政府會計主體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政府會計主體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第二章 無形資產的確認

        第三條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予以確認:

        (一)與該無形資產相關的服務潛力很可能實現或者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政府會計主體;

        (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政府會計主體在判斷無形資產的服務潛力或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實現或流入時,應當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社會、經濟、科技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確鑿的證據支持。

        第四條 政府會計主體購入的不構成相關硬體不可缺少組成部分的軟體,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

        第五條 政府會計主體自行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

        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

        開發是指在進行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第六條 政府會計主體自行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費用。

        政府會計主體自行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先按合理方法進行歸集,如果最終形成無形資產的,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如果最終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應當計入當期費用。

        政府會計主體自行研究開發項目尚未進入開發階段,或者確實無法區分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但按法律程序已申請取得無形資產的,應當將依法取得時發生的註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確認為無形資產。

        第七條 政府會計主體自創商譽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第八條 與無形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準則第三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不符合本準則第三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費用或者相關資產成本。

第三章 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第九條 無形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第十條 政府會計主體外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可歸屬於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政府會計主體委託軟體公司開發的軟體,視同外購無形資產確定其成本。

        第十一條 政府會計主體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該項目進入開發階段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

        第十二條 政府會計主體通過置換取得的無形資產,其成本按照換出資產的評估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或減去收到的補價,加上換入無形資產發生的其他相關支出確定。

        第十三條 政府會計主體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其成本按照有關憑據註明的金額加上相關稅費確定;沒有相關憑據可供取得,但按規定經過資產評估的,其成本按照評估價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沒有相關憑據可供取得、也未經資產評估的,其成本比照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沒有相關憑據且未經資產評估、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也無法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入帳,相關稅費計入當期費用。

        確定接受捐贈無形資產的初始入帳成本時,應當考慮該項資產尚可為政府會計主體帶來服務潛力或經濟利益的能力。

        第十四條 政府會計主體無償調入的無形資產,其成本按照調出方帳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

第四章 無形資產的後續計量

第一節 無形資產的攤銷

        第十五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於取得或形成無形資產時合理確定其使用年限。

        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為有限的,應當估計該使用年限。無法預見無形資產為政府會計主體提供服務潛力或者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年限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第十六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對使用年限有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但已攤銷完畢仍繼續使用的無形資產和以名義金額計量的無形資產除外。

        攤銷是指在無形資產使用年限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攤銷金額進行系統分攤。

        第十七條 對於使用年限有限的無形資產,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照以下原則確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

        (一)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按照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作為攤銷年限;

        (二)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按照相關合同或單位申請書中的受益年限作為攤銷年限;

        (三)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相關合同或單位申請書也沒有規定受益年限的,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為政府會計主體帶來服務潛力或經濟利益的實際情況,預計其使用年限;

        (四)非大批量購入、單價小於1000元的無形資產,可以於購買的當期將其成本一次性全部轉銷。

        第十八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月對使用年限有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並根據用途計入當期費用或者相關資產成本。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採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不考慮預計殘值。

        第十九條 因發生後續支出而增加無形資產成本的,對於使用年限有限的無形資產,應當按照重新確定的無形資產成本以及重新確定的攤銷年限計算攤銷額。

        第二十條 使用年限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第二節 無形資產的處置

         第二十一條 政府會計主體按規定報經批准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無形資產帳面價值轉銷計入當期費用,並將處置收入大於相關處置稅費後的差額按規定計入當期收入或者做應繳款項處理,將處置收入小於相關處置稅費後的差額計入當期費用。

        第二十二條 政府會計主體按規定報經批准對外捐贈、無償調出無形資產的,應當將無形資產的帳面價值予以轉銷,對外捐贈、無償調出中發生的歸屬於捐出方、調出方的相關費用應當計入當期費用。

        第二十三條 政府會計主體按規定報經批准以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的,應當將該無形資產的帳面價值予以轉銷,並將無形資產在對外投資時的評估價值與其帳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收入或費用。

        第二十四條 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政府會計主體帶來服務潛力或者經濟利益的,應當在報經批准後將該無形資產的帳面價值予以轉銷。

第五章 無形資產的披露

        第二十五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在附註中披露與無形資產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無形資產帳面餘額、累計攤銷額、帳面價值的期初、期末數及其本期變動情況。

        (二)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名稱、數量,以及帳面餘額和累計攤銷額的變動情況。

        (三)以名義金額計量的無形資產名稱、數量,以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理由。

        (四)接受捐贈、無償調入無形資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

        (五)使用年限有限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年限的估計情況;使用年限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年限不確定的確定依據。

        (六)無形資產出售、對外投資等重要資產處置的情況。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本準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土地使用權,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 《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指南
    由此可以看出,當某項無形資產不能預期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或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響時,企業應考慮對該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二、說明  (一)關於引言  本準則不涉及企業合併中產生的商譽。企業合併中產生的商譽的會計處理由相關的會計準則予以規範。
  • 我國無形資產準則的對比研究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規定:無形資產,指為用於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  英國《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商譽和無形資產》認為:無形資產指不具有實物形態、可辨認、企業可以控制的非金融性長期資產。
  • 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舊)[失效]
    中華會計網校編輯註:根據「財會[2015]3號」文件規定,本文件全文廢止或失效。  引言  1.本準則規範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2.本準則不涉及企業合併中產生的商譽。  6.在判斷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時,企業管理部門應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存在的各種因素作出穩健的估計。  7.企業自創商譽不能加以確認。  計量  8.購入的無形資產,應以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入帳價值。  9.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其入帳價值應按《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的規定確定。
  • 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3號》的通知
    (二)單位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的初始入帳成本,應當根據《政府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十一條、《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第十二條、《政府會計準則第4號——無形資產》第十三條、《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第十三條、《政府會計準則第6號——政府儲備物資》第十條等規定確定。
  • 財政部最新印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3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 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有效實施,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8號),我們制定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3號》,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 新準則下無形資產會計處理解析
    【關鍵詞】無形資產;固定資產;攤銷;公允價值  財政部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明確規定了無形資產的概念、特徵、初始計量、後續計量及處置的會計處理,其中較之舊準則最大的區別在於自創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允許將一部分符合條件的開發支出予以資本化。
  • 2001年《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指南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下稱「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規定,無形資產指為用於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無形資產。英國《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商譽和無形資產》認為,無形資產指不具實物形態、可辨認、企業可以控制的非金融性長期資產。
  • 「資訊」《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3號》印發
    >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有效實施,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8號),我們制定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3號》,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二)單位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的初始入帳成本,應當根據《政府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十一條、《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第十二條、《政府會計準則第4號——無形資產》第十三條、《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第十三條、《政府會計準則第6號——政府儲備物資》第十條等規定確定。
  • 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的通知
    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各民主黨派中央,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  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有效實施,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8號),
  • 《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預計棄置費用的範圍,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採》等限定的資產範圍。  (二)可行權日在首次執行日或之後的股份支付 根據本準則第十條規定,授予職工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調整期初留存收益,相應增加資本公積;授予日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權益工具在首次執行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 政府會計準則學習心得之什麼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資產
    以下為現行準則、制度的規定:3.2015年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8號公布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資產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現值、公允價值和名義金額。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取得時支付的現金金額或者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 財政部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的通知
    、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有效實施,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8號),我們制定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 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的通知
    為了適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需要,規範政府公共基礎設施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我部制定了《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現予印發,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 財政部: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的通知
    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的通知財會[2017]4號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各民主黨派中央,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 國際會計準則第20號--政府補助會計和對政府援助的揭示
    (1983年4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  範圍  1.本號準則適用於對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和揭示,以及對其他形式的政府援助的揭示。  11.一旦確認一項政府補助,任何有關的或有事項,都應按國際會計準則第10號或有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以後發生的事項進行處理。  12.政府補助應有規則地在會計期間確認為收益,以便將它們與需要彌補的有關費用相配比。政府補助不應當直接貸記股東權益。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8號——《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已經財政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財務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  第四條 政府會計具體準則及其應用指南、政府會計制度等,應當由財政部遵循本準則制定。  第五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編制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
  • ...公共基礎設施》和《政府會計準則第6號——政府儲備物資》答...
    為了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3號,以下簡稱《改革方案》)的要求,構建統一、科學、規範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財政部於今年4月份印發了《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以下簡稱《公共基礎設施準則》),近日又印發了《政府會計準則第6號——
  • 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0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政府補助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第三條 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 新準則下無形資產實務處理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