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傾盆大雨,命運則是一把漏洞百出的雨傘,愛情是補丁——朱德庸
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坎坎坷坷,起起伏伏,人生道路上雖然沒有一帆風順,但也並非鋪滿荊棘。只有經歷過酸甜苦辣的生活,那才算得上人生。臺灣漫畫家朱德庸的這句名言一語道破愛情的重要性,在磅礴大雨的人生路上,只有找到正確的那個人才會給你帶來希望,並肩走完人生路。
愛情的升華是親情,當親密無間的戀人結為夫妻,那麼時間長了,愛情會慢慢淡去,更多的是彼此之間的親情。
之後大部分人婚後的生活軌跡就是生子,工作,贍養老人…所以很多人說,50歲之前都是為別人活得,有的是為了父母有的是為了子女,為了他們我們四處奔波養家餬口。
所以,過了50歲,隨著自己的父母可能也與世長辭,自己的子女也長大成人,獨立生活,這個時候才開始了真正的人生。
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人生閱歷,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無論怎樣,即使夫妻關係處得再好,也有彼此留些空間,保持一定適當的距離,為什麼這樣說呢?
1.自由與空間
當年輕的時候,處於熱戀之中的小情侶,恨不得24小時都在一起,親密無間。但其實戀人之間的相處,要彼此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能過於親密無間,因為如果兩人太黏,容易會讓彼此失去自我的空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隱私,甚至可能個人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結了婚後,在以後的幾十年人生裡,只有兩人相依相靠,感情也會變得格外深厚,這種深厚的感情就是上文提到的——升華到親情了。
朝夕相處的兩人都彼此熟悉萬分,如果還像熱戀期那樣親密在一起,那麼不僅夫妻雙方的感情不會再次升溫,反而時間久了,會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夫妻雙方各自保留一些空間,給對方一些自由,各自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大家各自分享自己的生活,那這樣你的夫妻生活才會更加的幸福和諧。
2.陪伴與溝通
很多人過了50歲,會逐漸重視與親人之間的聯繫。有些人的父母也許已經年邁,這個時候也需要多陪伴自己年邁的父母,真要等他們走了,那樣想陪伴都沒有機會了,這樣後悔都來不及。
所以作為50歲的中年人,也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常回家看看,多一些陪伴,子女永遠都是父母的牽掛。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會牽動父母的心。
但是有些父母總願意插手子女的事情,比如這個年齡段可能已經退休了,就想幫著子女帶帶孩子,收拾收拾家等事情。那如果你還沒有結婚,可能就會成為催婚的父母,再或者永遠把你當成孩子對你做的事情選擇指手畫腳。
這個時候,作為年輕人的子女,多半不同意不理解老人的想法,因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規律,不能把自己的生活軌跡強加在子女身上。長此以往,惡性循環,而且缺乏溝通,子女也更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作為子女也要體諒父母的這種心情,經常溝通,消除對於父母的誤解。而父母也要適當地給子女一些空間,畢竟他們也已長大成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路要走。
而作為50歲的你,可能更能與同齡的老夥伴交流溝通,因為畢竟生長的年代一樣,有著一樣的人生烙印。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老夥伴,要格外的珍惜,人生難得一知己。當然雖然是知己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對方,一是沒有這個必要,二是長此以往對於家庭也是不利於和諧的,所以摯友之間也要相對地留有一定的空間。
綜述:
年過半百的你,無論是夫妻,還是子女,甚至朋友,我們都要適當地保持一定的「距離」,讓我們每個人都留有屬於自己的那個空間,給他自由也是一種愛。不能隨意幹涉愛人、子女、朋友的生活,如果需要你幫忙大家自然而然都會想到你,因為你是他們最信任的人。
50歲的人,已經走了一半的人生旅程,你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迷茫的愣頭青,也不是那個品嘗生活酸甜苦辣為了養家餬口四處奔波的中年人,而是一個嶄新綻放自我的人生開始。50歲的你是睿智的,是成熟的,是魅力的,所以今後的人生道路才是最絢爛無比的!
作者|姜庸子編輯|姜庸子圖片|來源網絡參考資料|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