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來學校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卻也不簡單。答案很簡單,做起來卻越來越難。
答案是什麼?讀書。如此而已。但是,我們如果問問一個學生,你在學校一個學期讀了幾本書呀?他可能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甚至有些時候,他也許只能說,一本書也沒讀。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覺得語文書,數學書,英語書等都是老師領著學的,算不得自己讀。其他的呢?課外書,老師沒布置,家長不給買,自己也沒興趣,甚至沒有時間讀。
於是,一個個學期過去,一個個學生只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學幾本教科書,然後就是大量的練習,還有很多很多說不清楚的活動。
現在,很多一線教師都有一個感覺,安安靜靜地上課,簡直成了奢侈的享受,如果能夠安靜的上一天課,下午放學的時候,心中甚至感到一陣陣竊喜。這樣說,也許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些專家會對老師們口誅筆伐,甚至大加鞭撻。
誇張地說,偌大的中國安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低調地說,很多老師和學生在學校裡能夠安靜的讀一讀書,寫一寫字,這樣的日子越來越不容易得到。
教育部和各級教育部門一直在給老師和學生減壓,一直在給老師和學生爭取讀書的空間和時間。但是,從過去的一個學期來看,我覺得讀書的空間和時間還是遠遠不夠。
老師們太忙了。忙得沒時間讀書。這一點,哪一個在一線的教師都不能否認,想要讀書,必須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在學校裡,哪裡有機會打開一本書。光各項業務和會議還有冷不丁的一個個檢查就讓老師們應接不暇,招架不住。
這幾年,我算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曾經有好幾次,我把在家裡正在讀著的書帶到學校裡,想要擠出一點點時間來讀幾頁。很可惜,帶來幾次,原封不動地帶回家幾次。沒有一次讀一頁的時候。這樣的試驗,我做了不下十幾次,沒有一次例外。
後來,沒有辦法,我只能放棄,還是回家利用晚上睡前或者早上早起讀書。在學校想要讀書,帘子和門都沒有。
這樣說,還是依然會有一些人不理解,甚至有的專家又來批評老師們不愛讀書。但是,如果在工作時間內不給老師提供讀書的時間和機會,想讓老師在學校工作接近十個小時,甚至有些時候超過十個小時的時間之後,還能回家再堅持讀書半小時甚至一個小時,那簡直不可能。
老師沒時間,沒精力讀書。那麼孩子們呢?和老師們一樣一樣的。
成績,依然是老師和學生還有家長最為關注的方面。無論多麼華麗的素質教育,最後成績不華麗,大家都覺得臉上無光。成績,一次關鍵考試的成績,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要想要高成績,必要的練習必不可少,但是這是一個幾乎沒有邊界的競爭的過程。一個個老師和學生為了超過另外的一個個老師和學生,必須要在練習上,在大量的重複性的練習上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有希望超過別人。
讀書,先等等。來,先把這兩張語文試卷,三張數學試卷,兩張英語試卷做完,然後還有手抄報,作業本等等七七八八的的東西。
等做完這些作業,就要晚上十點了!孩子早就困得東倒西歪,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讀書。
所以,教育部要求小學作業不出校門,真是好!作業不出校門,那麼出了校門幹什麼?讀書!終於有時間捧起心愛的課外書,讀個天昏地暗,廢寢忘食,忘乎所以了。
真希望,所有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可以輕鬆地在家多讀幾本書,哪怕在學校裡多做幾道題,做明白了,做完了,在家的時間都浪費在讀書上,也值得。
作業不出校門,同學們的讀書時間有了保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也有了保證。那就是睡眠時間。每一個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不應該低於十個小時,少了肯定會影響身體發育甚至智力發育,所以,保證睡眠就是保證未來,就是保護成長力和發展的潛力。希望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在晚上八點半前就寢,睡個好覺,睡個安穩覺,睡個囫圇覺。
老師們讀書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有保證,同學們的讀書時間目前從政策上看,有機會得到保證,就看政策落地的情況了。一個學期結束後,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四個月的時間,看看一個個學生能夠讀幾本書?能夠睡幾個小時吧?
這些看似與成績無關的東西,都與孩子的成長關係密切,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