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學生讀書的時間哪裡來?

2021-02-25 佟聲童話

學生來學校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卻也不簡單。答案很簡單,做起來卻越來越難。

答案是什麼?讀書。如此而已。但是,我們如果問問一個學生,你在學校一個學期讀了幾本書呀?他可能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甚至有些時候,他也許只能說,一本書也沒讀。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覺得語文書,數學書,英語書等都是老師領著學的,算不得自己讀。其他的呢?課外書,老師沒布置,家長不給買,自己也沒興趣,甚至沒有時間讀。

於是,一個個學期過去,一個個學生只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學幾本教科書,然後就是大量的練習,還有很多很多說不清楚的活動。

現在,很多一線教師都有一個感覺,安安靜靜地上課,簡直成了奢侈的享受,如果能夠安靜的上一天課,下午放學的時候,心中甚至感到一陣陣竊喜。這樣說,也許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些專家會對老師們口誅筆伐,甚至大加鞭撻。

誇張地說,偌大的中國安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低調地說,很多老師和學生在學校裡能夠安靜的讀一讀書,寫一寫字,這樣的日子越來越不容易得到。

教育部和各級教育部門一直在給老師和學生減壓,一直在給老師和學生爭取讀書的空間和時間。但是,從過去的一個學期來看,我覺得讀書的空間和時間還是遠遠不夠。

老師們太忙了。忙得沒時間讀書。這一點,哪一個在一線的教師都不能否認,想要讀書,必須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在學校裡,哪裡有機會打開一本書。光各項業務和會議還有冷不丁的一個個檢查就讓老師們應接不暇,招架不住。

這幾年,我算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曾經有好幾次,我把在家裡正在讀著的書帶到學校裡,想要擠出一點點時間來讀幾頁。很可惜,帶來幾次,原封不動地帶回家幾次。沒有一次讀一頁的時候。這樣的試驗,我做了不下十幾次,沒有一次例外。

後來,沒有辦法,我只能放棄,還是回家利用晚上睡前或者早上早起讀書。在學校想要讀書,帘子和門都沒有。

這樣說,還是依然會有一些人不理解,甚至有的專家又來批評老師們不愛讀書。但是,如果在工作時間內不給老師提供讀書的時間和機會,想讓老師在學校工作接近十個小時,甚至有些時候超過十個小時的時間之後,還能回家再堅持讀書半小時甚至一個小時,那簡直不可能。

老師沒時間,沒精力讀書。那麼孩子們呢?和老師們一樣一樣的。

成績,依然是老師和學生還有家長最為關注的方面。無論多麼華麗的素質教育,最後成績不華麗,大家都覺得臉上無光。成績,一次關鍵考試的成績,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要想要高成績,必要的練習必不可少,但是這是一個幾乎沒有邊界的競爭的過程。一個個老師和學生為了超過另外的一個個老師和學生,必須要在練習上,在大量的重複性的練習上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有希望超過別人。

讀書,先等等。來,先把這兩張語文試卷,三張數學試卷,兩張英語試卷做完,然後還有手抄報,作業本等等七七八八的的東西。

等做完這些作業,就要晚上十點了!孩子早就困得東倒西歪,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讀書。

所以,教育部要求小學作業不出校門,真是好!作業不出校門,那麼出了校門幹什麼?讀書!終於有時間捧起心愛的課外書,讀個天昏地暗,廢寢忘食,忘乎所以了。

真希望,所有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可以輕鬆地在家多讀幾本書,哪怕在學校裡多做幾道題,做明白了,做完了,在家的時間都浪費在讀書上,也值得。

作業不出校門,同學們的讀書時間有了保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也有了保證。那就是睡眠時間。每一個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不應該低於十個小時,少了肯定會影響身體發育甚至智力發育,所以,保證睡眠就是保證未來,就是保護成長力和發展的潛力。希望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在晚上八點半前就寢,睡個好覺,睡個安穩覺,睡個囫圇覺。

老師們讀書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有保證,同學們的讀書時間目前從政策上看,有機會得到保證,就看政策落地的情況了。一個學期結束後,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四個月的時間,看看一個個學生能夠讀幾本書?能夠睡幾個小時吧?

這些看似與成績無關的東西,都與孩子的成長關係密切,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享受到。

相關焦點

  • 王茜:讓學生愛上讀書的語文老師
    但在現實教學中,想要讓十三四歲的孩子坐下來讀長文,難度很大,「現在的孩子接觸流俗文化,漫畫、網絡文學……,沒有耐心讀書了,心靈幾乎沒有『景深』,剩下的時間就是做做卷子,刷刷題,應對考試。」怎麼做?激趣。「要讓孩子們覺得上語文課有意思,對讀書有欲望」。王老師如是說。
  • 老師自己不讀書,也不引導學生讀書,語文能教好、學好嗎
    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對學生而言,不僅意味著能學好語文,還能增長智慧, 提高認知,到中學以後,課外閱讀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魏書生老師告訴我們:「教師應該成為自己的第一個學生,你教別人做什麼,你先問問自己願不願意這樣做。」
  • 讀書|《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按:這篇文章是去年暑假學校布置的硬性讀書任務,不想寫起來卻一發不可收拾,與其說這是一篇讀書體會,不如說是我自己工作這一年多來的點滴收穫與體悟,在挑戰中學習
  • 現在到哪裡找這樣的老師,真正的老師到哪裡找這樣的學生?
    所以「孝敬」表現在哪裡?表現在依教奉行。 我跟李老師學佛,第一天見面就約法三章,我能接受,他就收我做學生;不能接受,就另請高明。第一個條件:你過去所學的我不承認,統統作廢,從今天起聽我講經,聽我教誨,頭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老師沒有許可的文字,不論是古籍是現在東西,不能看,老師沒有準許,外面有專家學者到臺中來,講演教學的活動,不準去聽。只能聽他一個人的。這第二個條件。
  • 俞敏洪:中國的中小學老師都不讀書,學生怎能愛讀書
    我對中國人讀書這件事情無比失望,我反覆講猶太人每年讀65本書,中國人只讀5本書,後來我發現,連這個5本書的數據統計都是假的,這個數據把中小學教科書、課外輔導材料都統計進去了,平均每一個中小學生有20本以上的輔導材料和教科書,意味著成人是不讀書的。
  • 哪裡有天才!不想讀書時,這7個故事幫你滿血復活
    不自律的人總想著各種辦法偷懶和逃避,時間和精力都被那些學習之外的事情耽擱和消耗。等待他們的,是慘不忍睹的成績;將來等待他們的,是碌碌無為的人生!是他的那句「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打遊戲的時間都用在實驗室裡了」。
  • 對話俞敏洪:多讀書就能教好學生?好天真的俞老師……
    當然,無論哪個行業,毋庸置疑,多讀書肯定是有用處的。當個教授,多讀書都不至於被人稱作「叫獸」;當個農民,多讀書的都比不識字的文盲要受人尊重。當個老師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教書教的是教科書中的東西,但是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一個多讀書的老師必定會更博學,更有涵養,更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更能豐富學生的心靈。
  • 俞敏洪,我贊成你的觀點,老師自己不讀書就不能教好學生!
    近日,向來愛懟人的俞敏洪這次又把矛頭指向了老師,在其直播的時候就讀書問題再次「開炮」,劍指中小學教師,表明現在的中小學教師幾乎不讀書,總是用老舊的知識教學生,已經不具備把中國的學生教好。同樣,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非常贊同老俞的觀點。因為,我自己基本上保持一月讀一本書的習慣,有時實在沒時間讀書,就在手機上讀電子書。
  • 老師不讀書學習了?
    老師以教書育人為天職,也應該有很高的才學。記得曾經有一個流傳很爛的比喻,說的是老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的東西,自己本身就得有一桶水的東西。」也就是說,老師本身要有足夠多的知識,還要具備教育教學的能力。當然,很多老師都具備,只是時代進步了,他們卻不讀書學習了。
  • 教育時評:讓學生多讀書不能止於號召
    希望高校領導、教師認認真真地搞點調查研究,搞好頂層設計,拿出點具體有效的措施來,並切實貫徹落實下去,真正達到引導學生讀書、讀好書的效果。  今年國內高校的開學典禮「書」味十足。據媒體報導,先是知名教授告誡新生不要只做「低頭族」,要多讀書、讀好書;後是校領導鼓勵新生把讀書當作一種責任。
  • 三年級學生讀書1000本,寫一篇400字作文,老師給了0分
    ,我家孩子平時喜歡讀書,不誇張地說,從小到現在讀書沒有1000本,也有800本,上周寫了一篇400字作文,老師卻給出了0分!小學老師把孩子作文打成0分,或許是出於「棒喝」的考慮,以期引起孩子警覺。從私信中,探花君感知這位家長有一個失望,一個不滿!「失望」表現在哪裡呢?即孩子讀了近1000本書,但是對於作文卻收效甚微!「不滿」,體現在老師對孩子作文卻給了0分,這與家長主張以「賞識」教育觀相背馳。
  • 同樣來自農村,為啥18年前學生愛讀書,現在學生卻厭學呢
    我是一名老師,現在帶著兩個親戚的孩子一起讀初中。讀書時間相差18年,同樣來自農村,差距到底在哪裡?差距之一:18年前,我經常和父母一起幹農活,體驗生活的艱辛。而他們倆很少參加各種勞動。和父母一起幹農活,知道父母的每一分錢都是流血流汗賺來的,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同時鍛鍊的吃苦耐勞的品質,所以讀書的時候,改變命運的願望非常強烈。
  • 教育路上最大的bug:家長、老師和學生的位置沒擺對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學校,家長和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三方各司其職、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能讓教育成功。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難免有三方位置沒擺對的情況,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
  • 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老師來支招,家長要學習
    作為低年級學生讀書效果最快的就是識字量得到了飛速提高,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生字,為學好語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些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是很功利性的,經常有家長向我吐苦水:我帶他去哪兒玩,要求他回來寫日記,結果他不願去旅遊了。閱讀也是一樣,千萬不要讓學生一讀書就寫讀書筆記,寫讀後感,搞得學生不願讀書。
  • 俞敏洪認為中小學老師讀書少,誤人子弟
    「有很多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都是教教科書上的那點東西,不斷地重複不斷地重複,最後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們發現不少中小學老師,到最後變得知識面很狹窄,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俞敏洪認為中小學老師讀書少。
  • 沈潔:我和學生有個一起讀書的約定
    同學們眼裡的沈潔老師是那樣辛苦又那樣負責,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而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和與遠在懷化工作的新婚妻子的團聚時間。但同學們不知道的是,沈潔老師除了為他們進行義務培訓外,還在為學院「雙一流」學科申報工作在精心準備諸多重要材料。這個暑假,沈潔老師基本都是在學校度過的,為了學生,亦是為了學科建設。
  • 三年級學生曬讀書筆記,字跡娟秀,老師:學霸就是這樣「煉」成的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在讀課外書的時候,如果能夠把讀書筆記詳實地記錄下來,那麼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書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一個學生,如果能夠在讀課外書的時候自覺地把讀書筆記記錄下來,這種學生的語文成績就絕對不會差;一個學生,如果在做讀書筆記的時候,能夠把每一個字都寫得端端正正、一絲不苟,那這肯定是一個超級學霸一般的學生。接下去,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同學是三年級的學生,她在網上曬了自己記錄下來的讀書筆記,她寫的字跡娟秀,堪比「列印體」。
  • 教師節強制學生送禮物——福州這位老師錯在哪裡?
    福州超德中學的這位老師,可以說是超級不道德了!在班群裡發起投票,要學生用班費為老師買教師節禮物。遭到學生質疑後,態度還十分囂張。這是一位笨老師。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是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比如,我曾有個同事,個人能力很強,專業水平也不錯,但就是這一點不好,老是喜歡佔點學生的便宜,敲打家長請吃個飯啊,或收一些不大不小的紅包啊,曾經有因為這一點而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教師的原則和底線在哪裡?就是你要為人師表,那麼多學生的眼睛都盯著你,你要是私心太過,行為不端,學生會打心眼裡看不起你。
  • 開學第一周,老師告訴學生:讀書時偷懶,長大後辛勞
    important}學習的痛苦是短暫的,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為以後你會遇到更多比學習更痛苦的事情,所以在開學一周的時間裡告訴學生:吃苦是學習的底色,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學生相信越努力越幸運,他自然會讀好書,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 劉迅:和讀書有關的少年舊事
    我固執的認為,我不應該做語文老師,應該做數學老師,我的抽象思維顯然強過形象思維,而且數學盡講一些人們聽不懂的東西,顯得特別有深度。害我沒有做成數學老師的,是《野火春風鬥古城》。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書,大抵是玉林叔的,總之愛不釋手,拿起就放不下。初一數學起始課,講點和線,老師是外縣人,操一口古怪的外縣口音,形象又不好,得了佝僂病,身體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