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換概念」在歸納推理題目中的應用

2020-12-15 中國網教育

偷換概念經常出現在歸納推理題目選項設置中,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什麼是偷換概念以及哪些選項屬於偷換概念。

偷換概念是將一些看起來似乎一樣的概念進行偷換,實際上改變了概念的修飾語、適用範圍、所指對象等具體內涵。在概念上玩弄遊戲,這是詭辯者慣用的手段。只要我們澄清概念,正確地解釋概念,明確其內涵與外延,就足以堵住詭辯者的口。

首先給大家舉個例子,在某座大廈中小李問小張,

小李:不知道F4是什麼呢?(問題是指4樓開的什麼公司)

小張:F4是臺灣某音樂組合

以上小張誤認為小李說的問題,給了一個看是圓滿的答案,熟知,他的理解是錯誤的。這是一種典型的偷換概念,考試的題目中也出現了若干次這樣的情況。

例1、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或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則需要有創造性和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據此可知:

A.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

B.善於提出問題的人更善於解決問題

C.只有提出問題才標誌科學的進步

D.缺乏創造性和想像力的人不善於提出問題

解析:答案選D。題幹中指出:提出問題需要有創造力和想像力,根據否後否前,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那麼就很難提出新問題。A項中「難」是偷換了題幹中的「重要」,這是一道典型的偷換概念。相似的還有以下:

例2、有專家認為,家庭裝修中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建材只能保證有害物質的含量符合相關行業要求,並不代表完全不含有害物質,因此在裝修中大量甚至過度使用建材,仍會導致有害物質累積超標。由此可以推出:

A.建材行業應該進一步嚴格環保標準

B.建材行業應努力降低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

C.挑選好的建材可以有效避免室內空氣品質不合格

D.適量使用建材才能減少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解析:答案選D。選項C中「好」其實是偷換了題幹中的「量」。

例3、維生素E是抗氧化劑,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於是,保健品商家把維生素E作為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的靈丹妙藥來宣傳。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如果食物中維生素E的含量為每毫升5微克,能顯著延長果蠅的壽命,但是如果維生素E的含量增加到每毫升25微克,果蠅的壽命反而縮短了。其實,細胞中的自由基參與了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比如細胞增殖、細胞間通訊、細胞凋亡、免疫反應等。由此推論不正確的是( )。

A.自由基有其獨特的作用,對機體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B.科學家對果蠅的實驗揭示了「過猶不及」的道理

C.維生素E的含量超過25微克時,會危及到人的生命

D.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的必要物質,但過量服用時也會威脅生命

解析:答案選C。該項C中「人」其實是偷換了題幹中的「果蠅」。

偷換概念是將歸納推理選項中一個常用的設置,考生一定要擦亮眼睛,識別它們,進而得到一個正確的選項。

華圖教育 胡蕾

 

相關焦點

  • 走出誤區,輕鬆應對歸納推理
    不論國家公務員還是全國聯考公務員考試,歸納推理都是行測科目判斷推理模塊的必考題型。歸納推理考查方向貼近生活,要求考生思維具有確定性、一貫性和合理性,要求做到推理嚴謹和概念明確。考生們需要擦亮雙眼,避免落入陷阱,結合以往題目的考查特點,對於歸納推理常見的誤區,總結如下:  一、偷換話題  (一)解題技巧  在公務員判斷推理考試中,偷換話題一共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偷換概念;第二偷換主題。  所謂偷換概念,即選項所提到某個概念的定義,與題幹所涉及到的定義在意義和範圍上發生了改變。
  • 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謹防偷換概念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中,很多部分涉及概念,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往往偏愛「偷換概念」,即選項看似與題幹有關,實則偷換了題幹中的核心概念,這種常見的迷惑性選項不僅會出現在片段閱讀中,也會出現在可能性推理,因此,提醒考生在做題過程中,務必要學會辨識,達到能夠準確排除這類錯誤選項的目的。下面以幾個例子為大家介紹。
  • 行測技巧:練就火眼金睛 識破偷換概念
    邏輯推理主要分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圍繞著命題考查矛盾關係和推理規則,可能性推理主要圍繞著論證考查削弱和加強。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反映對可能性推理掌握不到位,有時找不準題幹的結論,有時選項分析定性不準確,經常容易掉進「陷阱選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識破選項中存在的錯誤,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給大家介紹常見的選項設錯——偷換概念。
  • 2021運營商行測技巧:練就火眼金睛 識破偷換概念
    邏輯推理主要分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圍繞著命題考查矛盾關係和推理規則,可能性推理主要圍繞著論證考查削弱和加強。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反映對可能性推理掌握不到位,有時找不準題幹的結論,有時選項分析定性不準確,經常容易掉進「陷阱選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識破選項中存在的錯誤,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給大家介紹常見的選項設錯——偷換概念。
  • 2019廣東省考行測技巧:判斷推理之偷換概念方法匯總
    一、偷換概念的概述偷換概念即選項看似與題幹有關,實則偷換了題幹中的核心概念。正確選項中的概念必須與題幹中保持統一,而有些選項包含的概念看似與題幹概念相同,但實際上不同,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二、偷換概念的方法1、把對方言論作出曲解,把它推翻,再裝作已經推翻了對方真正的言論;2、斷章取義──從對方真正的言論中選取有誤導性的段落;3、選取其他與對方擁有相同立場的人,把他們支持該立場的軟弱論據推翻,再假裝已經辯倒
  • 謊言第一招偷換概念
    所有的詭辯、所有的假理論、所有的騙子最喜歡用的一招就是偷換概念。在前些年網上有個諷刺經濟學家的段子。說得是甲乙兩個經濟學教授開完會出來走在路上,忽然甲經濟學家看到地上有一坨屎,就對乙說,你把它吃下去,我給你一百萬美金。乙經濟學家考慮再三,擋不住一百萬美金的誘惑,毅然將屎吃了下去。甲如約付給乙一百萬美金。這樣一百萬美金的交易產生,GDP多了一百萬美金的數字。
  • 《公務員考試》——邏輯推理——可能性推理!
    7、枚舉歸納:根據某種屬性在部分同類對象中不斷重複,沒有遇到反例,而推出該類所有對象都具有某種屬性的推理。結論是或然的。削弱:指出調查樣本特殊,樣本容量不足,或沒有調查的樣本存在不同結果。加強:指出樣本不特殊,樣本容量足夠大能代表總體,或沒有調查的樣本也具有同樣結果。
  • 歸納與演繹法概論
    (3)我們在運用三段論時,還要遵守三個原則:①一個三段論必須(也只能)有三個概念,特別是中項必須是同一概念,否則就會產生錯誤(通常把這種錯誤說為「偷換概念」)。(六)歸納推理及其分類歸納推理是從個別到一般,即從特殊性的前提推出普遍的一般的結論的一種推理。一般情況下,歸納推理可分為完全歸納推理、簡單枚舉歸納推理。完全歸納推理,也叫完全歸納法,是指根據某一類事物中的每一個別事物都具有某種性質,推出該類事物普遍具有這種性質的結論。正確運用完全歸納推理,要求所列舉的前提必須完全,不然推導出的結論會產生錯誤。
  • 屈道秋|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
    推理是精神活動,推理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兩個過程。通過這兩個過程,我們能將許多獨立的例證相互比較,從而總結出引發它們的共同原因,並據此對其他事物作出判斷。春天花開,夏天結果,秋天落葉,冬天飄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酸鹼中和,供需互補。
  • 什麼是歸納推理?
    小編也想吃烤火雞這只可憐的火雞是歸納推理的犧牲品。歸納推理很簡單,一個數學公式就能解釋。比如1、2、3、4、( ),讓你猜括號裡數字是什麼。我們都會猜是5,因為根據前面1234的排列規律,所以推理出的答案自然是5。這個5就是歸納推理的結果。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結果是沒有辦法根據前面規律推理出來的。就像例子中的火雞,用歸納推理,它應該是每天享受著免費的三餐安養晚年,現實卻成了聖誕大餐。所以說,火雞是歸納推理的犧牲品。一個女性朋友常年被丈夫家暴。
  • 邏輯謬誤:偷換概念和轉移話題
    今天來講講兩個與概念相關的相互關聯的邏輯謬誤:偷換概念和轉移話題。「偷換」這兩字本身並不好,因為「偷」這個字是主觀意願的的行為。也就是說偷換概念者是故意這麼做的。但很多時候,「偷換概念」是講話者無意識的行為。如果你懂得偷換概念這個辯論技巧而且能加以運用的話,你也就成了詭辯高手。不光辯論時有用,可能寫點廣告文案時還能用上。
  •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沒有邏輯概念與推理?
    1902年嚴復將其譯為「名學」,但這不合名家名學中「名」的本意。 可見至少當時學富五車貫通中西的中國大讀書人,硬是從中華浩瀚典籍裡找不到相應的國學詞彙來表達翻譯這個詞,於是就只能照搬洋文音譯,如同翻譯雷達那東西一樣。當然,這決不是說中華文明中就不存在邏輯概念與推理。老子就是中國邏輯思辨的老祖宗。
  • 關於行測中圖形推理做題步驟的思考
    在現有的行政能力測驗體系中,圖形推理題的做題步驟有三:觀察、抽象和推理。這三個步驟的解釋分別如下:觀察:觀察就是觀察題目有什麼特點。抽象:抽象就是抽象出圖形具體有什麼可變性質在發生變化。從根本上來說,圖形推理題的做題步驟有兩步:第一步就是歸納已知圖形的規律,第二步是利用已知圖形的規律對未知圖形進行推理。換個說法就是一歸納,二演繹。現有的做題步驟(觀察、抽象、推理)僅僅完成了歸納的過程,它還欠缺了演繹的過程。第二,「推理」一詞的使用不是特別恰當,它的定義和圖形推理、翻譯推理中的「推理」有所衝突。
  • 行測技巧:可能性推理之枚舉歸納論證模型
    我們做判斷推理題目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些題目,比如,數據資料表明:「不讓一個孩子落後」法案實施後,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科目和數學科目平均得分確實明顯提高了。因此,得出結論:這一教育改革法案在美國各地中小學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對上述論證的質疑力度最弱?
  • 歸納與演繹
    歸納與演繹是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的簡稱,也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它是人類思維最基本的二種邏輯形式。
  • 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之可能性邏輯推理
    論證方式有哪些一、數據比例論證方式:在可能性推理題目中,經常會出現以實驗、研究、問卷、調查等方法得出數據作為論據進而得出結論的題目,這其實是考查部分對象和總體之間的關係。對於這樣的論證,要考慮樣本的代表性。如果說明樣本足夠大,且與總體的相似度高,能夠代表總體,則能加強論證;反之,如果說樣本太小或太特殊則樣本是不可靠的,就削弱了論證。
  • 學會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法,練就芭芭拉的脫口秀口才
    技巧之一,便是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應用。在金字塔原理中,金字塔的思想以三種方式互相關聯--向上,向下和橫向。位於同一組思想的上一個層次的思想是對這個思想的概括,這一組思想則是對其上一層思想的解釋和支持。同一組中的思想之間存在邏輯順序,具體的順序取決於該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演繹推理還是歸納推理。
  • 判斷推理之圖形推理
    、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分析、綜合判斷等多種能力的綜合。2003年A、B類考試有圖形推理、演繹推理、定義判斷三種題型,200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仍保留了這三種題型。圖形推理和演繹推理主要考察應試者邏輯推理的能力,不需要引入外部不必要的信息,僅僅根據題中的已知條件運用歸納或演繹的推理方法得出一個可以直接得出的結論;定義判斷則主要考察應試者邏輯判斷的能力,要求應試者根據題中給出的或生活中已知的信息作出判斷,並得出結論。
  • 行測考點:判斷推理評價型題目解題技巧
    不論是在國省考,還是在事業單位的行測考查中,可能性推理都是考察的重點,而且近幾年它的考查題量也呈上升的趨勢,可能性推理常見的有五種考察題型:削弱型、加強型、解釋型、結論型以及評價型。今天福建省公務員考試網跟大家重點探討一下評價型之相似結構型的題目,我們會通過具體的例題從題目問法、做題思路進行理解。
  • 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主要區別之一,就在於後者可以認定某個結論是不確定的,並且在將來還可能會發生改變的。這個結論既不強,也不弱;既不對,也不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使用歸納推理,根據我們的所見所聞得出某個結論,並且隨後還有可能調整我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