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地區、為什麼高考狀元的比例為什麼越來越少。

2020-09-04 挖挖達人

以前總有說「寒門出貴子」,農村地區(包含貧困地區),是出了不少高考狀元。但是現在情況是不是變了,「寒門難出貴子」我覺的有以下幾個原因

高考狀元、圖片來源於網絡

1、農村人教育資源的短缺

農村地區教育基礎設施的落後,現在有些山區的小學,上學人數越來越少,有些學校一個年級少到只剩下幾個人。教學設施的投入也不完善,條件差了,多數年輕的老師們留不住,有的只剩下一些代課老師。學生也流走許多,大多數都跟隨打工父母到了城市裡面,要不定居下來要不轉學。

城市裡不管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配套都比農村先進,老師的素質也是相對較高的,相對於農村的人來說,城市裡家長經濟條件更好,能給孩子配套的補習班等一些條件。更願意花大錢大心事把孩子成績搞上去,農村孩子只能靠自己,有些農村學生因為交不起學費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貧困農村的教室、圖片來源於網絡

農村高考狀元越來越少,原因顯而易見,學生都往城市跑,學生少了出狀元自然概率也變少了。農村人由於生活的壓力,地理環境的影響,很多孩子沒有完成高中甚至初中的學習,中途就退學了,想成為狀元但是沒有機會?

2、農村家長的因素

農村家長多數受教育不高,所以也不太重視孩子教育的培養。有些家長文盲也混出一點成績,賺了一點錢。現在好多大學畢業生都沒有包分配工作,農村出去的孩子家長沒有太多的社會關係。

一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找到很好的工作,又回農村搞養殖種地等。讀書無用論在一些人的圈子裡傳開了。農村的家長更不會花代價去培養孩子,認為混幾年粗字然後就讓他們出去打工了。農村地區的狀元就這樣被抹殺掉了。

農村家長、圖片來源於網絡

3、城鎮化的因素

現在許多地方的農村已經只剩下老房子,和一些上了歲數的老頭,能走能幹的年輕人全部都到大城市裡打工去了,隨之而來的大部分人房子都買城市裡面。沒有人願意再回到沒有工作機會的農村了。

有些地方已經形成這樣一個規矩,市裡面沒有房子就娶談上親事。彩禮沒有「多少萬」也娶不上媳婦,老一輩的父母都要面子,規矩也不好改變。因此農村狀元的減少是必然的結果。

一些地方的彩禮高得嚇人,沿海地區會特別高,江西這邊有的在10萬左右,福建沿海一些地方,彩禮在30萬-80萬之間。如果都在農村地區生活種地賺錢,可以說幾輩子不要娶老婆。有的人跑到大城市紮根,有的人甚至跑到國外去打工賺錢。城鎮化的改變人口的轉移,是農村地區狀元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貧困農村的面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4、城市家長的因素

城市家長受教育程度普片都高,不少是教師家庭,孩子有不會的東西,父母也能馬上教好,教師家庭出狀元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遺傳因素也能決定,遺傳高品質的基因,孩子聰明程度也在提高,家長受教育也是決定出狀元的主要因素。農村家長的教育理念是決對不能和城市家長比的。

就比如一點:在農村生活的老人有些會這樣說,「城市生活有什麼好,一套房子一年的物業費用好幾千,我們農村住不要1分錢。」

「還有家家戶戶都是關起鐵將軍(大門),住幾年了對門住的誰好多都不知道。我們農村家家可以串門,地上可以種點菜,生活零成本。」這是歲數大沒什麼出過門的人想法,

農村學校的孩子、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沒有想到是,城市的人生活成本高、收入也高,大城市買一套房子,買幾年有些就升值1-2倍上去,等於什麼不要乾等收錢。城市人口生活節奏加快,誰沒有空到處串門,只有到了退休年齡才有空逛公園或者到處釣魚。

而且生活在城市的人社保也買的多,農村人買100塊錢社保還埋怨現在先交錢不划算,農村的房子升值也好慢。

所以說城市家長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方面都比農村人高。

5、農村人思想的因素

隨著時間的流逝,農村「寒門難出貴子」走出狀元的人數還會不斷減少,現在許多地方都在提出口號建設新農村,農村條件的改善,農村地區的人思想方面也在改變。如果不改變狀元還會減少,

高考狀元、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如農村人對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視,但是對於個人物質卻很上心,好不容易有個十幾萬塊錢,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買一輛車,你看農村人人都有車了自己沒車沒面子。

農村人蓋房子捨得花錢。一棟別墅100多萬,所有的積蓄都會拿出來搞,沒錢了又出去打工。有些孩子從小到大都是跟著爺爺奶奶,讀書做什麼用都不知道、沒有人告訴他們,父母只知道在外面賺錢,完全把孩子的教育沒有當一回事,只能順其自然。所以就造成農村地區,出狀元的人數越來越少。

最後總結:1、農村人教育資源短缺,2、農村家長因素,3、城鎮化因素,4、城市家長因素,5、農村人的思想因素。主要以上幾點原因,造成農村地區、高考狀元比例越來越少。大家對農村狀元的減少,「寒門難出貴子」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農村的孩子、圖片來源於網絡

職業是機械、挖挖有達人、挖挖達人教育說事,歡迎關注、多提寶貴意見。

相關焦點

  • 看過高考狀元的出身和特質,才明白,狀元是「別人家」孩子的原因
    現在這個網絡時代,分數公布的同時,狀元的名字也隨之被公眾知曉。大家對狀元好奇的同時,對他們的家庭出身和父母情況也格外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高考狀元呢?很多家長也不禁感嘆:為什麼高考狀元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根據有關的數據信息,高考狀元的各種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
  • 重點大學生源調查:寒門學子比例越來越少
    國務院多措並舉,旨在促進教育公平,使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   過去10多年間,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但農村生源在重點大學所佔比例卻逐年下降,不少農村學子放棄高考。
  • 為什麼男孩越來越學不過女孩了?甚至連高考也是這樣
    女生高考錄取比率上升,男生處於弱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呢?究竟該如何「解救」我們的男孩?但在基礎教育層面,女生總人數卻少於男生,全國高中女生所佔比例為49.98%,初中和小學生比例則不超過47%。同樣的,近年來,「狀元郎」向「狀元花」轉變的趨勢也已突現。
  • 為什麼考上985、211的農村孩子越來越少了?原因真的很現實
    可是,近兩年來,在許多縣城鄉鎮裡,能夠考上985、211名校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去年,我們縣城一中只有一個人考上北京大學,被985、211院校錄取的一共也只有12人。而今年還更少了,沒有一個考上北大清華的,其它高校的錄取率也是極低。
  • 為什麼歷屆「高考狀元」都是「多才多藝」
    」花落誰家時,有一位老教授,面對面、一對一地採訪了400多位省級高考狀元,對狀元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就是被外界稱作是「高考狀元研究第一人」的王極盛教授。王教授一直強調,高考改革後的狀元們在德智體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很高。
  • 清北浙復交新生4大「特徵」,來自農村的學生少,男女比例失衡
    名學生,農村貧困地區約656人,其中379人是通過自強計劃和專項計劃錄取進來的,也就是說沒有這些優惠政策,農村學生會更少。 其實從大數據上看,從1998年-2020年進入清北浙復交的農村學生比例,已從30%降到了不足10%,各大985高校越來越難看到農村學生的身影了。
  • 為什麼現在農村養牛的越來越少?活牛多少錢一斤?聽聽老農怎麼說
    等到自己慢慢長大,村裡面的牛也越來越少。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我們村裡面就已經沒有人家養牛了。當然別的村子裡面還有,但是現在幾乎也已經沒有人在放牛了。為什麼現在農村養牛的人家越來越少了?第一,現在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過去在農村裡面牛是非常重要的勞動力,是家裡面的重要成員。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為什麼男孩越來越學不過女孩了?
    女生高考錄取比率上升,男生處於弱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呢?究竟該如何「解救」我們的男孩?1高考裡,男生考不過女生了,男孩「全面」落後,你注意到了嗎?2015年在安徽大學召開的一場重點大學中文發展論壇,與會的各大學校長、文學院院長對大學文科普遍存在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的現象,都表達了深切的擔憂。南開大學中文系2015年招收82位學生,當中僅有10餘位男生;北京語言大學女生比例則高達83%,校方甚至坦言自主招生「就為了招男生」,不然男生更少。
  • 我們那麼多高考狀元,為什麼不報考師範大學
    在高考這件事上,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就是高考狀元,不是報考清華就是北大。如果有人反常規操作,就會被很多人認為是人才浪費。2020年江蘇文科狀元沒有去清北,山東高考狀元選擇了軍校,此事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為何偏偏是狀元,卻不讀清華北大。
  • 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夜裡聽不見貓頭鷹叫了,為什麼?
    總的來說,隨著農村環境的改善,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個方面共同發力,現在農村地區的老鼠越來越少了。城市老鼠變多了萬萬沒想到的是,雖然農村的老鼠變少了,但是城市的老鼠卻變多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為什麼在農村越來越少人曬紅薯幹了?
    現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還家家戶戶會種一些紅薯,主要是吃鮮紅薯或者用紅薯做紅薯米粿。不過現在很少人會曬紅薯幹,太費事。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紅薯幹可以做成三種不一樣的食品。這三種紅薯幹現在很少人吃的到,現在我們當地的紅薯幹已經賣到20多塊錢一斤了。
  •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變得冷漠,原因讓人寒心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很冷漠,原因讓人寒心!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農村居住的人是越來越少,很多裝修好的房子,其實並沒有人們會選擇去居住了,這是為什麼呢?農村也變得越來越冷清,越來越多的人們去城市發展,太多的青壯年離開了農村,農村現在剩下的也只是一些老人,還有留守的兒童,不免讓人感到很落魄,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很冷漠,原因讓人寒心!
  • 為什麼現在農村河裡,不好找到大魚了?小溪裡的魚蝦也越來越少
    莫說十來斤的大魚了,就是幾斤重的「大魚」現在都很少見,哪怕是過去成群的小魚,現在農村河裡都見得少了。 我記得小時候村裡發展很慢,村子裡的人外出打工的還不是很多,大家平時在地裡幹農活,接零工。那時候耕地上糞便雜草秸稈發酵的有機肥,割麥子用鐮刀,村裡周邊也沒什麼工廠。
  • 高考:為什麼縣城出不了省狀元?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幕,各個省份的高考成績也塵埃落定,接下來就是緊張的志願填報和錄取工作。而學校的老師們也要開始迎接新的學子。在這一段段的更替當中,我不禁的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縣城出不了省狀元?01生源的問題縱觀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出現在縣城的機率很少。我想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縣城的高中的學生質量與市區相比基礎相差較大。
  • 高考女狀元越來越多,為什么女生成績好,卻難以找到好工作?
    高考女狀元越來越多,在大學許多專業裡,似乎呈現比較明顯的陰盛陽衰現象。根據中國教育在線《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從2002到2018年間的本科階段,女生在校生所佔比例持續增長。博士群體中仍然是男生佔比更高,但從全國近幾年博士招生來看,女生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到2018年,女博士佔比上升到四成左右。
  • 我們的高考狀元為什麼很少有人報考醫學和師範?
    在我國,高考狀元報考清華和北大好像是理所應當的,一個江蘇文科狀元沒被清北錄取還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不過我想說的是,我們的學霸為什麼都不報考醫學和師範呢?在香港,學習最好的學生大部分一定會選擇學醫的。2017年,6位香港狀元全部就讀醫學,2019年,12名狀元有7名選擇醫學。
  • 為啥高考狀元女孩多?難道男孩真的越來越不如女孩?
    這幾天各省的高考情況都出來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今年出了很多女狀元!、重慶文科狀元劉益涵、江蘇的文科狀元......中國教育報記者曾對高考狀元的統計發現——1999-2008年間,高考狀元中男生的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其中,文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47.1%降至17.9%,理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86.1%下降至60.0%。
  • 在人大附中,「少壯不努力,高考去隔壁」,為什麼成為了口頭禪?
    2020年,人大附中在高考中大放異彩,高考戰績呈現2個特點:第一,人大附中一共有169名同學夢圓清華北大,名列全國中學第一。第二,北京市的高考狀元(不分文理)王淇穎,總分高達722分,就是來自人大附中,給人大附中長臉了。人大附中考上清北的人數,甚至比衡水中學還多,讓人刮目相看。
  • 高考女狀元越來越多,為什么女生成績好,卻沒法找個好工作?
    女生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也似乎比男生更多。據不完全統計,本世紀20年來的高考狀元中,有12年裡都是女生比例超過男生。今年,截至到目前的統計上看,應該又是一個女狀元超過男狀元的年份。目前,通過媒體公布出來的高考狀元有44人,其中,女生佔54.5%;男生佔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