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有說「寒門出貴子」,農村地區(包含貧困地區),是出了不少高考狀元。但是現在情況是不是變了,「寒門難出貴子」我覺的有以下幾個原因
高考狀元、圖片來源於網絡
農村地區教育基礎設施的落後,現在有些山區的小學,上學人數越來越少,有些學校一個年級少到只剩下幾個人。教學設施的投入也不完善,條件差了,多數年輕的老師們留不住,有的只剩下一些代課老師。學生也流走許多,大多數都跟隨打工父母到了城市裡面,要不定居下來要不轉學。
城市裡不管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配套都比農村先進,老師的素質也是相對較高的,相對於農村的人來說,城市裡家長經濟條件更好,能給孩子配套的補習班等一些條件。更願意花大錢大心事把孩子成績搞上去,農村孩子只能靠自己,有些農村學生因為交不起學費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貧困農村的教室、圖片來源於網絡
農村高考狀元越來越少,原因顯而易見,學生都往城市跑,學生少了出狀元自然概率也變少了。農村人由於生活的壓力,地理環境的影響,很多孩子沒有完成高中甚至初中的學習,中途就退學了,想成為狀元但是沒有機會?
農村家長多數受教育不高,所以也不太重視孩子教育的培養。有些家長文盲也混出一點成績,賺了一點錢。現在好多大學畢業生都沒有包分配工作,農村出去的孩子家長沒有太多的社會關係。
一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找到很好的工作,又回農村搞養殖種地等。讀書無用論在一些人的圈子裡傳開了。農村的家長更不會花代價去培養孩子,認為混幾年粗字然後就讓他們出去打工了。農村地區的狀元就這樣被抹殺掉了。
農村家長、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許多地方的農村已經只剩下老房子,和一些上了歲數的老頭,能走能幹的年輕人全部都到大城市裡打工去了,隨之而來的大部分人房子都買城市裡面。沒有人願意再回到沒有工作機會的農村了。
有些地方已經形成這樣一個規矩,市裡面沒有房子就娶談上親事。彩禮沒有「多少萬」也娶不上媳婦,老一輩的父母都要面子,規矩也不好改變。因此農村狀元的減少是必然的結果。
一些地方的彩禮高得嚇人,沿海地區會特別高,江西這邊有的在10萬左右,福建沿海一些地方,彩禮在30萬-80萬之間。如果都在農村地區生活種地賺錢,可以說幾輩子不要娶老婆。有的人跑到大城市紮根,有的人甚至跑到國外去打工賺錢。城鎮化的改變人口的轉移,是農村地區狀元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貧困農村的面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城市家長受教育程度普片都高,不少是教師家庭,孩子有不會的東西,父母也能馬上教好,教師家庭出狀元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遺傳因素也能決定,遺傳高品質的基因,孩子聰明程度也在提高,家長受教育也是決定出狀元的主要因素。農村家長的教育理念是決對不能和城市家長比的。
就比如一點:在農村生活的老人有些會這樣說,「城市生活有什麼好,一套房子一年的物業費用好幾千,我們農村住不要1分錢。」
「還有家家戶戶都是關起鐵將軍(大門),住幾年了對門住的誰好多都不知道。我們農村家家可以串門,地上可以種點菜,生活零成本。」這是歲數大沒什麼出過門的人想法,
農村學校的孩子、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沒有想到是,城市的人生活成本高、收入也高,大城市買一套房子,買幾年有些就升值1-2倍上去,等於什麼不要乾等收錢。城市人口生活節奏加快,誰沒有空到處串門,只有到了退休年齡才有空逛公園或者到處釣魚。
而且生活在城市的人社保也買的多,農村人買100塊錢社保還埋怨現在先交錢不划算,農村的房子升值也好慢。
所以說城市家長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方面都比農村人高。
隨著時間的流逝,農村「寒門難出貴子」走出狀元的人數還會不斷減少,現在許多地方都在提出口號建設新農村,農村條件的改善,農村地區的人思想方面也在改變。如果不改變狀元還會減少,
高考狀元、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如農村人對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視,但是對於個人物質卻很上心,好不容易有個十幾萬塊錢,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買一輛車,你看農村人人都有車了自己沒車沒面子。
農村人蓋房子捨得花錢。一棟別墅100多萬,所有的積蓄都會拿出來搞,沒錢了又出去打工。有些孩子從小到大都是跟著爺爺奶奶,讀書做什麼用都不知道、沒有人告訴他們,父母只知道在外面賺錢,完全把孩子的教育沒有當一回事,只能順其自然。所以就造成農村地區,出狀元的人數越來越少。
最後總結:1、農村人教育資源短缺,2、農村家長因素,3、城鎮化因素,4、城市家長因素,5、農村人的思想因素。主要以上幾點原因,造成農村地區、高考狀元比例越來越少。大家對農村狀元的減少,「寒門難出貴子」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農村的孩子、圖片來源於網絡
職業是機械、挖挖有達人、挖挖達人教育說事,歡迎關注、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