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象牙遭覬覦,「非洲象王」兩次中毒箭終遭盜獵者殺害

2020-12-20 澎湃新聞

       6月14日,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公布消息稱,非洲最大的大象薩陶(Satao)遭獵殺身亡,屍體已被找到,為盜取象牙,偷獵者殘忍地將面部全部砍下。

巨型象牙一直被盜獵者覬覦,象王兩度遭毒殺

       薩陶約45歲,因每根超過45公斤重、長到拖地的巨型象牙而聞名,被稱為「大象之王」。資料顯示,非洲象的壽命可達80歲。過去近半個世紀以來,薩陶生活在肯亞國家公園中, 一直是盜獵者覬覦的對象, 媒體報導稱,它懂得以草叢遮掩象牙,因此被稱為「有靈性」。

       盜獵者用手機和GPS系統追蹤薩陶的行蹤,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則出動空中偵查機,並加派地面巡邏人員保護其安全。

       公園管理者表示,過去18個月,他們一直在用空中攝影裝置跟蹤薩陶的動靜,但仍沒能阻止它免遭偷獵者殺害。今年3月份,盜獵者發現薩陶的行蹤,發射毒箭實施偷獵,但被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及時阻止,薩陶在獸醫搶救下奇蹟般脫險。

       5月30日,盜獵者故伎重演。6月2日,肯亞當局發現薩陶屍體,其整個面部被殘忍砍下,調查人員發現,偷獵者的毒弩射中薩陶身體左側,象牙已被盜走。

       法新社報導稱,肯亞人民為薩陶的離世感到萬分悲痛,呼籲官方加大保護力度。

       肯亞官方預計今年約有100頭大象遭盜獵者殺害。但動物保護人士稱,這個數字還不到實際情況的1%。

       6月13日,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秘書處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超過2萬頭非洲象慘遭非法獵殺,有跡象表明,跨國犯罪組織參與了該地區的非法象牙貿易。

大量象牙流向亞洲,香港成主要轉運地之一

       

 DNA分析技術表明,全球90%以上的走私象牙來自非洲。一根血跡未乾的非洲象牙由盜獵者通過南非、辛巴威等非洲各國黑市輾轉,最終流向亞洲和歐洲。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大象交易信息系統」監控數據,2001~2011年十年間被查獲的全球大宗象牙走私案中,有一半發生在香港、菲律賓、新加坡、臺灣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

       據港媒報導,香港2003~2013年所檢獲的象牙數量高居全球第五位,並有上升趨勢,反映香港已成為全球象牙貿易市場的一個主要轉運地。香港海關正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共同打擊跨境走私瀕危物種活動。香港特區政府5月15日開始以高溫焚化方式,分批銷毀28噸充公的象牙,預計需時一兩年才完成。

       6月10日,香港海關在機場查獲象牙790公斤,創歷史之最。走私客計劃用迂迴方式——先在非洲安哥拉搭乘民航客機將該批象牙運到衣索比亞,然後經香港飛往韓國仁川,最終目的地是柬埔寨。但因飛機機械故障而滯留香港,在等候期間,被例行抽查的海關截獲。行動中,海關共拘捕10男5女、共15名越南籍旅客。根據香港法例,任何人為商業貿易目的非法進出口瀕危物種,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港幣及監禁兩年。

姚明稱象牙貿易罪惡,應立法全面禁止

       3月7日,作為政協「二年級新生」姚明提案建議國家立法,「全面禁止象牙以及象牙製品的銷售。」並稱,這與他前兩年去非洲有關。兩赴非洲的姚明曾在一天內看到三頭死象,其中兩頭大象的象牙已被偷獵者砍走。姚明認為,應從消費源頭制止公眾對象牙製品的消費,「買一個象牙就等於買了一顆子彈。」

       姚明稱,以前,在指定場所經過認證的象牙,是可以銷售的,但這樣就造成背後象牙被「洗白」的可能,還促進了盜獵。只有從源頭上消滅這個市場,才能夠起到保護大象的目的。

       我國自2004年5月1日起實施「象牙製品收藏證」制度,該制度規定,凡合法生產、銷售的象牙製品,必須具備由國家林業局審核、入案、發行的象牙製品收藏證。

       5月14日,浙江省政協委員邵燕芳因涉嫌非法買賣36根象牙,被政協第十一屆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撤銷其第十一屆浙江省政協委員資格,據悉,此案是近年來當地查獲的最大一起非法象牙交易案。

       6月4日,青島海關發布消息稱,查獲一起旅客攜帶瀕危動物製品入境案件,查獲象牙及象牙製品共24.31千克,其中整根象牙及原牙雕刻9根、其他象牙製品2.24千克,案值234萬元。該案是青島海關旅檢渠道查獲的案值最高、重量最大的一起象牙走私入境案件。經查,該中國籍犯罪嫌疑人長期居留日本,從事個體經營,該批象牙原牙及製品是其在日本當地購買,欲帶回國內高價出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擁有最大象牙之一的非洲大象去世 曾為盜獵者目標
    中新網2月6日電 據外媒報導,肯亞野生動物協會(Kenya Wildlife Service,簡稱KWS)發布消息稱,擁有最大象牙之一的非洲大象「蒂姆」(Tim)在該國東南部死亡。據悉,非洲象被稱為「長牙者」,因為它們的長牙長到可以接觸到地面。「蒂姆」的每個象牙重45.5千克。這也使它成為盜獵者的目標。2016年它曾受傷。它的頭部遭到大石頭襲擊,耳朵被槍矛穿透,槍矛進入肩部。
  • 身懷六甲也逃不過滿腔仇恨 印尼母象遭投毒身亡
    普拉博沃說:「根據屍檢我們發現,大象消化器官發黑,獸醫說這是中毒的普遍症狀。」  當地民眾反映,發現大象屍體幾天前,一些農民曾抱怨一頭大象吃掉他們的肥料。  蘇門答臘象是嚴重瀕危物種。受人類濫砍濫伐和農業開墾等活動影響,蘇門答臘象棲息地遭嚴重擠壓,一些大象被迫到農田或人類活動區覓食,激化部分地區人象矛盾。
  • 象牙被鋸斷!緬甸德林達依省一頭野象遭獵殺
    緬甸林業部門近日在德林達依省博賓鎮附近發現了一頭被獵殺的野象,這頭年齡在30歲左右的野象身高約2.4米,身中兩槍,倒臥在當地森林中的小溪旁,象牙被鋸斷。據當地林業部門負責人吳梭丁表示,根據現場提取的彈痕,可以認定野生象死於職業獵象者的手中,目前,當地警方正在追查盜獵者的蹤跡。
  • 非洲獅王之後 非洲象王又被殺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三個月前,一名美國醫生射殺了非洲獅王Cecil,而現在,非洲象王又被德國獵手給殺了,而且可能是有記錄以來被獵殺的最大的大象。這頭大象是10月8日在辛巴威東南部的戈納雷若國家公園(Gonarezhou National Park)被射殺的,其象牙就重達55公斤,生前大象不得不拖著它行走,但此前人們從未見過它,也不清楚它的具體情況,猜測有40多歲。這名德國獵手並不是偷獵,而是花6萬美元拿到了狩獵許可證。
  • 明天是世界大象日,背後的故事會讓你—拒絕象牙製品遠離動物表演!
    上世紀80年代,非洲大陸上還有大約120萬頭大象。但目前,數量急劇下降為40多萬頭。30年間,減少了近60%。因為象牙的原因,在亞非兩洲,每年都有3萬到4萬頭大象被非法獵殺。2012年8月12日,首個「世界大象日」確立。呼籲人們關注身處迫切困境的大象。由於象牙消費的需求增加,非法象牙貿易愈演愈烈,人象矛盾的加劇及不乏盜獵分子的貪婪,使得亞洲象和非洲象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
  • 350隻大象之死:非洲波札那「大象死亡潮」的詭異謎團
    非洲南部國家波札那(Botswana)是非洲野生大象的最大棲地之一,過去2個月以來卻發生了神秘難解的大象死亡潮——境內有超過350隻大象不明死去。初步分析指出:這些大象應是在短時間內驟死,才會出現胸部與前肢前撲的前倒死法。但究竟是毒殺?盜獵?還是自然疫病?目前還在調查中的波札那當局,仍未找到有力的線索與證據可以解釋各種矛盾。
  • 追兇26年:槍殺藏羚羊保護者的盜獵者之一落網
    其中,主人公日泰為保護藏羚羊,慘遭盜獵者殺害。這部電影的原型正是傑桑·索南達傑,1954年4月出生,青海治多人,生前任治多縣委副書記、西部工委書記。可可西裡,青藏高原腹地一片4.5萬平方公裡的野生動植物寶庫,她所在的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
  • 今日話題第304期:山東大二女生遭同學投毒 清華復旦投毒事件等象牙...
    今日話題第304期:山東大二女生遭同學投毒 清華復旦投毒事件等象牙塔慘案反思 資訊標籤: 大二女生遭投毒 清華投毒事件 復旦投毒事件
  • 野味市場火爆致鄱陽湖候鳥遭瘋狂盜獵
    這種氣候狀況也給候鳥帶來了致命危險:不僅食物減少,而且盜獵者可以更輕鬆進入它們的棲息地或覓食地了,每年春節前後的盜獵高峰時期情況尤甚。 當湖底稀軟泥巴上出現越來越多三叉形水鳥腳趾印時,湖區人人都熟悉的捕鳥天網也出現了,並且愈往湖中心去,天網下得愈密。 天網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捕鳥工具,製作成本相當低廉,只需每隔30-50米往湖底插一根竹竿,竿上再綁上有拳頭大網眼的細線粘網。
  • 美國又一名醫生涉嫌在非洲非法狩獵 網上秀獵物
    美國又一名醫生涉嫌在非洲非法狩獵 網上秀獵物 2015-08-03 11:18:15  7月,明尼蘇達州牙醫巴默(Walter Palmer)在辛巴威國家公園內殺害明星獅子塞西爾(Cecil),引發社群媒體輿論沸騰,示威抗議不斷,還有人發起請願呼籲引渡巴默到辛巴威。  辛巴威環保部長穆欽古裡(Oppah Muchinguri)稱巴默是「外國盜獵者」,他上周表示,巴默應被交給辛巴威官員,面對司法。
  • 2名中國人在坦尚尼亞走私象牙 被罰3.26億元
    徐福傑與黃晉(右)在法庭宣判後被押送至牢房(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 坦尚尼亞媒體《公民報》(The Citizen)報導稱,3月18日,兩名中國籍男子被控在非洲非法偷獵及交易象牙,各遭判處
  • 獵殺非洲獅王牙醫回歸正常工作 遭抗議者圍堵(組圖)
    原標題:獵殺非洲獅王牙醫回歸正常工作 遭抗議者圍堵(組圖) 獵殺非洲獅王牙醫回歸正常工作,遭抗議者圍堵。(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9月8日報導,此前因殺害辛巴威獅王塞西爾而臭名昭著的美國牙醫帕爾馬(Walter Palmer)已從周二開始正常工作。然而上班第一天就被媒體記者圍堵,並有不少抗議者趕來示威。   55歲的牙醫帕爾馬在周二前往自己在明尼蘇達州布盧明頓市郊的牙醫診所,這是他自醜聞曝光6周後第一次重新開始正常工作。
  • WWF敦促日本2020年前全面禁止國內象牙貿易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1日敦促日本採取行動,2020年前原則上全面禁止國內象牙貿易。這一環境保護機構認定,日本象牙交易市場的存在破壞國際社會打擊非法象牙貿易的努力。
  • 2021年美國發起「第一轟」,非洲小國遭兩次襲擊
    據美國「軍事」網站報導,在2021年新年的第一天,美軍部隊在索馬利亞實施了兩次空襲。說實話,這誰都沒有想到,畢竟這段時間來看,美伊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但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美國發起了襲擊,不過,攻擊對象並不是伊朗,而是非洲小國。另外,報導還稱,美國非洲司令部官員表示:當天,美國在索馬利亞實施了兩次空襲,表明美國在從索馬利亞撤軍的同時,繼續支持索馬利亞政府打擊武裝分子。
  • 一參與殺害索南達傑的嫌犯被抓獲
    來源:遼瀋晚報記者從青海省公安廳獲悉,近日,青海省公安機關成功抓獲一名參與殺害「改革先鋒」傑桑·索南達傑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據辦案民警介紹:1994年1月18日,「環保衛士」索南達傑槍戰盜獵分子並英勇犧牲,多名犯罪嫌疑人畏罪潛逃。
  • 一名涉嫌參與殺害索南達傑的嫌疑人落網
    為告慰英雄 青海玉樹警方26年來追兇不止一名涉嫌參與殺害索南達傑的嫌疑人落網(圖片來源:青海公安)9月11日,青海玉樹公安機關成功抓獲26年前參與殺害時任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委副書記索南達傑的犯罪嫌疑人馬某。
  • 格爾木黑枸杞遭哄搶背後:盜挖盜獵野生動植物頻發
    上周,格爾木野生黑枸杞遭哄搶事件備受關注。從8月10日起,有超過5000名搶摘者,洗劫了草原上超過300萬畝草場。當地牧民制止無效,看守的承包商人員亦被人持刀扎傷。在這種不顧後果的哄搶背後,是野生黑枸杞市場價格的不斷上漲。其實,這種因暴利引發的瘋狂不僅出現在黑枸杞上,細究之下不難發現,破壞野生動植物的不法行為都是為了兩個字:利益。
  • 中美聯手禁止象牙貿易 BBC:具裡程碑意義
    同時,還將採取有效、及時的政策逐步停止本國的象牙貿易」。中美上述決定的具體措施以及開始時間尚未公布。作為英國慈善組織象牙信託基金會的非洲合作夥伴,肯亞萊瓦野生動物保護區已經就此對英國廣播公司評論說:「這是終止非法野生動物製品交易的努力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 珠寶鑑定師放棄高薪赴非洲反盜獵:出發籤下生死狀 曾吃腐肉為生
    採訪/安忍 編輯/陳桐(圖為受訪者提供)象牙盜獵行為的日益猖獗,讓非洲象陷入50年內可能滅絕的危機,而中國曾作為世界最大的象牙消費國,在國際社會備受詬病。為改變這種錯誤的印象,一支中國民間的志願隊伍遠赴非洲參加反盜獵。2017年11月12日,第五期非洲反盜獵出徵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是張廣瑞第四次參加,他們於15日從北京出發,明年4月15日結束。
  • 參與殺害「改革先鋒」傑桑·索南達傑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落網了
    記者從青海省公安廳獲悉,近日,青海省公安機關成功抓獲一名參與殺害「改革先鋒」傑桑·抓獲犯罪嫌疑人據辦案民警介紹:1994年1月18日,「環保衛士」索南達傑槍戰盜獵分子並英勇犧牲案發至今,青海省公安機關從未放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緝捕工作,於近日成功抓獲當年參與殺害索南達傑的犯罪嫌疑人馬某。目前,馬某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當中。可可西裡所在的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