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跑步,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也很難……跑得好走得對,幫你減脂減重促健康!走不好跑姿不對,則可能給身體帶來各種麻煩!
跑步膝、關節炎這類膝蓋常見問題,咱們已經說過好幾回了,而不正確的跑走(包括姿勢、鞋子、場地等),不但讓你膝蓋疼,還會導致足跟也痛,嚴重影響你的運動和生活!
很多人在一段時間的運動後,就覺得自己腳底各種不適,還伴隨著疼痛感……那麼要小心,你可能不幸中了「跑步者之足」:足底筋膜炎!
—— 跑步者之足: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是導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據說80%的足跟痛都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從名字上看,足底筋膜炎,自然是足底筋膜出了問題。
足底筋膜 · 生理作用足底筋膜:足底重要結構,負責承受較大的落地衝擊負荷,並可以通過鬆弛、緊張的狀態交替,吸收緩衝、防止足部受傷。
不過,雖然症狀名裡有個「炎」字,但其實它並不是一種炎症反應①。
足底筋膜炎,本質上是由於足底筋膜在承受超負荷的壓力後,造成了急性或慢性損傷,從而出現退行性改變。
足底筋膜的「退行性改變」研究發現,足底筋膜炎導致的「退行性改變」,包括膠原退變和筋膜纖維排列紊亂,黏液基質增加,血管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鈣化等病理現象。②退行性改變,可能和受損的組織不能較好復原,相關組織停止生長甚至收縮有關。
足底筋膜的退行性改變,會影響其原本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得日常走跑中,足底收到的衝擊負荷更大,也就更容易受傷並引起疼痛 。
—— 如何判斷,你是不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疼痛點在足底靠近足跟附近。另外,其成因可能和急性運動過度,或長期的足底超負荷有關,所以也分急性和慢性疼痛表現。
足底筋膜炎·表現症狀
痛點:主要在足底近足跟附近,壓迫時痛感更加劇烈,且持續存在。
急性足底筋膜炎:足跟著力處疼痛,足跟腫脹,按壓痛.
慢性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為「first-step pain」,表現為晨起下床(或長時間不動後)第一步時感覺疼痛,行走數步後疼痛有所緩解,但隨著步行或站立時間增加,疼痛又加劇.
—— 哪些情況,容易導致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雖然問題表現在足底,常見成因卻可能有很多方面。
大量研究表明,體重過大、過度運動、小腿筋膜相關肌群過弱,以及天生高足弓、扁平足等,都可能使得更多壓力轉移到足底筋膜,造成筋膜損傷,導致足底筋膜炎③④⑤⑥。
足底筋膜炎 · 常見原因
體重過大
走跑落地時,足底筋膜承受身體數倍負荷,體重過大會導致承受的負荷更大,更容易受傷;
過度運動足底筋膜長時間處於持續的緊張狀態,長期反覆超負荷刺激;
肌群薄弱小腿等相關肌群緊張或過弱,使得下落著地時,原本應該由其他肌群來承擔的負荷也施加到足底;
生理問題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導致下落時足底的緩衝能力弱,足底筋膜過度扯拉。
高足弓、扁平足弓都會使足底筋膜承受負荷加大
另外,還有一個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原因,就是穿錯了鞋子!
—— 穿錯鞋,也會導致足底筋膜炎?——
研究發現,運動時穿的運動鞋鞋頭前翹,也是導致足底筋膜炎的重要原因!
你想啊,正常落地時,足部的變化可以分為「足跟著地-全腳掌著地-腳趾離地」三個階段,足底筋膜則相應的處於「緊張-放鬆-緊張」的階段來實現緩衝。
而如果鞋頭翹起,你的腳趾就會一直處於上翹狀態,沒有辦法實現全腳掌著地和腳趾離地……
於是筋膜也一直處於緊張緊繃狀態,全程接收各種衝擊,自然容易各種咯嘣脆……同樣的道理,長時間在斜坡上走路跑步,也可能會引發足底筋膜炎。
另外,我們以前也說過,所謂的特別保護運動鞋,也會導致足弓得不到應有的鍛鍊(這就和大棚裡的鮮花更嬌貴是一個道理嘛),所以也會更容易受傷哦。
—— 足底筋膜炎,怎麼破?——
除了選對運動鞋,加強筋膜組織和腿部相關肌群的鍛鍊,放鬆其長期的緊張狀態,也是緩解和預防足底筋膜炎的良方!
所以預防和改善足底筋膜炎,可以按「放鬆-拉伸-強化」三步走:
放鬆
>>>目標肌群
足底筋膜、小腿肌群(包括腓腸肌、比目魚肌)、脛骨前肌
>>> 放鬆工具
網球、泡沫軸
>>>放鬆頻率
3-5分鐘/組,2-3組
>>>動作要點
動作要慢,重點在於目標肌群的充分放鬆
足底筋膜放鬆
小腿肌群放鬆
拉伸
>>>足底筋膜拉伸
動作描述
1.取坐姿,用手抓住一隻腳的腳趾;
2.將腳趾向上向後拉伸,感受到足底徹底拉開放鬆;
3.保持15-30秒,重複。
>>>小腿腓腸肌拉伸
動作描述
1.取坐姿,拉伸腿伸直;
2.用手抓住拉伸腿前腳掌,儘可能向身體方向拉動;
3.感受小腿後側的重複拉伸和酸痛感,保持15-30秒,重複。
>>>小腿比目魚肌拉伸
動作描述
1.取坐姿,拉伸腿保持膝蓋彎曲;
2.用手抓住拉伸腿前腳掌,儘可能向身體方向拉動;
3.感受小腿後側的重複拉伸和酸痛感,保持15-30秒,重複。
強化
>>>強化足底屈肌:腳抓毛巾
動作描述
1.將毛巾放在地面上,訓練腳平放在毛巾上;
2.保持後腳跟著地,用腳趾不斷抓毛巾,然後放開,重複10-20次,換另一隻腳。
也可以嘗試用一樣的姿勢夾彈珠:
>>>強化小腿肌群:站姿提踵
動作描述
1.自然站立,兩腿伸直(可以手扶支撐物保持平衡);
2.腳跟抬起離地,感受小腿肌群的收縮,保持5-10秒;
3.控制肌肉發力,緩慢下放,重複。
>>>強化脛骨前肌
動作描述
1.坐姿,用彈力帶套住腳背,另一端固定在桌腳或椅腳處;
2.踝關節用力背屈,感受小腿正面脛骨的緊張,保持5-10秒;
3.緩慢還原,重複。
上面這些動作,都是針對足底筋膜和相關肌群的有效訓練,能夠放鬆其緊繃狀態,強化薄弱部位。
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任選一種進行,或三種同時進行。另外,三種訓練一起時,建議先強化,後拉伸,最後放鬆哦!
參考文獻:
①Wearing, D. S. C., Smeathers, J. E., Urry, S. R., Hennig, E. M., & Hills, A. P. (2006). The pathomechanics of plantar fasciitis. Sports Medicine,36(7), 585-611.
②Lyras, D. N., & Kazakos, K. D. (2009). The influence of platelet-rich plasma on angiogenesis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tendon healing.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30(11), 1101-6.
③Henney, J. E. (2000). From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hock wave for heel pain. Jama, 284(21), 2711-2711.
④Rano, J. A., Fallat, L. M., & Savoy-Moore, R. T. (2001). Correlation of heel pain with body mass index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heel pain.Journal of Foot & Ankle Surger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 Ankle Surgeons, 40(6), 351-356.
⑤Riddle, D. L., & Pulisic, M. K. (2004). Impact of demographic and impairment-related variables on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plantar fasciitis.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25(5), 311-7.
⑥Atkins, D., Crawford, F., Edwards, J., & Lambert, M.(1999).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s for the painful heel. Rheumatology,38(10), 968-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