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性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總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關係

2020-12-17 科學網

美國女性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總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關係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0 14:48:13

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Eva S Schernhammer小組研究了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美國女性的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關係。2019年12月18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

為評價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美國女性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探討家庭和社會經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組在1976年建立護士健康研究,以進行前瞻性隊列研究。參與者為116911名女護士,在1976-2014年間註冊,均有詳細的出生日期信息。

經過38年,研究組共隨訪了4136364人年,期間有43248例參與者死亡,包括8360例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在校正的多變量分析中,未觀察到出生月份、出生季節和總死亡率之間的顯著相關性。

與11月份出生的女性相比,3-7月份出生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4月份出生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12月份最低,相對差異為17.89%。春季和夏季出生的女性心血管死亡率顯著高於秋季。對家庭和社會經濟因素校正後,該結果不變。最低和最高危險季節的相對差異為10%。

總之,春夏季(尤其是3-7月份)出生的女性心血管特異性死亡率有所上升。但出生季節對女性總死亡率無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來揭示出生季節影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機制。

附:英文原文

Title: Birth month, birth season, and overal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US wo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uthor: Yin Zhang, Elizabeth E Devore, Susanne Strohmaier, Francine Grodstein, Eva S Schernhammer

Issue&Volume: 2019/12/18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birth month, birth season, and overal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n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famili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these associations.

Desig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etting Nurses』 Health Study, established in 1976, an ongoing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ipants Female registered nurses who reported information on date of birth at study enrolment (n=116 911, 1976-2014, followed for 38 years).

Exposure Birth month and astronomical birth season (based on solstices and equinoxes as boundaries of the season categories).

Main outcome measures Age and various multivariable adjusted hazard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irth months (using November as the reference), astronomical birth season (using autumn as the reference), and overal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pecific mortality were assessed using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

Results Among study participants, 43 248 overall deaths were documented during 4 136 364 person years of follow-up since enrolment, including 8360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lated deaths. In fully adjusted multivariable analyse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birth month, birth season, and overall mortality. Compared with women born in November,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was observed among those born from March to July (hazard ratio for March, 1.0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98 to 1.21; April, 1.12, 1.00 to 1.24; May, 1.08, 0.98 to 1.20; June, 1.07, 0.96 to 1.19; and July 1.08, 0.98 to 1.20). Those born in April had the highe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nd those born in December had the lowest (December, 0.95, 0.85 to 1.06).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west and highest risk month was 17.89%. Women born in spring (1.10, 1.04 to 1.17) and summer (1.09, 1.03 to 1.16) had a high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than women born in the autumn. Adjustment for famili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did not change these results.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west and highest risk season was 10.00%.

Conclusion Participants born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especially those born in March-July) had a slight but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pecific mortality. However, no seasonal birth month effect was observed among women for overall mortality. Famili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did not appear to alter these associations.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and reveal mechanisms of these seasonal birth month effec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DOI: 10.1136/bmj.l6058

Source: 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6058

相關焦點

  • 頂級醫學雜誌BMJ:4月出生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12月最低
    為了評估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以及家庭和社會經濟因素在這些關係中的作用。 在完全調整的多變量分析中,沒有觀察到出生月份、出生季節和總死亡率之間的顯著關聯。但是,與11月出生的女性相比,3月至7月出生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3月的風險比為1.09,95%可信區間為0.98至1.21;4月為1.12,1.00至1.24;5月為1.08,0.98至1.20;6月為1.07,0.96至1.19;7月為1.08,0.98至1.20)。
  • 出生月份真的影響壽命?
    (Getty Images) 科學家們發現,總體死亡率與出生月份之間沒有顯著關聯,但出生月份對心血管死亡風險有一定的影響。「與11月出生的婦女相比,3月至7月出生的婦女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較高,而12月出生的婦女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最低。」
  • 臺灣研究團隊:濫用抗生素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臺灣研究團隊:濫用抗生素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018-10-18 19:15:32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從出生日期竟能看出壽命長短
    從出生日期竟能看出壽命長短,看到這個標題,大家想,這是算命看八字吧?其實不是,這是按照季節的變化特點來研究分析出來的一個情況。每個季節月份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同季節月份出生的人身體也有著不一樣的情況,所以其實從出生日期竟能看出壽命長短。
  • JAMA:幼兒期和成年早期較高死亡率與早產有關
    據9月21日刊《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的一則研究披露,在一項包括了對60多萬在1973-1979年期間出生的瑞典人所做的研究發現,那些早產的人(即他們的胎齡不到37周者)與足月產的人相比,他們在其幼童時期及成年早期有著較高的死亡風險。早產是發達國家圍產期(指的是緊靠著出生前後的時期)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神刊CA最新統計:美國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再創新高!怎麼做到的?
    該報告指出,美國癌症總死亡率年度下降幅度再創新高。  2018年,美國癌症總死亡率持續下降了31%。尤其是最近2年的統計數據,癌症總死亡率下降的幅度每年都再創新高:在2016-2017年間下降了2.2%;而在2017-2018年間,癌症總死亡率下降了2.4%!  由於關於癌症數據的統計會延遲2-4年,這一報告中的最新癌症發病和死亡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是什麼因素導致了癌症總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
  • 清代女性的生育血淚史:高生育率,為何總伴隨著高死亡率?
    清朝時期,就連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層,雖有較高的生育率,卻也保持著令人詫異的高死亡率。康熙皇帝一生共繁育35位皇子、20位公主,能夠活到成年的僅有27位皇嗣,死亡率高達51%;雍正皇帝一生共繁育10位皇子、4位公主,能夠活到成年的僅有5位皇嗣,死亡率高達60%;乾隆皇帝一生共繁育17位皇子、10位公主,能夠活到成年的僅有15位皇嗣,死亡率高達44%;
  • 福利 美國首都華盛頓嬰兒死亡率竟為全美第一
    【僑報訊】美國一向給人福利健全,發展富裕的印象,但根據最新國際報告指出,美國孕產婦的分娩死亡風險為1/1800,是發達國家中情況最糟的。加上貧富差距擴大,首都華府的嬰兒死亡率不僅是全美第一,更是全球24個最富裕首都中排名之冠。
  • [知乎]復旦陳沁:為什麼嬰兒死亡率不能衡量重男輕女?
    這篇論文認為「造成嬰兒死亡率性別比地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偏好男嬰的傳統觀念在不同地區的差別」,和《埋土裡》的觀點基本一致。一,嬰兒死亡率的經驗數據計算嬰兒死亡率,需要兩個數字,一是1歲以下的嬰兒總出生數字,二是1歲以下的嬰兒死亡數字,後者比上前者,就是「嬰兒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一起被提起的,常常是「幼兒死亡率」,指的是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情況。
  • 2018年世界各國人口出生率及人口死亡率情況分析【圖】
    哈薩克斯坦嬰兒出生率:22.66‰,人口死亡率:7.48‰(該數據統計時間:2015年末)哈薩克斯坦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2018年加拿大人口出生率及死亡率分析    2018年加拿大人口總人數約為:8689萬人,加拿大作為一個移民國家
  • 研究發現:孩子的人生和出生月份有關係,這個月份出生格外聰明
    可能很多人覺得孩子聰不聰明只和遺傳有關,卻不知道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其實和孩子的出生月份也是有一點關係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孩子不同月份出生有什麼區別呢?1、 春天出生的孩子最幸福孩子如果是在3-5這三個月份出生,不管是媽媽還是寶寶,都會幸福很多。
  • 普及卡介苗的國家新冠死亡率低?美國醫學院:不靠譜
    美國貝勒醫學院提醒:不靠譜) 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要接種的卡介苗,明明是肺結核疫苗,為什麼會被傳能防新型冠狀病毒?這一說法源自美國紐約理工大學3月底上傳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的一篇論文,並未經過同行評議。
  • 勃起功能障礙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勃起功能障礙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2020-12-24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18年中國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8.3/10萬 嬰兒死亡率降至6.1‰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孕產婦死亡率為1500/10萬,嬰兒死亡率為200‰。2018年中國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8.3/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6.1‰。國家衛健委27日就《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發布以上數據。
  • 新冠肺炎男性死亡率是女性2倍,美國醫生用雌激素及孕酮治療?
    然而雖然受感染的男性和女性在年齡和數量上相似,但男性感染者往往更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以及死亡。令人驚訝的是,在最大的 COVID-19 患者數據集中,死亡的患者中有 70% 以上是男性,這意味著男性的死亡率幾乎是女性的 2.5 倍。
  • 女性過40歲後試管嬰兒成功率僅一成 嬰兒死亡率高
    統計顯示,超過40歲的女性,即便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試管嬰兒),其成功率也僅10%。這一年齡段女性生育孩子前,首要的工作是調理好自己的各項機能。「統計顯示,超過40歲的女性,即便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試管嬰兒),其成功率也僅10%。這一年齡段女性生育孩子前,首要的工作是調理好自己的各項機能。」
  • 臺1月份人口統計新竹市囊括三項第一 死亡率最低
    臺1月份人口統計新竹市囊括三項第一 死亡率最低 2008年02月15日 15:0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據說,寶寶出生的季節,也會影響到他的性格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曾經報導說,經科學研究發現:在北半球5月出生的女性容易衝動,11月出生的最理智;而春天出生的男性比冬天生的人更有毅力。另據英國在14000名兒童中展開的一項研究顯示:秋天生的人運動細胞佳,足球踢得好;春天生的人比較喜歡用腦,適合下西洋棋。
  • 孕產婦死亡率驟升30%:當心「二孩危產」成為時代詞彙
    官方的說法是——「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經過多年快速下降,逐漸進入到平臺期,進一步降低的難度加大。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半年來,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出生人口數量明顯增加,高齡孕產婦比例增高,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服務資源面臨新的挑戰。」
  • 普及卡介苗的國家新冠死亡率低?美國貝勒醫學院提醒:不靠譜
    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要接種的卡介苗,明明是肺結核疫苗,為什麼會被傳能防新型冠狀病毒?這一說法源自美國紐約理工大學3月底上傳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的一篇論文,並未經過同行評議。文章分析 178 個國家數據後發現,一些從來沒有推廣過卡介苗的國家,如美國、義大利、比利時和荷蘭等,新冠發病率高於普及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此外,若普及時間較晚(如伊朗),新冠死亡率也偏高。隨後,國際上陸續有與卡介苗相關的新冠臨床試驗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