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醫學雜誌BMJ:4月出生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12月最低

2020-12-11 騰訊網

報導精準醫療前沿科技進展,科普醫學健康知識,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為了評估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以及家庭和社會經濟因素在這些關係中的作用。

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相關研究成果於2019年12月1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雜誌。該研究發現,出生在溫暖月份的人死於心臟病的風險略高。

該研究對自登記以來的11.7萬人進行隨訪,整個隨訪期間,研究人員共記錄了43248例死亡病例,其中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有8360例。

在完全調整的多變量分析中,沒有觀察到出生月份、出生季節和總死亡率之間的顯著關聯。但是,與11月出生的女性相比,3月至7月出生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3月的風險比為1.09,95%可信區間為0.98至1.21;4月為1.12,1.00至1.24;5月為1.08,0.98至1.20;6月為1.07,0.96至1.19;7月為1.08,0.98至1.20)。

4月出生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12月出生的人死亡率最低(12月為0.95,0.85至1.06)。最低風險月與最高風險月的相對差值竟然到達為17.89%。春季出生的女性(1.10,1.04至1.17)和夏季出生的女性(1.09,1.03至1.16)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於秋季出生的女性。

進一步,研究人員對家庭和社會經濟因素進行調整,但並沒有改變這些結果。最低風險季節和最高風險季節之間的相對差異為10.00%。

先前的研究已經在美國、瑞典、德國、奧地利、丹麥、澳大利亞、立陶宛、日本和西班牙確定了出生季節和月份與總體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率之間的關係。這項研究與這些研究所發現的結果一致。

其中,瑞典進行了兩項分別超過600萬人和400萬人的大型縱向研究,並進行20年的隨訪得出的結論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11月出生的受試者中最低。春季或夏季出生的個體總體死亡率最高,4月5月為峰值;而1月至8月出生的個體心血管死亡率最高(3月4月為峰值)。

總之,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並揭示這些季節性出生月份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響機制,而且是否適用於中國女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相關焦點

  • 美國女性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總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關係
    美國女性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總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關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0 14:48:13 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Eva S Schernhammer小組研究了出生月份、出生季節與美國女性的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關係
  • 出生月份真的影響壽命?
    12月出生的婦女的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最低。(Getty Images) 科學家們發現,總體死亡率與出生月份之間沒有顯著關聯,但出生月份對心血管死亡風險有一定的影響。「與11月出生的婦女相比,3月至7月出生的婦女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較高,而12月出生的婦女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最低。」
  • BMJ:5年運動訓練對老年人全因死亡率影響,高強度間歇訓練值得被推薦
    對體育鍛鍊益處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該指南的建議缺乏隨機臨床試驗提供的高質量證據。近日,BMJ上面發表了一項研究評估了5年有監督的運動訓練與建議的體育活動對老年人(70-77歲)死亡率的影響。研究者在挪威70-77歲的普通老年人中提出了一種基本假設,即系統的運動訓練可以降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而不一定非要建議人們遵循國家體育運動指南。
  • BMJ: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
    可能會因與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生活事件而分心 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時,許多人考慮的是選擇哪個醫院,能否找到專家,但你是否想過,在不同的時間做手術,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的結局?
  • BMJ連發兩篇中國數據:空氣汙染對卒中、心臟疾病影響有多大?
    12月初,中國疾控中心發布超8000萬人數據分析,指出在中國PM2.5汙染與心腦血管疾病尤其相關。近日,《英國醫學雜誌》再次連發兩篇中國證據,分別來自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團隊和北京大學胡永華教授團隊,進一步揭示空氣汙染與卒中、心臟疾病風險的關聯。
  • 臺灣研究團隊:濫用抗生素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臺灣研究團隊:濫用抗生素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018-10-18 19:15:32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2017年北大醫學在世界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論文數量居全國高校...
    Lancet、JAMA、NEJM和BMJ是世界上公認的四大醫學頂級臨床科研雜誌。據統計,2017年北大醫學共在這四大醫學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文章26篇,第一/通訊文章17篇,以研究文章形式發表的第一/通訊文章數達全國總數的25%以上,居全國高校首位。
  • 一些科學研究表明:12月出生的嬰兒更聰明,壽命更長
    在一項研究當中,科學家們參照了來自德國的數據,他們想要了解出生月份是否會影響到壽命的長短。他們調查了1487個老人的數據。研究結果對12月出生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根據數據顯示,大多數壽命超過100歲的人都是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出生的。在12月出生的嬰兒中,從出生到105歲以上的相對存活風險比平均水平高16%,在6月出生的嬰兒中,相對較低,降低了23%。
  • 揭密死亡率最高的車 貨車事故死亡率最低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各類汽車中,緊湊型轎車的事故死亡率最高。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1月30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2004年緊湊型轎車的事故死亡率為每10萬輛車中有17.76個人死亡,小型皮卡貨車次之,為16.87人。  而相比之下,大型貨車的事故死亡率最低,為9.34人。
  • BMJ: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網友:醫生您今天...
    /BMJ》上,刊登了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戴維·格芬醫學院普通內科醫學和健康服務研究部的一項有趣研究。該研究發現: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受手術患者的死亡率會增高。    研究結果顯示:外科醫生生日當天進行的手術中,未經調整的30天總死亡率為7.0%(145/2064),而普通時間的死亡率為5.6%(54 824/978 812)。
  • 25萬患者肌鈣蛋白水平和年齡與死亡率的關係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11月21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上。 2010-2017年間,研究組在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健康信息學協作組織(UK-NIHR HIC)內設立了五個心血管中心,招募了257948名接受肌鈣蛋白測試的患者。使用峰值肌鈣蛋白水平對肌鈣蛋白進行分析,即患者住院期間測得的最高肌鈣蛋白水平。 肌鈣蛋白水平被標準化為每個實驗室正常上限(ULN)的99%。
  • 41周催產可降低圍產兒死亡率
    相關論文於2019年11月20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2016-2018年,研究組在瑞典的14家醫院進行了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優勢試驗,招募了2760名低危單胎妊娠婦女,在瑞典妊娠登記處按1:1隨機分組,1381名接受41周催產(催產組),1379名接受預期管理和42周催產(預期管理組)。
  • BMJ:低密度脂蛋白與丹麥所有或特定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前瞻性隊列研究
    有些研究顯示出反直覺的逆相關性(隨著LDL-C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降低),而另一些研究則顯示他們沒有相關性。這些研究大多數是在年齡較大的個體以及以歷史人群為基礎的隊列中進行的。另外,最近對未服用過降脂藥的韓國年輕人群體的研究表明,LDL-C水平與死亡率之間呈U型關係。因此,在一般人群中,LDL-C水平與所有或特定死亡率的風險之間的關聯尚不清楚。
  •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和傷殘調整生命年的趨勢和危險因素分析
    2020年2月19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組使用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的數據,對全球1990-2017年間按年齡和性別分列,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s)的時空趨勢進行了系統分析。 1990-2017年間,慢性呼吸道疾病致死總數增加了18.0%,從1990年的332萬增加至2017年的391萬。
  • 英國醫學雜誌 (The BMJ) 刊文:中國護士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刊發的北京協和醫院和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團隊的觀點類文章(The BMJ Opinion)強調,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的中國護士是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的醫務工作者,他們與醫生承擔共同的責任,為改善患者治療結局和預後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隨訪22年,中國學者發現長期吃大蒜,可降低胃癌死亡率
    中國東北部山東省臨朐縣是世界範圍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在1980-1982年之間,每10萬人年齡調整為男性55人,女性19人死亡。流行病學研究的確鑿證據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前病變和胃癌的發展有關,並表明飲食富含維生素和大蒜可以在維生素攝入不足的高危人群中預防胃癌。
  • 停課不停學 — BMJ免費提供優質在線醫學資源,伴中國醫學師生開學
    資源平臺:learning.bmj.com 體驗Learning免費模塊:訪問:learning.bmj.com點擊右上角【登入】註冊免費帳號後在首頁檢索以下模塊: Worldviews Evid Based Nurs. 2015 Dec;12(6):313-272.Kwag KH, González-Lorenzo M, Banzi R, et al.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9最佳論文揭曉,中國研究上榜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編輯部公布了2019年度12篇最佳論文,NEJM新任主編Eric Rubin博士撰文向讀者舉例介紹了最佳論文評選標準。9月初,《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美國伊利諾州和威斯康星州的電子菸相關肺部疾病報告。報告中的53個病例表現出急性嗜酸性肺炎、機化性肺炎和類脂性肺炎等肺炎症狀。這些患者使用的電子菸產品中比例最高的是含四氫大麻酚的產品。2019年將因電子菸相關疾病的出現而被人們記住,而本文則是第一篇描述此類疾病臨床詳情的論文。